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家“粑吞”

2020-09-27 23:16覃正杞
三月三 2020年4期
关键词:舅父馅料小吃

天气渐渐地热了,七月节也越来越近了,地处桂东南东龙镇的壮家人又要开始忙活做粑吞了。

这壮家“粑吞”在有些地方也叫“粑淋”,就是外层用糯米做成的糯米粑皮、里面是精美菜馅的一种特色美食。东龙的一些客家人管这叫“板”,粤语方言叫“饽”,普通话叫“水馍”。这可是我们东龙壮家有名的小吃之一。

每年,从端午节,六月初六,七夕节,农历七月十三、十四,农历八月十五,直到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几个节日都是大家开心做粑吞,尽情品尝特色美食的时候。

很多親戚朋友喜欢到热情豪爽的壮家做客,其中不少人不是为吃鸡鸭鱼肉而来,而是冲着壮家粑吞而来。看着一盘盘煮熟的粑吞,一个个圆滚滚的,晶莹如玉,香气四溢,顿觉开胃,非得大快朵颐,吃它十个八个才过瘾。然而,当你狼吞虎咽地尝过两三个,至多四五个之后,你就会觉得,那个腻啊,那个饱啊,还有那种浓郁的香气啊,早已满足了你的胃口与食欲,想要再吃——哎,只怕你有心而肚子却已无容量了!至于正餐上的鸡鸭鱼肉等,就只当是摆设了。

对于这等齿颊留香之美食,我有幸品尝过无数次,每每想起,都会口齿生津,回味无穷。

可是小时候,我却和这“粑吞”有个尴尬的故事。

那是我六七岁的时候,那一年我跟母亲回外婆家。外婆家在义合莫思村,当地每年都庆祝农历七月初二革命胜利节。那时候,生活困难,物质匮乏,只有在节日里才见荤腥。所以每个节日,特别是客人多的节日,各家各户都会做很多的发糕、粽子、粑吞等食品来招待客人。表面上是把节日搞得丰富多彩,而实际上却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各种点心小吃能减少餐桌上的开支。你想想,有的家里来十几二十位客人,这消费有多大,得吃多少鸡鸭鱼肉呀!而餐前的小吃既热闹又体面,不知不觉就把客人们的一部分肚子给解决掉了。特别是小孩,嘴馋得不得了。见啥吃啥,饭前就吃到撑,到了正餐就什么都不想吃了!

那一年,外婆家做了满满两大盆粑吞。看着白玉似的粑吞,真想一下子就干掉它几个。我兴致勃勃地舀两个到碗里,迫不及待地用筷子交叉一割,夹着便狼吞虎咽一口咬下去——啊,我的天哪!瞬间,我的味觉像是降到了冰点,食欲也随之逃逸得无影无踪!因为,那味道我压根儿没有料到,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粑吞,里面除了切碎了的无油无盐的青菜做的馅料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味同嚼蜡,还略带点儿馊味??

后来我才知道,当时的外婆家穷啊!哪有什么精美的馅料来做“粑吞”呢?有青菜馅的都不错了!外婆的几个女儿嫁出去,七月节里回娘家,个个都拖儿带女的,一大家子人开饭,外孙们闹的闹,哭的哭,都快把外婆家变成一个圩市了。那时我虽饿,可那张嘴却也挑得很,不喜欢的味道,我宁愿用白饭泡粥水吃。当时我不好意思说不好吃,只是涨红了脸不声不响地把剩下的粑吞让与妈妈吃,说我吃饱了,想出去玩一会儿??

从那以后,一想起粑吞,我心里就发怵,因为在我的心里,粑吞的味道就是那无油无盐的水煮青菜的味道,比起山北那边的红糖糯米粑卷,或者是花生糯米粑卷的味道差远了,哪怕就是用黄糖做的发糕,都比它强百倍。

那个味道一直定格在我的心里好多年,深刻如烙印,挥之不去,直到遇见了我现在的爱人。

我的爱人是东龙镇山东片的姑娘,家就在莲花山脉下的大罗村。认识她后不久,一次七月节刚好搭顺风车送她回家。她家里刚好做了很多粑吞,也是精美得让人垂涎欲滴的样子。她家人很热情,盛来一碗粑吞给我。可我一想起多年前在外婆家吃到的那种粑吞的味道,心里就害怕。吃吧,怕难以下咽;不吃吧,又担心人家认为我这个未来的姑爷难伺候??以前,连一个都吃不下呢,何况现在还一碗!尽管我再三推辞,但还是拗不过他们的热情,所以只好硬着头皮拿起筷子??

