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心理调适策略

2020-09-26 14:24黄玥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育学跨学科

黄玥

[摘 要] 本文从跨学科背景研究生所产生的共性问题:由于对学科陌生、专业基础较薄弱、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不易改变、面临的学习环境压力等原因,形成角色转换不顺与心理落差大、评价存在冲突、缺乏自我情绪调适能力、行为自律不足的现状,从自我适应的心理状态调整中形成理论指导、培养学习兴趣、构建正确评价观、搭建良好心理体验平台,以及外在的高校心理健康体系建设方面,坚持教育原则、提高心理辅导队伍专业度、优化心理服务模式,帮助研究生增强心理适应性,更好适应专业领域学习。

[关键词] 跨学科; 教育学; 心理适应; 调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9-0038-03

一 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层次的规模扩招导致进入高校就读硕士、博士的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其中跨学科、跨专业背景的研究生也有所增加,成为在高校研究生群体重要的一部分。如今,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也鼓励跨学科背景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培养。在政策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这一重点。因此,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教育学或管理类这一专业研究范围较广,也吸引了多数跨学科学生报考研究生,而在当前跨学科研究生中就存在一些问题:对教育学学科陌生,专业基礎不够扎实,知识结构不同,研究生就读压力等等,而这些问题最终会导致跨学科研究生在心理方面出现适应性不良的综合困境。本文针对此类困境对于科研成果和培育质量上的影响,提出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心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以优化研究生综合培养模式,达到培养良好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二 文献梳理

(一)跨学科背景硕士培养现状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跨学科背景硕士的培养现状可从入学心理、专业认同和培养质量三个方面进行总结:王辉(2016)以三所师范类高校的在校教育学跨考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网络问卷和访谈法得出跨考生入学动机主要是对教育学的兴趣、学历要求、职业发展、自我实现四个方面,并针对不同入学动机对跨考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对策。黄坷(2013)以六所高校教育学科硕士为对象进行实证调研,概述当前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生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指导等方面的问题并从入学选拔课程学分、培养方案、导师指导、提高专业能力六个方面提出改善方法和措施。学者刘峻杉(2012)指出跨学科比例高、学科背景复杂是突出特征,指出应加强合理选拔,教师要了解跨专业研究生的成长特点,建立基础知识补充的有效督导机制,对跨学科培养给予制度保障等几方面的策略。

(二)跨学科背景硕士心理适应性研究

国外学者们对于培养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的研究生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科研项目的情况和各高校跨学科培养人才基地的实践三方面研究较多。学者克莱恩(1990)在其著作《交叉学科:历史、理论与实践》对跨学科研究与教育进行论述,标志着跨学科教育步入一个系统发展阶段。卡尔顿(1979)认为在跨学科研究生的学习中交流与沟通是主要问题,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米勒(1990)认为在跨学科科研项目开展评价的重要因素是质量,但财力、组织、兴趣等因素也要考虑。基于对高校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实践的调研分析,Crawford(1969)介绍了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院开展的学科交叉和超学科研究生培养情况,指出了影响其顺利开展的主要障碍及解决办法,并建议除了经费支持和组织保障外,要注重运行机制。此外,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等大学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来设立和发展跨学科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进行学习,也可以跨学院甚至跨学校聘请教师。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设立了多种形式的跨学科学术组织。

第一,影响因素研究。滕曼曼(2014)在对300多名跨学科研究生的问卷调查中从包括个体性格差异、专业差异、家庭因素和学校氛围这四方面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剖析。朱晓勇(2018)认为其影响因素在于内部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兴趣点、求助心理、选择动机等几要素,外部包括学习整体环境、家庭氛围、社会交往等。

第二,调适策略研究。学者王瑶、刘勇(2016)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于高校研究生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的状况测量后发现,高校、学生管理和个人心理素质方面成为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点,并提出积极地学生管理方面实施干预措施,个人注重自身心理健康,高校予以重视等建议。汲新波(2019)运用心理状况适应性量表和制作心理健康教育的问卷(包括对校园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对大学生进行了解,提出提高校园生活满意度、运用新媒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重视学生职业发展问题等心理调适对策。尹志敏(2017)从研究生学习状况出发,改善研究生学习中的不良现象,加强其心理适应性,主要从研究生的招生考试制度和个人学习规划进行研究。周玲燕(2012)使用研究生专业适应性量表对浙江师范大学的跨学科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提出高校要强化学生的多样化培养,搭建跨学科的交流平台;导师方面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学生提高其学习自主性等建议。

