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甘蔗全程机械化存在问题分析

2020-10-09 06:21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0年2期
关键词:机化糖厂机收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

夏 明

自2017年以来,推进甘蔗全程机械化就提上议事日程。同年6月,农业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方案(2017——2020年)》提出推进甘蔗全程机械化“五大行动”;2018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 号)颁布,甘蔗全程机械化的紧迫性进一步提升。

从三年来实施效果看,可谓成效显著、问题突出。据2018/2019 榨季数据,截至2019年4月,广西“双高”基地甘蔗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41%,其中,机耕率96.92%、种播率58.57%、机收率13.2%。其中的机收环节成为甘蔗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距离50%的目标差距很大。

一、需求和需要的矛盾没有充分协调

需求,是指蔗农对甘蔗收获机械化需求;需要,是指糖厂对机收甘蔗的接受度。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没有协调一致的矛盾。换句话说,在甘蔗生产产业链上,各方主体的利益关系没有理顺。

从需求方(蔗农)看,由于劳动力严重短缺,近年来广西甘蔗砍收时期人工费快速增长,如,2011年人工费大约80元/吨,到2019年上升为150元/吨左右,部分区域甚至短期出现“蔗工荒”。因此,蔗农对机械化需求迫切,这是事实更是发展趋势。

从需要方(糖厂)看,尽管蔗农对机械化需求迫切,但越南劳工的存在让劳动力紧缺程度有所缓解,如,2011年越南劳工费用大约60元/吨,2019年增长到大约120元/吨。其结果是,虽然劳动力紧缺,但越南劳工在劳动力市场的补充使得蔗农仍能找到劳工,目前还没有达到“无人可用”的地步。因此,在需求与需要的博弈中,糖厂的接受度处于强势,农户的机械化需求处于弱势,两者暂时达成一种平衡。综合分析,劳动力的紧缺程度、农户对机械化的需求和糖厂对机收甘蔗的接受度,构成影响甘蔗全程机械化的三要素,现阶段要实现50%的机收率目标是困难的。

甘蔗机械化还受其他因素影响。一是规模经营程度。据对武鸣区调查,南糖香山糖厂自建基地后租赁给大户实现了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程度广西最高,每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亩数在1—1.5万亩,实现了规模经营,机收率最高。二是机收适用性程度。据对宾阳县调查,该县机种率达100%,但机收率很低,存在着种植户、机收队、糖厂“三不满意”。种植户不满意,机收与人工对比减产1吨/亩以上,个别甚至达2吨/亩;机收队不满意,因为效益差,一天砍不了一两车;糖厂不满意,因为含杂高导致滤泥和废蜜多。

表 广西五县(区)甘蔗机收率状况

二、规模化和宜机化比例偏低

1.规模化经营比例偏低

规模化是机械化的基础。实际情况是,广西“双高”基地“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完成后,由于蔗农对土地流转的意愿差异,很多完成集中整治的土地又分给各家各户种植管理,实际未能实现最初设想充分流转。总体上看,尽管“双高”基地的地块数量、单位地块面积、植蔗户数等指标,均较土地整治前有明显改善,但单位地块规模远未达到宜机高效作业对连片面积的要求。另一个情况是,由于农民对土地依赖性较强,目前土地流转地租成本过高,多数在800—1000元/亩,规模经营难度大,种植大户规模化经营意愿审慎,加上糖市低迷,宜机化高效作业面积受到制约。

2.蔗地宜机条件不够

宜机化是机械化的前提。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土地整治不到位,石子多和土地平整程度不够,导致机械作业效率不高。受蔗地坡度大、土地整治资金少、建设时间仓促以及赶季节种蔗等因素影响,部分早期的“双高”基地没有再次进行捡石和平地两项精细工序作业,部分蔗地石头多造成收获机刀具易受损,局部起伏较大难以高效和安全作业,机收甘蔗杂质多损耗大。除了土地平整程度(石子多、有坡度)外,连片连续作业条件、种植规格的统一性、作业质量的标准化、糖厂机收蔗砍运计划安排等要求都相去甚远,高效机收作业难以实施,需要加快宜机化改造进程,这是影响机械化进展的现实基础。

三、大多数糖厂未能成为推动主体

在推动甘蔗机械化进程中,糖厂应成为积极推动的主体,建立种植户、农机服务组织和糖厂之间的利益协同机制,但实际上尚未建立。

分析其原因,机收甘蔗与人工砍收甘蔗相比,在不改变现有工艺设备的情况下,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糖品质和出糖率,一定程度上抬高制糖成本。糖厂作为一个企业,追求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是自然地,这与推进甘蔗全程机械化目标就存在一定矛盾。尤其是当前糖价低迷的情况下,人工砍收甘蔗的大量存在,使得糖厂缺乏足够动力改造现有制糖工艺和设备,支持机收甘蔗大量进厂。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情况的存在还夸大机收蔗对制糖工艺、设备、成本和产品质量不利的影响,在糖料蔗种植户、农机服务组织、糖厂之间,不利于建立利益协同平衡机制。目前,个别糖厂进行了卸料槽和除杂系统改造,如南糖香山糖厂入榨前除杂系统上线,可以将含杂率降低80%,但多数糖厂卸料槽、压榨槽、入榨前除杂系统等方面改造仍不到位。

四、综合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一是规模化经营不足,缺乏足量的宜机收作业面。目前,规模化、宜机化水平不够,推进甘蔗机械化缺乏基础和前提,农机专业化服务特别是机收服务经营主体及市场培育十分脆弱,反过来又制约着规模化和宜机化的发展。

二是机手队伍不健全。突出问题是,甘蔗联合收割机操作、机具维保技术、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和机手培训滞后,高素质的熟练机手成为人才短板。由于机手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甘蔗机械化生产的产量水平、作业质量、效率效益未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机械化生产的好处,目前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也难以满足全程机械化推进的需求。

三是示范基地示范引领不够。目前,创建示范基地面积小,示范推广技术集成也不够,蔗农对示范基地的关注中,对机械化生产水平、宿根蔗稳产能力、机收田间损失等指标未能达到期望值。同时,可持续、可复制的成功案例,无论从数量还是系统性方面均难以满足全局需要,尤其缺乏针对不同地形地力、经营规模、农艺特点的机械化技术模式的系统性探索。

五、不利气候导致有效作业时间偏少

与其他粮食作物稍有不同,天气是甘蔗机械化的重要因素。在正常年份,甘蔗收获期约为60—65 天,较好年份大约70—75 天。2018/19 榨季,广西区大部分蔗区出现长期降雨天气,日降雨大于0.1 毫米和5.0 毫米的降雨日数位居40年来第三,日降雨量大于10.0 毫米的降雨日数位居40年来第五。这种天气状况,大部时段土壤过湿,蔗区道路湿滑,下雨后强行机收也影响宿根出芽率,导致机收设备不能下地作业。整个榨季平均有效作业时间不到45 天,这也是推进甘蔗机械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猜你喜欢
机化糖厂机收
扛稳粮食生产重任 大力推进水稻机收减损
重庆在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中每亩农田最高补助2 000元
基于“脾胃内伤”辨治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重庆: 2025年宜机化农田面积力争达到1000万亩
不同油菜品种机收损失率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机收包谷
“合格”
感染后机化性肺炎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糖厂锅炉补充给水除糖净化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