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新品种‘农椒3 号’的选育

2020-09-26 08:15王小平陈远良
中国瓜菜 2020年8期
关键词:区域试验辣椒新疆

王小平,何 梅,江 铮,陈远良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昌吉 831100)

1 育种目标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栽培作物,也是我国北方地区保护地和露地种植的主要果菜类蔬菜之一[1-2],其中螺丝辣椒就占据了新疆85%以上的鲜食辣椒种植面积[3]。由于辣椒果实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如富含维生素C,因此受到当地广大群众的喜爱[4-5]。同时辣椒育种行业也因此取得了长足发展,其育种目标主要集中在优质、抗病、丰产及早熟等方面[6-7]。近些年,新疆科研院所和育种企业针对新疆市场辣椒需求选育出新的螺丝辣椒应用于生产,但新选育品种在某些性状方面未能达到区域市场需求。因此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辣椒课题组针对新疆地区螺丝椒生产中存在的前期产量低、膨果速度慢、早熟性不足、不耐低温寡日照及抗病丰产性差等问题,开展螺丝辣椒新品种选育工作,通过多年的不断努力选育工作,培育出新品种辣椒‘农椒3 号’。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来源及特征

2.1.1 母本的选育及特征 母本‘2013XL-02-81’是由甘肃引进的牛角形辣椒材料,自2010 年开始,经过连续7 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稳定自交系。植株生长潜力强,株型紧凑,早熟,第1 朵花蕾着生在7~8 节位,常着生双花,果实粗壮,基部皱缩,成熟果长度15~20 cm、宽度4.5 cm,肉厚0.35 cm,单果质量70~80 g,青熟果油绿色,老熟果颜色鲜红,香辣味重,连续坐果性好,丰产性强。对辣椒病毒病和辣椒疫病有较强抗性。

2.1.2 父本的选育及特征 父本‘2013XL-10-23’是由江苏引进的大果形牛角椒,自2010 年开始,经过连续6 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自交系。植株生长强劲,茎粗壮,分枝角度大,株型开展,熟性中等,主茎平均第8 节位着生始花蕾,果实短圆形,果面整体微皱,成熟果长度25~28 cm、宽度8~10 cm,肉厚0.35~0.40 cm,单果质量最高可达220 g,青熟果油绿绿色,成熟果实颜色鲜红,香辣味轻。抗病毒病,耐疫病。

2.2 选育经过

2013 年共配制28 个杂交组合并进行组合筛选,其中‘2013XL-02-81×2013XL-10-23’表现优异而成为中选组合。2014—2015 年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于新疆5 个区域(吐鲁番、伊犁、塔城、库尔勒、喀什)安排试验,同期开展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目前已在新疆吐鲁番、伊犁、库尔勒、喀什等地推广种植,推广面积超过300 hm2。2020 年4 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注册登记名称为‘农椒3 号’,登记号为GPD 辣椒(2020)650131。

3 选育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试验在吐鲁番设施农业示范中心园区开展,2014—2015 年进行了连续2 a(年)的品种比较试验。选取‘猪大肠’(CK1)和‘新椒15 号’(CK2)作为对照品种。试验研究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置小区面积4 m2,3 次重复。采用穴盘育苗移栽于日光温室,起高垄覆白色地膜,垄背双行定植,滴管定量供肥水浇灌,垄距0.6 m,株距0.35 m,每小区30株。每年11 月开始穴盘播种育苗,次年1 月定植,3 月上中旬初次采收,6 月下旬采收结束。试验结果(表1)表明,‘农椒3 号’2 a 平均667 m2前期产量为1 205.3 kg,总产量为5 423.6 kg,与2 个对照品种相比较,前期产量较‘猪大肠’(CK1)增产20.3%,较‘新椒15 号’(CK2)增产10.3%;总产量较‘猪大肠’辣椒增产28.1%,较‘新椒15 号’增产11.1%,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农椒3 号’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

