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公正世界信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自我价值感的中介作用

2020-10-09 11:26田艳辉黄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农村留守儿童

田艳辉 黄河

〔摘要〕为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自我价值感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250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公正世界信念、自我价值感和生活满意度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公正世界信念对自我价值感和生活满意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价值感在公正世界信念和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可以从培养其公正世界信念和提升自我价值感入手,多措并举,合力发挥作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公正世界信念;生活满意度;自我价值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7-0012-05

一、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由于外出工作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18岁以下未成年人[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高昂的生活成本、严格的户籍限制、昂贵的借读费及繁忙的工作,致使大多数父母不得已与子女分隔两地,由此导致了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2]。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共有2.3亿农民工进城务工,随之产生了6000多万留守儿童[3],虽然近些年来留守儿童总数有所下降,但规模仍不可小觑。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有留守儿童1550万[4],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偏远地区,留守儿童现象更加普遍。

由于长期的情感缺失和亲子分离,留守儿童极易出现各种社会和心理问题。研究表明,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更容易表现出抑郁、焦虑、孤独、自卑等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5-8],心理健康处于较低水平。生活满意度作为个体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反映了幸福感、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等诸多关键指标[9],因此,针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探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内部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公正世界信念是指个体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中,人们得其所应得,所得即应得[10]。作为一种应对困境的积极心理资源,公正世界信念的保护性作用在多种研究对象中得到了证实。例如,孟庆飞、钟云辉、田艳辉[11]的研究表明,公正世界信念能够有效预测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希望特质和主观幸福感;华销嫣、李玮玮、张羽等[12]则证实了公正世界信念在抑制流动儿童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中的积极作用;李雪平、李双双[13]针对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公正世界信念与贫困大学生的感恩、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公正世界信念为个体提供了一种解释外部事件的框架,会促使个体自觉调整认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暂时的困难,相信自己的付出终究会有回报,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最终表现为对自己的处境更加满意。结合以往研究,本研究认为公正世界信念能够显著预测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

自我价值感是个体的价值意识和能力意识,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情绪体验,同时也是自我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持久、稳定的自我价值感能使人形成积极、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自我价值感越高的人,越容易肯定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表现得更自信,行为表现也更符合社会规范和期望,对不良情绪和行为也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安书彬[14]的研究表明,自我价值感与个体的成就动机、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曾嘉鸿、陆爱桃、黄子容等[15]的研究表明,自我价值感可以通过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习投入。在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也发现,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抑郁和拖延行为等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16-18]。因此,本研究假设自我价值感会对生活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公正世界信念和自我价值感关系的研究,以往的研究文献较少,有学者认为,自我价值感与自尊有较高的相关性[19]。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公正世界信念和自尊关系的梳理,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例如,常志彬、谭千保[20]研究表明,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对自尊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宋友志、田媛、周宗奎等[21]则证明了自尊在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和抑郁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可以预期公正世界信念对自我价值感也会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假设:农村留守儿童公正世界信念对生活满意度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价值感在该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从河南省平顶山市、信阳市和开封市的农村地区选取六所小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选取标准是父母至少一方外出务工时间在六个月以上。在前期訪谈过程中发现,部分小学三年级及以下儿童对问卷中的个别题目理解上存在偏差,因此,本研究选取四至六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回收245份,得到有效调查问卷203份,有效回收率为81.2%。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变量分布如下:男生109人(53.7%),女生94人(46.3%),年龄介于12至16岁之间;四年级60人(29.6%),五年级99人(48.7%),六年级44人(21.7%);独生子女13人(6.4%),非独生子女190人(93.6%);父亲外出务工的113人(55.7%),母亲外出务工的9人(4.4%),父母均外出务工的81人(39.9%)。

(二)研究工具

1.公正世界信念量表

采用由戴尔波特(Dalbert)[22]编制的公正世界信念量表,该量表包括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分量表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分量表。由于本研究对公正世界信念的研究偏重于个体层面,因此选取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分量表作为测量工具。采用Likert 5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1至5之间随程度不同而变化。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724。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该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结果为:χ2/df=2.6,RMSEA=0.09,NNFI=0.91,CFI=0.94,GFI=0.95,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自我价值感量表

采用由黄希庭、杨雄[23]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中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分量表,共6个项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1至5分别代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自我价值感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711;对该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各拟合指数如下:χ2/df=1.87,RMSEA=0.05,NNFI=0.96,CFI=0.97,GFI=0.97,表明预设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

3.生活满意度量表

采用迪耶内(Diener)等[24]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该量表共包含5个条目,单一维度,采用Likert 5点计分,分值越高,表明对自己当前的生活越满意。以往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11,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χ2/df=2.3,RMSEA=0.08,NNFI=0.95,CFI=0.98,GFI=0.98,表明该量表结构效度良好。

(三)数据处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性判断和数据录入,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信度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19.0和Lisrel8.8。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来自调查对象的自评,不可避免会受到同源误差的影响,因此,研究者对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了检验。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将所有题项进行因素萃取,未旋转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题项共可以提取5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第一公因子可解释总方差变异量的25.5%,低于40%的临界值标准,表明本研究中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对各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人口学变量间除年级和年龄间呈显著正相关外(r=0.62,p<0.01),其余变量间相关均不显著;人口学变量与主变量的相关关系中,年级与自我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r=0.15,p<0.05),其余变量间相关不显著;主变量间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中,公正世界信念与自我价值感(r=0.37,p<0.01)及生活满意度(r=0.40,p<0.01)呈显著正相关,自我价值感与生活满意度间的相关也达到显著性水平(r=0.43,p<0.01),这些变量间的相关为后续中介效应的检验提供了基础。

