经皮骨成形术治疗骨转移瘤的效果评估

2020-09-24 03:10周遵伟李辉坚尹志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效果评估

周遵伟 李辉坚 尹志伟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骨成形术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 以期更加完善治疗方案。方法 34例骨转移瘤患者, 均行经皮骨成形术及经皮骨成形术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4例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了3.5~8年,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疼痛及身体活动受限状态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经皮骨成形术治疗骨转移瘤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其要求的设备较为简单, 技术易掌握, 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 骨转移瘤;经皮骨成形术;效果评估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4.0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oste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es, thus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plan. Methods   All 34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es were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osteoplasty or percutaneous osteoplasty combined with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survival time of 34 patients was prolonged by 3.5 to 8 years,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pain and physical activity limitations were alleviated to varying degrees.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oste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es has been verif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required equipment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the technology is easy to master. It contains clinical promotion significance.

【Key words】 Bone metastases; Percutaneous osteoplasty; Effect evaluation

肺、肝、前列腺、乳腺做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骨转移组织器官, 其发生率为20%~95%[1], 其最常见的部位为脊柱, 其次为骨盆及长骨, 此时期恶性肿瘤晚期骨转移患者对于手术治疗已失去意义, 其临床上所能采取的手段不外乎于化、放疗及药物止痛等。国外学者Galibert等[2]于1987年提出了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用于治疗脊柱血管瘤的疼痛, 并于1990年将其技术应用于椎体恶性肿瘤转移的治疗, 藉此经诸多学者的不断临床实践形成了现已被广泛应用的肿瘤骨转移经皮骨成形术(percutaneous osteoo-plasty)理论与技术。国内廖正银等[3]于2002年便开始应用该技术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孙钢团队于2003年开展了经皮骨成形术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骨转移瘤的研究, 并立项为国家863计划, 本院参与并共享了部分临床病例资料[4, 5]。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强大, 国家对基层医疗资源逐年加大投入, 使诸多基层社区医疗中心具备了开展此项技术的物质基础, 基于此本院尝试在具备CT或装备了通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此项技术的应用, 使得医疗资源得到了下沉, 现选取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的病例,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9年3月实施经皮骨成形术治疗的34例骨转移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 患者年龄42~74岁, 男28例, 女6例。

1. 2 方法 所有收入的临床病例分别在CT或DSA引导下行经皮骨成形术, 其手术实施过程已多见报道, 在此不作详细赘述, 本文自所收集回顾的患者临床病例中, 选取2例较为典型患者临床病例进行详细的治疗效果分析, 其效果以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及MDA评分表达。

2 结果

34例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了3.5~8年,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疼痛及身体活动受限状态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3 讨论

将骨水泥灌注到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病变部位称之为经皮骨成形术, 通过骨水泥的机械性压迫病变组织形成占位效应, 使部分肿瘤病变组织失去供血而坏死, 灌注于病变骨骼组织周围的骨水泥形成粘合加固, 提高了骨骼的稳定性, 骨水泥的单毒性及聚合释热效应可使病变邻近部位部分肿瘤细胞及神经末梢坏死, 以达到对于骨转移的治疗目的[6-8]。骨转移瘤的复发取决于肿瘤细胞的不完全坏死与动脉供血的阻断, 故部分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在行经皮骨成形术的同时, 可行经动脉注入靶向化疗药物及栓塞剂的动脉化疗栓塞术, 即以靶向药物冲击肿瘤细胞的同时阻断其供血[9-11], 王福安等[12]研究证实动脉化疗栓塞术对患者疼痛短期缓解达80%。本文就不同病例, 不同手术方式, 以及下沉于具備一定医疗与设备基础社区医疗卫生中心的可行性进行讨论, 旨在以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的病例, 阐述经皮骨成形术治疗骨转移瘤技术下沉于具备一定医疗与设备基础社区医疗卫生中心的可行性, 既提高了社区医疗卫生中心的医疗技术水平, 也减轻了骨转移瘤患者的经济负担, 继而减轻了上级医院的医疗负担[13-15]。

综上所述, 经皮骨成形术治疗骨转移瘤安全、有效、可行, 能迅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行动功能, 且长期疗效稳定, 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命存续期间生活质量。通过技术下沉使得具备设备条件的社区卫生中心开展该项手术成为可能, 可为患者家庭减轻负担, 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4 附病例报告

