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各生长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0-09-27 23:06旦正加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播种期病虫害防治小麦

摘要:小麦是种植较为广泛的一类农作物,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麦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危害和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该文介绍了小麦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孕穗到抽穗扬花期、灌浆期等不同时期病虫害的主要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希望有效加快先进植保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小麦增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麦;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病虫害防治

旦正加. 小麦各生长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0):28.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一直是制约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小麦病虫害防治应该结合具体的小麦品种和病虫害发生特点,构建合理的防治方案,在降低病虫害危害的同时,保证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一、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

小麦播种阶段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这个阶段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地下害虫、纹枯病和其他土传病害。这类病害主要出现在小麦苗期生长阶段,如果早期防控不到位,很容易影响小麦的正常出苗和生长发育,最终造成小麦苗不能正常越冬甚至大量死亡。做好小麦苗期病虫害防控工作,对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小麦播种前期应该做到科学选择种植地,保证种植地土壤环境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耕作层深厚,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前期还需要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1],播种之前使用药剂进行浸泡或者使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为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为预防黑穗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采用专业的药物对其进行拌种处理,一般选择使用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 g拌种100 kg,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生长后期上述几种病害的发生。吸浆虫防控通常使用定量的辛硫磷颗粒,和适量的泥土混合均匀之后撒播到种植地当中,达到防虫治虫的目的。

二、小麦返青拔节期的病虫害防治

小麦返青期到拔节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如果吸浆虫和纹枯病等病虫害发生流行,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纹枯病在小麦拔节期到返青期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经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应该在病情流行发生之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这个阶段可以将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使用,直接喷洒到小麦植株的颈基部[2],这样能够达到杀虫防病的目的。在药物选择过程中要尽量选择低毒低残留无害的化学农药。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了5%的井岗霉素,每亩使用量控制在150-200 mL,兑水50 kg,间隔10-15天喷洒一次,达到预防纹枯病的作用。防治小麦吸浆虫,可以选择65%的辛硫磷乳油,每亩使用45 mL,兑水30 kg,对小麦茎部进行喷雾作业。上述几种病害危害严重的种植地可以适当缩短药物的使用周期,达到防除病虫害的目的。

三、小麦孕穗到抽穗杨花期的病虫害防治

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是病虫害发生率较高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病虫害种类相对较多,主要有叶枯病、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蚜虫、吸浆虫、麦蜘蛛等。此时应该将杀虫剂与杀菌剂配合使用,并搭配适量的生物调节剂,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田间病虫害防治,从而达到防治多种病害、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增产稳产的目的。

小麦蚜虫可以选择使用吡虫啉或者溴氰菊酯乳油进行防控,使用剂量分别为2000倍液或3000倍液,间隔5-7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防治叶枯病、赤霉病,可以使用50%的多菌灵可适性粉剂,每亩使用50 g,兑水30 kg,田间喷雾。叶锈病和白粉病,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40%的粉锈宁乳油,每亩使用50 mL,兑水30 kg,喷雾效果显著。在这个阶段的防控过程中,药物主要喷洒在小麦的头部以上[3]。

四、小麦灌浆期的病虫害防治

小麦灌浆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叶锈病、叶枯病、白粉病、蚜虫等,这个阶段病虫害高发会直接影响小麦产量。这个阶段要严格控制药物使用剂量和使用周期,避免产生药物残留。有条件的种植户可以向田间释放害虫天敌,尽量保证害虫天敌与害虫比例达到1:120,这样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物群落,控制病虫害的传播流行,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在小麦灌浆阶段还应该重点做好常见的生理病害的防控工作。这个阶段温度较高,降雨量较少,很容易出现热干风。为了提高小麦叶子光合作用能力,在生长中后期可以使用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1%的尿素溶液,混合之后进行叶面喷施,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小麦的抗性,增加有机物质的积累。

五、结语

本次研究从小麦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入手,对小麦常见的病虫害进行针对性、专业性的防治,减少了田间病虫害的危害。通过采用分阶段的病虫害防治,对农作物本身也有着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小麥苗的抗性,对小麦高产稳产增产增收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赵艳霞. 农业植保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探析[J]. 种子科技,2018(3):20.

[2] 潘有胜. 农业植保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J]. 江西农业,2017(9):123.

[3] 王 欣,刘 枫,那仁其其格. 现代植保技术体系构建研究[J]. 乡村科技,2017(10):51-52.

猜你喜欢
播种期病虫害防治小麦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不同播期对甘草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