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推崇的道是应然性的道

2020-10-09 11:07卢其旺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5期
关键词:之德偶然性不争

【摘  要】本文认为《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是理解《道德经》全书的关键。该章告诉世人,世上有三类道,“天之道”、“人之道”、“圣人之道”。笔者认为,“天之道”具有必然性,“人之道”具有偶然性,“圣人之道”具有應然性。应然就是应该的样子。老子希望世人,特别是希望侯王一类社会最高管理者,能够掌握“圣人之道”的道德修养,即“不争、无为、守中、无私、德从道”等优秀品德,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 《道德经》七十七章;天之道、人之道、圣人之道;必然性、偶然性、应然性;不争、无为、守中、无私、德从道

引言

研究老子的《道德经》,必须明白他讲的“道”与“德”的关系,同时还要弄明白,他推崇的是什么样的“道”。笔者以为,《道德经》七十七章介绍了三类道:“天之道”、“人之道”、“圣人之道”。老子推崇的“道”,是应然性的道——“圣人之道”,这种应然性的道又称之为“德”。

1.老子推崇的道是应然性的道

1.1老子推崇的道是圣人之道

在《道德经》最后一章最后一句,老子重点强调“圣人之道”。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安徽人民出版社江南文化书院黄山分院徐澍刘浩注释本)

这里有“天之道”与“圣人之道”,同时重点强调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特性,即“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并说明这是“信言不美”、“善者不辩”、“知者不博”的真理。

老子《道德经》历来有很多版本,甚至还有以考古帛书为据的《德道经》,在《德道经》最后八十一章(即《道德经》三十七章),也强调了相应思想。

道恒无名。

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贞之以无名之朴。

贞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

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老子《德道经》八十一章(即《道德经》三十七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熊春锦校勘本)

这里强调了“侯王若守之”之道,即“圣人之道”。并且说万物将自化,在自化中有贪欲产生,怎么办?“吾”,即道,将“贞之以无名之朴”,那样侯王将“不辱”,而万物乃至天地将会“自正”,这是何等的美妙。

不论是《道德经》,还是《德道经》,最后强调的都是“圣人之道”,充分说明老子推崇的道就是“圣人之道”。而“圣人之道”就是“德”。

1.2七十七章言道有三类

其实,老子论述的道,有三类,即天之道、人之道、圣人之道。可参阅《道德经》七十七章,笔者认为,这一章是理解《道德经》的关键。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老子《道德经》七十七章,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4月版。该版无注释,但该版集中全国著名学者为“编纂委员会”,权威性最高,本书主要依据该版本。以下凡只注章节处,均引至此书。)

这里先说明“天之道”与“人之道”的不同,然后说明与天之道相同,而与人之道不同,只有“有道者”或“圣人”的行为,即“圣人之道”,是“能有余以奉天下”的,并且是“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的,也就是“不争”。

三类道,可以相互比较: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自然而然地分配公平;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丛林法则地分配不公;

圣人之道——“能有余以奉天下”——返朴归真地天下大公。

可见,七十七章讨论的三类“道”,都是针对经济领域,而且事关分配大局。管仲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国颂篇》)与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相同。孔子言,“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十六·季氏篇》)与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在分配问题上造成“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意见是相同的。看懂了这一章,全书皆活。

当然,老子的“道”,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有政治、文化方面,而且更是哲学层面的本体及其规律方面,必须从哲学高度去探索。

1.3老子三类道体现“否定之否定”规律

老子的三类道,有着怎样的规律呢?

在哲学辩证法方面是“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天之道”是自然而然的,是自然普惠于所有人的,具有客观性。可阅第三十四章,大道广泛流行,随其左右上下无处不到,普惠人间万物,而不自以为是,“衣养万物”无微不至,“万物归焉”至伟之至,“终不为大”所以伟大啊。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三十四章)

“人之道”是主观对于客观的否定,属第一次否定。由于人类的“私欲”膨胀,一部分少数人占有另一部分大多数人的财物,剥夺他人的生存条件,少数人富得流油,多数人穷得要命,背离“天之道”而两极分化,形成少数人压迫多数人的“人之道”。少数人的行为称之为“不道”(三十章、五十五章)“非道”(五十三章),需要克服。从七十五章可以看到人民疾苦的来源,那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图景。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七十五章)

“圣人之道”是主觀对于主观的否定,使其回复到客观性,也就是返朴归真,这是第二次否定,完成辩证法的循环运动。“圣人”是有道德之人,是社会管理者应该学习的榜样,他们能够克服“人之道”的不合理行为,还人民以幸福生活。由四十九章可见,“圣人”是从“百姓心”出发的,不论善与不善,信与不信,都要进行平等教育,使其“皆孩之”,就是圣人把他们都当成婴孩一样爱护(广西版解说)。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即符合“圣人之道”。

社会治理完全依靠“圣人”,当然不合理,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但是我们不能苛求于先哲,在古代,要求侯王一类统治者学习理想型的圣人,“以百姓心为心”,有这样的思想,已经很不简单了。

1.4老子三类道体现“必然、偶然、应然”关系

从“道”表示“本体及规律”的本质意义来看,这里的“道”所代表的主要是“事物发展趋势”的规律。这种事物发展趋势,是必然的,具有客观的自然属性。必然伴随着偶然,偶然是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在偶然中体现必然。

必然与偶然是一对矛盾,依据笔者创立的“三维辩证法”,在矛盾对立双方之外,还有一个第三者,找到了第三者,就找到了解决矛盾的钥匙。例如正数与负数,以数轴上的原点为基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作用点的承载力为基础;温度有零上和零下,以零度为基准;里面和外面,以墙体为界线;内部和外部,以表皮为分界。凡是有两两矛盾对立的地方,总是存在着第三者。

