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对老年卒中患者结局的影响

2020-09-26 10:02刘娜张翠娥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19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

刘娜 张翠娥

[摘要] 目的 探究对老年卒中患者应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对其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對照方式,以2018年4月—2019年10月入住该院的36例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实施脑卒中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同年以入住该院的36例脑卒中患者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入院费用、肢体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两组人均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日均护理费用明显低于参照组,实验组肢体功能、自理能力改善程度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可有效提升患者自理能力,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关键词] 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护理管理;老年卒中患者;患者结局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7(a)-006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on elderly stroke patients on their outcom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control method was adopted, with 36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October 2019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stroke care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method was implemented. In the same year, 36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ere treated as a reference group, implement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and compare the admission costs and improvement of limb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average daily nursing cos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mb function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for elderly stroke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self-care ability, improve the patient's limb function, and shorten the patient's hospitalization time.

[Key words]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Nursing management; Elderly stroke patients; Patient outcomes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受多种因素影响,老年人发生脑卒中的概率逐渐提升,脑卒中由脑动脉阻塞引起,会对脑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临床主要症状为恶心、头痛、形成听力障碍,致死和致残率较高,是世界第二大类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也是当前对人类最具威胁性的疾病之一。

如若不及时治疗,患者会立即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在康复期,患者因年龄较高,极易发生跌倒、压疮等风险事件,如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产生无法预估的后果,因此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应注重患者早期的治疗,争取早日实施诊疗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赢得最佳诊疗时间,减少患者死亡和残疾的发生概率,保证患者身体健康。该文将于2018年4月—2019年10月选择入住该院的72例脑卒中患者,对老年脑卒患者应用脑卒中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入住该院的7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回顾性对照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6例。纳入标准:经检查第一诊断为脑卒中或卒中后遗症患者;入院及出院时间均在研究时间范围内;与医护人员能够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患者及家属均知晓研究整体流程,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语言功能不完整患者;障碍性疾病患者;残疾患者;一般资料不完善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实验组患者中男性占26例,女性占10例,年龄为60~86岁;参照组患者男性占25例,女性占11例,年龄为61~8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主要管理内容為管理医院环境,保证患者人身安全,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建立健全医院管理机制。

观察组采用脑卒中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制定护理管理流程。根据小组提前研制的护理质量评价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脑卒中护理管理流程,包括护理评估、护理处置、解决护理管理问题三大方面,护理评估主要评估患者自理能力、意识状态、吞咽功能等方面,护理处置主要评估护理管理人员活动指导,患者排泄管理等。解决护理管理问题包括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患者护理满意度、家属健康教育掌握程度。(2)报告文化管理。科室护士长和主管护师负责展开相关文化管理活动,对责任护士进行文化培训,让责任护士对医院文化建设管理有全新的意识,全面贯彻落实文化管理,一旦发现病区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给相关人员,排除安全隐患。(3)建立质量控制管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组长,其余为责任护士,让责任护士收集脑卒中相关资料,寻找提升护理质量的最佳护理措施,并对制定实施的护理管理方案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进行反馈和总结。(4)分级护理管理。①1~2级。护理管理人员应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可食用食物,根据医生嘱托,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营养均衡,注重患者饮食管理。同时应给其制定训练计划,要求患者每日在床上进行肢体锻炼,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同时对患者进行针灸疗法,刺激患者肌肉功能,从而加快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进程。②3~5级功能管理。根据患者个人喜好,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体内的蛋白和纤维含量,同时要求患者做康复训练,养成每日训练的习惯,可让患者进行桥式运动、床上转移等相关运动方式,另外也要鼓励患者经常做翻身训练、平衡训练等日常训练活动。③6级功能。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拟定合适的膳食计划,并让患者多食低脂、低盐类食物,并持续做康复计划,让患者坚持训练60~90 d,每次保持10~20 min左右。(5)学习文化管理方式。科室应定期组织安全评价,要求每位护士都要参与,对风险事件进行剖析,剖析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同时医院应对医护骨干人员进行相关培训,要求其着重分析医患纠纷、赔偿事件。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和自理能力改善能力。肢体功能改善能力评分越高,证明患者肢体功能好转率越高。自理能力主要从出院时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患者进食、洗澡等项目,评分越高,证明患者自理能力越强。观察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费用越低,证明护理管理经济效益越好。

1.4  统计方法

将该次研究涉及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录入、整理。计量资料(人均住院总费用、日均护理费用、Barthel指数评分)表现形式为(x±s),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肢体功能好转率),表现形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费用

两组人均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日均护理费用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程度

出院时,实验组肢体功能好转患者有9例,肢体功能维持患者有27例,好转率为25.00%(9/36)。参照组肢体功能好转患者有1例,肢体功能维持患者有35例,好转率为2.77%(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2,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自理能力改善程度

实验组入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为(40.77±13.22)分,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47.66±13.94)分,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分值为(6.89±0.72)分,参照组入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为(48.56±16.77)分,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为(49.21±13.93)分,指数评分提高分值为(0.65±2.84)分,组间提高分值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79,P<0.05)。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窒息,是因患者颅内出现血管阻塞、破裂使脑部血液回流不畅,进而使脑组织遭受损伤,从而引发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病情比较紧急,患者一旦发生脑卒中,必须立即进行急救,否则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患者死亡,致死、致残率极高,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即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但是其生活自理能力不高,加之患者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跌倒、压疮等风险事件,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基于此,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常规护理管理措施,主要管理患者急救药品、治疗准备工作等方面,同时加强对救治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救治人员和护理人员的救治水平,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快速的救治,但是在救治过程中,工作划分内容往往不够严谨,护理管理人员职责不清,致使在救治过程中易出现混乱现象,救治效果不理想,因此为进一步提升患者救治水平,该院决定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此种管理模式较为先进,可完善护理管理服务流程,规范护理管理人员诊疗行为,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责任护士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监管、评价和反馈机制的完善,使责任护士在护理管理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理念,并严格规范自己的各项护理管理行为,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同时邀请护理质量控制专家对护理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让脑卒中护理控制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形成长效的护理质量监管机制。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
护士长巡视工作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患者的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分析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探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浅谈新木桶原理在临床科室护理队伍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