我又再仔细地端详起这碗中晶莹剔透的小玩意儿来——这么诱人的食物,挺挑逗人胃口的,应该不再是当年外婆家的味道了吧?甭管它,先咬一口再说!只一小口,我便后悔了!后悔什么啊?我是后悔那个碗太小了,后悔那碗里装的怎么只有两三个粑吞呢?我一边后悔一边享受着那沁鼻的香味,那瞬间穿透我舌尖的独特的风味,还有那柔软而又坚韧的粑皮。

看着碗里被咬掉一口的那个粑吞,在白玉般的糯米粑皮里,露出豆芽、竹笋、红萝卜、凉薯和猪肉等许多叫不出名的馅料来,嘴里嚼着,眼里看着,舌尖在判断着各种味道带来的快意,真想不到这普通的农家里竟能弄出如此美味的小吃来。

后来,成家之后,因为爱人心灵手巧又勤快,所以我经常能品尝到壮家粑吞。

而且,现在外婆家的粑吞也一样好吃了!自从那次在外婆家吃了那难吃的粑吞后,第二年我就上学了,再后来接着上中学、大学,这期间一直忙着学业,也很少有机会跟着妈妈在七月节里回外婆家了。

后来,听说因为七月初二日这个节日太过特殊,客人如潮水般的涌向莫思村,每年都因为这个节日而节外生枝,比如找小孩不见啦,交通事故啦,还有不少的人饮得烂醉,等等,不一而足。所以村里的长老们一致决定,把这个节日调到七月初七来庆祝。现在的莫思村胜利节也跟当地东龙镇的其他壮家一样,都是过七月初七了。

只不过,凡是东龙山东片的,过七月节都是从七月初六的晚饭算起,当天中午就要做粑吞和其他的小吃了,到第二天七月初七更是隆重热闹,大家都开怀地痛饮。而东龙山北片的,就只是七月初七午餐拜神,加菜吃饭,做的小吃有发糕、粑卷等,也是初七当天早上就开始做。

成家后的那些年,我工作稳定了,每年也与爱人和孩子们在七月节和正月里去外婆家走亲戚。只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外婆就去世了。现在就只剩下舅父他们一家人。每当聊起当年的粑吞,舅父就一直拿这个来添油加醋地调侃我,说我是个马骝精,小小的年纪就会挑吃。不过他也感叹,承认当时真的很穷苦,不只是外婆,村里其他的家庭也大都如此??有时,舅父说着说着就眼眶红润,几度哽咽??

而现在,一切都变好了!舅父家早就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小楼,标准的水泥硬化路一直从外面的209国道直达村中心,而且路边都有非常壮观的一排排井然有序的太阳能路灯。通到每家每户的也全都是水泥硬化路,跨过平龙水库干流的河上也建起了漂亮雄伟的大桥。(当年我跟妈妈回外婆家走亲戚过河的时候,走的都是河中的搭石,冬季还好,夏季时水流太急很危险。)特别是这几年,国家对库区重点扶持,加上义合莫思村又是革命老区,所以莫思村的建设更是日新月异,村文化中心、村图书室、村娱乐中心都建起来了,舅父说这在二三十年前连想都不敢想。再加上每个屯都有篮球场,大的屯还建有好几个,可热闹啦!

