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问题引领,促进课堂教学提问的变革与发展

2020-09-26 14:35陈松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提问发展思考

陈松

[摘 要]课堂教学提问需要重新认知,以明晰其在教学中的意义与目的。基于“主问题”引领的教学活动,纲举目张,易于学生形成对文本内容的系统化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习惯的形成、发展,也有利于他们探索精神、批判学习力的培养。

[关键词]主问题引领;教学提问;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0-0088-02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从知识、文化的传承、生发的角度而言,提问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当下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普遍性地认识到了提问对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意义,是非常值得欣慰的。

一、教学提问,需要重新认识

然而,从具体的操作层面去观察,教师们对于课堂教学提问的意义、目标却缺乏深入的思考,有的甚至认为提问只是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一种小手段,泛提问、假提问、浅提问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广泛性地存在,实在令人遗憾。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提问的随机、随意性,提问问题的碎片化以及教学提问缺乏深度的交流碰撞。一节课下来,师生问答活动看似精彩纷呈、热闹非凡,但是学生思维活动完全局限于教师的限定的有限、窄小的时空之中,处于受限、受压制状态。甚至有些问题学生早就知道,或者自己简单思考也可以很容易弄懂,但为了“迎合”教师的教学节奏,硬是装着专注听讲的样子,这折磨的不仅是学生的身心,更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惰性和奴性思维。正是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究其根源,一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二是教师教学准备不足,教材研读的深度不够。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教学的人文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新材料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眼学科特点,学段培养的目标以及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提炼问题信息,围绕关键性问题和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展开学习研讨,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敢于把教学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悟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交流,从而感知文本魅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科素养。

二、基于“主问题”引领的教学活动

问题即话题,是师生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重要手段和凭借。教学活动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师生在遵循特定法律、法规、规范的前提下,围绕着某一话题展开学习、对话、交流、研讨,继而达成对这一话题的一致性认知,从而最终实现师生共同的成长。但是对某一特定问题,不同的人因为知识背景、生活经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往往导致不一样的理解,形成多元化的解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实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教学实践的随意性和学生对不同教师教学风格的无所适从以致形成新的学习困惑。

主问题,就是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主问题的确定,一要依据现有的学科课程标准、学段培养目标;二要依据教材编写的逻辑意义、价值指向;三要立足于当前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

以“主问题”引领为抓手,展开课堂教学实践,一方面突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使得教学活动不轻易偏离课程目标主线;一方面促使教师不得不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这种一线串珠、纲举目张的教学方式,易于学生形成对文本内容的系统化理解和认识,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習惯的形成、发展,也有利于他们探索精神、批判学习力的培养。

三、基于“主问题”引领教学的评价

评价的意义在于普及教育新观念,引领和促进教学改革的进程,提高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业务水平。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学评价大致都是基于目标设定与达成、内容选择与取舍、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与优化、教学效率与效益几个方面展开。如此,对一节课整体教学效果的“优劣”评判,因教学评价的形式和角度各有不同,尽管有一些方向性的一致认识,但往往仍不免众说纷纭。特别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甚至对于一节好课的标准人人都有不一样的理解。

从三个方面对一节课的教学提问活动加以考查,可以更清晰地反映教师课堂教学实施的水准,形成对“主问题”引领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一是提问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层次性;二是由教学提问引发的教学对话的广度、深度和效度;三是课堂教学对话的最终效益,可以从提问实施的开放程度、思维层次、文化积淀以及对引领探究的效度四个角度展开(各项指标的具体含义详见下表)。

四、基于“主问题”引领教学的后继思考

主问题往往是教者根据自身经验与理解的选择,对于学生而言,关于这种问题的学习探讨教师先天就具有一种话语的霸权,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者的自说自话,而且它会一直以一种循环往复的方式贯穿师生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会阻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学习的真正发生。

如何确保这种以主问题引领而展开的学习活动不至于演化为升级版的“一言堂”“满堂灌”,其关键在于教者要充分理解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与特点,教者要融入学生的经验世界中,将这种学习活动的“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纽带”,将教学的过程定位于以问题为中心的沟通与交流过程,并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促成智慧的闪光、心灵的共振。

(责编韦淑红)

猜你喜欢
教学提问发展思考
关于我校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思考
南阳市卧龙区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