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逃课研究述评

2020-09-26 14:24许晶晶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大学生

许晶晶

[摘 要]  逃课作为大学生课堂学习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消极行为、越轨行为,严重影响到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研究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外研究者主要从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影响因素、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此外,国外研究者还比较注重研究大学生逃课与学习成绩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表现出鲜明的特点,但也表现出研究方法单一、样本代表性不足、原因分析不够深入、提出的对策缺乏可行性等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逃课;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9-0022-04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1]然而,学生逃课却成为有效课堂教学最大的“拦路虎”。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表示要让本科生忙起来,让那些通宵打游戏、睡大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国外也普遍存在大学生逃课的类似问题。鉴于大学生逃课影响高校教与学的质量,因而引发了国内外研究者对此进行探索。

一 国内研究

(一)大学生逃课的定义

学界普遍接受的是苏联心理学家季亚钦科关于逃课的定义:学生在未请假的情况下,没有按照既定时间和地点去上课的一种旷课行为。周琦(2001)提出了隐性逃课的概念,指的是学生按时来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讲,但实质则“行在而神不在”,从不听老师讲课,只顾自学其他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等)[2]。邵士昌(2012)等人在周琦提出的定义的基础上做了扩充,指出学生上课时看闲书、聊天、玩手机、听音乐、甚至睡觉、发呆、想事情等等均属于隐性逃课的行为[3]。隐性逃课的提出丰富了逃课的概念,由此产生了广义的逃课和狭义的逃课,前者指的是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的总和,后者单指传统的逃课即显性逃课。具体到本研究,以广义的逃课行为作为述评对象。

(二)大学生逃课的现状

国内对大学生逃课现状的调查研究比较多,研究者主要从逃课发生率、逃课课型、院系类型、年级、性别等几方面对大学生逃课现状进行调查。

近十几年来,高校逃课率居高不下,陈刚2005年调查的1995名大学生逃课数据表明,有25.53%的人表示经常缺课,有78.85%有时缺课,仅3.62%的大学生表示从未缺课[4]。 2012年,王志标组织了五个调查小组对河南大学学生的逃课现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也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有逃课经历[5]。冉汇真与刘宗发2015年对重庆四所高校抽取的2000名学生的调查也发现大学生逃课现象十分普遍[6]。蔡红红等[7] 2017年对福建省三所高校的逃课现状的调查也与以上学者的调查结果相互印证。

大学生对专业课比较重视,对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很低,李介和王雄雄2006年的调查显示专业课上逃课人数很少;公共课上有时或经常逃课者约占总人数的一半;选修课上有54.5%的学生经常逃课[8]。李会转2014年研究表明,思政类公共基础课逃课率最高;其次是公共选修课和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专业课仅占很小的逃课比例[9]。姚利民等2015年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也高于公共基础课和政治理论课[10]。

大学生的逃课率根据学院的不同有所差异,这为各个学院加强学风建设提供了依据。王志标[11]的调查研究发现,各个学院都存在逃课现象,但逃课率不完全一致。王成德等[12]和孟范成与柯芳[13]的调查结果也显示逃课率在各院系之间存在差异。

李永乐和宫建霞2016年基于756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男生逃课的比率大于女生[14],这与郑新夷等[15]调查结果一致。从年级看,李介和王雄雄[16]的数据也显示,大学生逃课行为随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与李永乐等[17]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学生逃课率与就读年级呈正相关关系的调查结果相同。

(三)大学生逃课的影响因素

1. 单因素主导的研究。陈应娣2013年对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与从众心理关系密切,而从众心理的形成一是来自群体压力,二是来自个体心理需求压力[18]。而云美厚和赵秋芳2016年则认为大学教师在面对学生逃课问题的不作为,以及教师教学投入不足、课堂乏味无疑是助长学生显性和隐性逃课的催化剂[19]。冉汇真与刘宗发则采用《社会责任心量表》与大学生逃课进行相关检验,结果表明社会责任心较强的大学生往往会比较用心于课堂学习上,反之,社会责任心较弱的大学生会经常逃课[20]。

2.主客观双因素研究。此类类研究较为丰富,例如,张二庆2008年对石家庄某两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逃课原因,从客观上看,工具化、务实化的社会环境、大学宽松自由的环境、单一的考试方式以及大学课程的设置不注重实用性,部分教师教学投入上明显不足等造成了学生逃课率高。从主观上讲,一是部分学生过于强调个人自由,不顾学校规章制度;二是因为缺乏明确的目标而生活涣散,开始逃课在宿舍睡觉、上网等等[21]。张守莉和宋卓2010年的调查发现主观方面的原因是大学生对专业课程缺乏喜好、愿意通过自修的方式学习、精力用到了考证和就业上、上网、睡觉、从众心理;客观原因是教师管理中缺乏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定、工资不与课堂教学质量挂钩、课堂教学只有数量的标准没有质的划分[22]。王莉和王娜2017年对甘肃省十多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归纳出大学生的逃课行为动因可分为两个大类,一类与学生个人自身有关,另一类与学习环境有关。显然,这也是从主客观两因素出发对学生逃课行为进行的分析[23]。