现在的东龙镇还是非常著名的板材基地,中板厂、压板厂如雨后春笋般建起,在镇周围星罗棋布。所以,本镇的劳动力基本上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有工作,而且收入也相当可观??舅父每当与我聊起这些的时候,脸上总是溢满喜悦。

说到粑吞,就更甭提了!舅父说,以前,总是巴望过节日,才能吃上这些小吃。而现在呀,只要想吃,喜欢吃,随时都可以做,而且配料丰富,越做越美味了。

耳濡目染,吃得多了,看得多了,我也懂得了壮家粑吞的做法。

想要做粑吞,首先是备料。最基础的原料就是糯米,每次做多少,先定个量,做个概算。一般来说,每斤糯米能做15个左右。

然后是加工糯米。加工之前先把糯米浸泡两天左右。通常有两种加工方法:一是把浸泡两天的糯米沥干,用电动打粉机把糯米打成粉,再放水和成极具黏性的糯米团。二是用传统的人工石磨把浸透的糯米和水磨成浆,然后放入土布袋里挂起来沥干成糯米团。后一种方法在东龙山东片的壮家最常用,因为这样做出来的糯米团软硬适中,最适合做粑吞。另外,和糯米团的工作也很重要,和得越均匀,越透彻,糯米团的韧性就越好,做成的粑吞放入滚水里煮,表皮才不容易被磨损变薄,甚至坏掉露馅。

接著是备馅料。馅料的味道随个人或家庭的喜好习惯而略有不同。不过诸如竹笋、木瓜、凉薯、红萝卜、苦瓜、豆芽、头菜、木耳、香菇、花生、香葱和猪肉等,都是最通用的食材。

馅料的切工很讲究,也细致。比如,竹笋与木耳切成短丝,木瓜、苦瓜、凉薯、香菇和红萝卜切成粒状小丁,豆芽洗净横切几刀,花生炒熟脱皮碾碎,头菜香葱切碎,猪肉剁碎,等等。

切好馅料后,将各种馅料先单独炒熟,最后才混在一起拌匀。人手够的话,分配好人手,边炒馅料边和糯米团,糯米团和好了,馅料也炒好了。

接下来开始做粑吞了,把糯米团和馅料放置在桌子上方便操作的位置,再用小饭碗盛些许花生油备着(为防糯米粘手,不时在手上抹点油),还有备好空托盘,盘底用干净的土布铺垫。从糯米团上捏取一个比鸡蛋还小一点儿的糯米粑揉成球形,放在左手里托着,然后右手拇指往中间一掐,接着沿着顺时针方向不断地挤捏转圈,不一会儿,一个茶杯状的糯米坯就形成了。然后舀馅料进去,满至七成左右便可封口。左手掌半拢地在下面托着粑吞,右手的拇指与食指不断地向上拢尖,封压,待到顶尖的糯米皮完全黏合在一起后,左手掌在下自然地伸开,右手掌在上也自然地拢着,让粑吞在手掌之间来回地滚几下,这样,一个白嫩嫩、圆滚滚的粑吞就做成了。

做了20只左右之后,就可以开始煮了。先在大锅里把适量的水烧开,然后把一只一只粑吞放入滚水里。不断地加火,隔一会儿用木锅铲搅动一下,主要是不让它们粘锅或者黏在一块。等到锅里的粑吞一只只从锅底浮上来时,粑吞就熟了。

粑吞的表皮是糯米,很黏,如果把它们放置在一块,时间长了就会黏在一起。可一次就做了好多,怎么储存啊?其实很简单,用冷开水来储存。煮熟的粑吞放入凉开水里,一是可以即刻冷却,马上就可以食用,不烫嘴;二是放在冷开水里储存,既卫生又可以让粑吞不粘连在一起。

夏日里的节日,只要你来到东龙山东片的壮家,不管走进哪一户人家,包管你能品尝到各种风味的粑吞美食。

壮家“粑吞”,承载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无声地书写和记载了千百年来壮族人民饮食文化的历史,深深地扎根于壮家人民的生活之中。

作者简介:覃正杞,壮族,贵港市作家协会会员。至今已在国内的报刊上发表多篇散文、小说与教育教学论文。

猜你喜欢
舅父馅料小吃
我是一个小吃货
China
舅父若飞
舅父若飞
怕冷的小吃货
可爱的小吃货
舅父
好好的路
月饼馅料中糖精钠的检测方法确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