(三)自我价值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考虑到传统回归分析无法有效处理测量过程中存在的误差,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自我价值感在公正世界信念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按照温忠麟、张雷等[25]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依次检验各变量间的关系,由表1可知,公正世界信念和生活满意度间相关显著,满足中介效应检验的前提条件,将公正世界信念、自我价值感和生活满意度同时纳入模型,将收集到的数据和构建的预设模型进行拟合,拟合指标为:χ2=235.6,df=132,

χ2/ df=1.78,RMSEA=0.063,GFI=0.90,NNFI=0.93,CFI=0.93,IFI=0.93,各项指标均优于临界标准,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结果如图1所示。

公正世界信念对自我价值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45,p<0.001),自我价值感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也达显著水平(β=0.41,p<0.001),在纳入自我价值感后,公正世界信念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仍然显著(β=0.27,p<0.05),由此可知,自我价值感在公正世界信念和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百分比为ab/ab+c=0.45*0.41/(0.45*0.41+0.27)=40.6%。

四、讨论

(一)公正世界信念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

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公正世界信念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公正世界信念越强,体验到的生活满意度越高,这与蒋奖、王荣、张雯[26]的研究结论一致。公正世界信念为个体如何看待世界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性框架。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认为,持有合理认知和信念的个体,更倾向于以理性的思维方式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调整自身非理性认知的能力更强,更少产生心理问题。同时,公正世界信念高的个体,倾向于认为世界是公平公正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总有回报,更能充分激发和维持内部动机,为既定的目标努力,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能够坦然面对,不仅不会把它们当成一种不公正,反而会认为是一种锻炼和成长的机会,由此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对当下自己的处境也更滿意。

(二)自我价值感在公正世界信念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自我价值感在留守儿童公正世界信念和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公正世界信念既可以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也可以通过自我价值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该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40.6%。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公正世界信念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内部作用机制,是对以往研究结论的拓展。

自我价值感的权变理论认为,个体自我价值感的高低既受到自我评价的影响,又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自我评价方面,持有公正世界信念的留守儿童会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为人处世态度和行为规范,并且这套态度和规范与社会主流看法相一致,这有助于增强留守儿童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对自身价值的评价。从他人评价的角度看,持有公正世界信念的留守儿童,更容易适应新环境,与新环境中的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也会表现出更好的学习适应、学业态度和更多的积极情绪,这些积极心理品质在得到他人赞扬时,会对当事人形成正向反馈,进而内化为成功的经验,自我价值感也会随着成功经验的累积不断提高。在自我价值感影响生活满意度的路径中,可能的原因是,自我价值感作为个体较为稳定的个性因素,对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具有弥散性影响,对个体适应性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帮助,最终表现为自我价值感越高的留守儿童对现状的满意度也越高,在剧晨[27]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五、对策及建议

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一直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本研究的结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要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首先,应从提高其公正世界信念的角度入手,家庭、社会和学校要多措并举,创设公平公正的环境,使留守儿童认识到世界总体上是公正的;其次,培养留守儿童看待问题的方式,使他们能够客观地看待暂时的困难和挫折,养成积极向上、乐观平和的心态。同时,学校、社会和家庭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关怀,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及良好行为习惯给予更多的鼓励,助力自我价值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景欣,刘霞,申继亮.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基于變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1):36-42.

[2]惠卫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问题实证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8):136.

[3]全国妇联课题组.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 中国妇运,2013,63(6):30-34.

[4] 丁为所,李桂芬.留守儿童的心理困境及帮扶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6):68-69.

[5] 胡宏伟,郭少云.照顾状态与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基于中国留守儿童数据调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3(3):106-114.

[6]李梦龙,任玉嘉,蒋芬.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状况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3(11):839-844.

[7]彭美,戴斌荣.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4):570-575.

[8]张高华,朱德林.足球运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干预效果[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9):1410-1412.

[9] Headey B,Kelley J,Wearing A. Dimensions of mental health:life satisfaction,positive affect,anxiety and depression[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93,29(1):63-82.

[10] Lerner M J,Simmons C H. Observers reaction to the “innocent victim”: compassion or rejec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6,4(2):203-210.

[11]孟庆飞,钟云辉,田艳辉.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与公正世界信念、希望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1):28-33.

[12]华销嫣,李玮玮,张羽,等.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公正世界信念与抑郁和焦虑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32(2):142-147.

[13]李雪平,李双双.贫困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的链式中介效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6):464-469.

[14]安书彬. 初中生自我价值感、考试焦虑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18.

[15 ]曾嘉鸿,陆爱桃,黄子容,等.自我价值感与学习投入:学习动机和经济状况的有调节中介模型[J].心理研究,2018,11(5):434-443.

[16]蔡昕妍. 初中生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金钱态度的中介作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17]倪一苇. 高职生自我价值感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专业认同的中介作用和对教师角色期望的调节作用[D].杭州:浙江大学,2018.

[18]张连云.大学生抑郁产生的相关因素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6-49.

[19]甘敏,朱兴国,郭东军.自我价值感研究述评[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3(9):50-53.

[20]常志彬,谭千保.大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及其对自尊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4):537-539.

[21]宋友志,田媛,周宗奎,等.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对抑郁的影响:感恩和自尊的序列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8,41(4):828-834.

[22] Dalbert C . The world is more just for me than generally:about the personal belief in a just world scales validity[J]. Social Justice Research,1999,12(2):79-98.

[23]黄希庭,杨雄.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8(4):289-292.

[24] Diener E,Emmons R A,Larsen R J,et al.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85,49(1):71-75.

[25]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5):614-620.

[26]蒋奖,王荣,张雯.“蚁族”群体的公正世界信念与幸福感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9(2):208-213.

[27]剧晨. 研究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价值感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西安,710106)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生活满意度农村留守儿童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
关于大学生体育活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的相关分析
浅析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
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居住区绿地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