(四)大學生逃课的解决对策

对大学生逃课对策的研究多是理论性的探讨,涉及高校、教师、学生等方面,也存在小部分对某一项政策或措施的深入论证,但是缺乏论证这些政策或措施的可行性,导致相当一部分措施都存在于理论层面并没有付诸实践。

首先是对出勤政策的研究,卡伦认为实施强制出行政策对学生逃课行为产生的影响很小,同样对学生学术成就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原因在于学生的逃课行为受学生内在动机(期望、价值、信念)的支配,单纯的强制性政策只是一个外部因素,只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出勤率[45]。多布金等在2010年也对某大学3个经济学专业的班级实施强制性出勤措施,对大约36%考试成绩在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实行强制出勤,但结果证实他们的考试成绩并没有出现让人所期待的提高,虽然这项政策使班级总体出勤率提高了10%[46]。

其次是教师考勤政策的研究,国内外都不乏从教师角度提出逃课对策的研究,因为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其对学生逃课的态度或所采取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逃课率。布鲁克等在2013年进行了教师对到课学生奖励而对逃课学生严厉惩罚的教师考勤政策的研究,以此来探讨这项政策对学生出勤的影响。研究发现,奖励更能使学生积极到课而惩罚并没发减少学生逃课。显然,对大学生群体来说,惩罚会激起他们的逆反思维,从而导致更过激的行为。所以这就给教师考勤政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多使用鼓励性手段,避免使用惩罚手段[47]。

再次是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出勤管理系统的研究,利用新技术开发的出勤管理系统,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而且节省了老师们用于考查学生整个学期出勤状况的时间和统计学生出勤情况过程中的诸多麻烦。皮雷瓦等利用RFID技术设计一个系统自动跟踪学生的出勤状况,在课程结束时,系统将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详细的历史描述,表中的每一行都显示了每个班学生的出勤情况。整个模块完成后,缺勤将被汇总并显示在最后一行中。所有的这些数据都可以由管理员以报告的形式发送给每个学生确认其出勤情况,当然也可以作为教师考察学生的一项指标[48]。因此,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考勤系統的应用无疑也是应对学生逃课的一项有效措施。

(四)大学生逃课与成绩的关系

国外对大学生逃课与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明显要多于国内。布勒肯和马尔科姆在2001年通过对959名学生出勤率与成绩之间关系的调查发现,出勤率与成绩相互影响,学生偶尔逃课后,在第一次考试成绩中表现很差,于是选择继续逃课,成绩越来越差,逃课越来越多,如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49]。克雷德等在2010年的研究也发现学生到课率与其特征和学习成绩相关[50]。对此持相反意见的是马丁和沃克,他们在2006年通过调查认为,学生出勤对其学习及成绩没有多大影响[51]。

三 国内外大学生逃课研究的评析与展望

国内外对大学生逃课行为的研究都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研究方向各有侧重并表现出各自鲜明的特点。国外学者的一些研究为我国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借鉴也为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同时,国内外对大学生逃课行为的研究也存在不少不足之处。

第一,国内对大学生逃课行为的原因缺乏深入分析。国内对逃课现状的调查要远多于国外,对现阶段学生逃课的状况有一个较好的把握。国外则侧重于对大学生逃课影响因素进行深层次的探究。逃课现状的调查固然不可或缺,但是更重要的是对逃课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为提出针对性的解决逃课问题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国内对大学生逃课问题解决对策缺乏可行性论证。国内多是“面面俱到”的对策研究,对某一项具体政策或措施的深入探究是少之又少,而国外更倾向于对某一项政策或措施的深入分析。据此,我们应该借鉴国外者学者,基于逃课影响因素系统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且对提出的政策进行可行性论证。

第三,国内对大学生逃课与成绩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比较缺乏。逃课原因的分析、对策的提出最终都要回归到学生成绩的提高。对此,国内应该对大学生逃课与成绩的不同关系进行研究,明确高校学生逃课对成绩的影响,丰富相关理论并为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国内外研究方法都比较单一并且研究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我国有关大学生逃课的研究多是实证研究,国外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大多是实证研究,都主要是以大样本的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而这种研究方法缺乏弹性,难以深入,较少辅以小样本的深入访谈法和更灵活真实的观察法。

第五,国内外样本代表性不足。国内外学者在进行调查时,碍于经费和地域的限制,往往选择某一地区的一所或者多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很明显,这无法形成全国性的系统的调查,样本的代表性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另外,学校规模的大小、所处的地理位置闭塞程度、当地的文化氛围等因素也可能会造成逃课率上的差异。在实证研究中我们尤要注意对样本的选取,尽量进行全国范围内各种层次和类型高校的取样,使样本更具代表性。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9(9).