综合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文献研究所得,对于跨学科背景硕士生的培养现状和学习适应的研究较为成熟,各学者从其发展历史、理论提出和实践研究较多,但是针对教育学硕士和跨学科硕士的心理适应性研究较少,在权威期刊和专著中体现较少,还存在的不足在于:第一,对于跨学科背景教育学硕士的心理适应仅体现宏观层面,即专业适应,在微观层面上的态度、生存状态的心理适应较少,缺乏多元视角的探讨;第二,对于跨学科背景教育学硕士的心理适应影响因素研究多集中于社会、高校、导师等外部因素,对于学生自身的适应能力的研究较单薄;第三,对于改善学生心理适应性的调适策略较单一。心理调适不仅仅是从制度建设、导师培养这两个外部因素去考量,也可通过学生自身心理素质提高的调适策略,但较少提及。

三 跨学科背景硕士心理适应性现状分析

(一)自我适应问题

第一,角色转换不顺与心理落差大。在本科的四年学习和激烈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之后,研究生的心理上产生优越感,但又因刚刚踏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对学习节奏掌握不足,研究生面临的角色转换不顺会导致心理适应性不良,在跨学科学生上表现更甚。跨学科研究生面临地位的改变,由于在研究生阶段评价标准和培养要求的多元化,对于这部分学生实现其学业目标来说具有一定难度,与非跨学科研究生相比更容易造成心理落差,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会在头脑中产生冲突和碰撞,往往导致一部分自我定位过高的跨学科研究生产生迷茫、消极、不求上进的想法。

第二,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存在冲突。研究生入学之后,具有跨学科背景和本科阶段即本专业的学生在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上存在差距。在短期时间内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跨学科硕士可能难以融入教育学研究课程或项目,也因为在与导师和同门相处的新环境中对他人的评价极其敏感,尤其是在原学科中成绩优异的学生更会产生自卑心理,由于自我评价高于社会评价,当遇到评价低时可能会难以接受而苦恼,导致强烈的不平衡心理。

第三,缺乏自我情绪调适能力。人的情绪表达包含个人情感对于当前环境的适应,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是其社会性的重要评价要素之一。研究生虽然是心理较为成熟的成年人,但由于长期的校园生活和本科阶段按部就班上课的现实影响,进入以导师负责制的研究生学习中,课程安排和科研计划安排较为宽松自由,跨学科学生对于学习氛围的适应程度、自主学习能力都会受到一定挑战,该如何对于跨学科知识内容进行补充,学习规划如何进行调整都是依据研究生的个人能力来完成,在此过程中跨学科研究生可能会产生较大压力,从而产生焦虑、迷茫的负面情绪,如果将这种情绪处理不当也会产生抑郁的心理。

第四,行为自控与不自律的冲突。研究生的自由支配时间相对较多,外力的直接监督和管理也较少,对于跨学科研究生来说,具有较强自律能力往往努力融入教育学研究中,但相对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则会处于无目标状态,往往缺乏奋斗目标会使心理产生负面效应,无形中导致个体行为的退化或对某一事物的排斥等。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问题

第一,心理健康咨询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包括学院辅导员、心理学教师和心理咨询所研究员等,其独立的教育队伍还未形成;另一方面,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对于研究生心理调适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与深化度不够,在心理健康给予辅助的专职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调适的覆盖面和程度不足,虽然针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较充足,但针对心理教育的专业指导较少。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渠道单一。在校级层面上专题教育缺乏,在学院级别上文化活动较少,作为研究生,思想较成熟但是也存在一些封闭、自敛、敏感的特点,对于寻求专业咨询的需求其实更高,因此,学校教育和支持系统不能及时了解、帮助部分研究生,可能会造成心理不适应始终得不到缓解。校级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需在渠道多样化、各部门间协作配合,运用朋辈心理辅导和专业人士指导等多方面进行建构。

