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效果试验

2020-09-27 23:06张振宇胡振海朱立成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水稻

张振宇 胡振海 朱立成

摘要:为研究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常规复合肥、复合控释肥以及水田机耕后面施常规复合肥、复合控释肥再机插秧4种处理对水稻返青期、抽穗期、齐穗期、成熟期产量及效益等的影响,开展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常规复合肥每公顷水稻增产效果、效益好于试验用复合控释肥,采用侧深施肥每公顷水稻增产效果、效益好于面施肥,而4种处理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水稻;侧深施肥;机插;控释肥

张振宇,胡振海,朱立成.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效果试验[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0):16+22.

近年来,规模化种稻蓬勃发展,水稻生产季节雇工困难,生产成本逐年增加,亟需进一步完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种稻效益[1]。利用缓/控释肥、侧深施肥技术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工序、用工,提高稻谷产量的有效且最简单的途径[2]。缓/控释肥具有养分释放速率慢的特点,整个生育期的养分释放与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基本同步,能够减少后期追肥次数,节肥省工[3]。

水稻侧深施肥是在插秧的同时将肥料施于距稻苗3-5 cm、深5 cm的土壤中,并用秧苗周围的泥土将肥料覆盖的一种水稻施肥方法。由于肥料与土壤充分接触,避免了肥料直接溶于水中或暴露在土壤表面,降低稻田水中肥料的浓度,从而起到保肥作用。

本次研究以浙优18为材料,研究了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常规复合肥、控释肥以及水田机耕后面施常规复合肥、复合控释肥再机插秧4种处理对水稻返青期、抽穗期、齐穗期、成熟期、产量、效益等的影响,以期通过复合控释肥的使用、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运用,探索出一条适合海宁本地水稻节肥、增产、增效的技术路径。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条件

试验地点位于海宁市袁花镇双丰村楼下埝,属于海宁市民兴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包田块,地区常年平均气温15.9℃,年平均降雨量1187 mm,日照2002.9 h,无霜期233.5天。

1.2  作业机械

1.2.1 撒肥机。前期由拖拉机悬挂撒肥机施底肥,作业效率1.5 hm2/h;后期用普通电动施肥器,自动化程度为半自动,外型尺寸420 mm×230 mm×550 mm,使用颗粒肥料。

1.2.2 插秧机。久保田乘坐式水稻插秧机,规格型号为2ZGQ-8D5(SPV-8C25),功率16.1 kW,标定转速3200 r/min,四轮驱动,作业速度0-5.94 km/h,作业小时生产率0.2-0.45 hm2/h,适宜秧苗高度80-250 mm,叶龄2.0-4.5叶。

1.2.3 侧深施肥装置。久保田水稻侧深施肥机械,规格型号为2FH-1.8A(FSPV6)。

1.3  试验材料

水稻品种为海宁市民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较大的浙优18,该品种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态研究所合作育成,具有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株型紧凑、剑叶挺拔、穗大粒多、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成熟期转色好、抗逆性强、米饭适口性好等优点,是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籼粳亚种间偏粳型杂交稻新品种。

用肥:a.硫酸钾复合肥(常规复合肥),总养分≥45%,N-P2O5-K2O(15-15-15),生產企业: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b.复合控释肥,总养分≥52%,N-P2O5-K2O(26-11-15),生产企业:湖北奥特尔化工有限公司。

1.4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4个处理:处理1:机插同步侧深施复合控释肥,后期管理中相比其他3个处理少施一次尿素;处理2:机耕后面施复合控释肥再机插秧;处理3:机插同步侧深施常规复合肥;处理4:机耕后面施常规复合肥再机插秧。

试验于5月1日进行浸种;6月1日旋耕后试验田块处理2、处理4施底肥;6月6日试验田块处理1、处理3机插同步侧深施肥,试验田块处理2、处理4仅机插,插秧规格:30 cm×20 cm,每穴1-3株。6月11日打除草剂、施返青肥(尿素);6月24日施追肥尿素;7月20日打药,主治五(3)代稻纵卷叶螟、兼治二化螟、纹枯病;8月5日施硫酸钾复合肥(除处理1外),N-P2O5-K2O(15-15-15);8月12日开展飞防植保主治稻曲病、纹枯病,兼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11月18日收获。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影响

根据试验设计,4种不同处理方式试验田块用肥、产量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处理3与处理1比较,增产0.449 t/hm2;处理3与处理4比较,增产0.815 t/hm2;处理1与处理2比较,增产0.583 t/hm2;处理4与处理2比较,增产0.217 t/hm2。

从以上4组对比可知,在同等条件下,施常规复合肥每公顷增产效果好于试验用复合控释肥,采用侧深施肥每公顷增产效果好于面施肥。

2.2  水稻生产效益影响

肥料购置价格如下:复合控释肥3.44元/kg,常规复合肥2.70元/kg,尿素2.50元/kg,人工成本为每次120元/公顷。结合表1施肥情况可知4种不同处理方式,肥料成本如表2所示。

干谷价格以2019年稻谷收购价2.66元/kg计算,可知收割后稻谷的每公顷销售价格,扣除表2中每公顷肥料成本后的种植效益如表3所示。

除表1数据外,后期管理方式相同,扣除肥料、施肥人工成本后,相互间的比较效益如下:处理3与处理1比较,效益增加740.59元/hm2;处理3与处理4比较,效益增加2287.90元/hm2;处理1与处理2比较,效益增加2402.03元/hm2;处理4与处理2比较,效益增加854.72元/hm2。

从以上四组对比可知,在同等条件下,施常规复合肥的每公顷效益好于试验用复合控释肥,采用侧深施肥的田块每公顷效益好于面施肥的田块;在后期肥料管理中,机插同步侧深施复合控释肥比机插同步侧深施常规复合肥的管理方式少施一次肥,节约了肥料成本,但由表3可知种植效益不及后者。

2.3  水稻生育进程影响

通过对水稻生育进程进行记录,6月13日返青,9月1日抽穗,9月5日齐穗,11月6日成熟,4个处理的生育进程并无差异。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施常规复合肥每公顷水稻增产效果、效益好于试验用复合控释肥,采用侧深施肥的田块每公顷水稻增产效果、效益好于面施肥的田块;4种处理均对水稻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

研究表明,一次性作基肥施用缓/控释肥能显著增加水稻干物重、提高成穗率。此次试验中复合控释肥相对常规复合肥增产等的优越性并未体现出来,同时由于试验样本较小,存在较大的偶然性。选择适应本地增产增效的复合控释肥种类及找到合适的施肥方式、管理方式等有待今后进一步试验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张洪程,龚金龙. 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研究现状及发展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7):1273-1289.

[2] 赵红玉,徐寿军,杨成林,等. 侧深施肥技术对寒地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汉字版,2017,32(4):347-352.

[3] 朱从桦,陈惠哲,张玉屏,等. 机械侧深施肥对机插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19,25(1):40-43.

猜你喜欢
水稻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My Faithful Father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提高水稻种植收益
水稻生理病害的防控措施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浅谈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分析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