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群文阅读,提升高中生信息阅读能力

2020-09-27 22:59陈小花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鲁迅小说群文阅读

陈小花

[摘   要]群文阅读这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实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群文阅读属于比较阅读,它要求学习者主动地从一组文章中选择并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并在吸纳提炼他人观点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文章具体分析了“探究鲁迅小说中人物眼睛的刻画”这一群文阅读活动,以探求提升高中生信息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群文阅读;鲁迅小说;人物眼睛刻画;信息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7-0007-02

一、概念的界定

群文阅读指教师和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围绕议题展開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

信息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整理、分析信息的个性心理特征。本论文中的“信息阅读能力”是指,高中生在文本阅读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对文章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看法的能力。

二、群文阅读对高中生信息阅读能力的要求

群文阅读属于比较阅读,它打破了以往碎片化的阅读形式,将多个文本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主要为单篇阅读教学,因为课文篇幅相对短小,所以学生获取关键信息较为容易。群文阅读要求学生自主地从大量的文章中识别和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不断地吸纳与提炼他人的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有效开展群文阅读与提升高中生的信息阅读能力息息相关。

三、利用群文阅读提升高中生信息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为有效开展群文阅读,笔者选定了小说作为阅读主体。如何有效开展小说群文阅读,从而提升高中生的信息阅读能力?目前,笔者还在探究阶段。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小说单元的教学中,笔者发现《祝福》《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于人物眼睛的刻画都十分经典。《祝福》中有关祥林嫂眼睛的描写,以及《林黛玉进贾府》中有关贾宝玉、王熙凤、林黛玉眼睛的描写都令人难忘。因此,在教学完本单元之后,笔者依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群文阅读,选定“探究鲁迅小说中人物眼睛的刻画”为群文阅读议题。阅读著作主要为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一)群文共读——信息获取、甄别整合

共读是群文阅读的第一步,也是锻炼高中生信息阅读能力的开始。首先,笔者与学生用略读的方式共读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学生略读作品之后概括每篇小说的主旨,筛选、整理、摘录所有作品中刻画人物眼睛的句子。通过对这三部作品中的33篇文章的阅读,学生发现这些小说中几乎都有刻画人物眼睛的内容。其中较为集中刻画人物眼睛的篇目有:《祝福》《故乡》《在酒楼上》《伤逝》《孔乙己》《阿Q正传》《白光》《药》。之后,笔者引导学生重点探究这几部作品。

(二)集体建构——信息提炼、加工处理

集体建构是群文阅读的第二步。学生要对文本信息进行提炼以及加工处理。集体建构是“学生围绕议题提出问题,发表不同见解,主动与阅读伙伴交流思考成果并走向共识的过程”。本阶段主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1.以教师为主导

笔者先上示范课,介绍鲁迅及其作品,介绍群文阅读及信息阅读方法。接着制订导学案,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鲁迅作品中刻画人物眼睛的内容并进行具体分析。

笔者设置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探究人物眼睛的特色与刻画手法,领悟眼睛所反映出来的人物性格。

2.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依兴趣分成若干阅读小组。学生需要对8部作品进行精读提炼,认真分析鲁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眼睛的,在对比中探究鲁迅刻画人物眼睛的规律。分组及具体任务如下:

第一组:精读《祝福》《故乡》《在酒楼上》《伤逝》,找出刻画“祥林嫂”“闰土”“吕纬甫”“子君”眼睛的句子。

第二组:精读《孔乙己》《阿Q正传》《白光》,找出刻画“孔乙己”“阿Q”“陈士成”眼睛的句子。

第三组:精读《阿Q正传》《药》《伤逝》,分别找出这三部作品中刻画“看客”眼睛的句子。

3.以问题为主线

学生小组围绕问题对小说中刻画人物眼睛的句子进行分析。

第一组:祥林嫂眼睛的变化体现了她怎样的遭遇?闰土的眼睛为何肿得通红?吕纬甫的眼睛为何失了神采?子君的眼里为何射出悲喜?

第二组:当孔乙己被指出偷了别人的东西时,他“睁大”了眼睛,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内心?分析文中刻画阿Q和陈士成眼睛的句子,探究他们的人物性格。

第三组:鲁迅笔下的“看客”的眼睛有何特点?鲁迅如何写“看客”的眼睛?“看客”存在着什么问题?

通过阅读探究,学生的思路逐渐清晰,学生的信息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学生成功筛选整合了鲁迅小说中刻画人物眼睛的句子,并在仔细分析后了解了鲁迅刻画这些人物眼睛的意义。

(三)共识分享——聚焦信息、深化感悟

共识分享是群文阅读的第三步,是学生聚焦信息、升华自身感悟的重要环节。共识分享指“学生围绕议题,在集体建构的过程中通过与文本、老师之间的多元对话达成共同认识”。在此环节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文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局限性会被打破。各小组要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学生探究到的成果如下:

通过探究人物眼睛的变化,学生发现鲁迅笔下的人物眼睛是这一人物生命历程的“显示器”,它能够揭示人物各阶段的不同处境和思想状况。

通过分析人物眼睛的状态,学生发现鲁迅所刻画的人物的眼睛是一个“显微镜”,透过它能仔细且明晰地了解人物的心理与性格特征。

在此,学生发现鲁迅刻画的人物眼睛是探视社会人生的“视觉屏”,通过这一视窗可以浏览到群体的特征与心理。

(四)情境体验——信息转化、思辨表达

情境体验是群文阅读的第四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转化、思辨表达能力。在学生完成“鲁迅小说中人物眼睛的刻画”这一探究活动后,笔者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各抒己见,以“我手写我心”。

笔者设置了写作活动,训练学生的思辨表达能力。给出的写作主题有“鲁迅小说中人物眼睛刻画之手法小结”“鲁迅小说中着意刻画‘看客眼睛的原因”等。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作品,进行思辨。

最后笔者还进行了活动总结。本次群文阅读活动主要围绕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的经典篇目展开,重点探究了其中的人物眼睛的刻画。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发现鲁迅在刻画眼睛时,不仅运用了巧妙的手法,还融入了他浓浓的情感。

群文阅读属于主题性语文学习活动。通过参与“探究鲁迅小说中人物眼睛的刻画”活动,学生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获取信息;能够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能够在信息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得到思维的激活、情感的升华。当然,这只是笔者初步的尝试,想要探索出完整且具有操作性的,并且能够提升高中生信息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还需要不断地努力。

[   参   考   文   献   ]

[1]  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62-66.

[2]  曾素林,刘晶晶.信息阅读能力:含义、表现标准及培养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1):43-46.

[3]  张超.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高中古代诗文教学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鲁迅小说群文阅读
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鲁迅小说中景物描写的意境之美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论鲁迅小说中对“鲁镇”的民俗描写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初中语文中鲁迅小说的教学法研究
如何找准小说阅读教学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