四 跨学科背景硕士心理健康的调适对策

(一)个人自主调适策略

第一,理论指导激发科学认知,促进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跨学科研究生在角色转换中的个体心理活动(理想目标)由所处的环境(现实)所决定,而研究生在对待角色转换这一事件的认知和观念对行为指导具有较大的规范力量,因此对于跨学科研究生的心理调适教育理论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心理调适的理论指导的内容可以体现在人际关系的沟通交流、婚恋观、社会心理、职业发展心理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于心理调适的实务技能的表现形式可以是选修课、讲座和素质拓展、团体心理辅导等实践活动。跨学科研究生应当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夯实教育学基础,加强对自身的理论指导,积极参与心理调适的实务课程等。在教师、同学的接触中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从而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并且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甚至可以借助自己的优势来制定学习规划,实现理想目标,顺利实现角色转换。

第二,培养学习动机、态度和兴趣等内部因素,构建正确评价观。大学生的心理要素包括入学动机、学习态度和专业兴趣点等方面,跨学科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所处的社会环境改变,人际交往更为频繁,有些跨学科研究生在面对他人评价或社会评价时会产生不平衡心理倾向,应加强学习动机和态度的心理教育,跨学科研究生在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出现起伏时,应当正确看待他人评价,端正自我心态,以积极的行为和想法提升自我。另外,分析自身的优劣势,认识自身的内在价值,重新进行自我定位,纠正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专业思想等“非智力因素”上的想法,开发自我潜能,正确面对外部评价,达到良好的学习适应。

第三,体验平台培养健康情绪,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高校对于系统规划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教育较为成熟,但在学生的心理氛围方面仍需加强。一方面,跨学科研究生要多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平台,在入学期间参與文化活动和经验分享会,聆听朋辈经验交流,引导自己适应硕士阶段自主学习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学会规划和建立科学的规划,广泛阅读专业书籍,例如补充需要掌握教育学学科基础阶段的“知识清单”,或者寻求向高校内部“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从专业角度和核心问题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内在的无所适从的焦虑心理,排解负面情绪。

第四,实践增强行为自律,锻炼坚定意志与行为。跨学科研究生对于自律的要求应当更高,所以跨学科研究生要仔细研读学科的培养方案、研究生激励机制和教学体系上,促进跨学科研究生明确目标,有所作为,锻炼自己的坚定意志,不断感受到学习成果,从而自我肯定、自我激励,促进学业和科学研究目标的实现。

(二)组织配套策略

第一,坚定教育原则:以促进学生心理适应为最终目标。研究生作为思想成熟、行为独立的群体,对于跨学科的研究生的心理调适要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第一,在对跨学科硕士的心理调适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让跨学科学生能够理性认识自己,客观对待现实,正确看待评价。第二,为了促进学生心理适应,营造良好的朋辈氛围是重要方式,在积极友善的学习环境中,使跨学科硕士摒弃压抑、冷漠和过度竞争的环境,也是一种缓解焦虑心理的重要方法,生活化、平等化的学业和人际交往关系符合跨学科研究生的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实践和推广价值。

第二,心理咨询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程度。高校心理健康指导团队应以高协同、联动性强作为其体系支撑。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导师的作用十分重要,起基础性作用,因此导师对于研究生日常学习和心理教育的引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另外,负责研究生日常教学与心理管理的专职教师也要提升其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能力,通过几方的合作,建立更加专业有效率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

第三,优化教育模式:以服务和支持为主。当前的研究生心理服务支持系统尚未建立或已建立尚未成熟,但在目前研究生心理健康不断引起重视的今天,也要适时开始组建。首先,通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测量量表构建该系统,扎实稳固地保障该系统的专业性;其次,高校管理中注重更新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丰富调适心理健康的手段和措施,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分级分类地给予心理咨询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黄坷.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刘峻杉.教育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特征、挑战和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6).

[3]高磊,彭大银,赵文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研究综述及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

[4]许迈进.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特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5]张炜.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J].比较教育研究,2003(9).

[6]王辉.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入学动因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7]徐燕.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身份认同研究—以N大学教育学科研究生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 王义祥)

猜你喜欢
教育学跨学科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曲靖师范学院教育学学科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教育学是什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