表1 ‘农椒3 号’在品种比较试验中的结果

3.2 区域试验

2014—2015 年分别在吐鲁番、伊犁、塔城、库尔勒、喀什日光温室进行区域试验,选取当地主栽品种‘猪大肠’(CK1)和‘新椒15 号’(CK2)作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7 m2,3次重复。起高垄,白地膜覆盖,提前穴盘育苗,垄背双行单株定植。试验结果表明,‘农椒3 号’2 a 平均667 m2前期产量为1 166.5 kg,比对照‘猪大肠’增产18.2%,比对照‘新椒15 号’增产10.5%;平均667 m2总产量为5 340.7 kg,比‘猪大肠’增产25.7%,比‘新椒15 号’增产10.8%,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表2)。

3.3 生产示范

2014—2015 年‘农椒3 号’在新疆吐鲁番、伊犁、塔城、库尔勒、喀什等日光温室进行春提早生产示范种植,各示范区面积3.34 hm2以上。因新疆地域面积大,天山南北温热条件差异显著,辣椒示范推广中育苗、定植、采收时间安排上有所不同(表3)。各地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农椒3 号’普遍表现出早熟性好,前期坐果集中,管理简单,商品果卖相好,效益高;平均667 m2产量为5 486.3 kg,表现出稳定的丰产性(表3)。

表2 ‘农椒3 号’辣椒在区域试验中的结果

3.4 抗病性

2015 年新疆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站采用辣椒疫霉菌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农椒3 号’区域试验的4个试验点进行疫病田间抗性鉴定,以新椒15 号’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农椒3 号’病情指数为13.8,低于对照‘新椒15 号’(病情指数为15.4),对疫病的抗性级别为中抗。

2015 年6 月,昌吉州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专家在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东泉试验基地对‘农椒3 号’的苗期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进行人工接种鉴定,以‘新椒15 号’为对照。结果表明:‘农椒3 号’CMV 的病情指数为21.3,低于对照‘新椒15 号’(病情指数为24.8),即田间耐受CMV;‘农椒3 号’TMV 的病情指数为28.5,低于对照‘新椒15 号’(病情指数为33.2),即田间中抗TMV。在试验中,各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中均未发现相关病害,田间综合表现良好。

表3 ‘农椒3 号’辣椒在生产示范中的结果

3.5 果实品质

2016 年经新疆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乌鲁木齐)进行品质指标检测,‘农椒3 号’干物质含量8.8%,维生素C 含量141 mg·kg-1,可溶性糖含量35 g·kg-1;对照‘新椒15 号’干物质含量8.8%,维生素C 含量145 mg·kg-1,可溶性糖含量35 g·kg-1,二者品质差异不明显。

4 品种特征特性

‘农椒3 号’为早中熟辣椒。植株生长强劲,茎秆粗壮,正常株高80~100 cm,株型开张度80 cm,分枝较多,叶卵圆形,叶色深绿。第1 花蕾着生在8~10 节位,单株挂果30 个左右,成熟果实纵径25~30 cm,果实肩宽4.5 cm 左右,果肉厚度0.3~0.4 cm,平均单果质量120 g,最大可达200 g。果实粗牛角形,色泽油绿,果实基部微皱,辣味适中,商品性好,耐低温弱光,田间耐受CMV,中抗TMV。早期产量较高,667 m2产量5 500 kg,适用在新疆及西北保护地区越冬、早春时期及露地栽培,特别适合我国喜食香辣型辣椒区域栽培(见彩插2)。

5 栽培管理要点

‘农椒3 号’辣椒育苗苗龄50~70 d。日光温室、起高垄、覆膜、滴管供肥水栽培。垄面宽约70 cm,垄高20~25 cm,行距55~60 cm,株距30~33 cm,滴灌带外侧定植2 行辣椒苗,1 穴1 株。每667 m2施有机肥6 000 kg、有机菌肥150 kg、磷酸二铵30~40 kg。进入结果高峰期,根据辣椒采收周期,结合灌水每667 m2滴施平衡水溶肥15 kg。按市场需求及时采摘辣椒,防止辣椒植株早衰。同时定期预防辣椒病毒病、白粉病的侵染,防治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等虫害暴发。

猜你喜欢
区域试验辣椒新疆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辣椒也疯狂
辣椒之争
拣辣椒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