[2]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形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1(3).

[3]邵士昌,刘传俊,朱玉玺,等.大学生“隐形逃课”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

[4][29]陈刚.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动力分析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8).

[5][11]王志标.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基于河南大学调查资料的分析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9).

[6][20]冉汇真,刘宗发.大学生逃课现象与社会责任心关系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

[7]蔡红红,姚利民,杜小丽.大学生“逃课”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17(3).

[8][16]李介,王雄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

[9]李会转.大学生功利性学习调查与危机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

[10]姚利民,朱黎旻,胡杰丽.大学生到课率的调研与分析[J].江苏高教,2015(3).

[12]王成德,贾志明,胡巍.大学生逃课行为的诸因素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1(8).

[13][26]孟范成,柯芳.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 (8).

[14][17]李永乐,宫建霞.大学生个体特征与逃课行为分析——基于756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4).

[15]郑新夷,管晶晶.大学生逃课行为和心理控制点的归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9).

[18]陈应娣.基于从众心理驱使下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19][28]云美厚,赵秋芳.大学生逃课之教师的过于责[J].煤炭高等教育,2016(3).

[21]张二庆.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

[22]张守莉,宋卓.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研究及对策——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 [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

[23]王莉,王娜.理性与规制:对大学生逃课行为的因子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

[24]李士萍,康晓辉.大学生逃课问题与高校教育制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25]金崇芳.大学生逃课的归因分析与纠正[J].教育与职业,2009(5).

[27]刘艳芹.大学生逃课问题分析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6).

[30]王凤凤.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3(12).

[31]王长民.根治逃课视野下的座位管理制度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

[32]Michael S.Job Market Signaling[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7(3):355-374.

[33][35][37]David R. Do Student Go to Class? Should They?[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3,7(6-8).

[34][36]Massingham P,Herrington T. Does Attendance Matter? An Examination of Student Attitude, Participation, Performance and Attendance[J].Journal of University Teaching & Learning Practice, 2006,3(2).

[38]Paul, Friedman, Fred,et al.Why Students Do and Do Not Attend Classes:Myths and Realities[J].College Teaching, 2001,49(4):124-133.

[39][41]Nancy F. Students Motivations for Class Attendance[J].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2005, 69(1):12-17.

[40]Landin M , Jorge Pérez. Class attendanc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pharmacy students in a European University[J]. Currents in Pharmacy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15, 7(1):78-83.

[42] Cornelius T L , Owen-Deschryver J.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Full and Partial Notes on Learning Outcomes and Attendance[J]. Teaching of Psychology, 2008, 35(1):6-12.

[43] Serrano J O , J Martínez León, Estelles J A. The influence of attending theory classes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undergraduate surgery students[J]. Revista Clínica Espa?ola, 1990, 187(5):241.

[44] Stoner S C , Fincham J E. Faculty Role in Classroom Engagement and Attendance[J]. Am J Pharm Educ. 2012, 76(5):75.

[45] St. Clair K L. A Case Against Compulsory Class Attendance Policies in Higher Education[J].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1999, 23(3):171-180.

[46] Dobkin C , Gil R , Marion J. Skipping class in college and exa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a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classroom experiment[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10, 29(4):566-575.

[47]Broker T , Milkman M I , Raj V. How Do Instructors Attendance PoliciesInfluence Student Achievement in 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C].Working Paper, 2013:1-12.

[48]Pireva K R , Siqeca J , Berisha S. RFID: Management System for students' attendance[J]. Ifac Proceedings Volumes, 2013, 46(8):137-140.

[49]Malcolm L , Van B. Academic Perseverance,Class Attendanceand Performance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C].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in Toronto,Canada, 1996:9-13.

[50]Crede M , Roch S G , Kieszczynka U M. Class Attendance in College: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of Class Attendance With Gradesand Student Characteristics[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0, 80(2):272-295.

[51]Martins P S , Walker I.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University Classes: Effects of Attendance, Size, Peers, and Teachers[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6(12):1-26.

(責任编辑: 姜海晶)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近几年来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研究述评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