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教学模式下小学古诗课例研究

2020-09-30 08:40付芝云
课外语文 2020年25期
关键词:诗题古诗诗意

付芝云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小学,陕西 西安 710038)

思维能力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目前,我们学校和北京师范大学合作,正在进行国家级课题“思维型阳光课堂的构建与研究”。本课题重在借助思维工具,拓展和整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从而使隐性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自动化。

S代表思维。5S是指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5个阶段,依次是激发思维、启发思维、展示思维、促进思维、拓展思维。5S教学模式则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包含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这5个阶段的教学模式。

下面,我将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这一课例,来谈一谈“小学古诗5S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激思——趣中思维巧铺垫

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兴趣又往往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下产生的独特思维方式,激发学生思维的方式更要因为有趣而有效。

课伊始,巧设师生游戏“古诗对对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独在异乡为异客、飞流直下三千尺、不识庐山真面目、水光潋滟晴方好、山重水复疑无路”诗句,学生分别对出下句。师再吟诵“柳条折尽花飞尽”,学生肯定会认真思考它的下句。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预设学生一般对不出下句。

这时教师出示PPT,巧妙点拨:“这是一首离别诗。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常用折柳送别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请同学们来欣赏几幅画面。(PPT)”然后导入课题《送元二使安西》。

在激思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游戏自然转入对本节学习内容的思考,而老师对“柳”的点拨也为学生在展思环节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启思——思维工具助定标

在北师大赵国庆博士的思维训练教材中,八大思维工具之一的“圆圈图”的作用就是发散思维。在课堂教学的启思环节,教师借助思维工具圆圈图来发散学生的思维。

教师巧设问题 :“读了诗题(中心词),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圆圈图内适时板书作者、朋友、诗意、诗题、地点、时间、送别等关键词。然后归纳,这节课我们就从大家感兴趣的诗题、作者、诗文、诗意等方面来细细地品读这首诗。

在启思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散并启发学生的思维,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他们的兴趣点,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做到了以学定教,以生为本。

三、展思——师退生进塑品质

语文课应注重学科本身的特点,不能因思维导图的运用而冲淡了浓浓的语文味儿。展思环节是“5S”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将在这一环节得到落实,教学重点、难点也将在这一环节得到突破。因此,本环节应落实语文课堂“以读为本”的新课程目标,让读、品、悟贯穿始终;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维中收获知识,在展示中塑造阳光品质,体现出思维型阳光课堂“师退生进”的教育理念。

(一)师生共同了解作者——知诗人

1.学生介绍诗人。

2.老师从诗人的生平、作品两个方面补充资料。

(二)自主探究“解诗题,读诗文”

1.PPT出示“自主探究”要求。

2.学生开始自主学习。

3.学生汇报自主学习“解诗题,读诗文”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诗题意思,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纠正朗读时的易读错的字音,通过范读指导学生读出诗句的节奏。

(三)合作探究,理解诗意

1.学生再读古诗,自主批注诗句。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小组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带着自己的感悟进行组内合作探究。

3.全班交流,分享小组成果。

(1)借注释,理解诗意。教师点拨:浥、柳、劝酒

(2)编故事,理解诗意。教师点拨:时间、地点、语言

(3)诗配画,理解诗意。教师点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师点拨其他方式

(四)创设情境悟诗情

1.出示PPT,配乐、想象画面入诗境,教师语言铺垫引导学生感悟诗中“依依惜别”的友情,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教师一咏三叹引读,学生做斟酒、举杯状诵读后两句。

3.感悟“永别”,深情朗读全诗。

展思过程中,先读准字音,再读出韵律,继而读出情感,让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思、读中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再采用让学生自己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体现出“尊重、理解、赏识、激励”的阳光教育核心理念。三是让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诗意,或连词成句,直译古诗,或给古诗配上一幅图画,或把古诗变成一个故事,这样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小组展示中提升了学生的阳光自信的品质。

四、促思——思维导图理学法

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整理出学习古诗的“五步法”,即“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

思维工具的引入,能够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思维的流程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实现了隐形思维的显性化。

五、拓思——品味积累多元化

古诗,不仅可以朗诵,还可以吟唱。在吟唱中,我们可以继续品味诗情。(播放古诗新唱视频,同学们也可以轻声跟唱。)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送别诗,再给学生补充一组送别诗句,既是对教材的补充,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和感悟,让学生从更多的层面上去理解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积累古诗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积累古诗的兴趣。

以上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将思维工具与古诗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在参与交流的同时,教师重在引导点拨,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形成阳光教育理念下小学古诗课堂教学模式雏形。

猜你喜欢
诗题古诗诗意
诗意地栖居
复古与叙记:论韩愈诗歌的制题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明诗制题之叙事*
被耽搁的诗意
诗题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