病例1, 男, 61岁, 入院诊断为肝恶性肿瘤骨转移, CT扫描影像所示层面肝左叶内可见低密度影像, 腰椎体部分可见低密度骨质破坏征象, 见图1A。矢状面影像可见腰4、5低密度骨质破坏征象, 见图1B。综合CT影像判读病变转移周围组织血润尚可, 故拟行DSA引导下经皮骨成形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鉴于本次手术有带教任务, 结合基层医疗卫生中心所配备的设备, 应用了单平面透视方式, 这就要求术前对影像资料进行充分研判, CT定位分层合理, 且定位精准。鉴于DSA引导下手术易出现病变部位骨组织因周围骨组织的结构重叠而边缘显示不清, 虽可在骨水泥灌注时实时观察, 但对骨水泥有无溢出骨骼边缘判断不够清晰, 故术后还需CT扫描确定骨水泥填充及扩散情况, 有无弥散及渗漏。本例手术采用了双点进针灌注, 术后效果良好, 见图1C, 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 体力状态评分明显改善, 手术较为成功。CT影像学特征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

病例2, 男, 34岁, 入院后患者主诉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2个月余, 半月前加重, 查体L3~S1压痛, L4~5、L4~S1为甚, 叩击放射痛。行全身CT扫描影像所见右肺下叶多发片团状密度增高影;病变部分呈实变密度, 内密度不均匀, 可见残留小气道影, 胸、腰、骶、髂呈多发性骨质破坏征象, 见图2A。经综合研判为肺恶性肿瘤伴多发性骨转移。鉴于患者具体病情拟以改善生存质量为主的治疗方案, 着重对损伤较为严重且影响活动的L3、L4行CT引导下骨水泥成形术, 其术前定位, 见图2B。鉴于本次手术有带教任务, 示范了CT合理分层及精准定位, 此对于基层医疗卫生中心所配备的CT设备尤为重要。虽然CT引导下行骨水泥成形术有具有穿刺定位精确, 可引导以更加精准到达病灶部位, 选择更合理的手术入路、不易出现偏差, 術中能观察到转移病灶大小, 根据病灶选择穿刺点的数量及穿刺方向;术中可以即刻观察到骨水泥的弥散和渗漏变化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等优点。但无法实时监测骨水泥在灌注时的流动分布情况, 同时术中多次扫描易出现穿刺针堵塞, 骨水泥灌注剂量难以达到估算值, 为骨水泥外溢带来风险[15]。此例手术由于准备充分, 手术步骤合理,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手术效果, 术后效果见图2C, 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 体力状态评分明显改善, 使患者生命存续期间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CT影像学特征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见图2。

参考文献

[1] Rubens RD. Bone metastases the clinical problem. Eur J Cancer, 1998, 34(2):210-213.

[2] Galibert P, Deramond H, Rosat P, et al. Prelimin-ary note on the treatmentof of vertebral angioma by percutaneous acrylie vertebroplasty. Neurochirurgie, 1987, 33(1):166-168.

[3] 廖正银, 游昕, 蒲吉. 经皮骨成形术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1, 17(12):714-718.

[4] 孙钢, 丛永健, 谢宗贵, 等. 国产药械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 中国矫形外科, 2003, 11(13):878-881.

[5] 攻庆雷, 刘训伟, 周遵伟, 等. 经皮骨成形术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骨盆骨转移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 28(9):1540-1547.

[6] Voormolen MH, Mali WP, Lohle PN, et al.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compared with optimal pain medication treatment: short-term clinic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subacute or chronic painful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The VERTOS study.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07, 28(3):555-560.

[7] Paúl L, Santonja C, Izquierdo E. Complete necrosis of a spinal giant cell tumor after vertebroplasty.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6, 17(4):727-731.

[8] Chevalier Y, Pahr D, Charlebois M, et al. Cement distribution, volume, and compliance in vertebroplasty: some answers from an anatomy-based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study. Spine (Phila Pa 1976), 2008, 33(16):1722-1730.

[9] Koike Y, Takizawa K, Ogawa Y, et al.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or embolization (TAE) for symptomatic bone metastases as a palliative treatment. 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 2011, 34(4):793-801.

[10] 田庆华, 吴春根, 顾一峰, 等. 经皮骨成形术治疗椎外转移性骨肿瘤的应用. 介入医学杂志, 2012, 21(8):645-650.

[11] 付敏, 陈新荣, 钟琼, 等. CT引导经皮骨成形术治疗椎体外骨转移肿瘤探讨.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 36(4):540-589.

[12] 王福安, 王立福, 王书祥, 等. 血管内化疗栓塞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分析.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 20(12):1003-1006.

[13] 闫雯鑫, 彭相文, 韩忠孝, 等. 黑龙江省三级公立医院医生下沉基层医疗机构现状与意愿. 医学与社会, 2019, 30(7):49-53.

[14] 李一陵.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推新型城镇化. 中国卫生人才, 2019(5):10-11.

[15] 王秀华. 分级诊疗下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共享措施探讨. 河南医学研究, 2019, 28(16):2957-2958.

[收稿日期:2020-03-26]

猜你喜欢
效果评估
SNS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应用效果的评估
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成果评估
人力资源培训效果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短期海外游学项目实施效果调查和建议
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策略探讨
“互联网+”与电路教学的优势整合
浅谈不可移动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的清洗
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一种远程控制的广播频段监测接收机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