那么,在必然与偶然的矛盾对立双方之外,第三者是什么呢?是应然,即应该出现的趋势、状态、情况、样子等。

然者,样子之谓也。

必然——必定的样子;或者事物发展的必定的趋势。

偶然——偶尔的样子;或者事物发展的偶尔的情况。

应然——应该的样子;或者事物发展的应该的状态。

三者正好对应于七十七章所言三类道:天之道具有必然性,人之道具有偶然性,圣人之道具有应然性。可从第八章的分析中得到体现。

“上善若水”,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词汇,人人都知道它所表达的意思。但是,我们只要仔细分析,其实这个经典词汇表达的只是人们的应然性,即我们希望的“应该的样子”。

首先,“上善”之所以“若水”,就在于“不争”,在于“处众人之所恶”。但是,水仅仅“不争”吗?仅仅“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吗?其实,水也有发怒的时候,请看山洪暴发,泥石流吞没村庄;阴雨绵延,河堤溃口淹没良田;大海台风,汹涌澎湃掀翻船舶……这里的水啊,怎么没有一点“善”意呢?

其实,天道自然,有利有害,利害相随,不随人愿。“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二十三章)由这里,足可以看到,老子是知道“水”的利与弊的。对于水的有害性,老子是当做“人之道”,必须进行克服。怎样克服呢?老子寄希望于“圣人之道”,趋利避害,正如现代必须兴修水利工程,努力杜绝水患水害,使它朝着有利的应该的方向发展。

在必然的面前,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充分认识它,掌握它,达到改造它,利用它,进入马克思主义所谓“自由王国”的思想境界,也就是进入“圣人之道”。虽然“天道无亲”,但是,却可以按应该的样子“常与善人”(七十九章)的。

1.5圣人之道就是应然性的道

七十七章所言三类道,“天之道”具备必然性,“人之道”具备偶然性,“圣人之道”具备应然性,前面已经说明了。应然性具有主观性,是对偶然性的主观性的违背,是对必然性的客观性的回复,称为“玄德”(十、六十五章)“常德”(二十八章)。

老子连续提出六个问题,都是在问能不能够做到“圣人之道”,达到“德”的要求。其“无知”,是指无心机智巧,无歪心事。其中“玄德”——“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就是七十七章“为而不恃”的复述。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重在说明,“圣人之道”就是应然性的道,就是《道德经》的“德”的内容。

2.应然性的道应该具备的优秀品德

2.1不争之德

七十七章强调“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就是“不争”之德。天之道具有必然性,具有自然性、客观性,这是原则。人之道违背天之道,具有偶然性,是少数人的愿望所形成的。圣人之道违背人之道,返朴归真,回复到天之道。它回复到天之道,具有很多天之道的品德。“不争”之德就是第一条。

“不争”,不是不争论、不斗争,而是不与民争利、不争名、不争功、不争强好胜,总之一切好处都不争。

这个“不争之德”,老子在很多地方都有论述,是《道德经》的重中之重,必须加以重视。老子在八章、二十二章、六十六章、六十八章、七十三章、八十一章,都有很好的论述。老子在六十七章言“三宝”,除“慈”、“俭”外,还有一宝就是“不敢为天下先”,也就是“不争”之德。还有,即“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二章);“功成身退”(九章);“啬”(五十九章);“善下”(六十六章);“哀者胜”(六十九章);“柔弱处上”(七十六章)……等,都表现“不争”的优秀品德。

2.2无为之德

要做到“不争”,就得“无为”,老子常说“无为而无不为”,已经是学习《道德经》的人们都知道的了。“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无不为”是充分地遵循规律、运用规律的作为,从而无所不为。

“为道日损”是修道的方法,即能够使情欲文饰等日渐损泯,以达到不乱作为。山西铁路工人郭亚荣老师在他编译的《道德经新译》中解释得好,“日损,一天比一天有损害,引申为,一天比一天谦卑虚己。”(参阅郭亚荣《道德经新译》团结出版社2019年6月版第150页)把“损”引申为“谦虚”,这一点是独到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无为”,如二章、三章、二十九章、三十七章、三十八章、四十三章、四十七章、四十八章、五十七章、六十三章、六十四章等,都讲到了无为的道理。正因为“无为”,所以“不争”。

2.3守中之德

“不争”,又“无为”,这是老子“圣人之道”的要求。如何才能“不争”,又“无为”呢?老子的办法是“守中”。中,不是几何意义的中,而是“正”,以正为中,就是守住正道,守住规矩,守住法律。这是一种思维方法,与儒家“中庸”,与佛家“中道”,与现代阴中阳学说、三维辩证法相类似。

这里与老子的“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的思想相一致,即抛弃极端、抛弃奢侈、抛弃过火行为。“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五十八章),“知足”(四十六章),这些都是表达“守中”的思想。

2.4无私之德

所有优秀的品德,都是源于“无私”,即没有私欲。绝对地没有私欲是不存在的,这里指无私精神。没有无私精神,一切都是靠不住的。

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之一,就有长寿,即“天长地久”。怎样长寿呢?“无私”就是良方。“无私”的表现是“不自生”(不为自己生存),“后其身”(自身放在众人后面),“外其身”(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所以能“长生”、“身先”、“身存”,可见“无私”而能够“成其私”(成就他的事业),是一切优秀品德的根源。

“无私”之德,包括了以上“不争”、“无为”、“守中”及“自知”、“自爱”(七十二章)种种品德,还表现具体的谦让、容忍、勇敢等品德,真正是最可贵的品德。

2.5“德从道”之德

所有这些优秀品德,有没有一个共同点呢?

老子提出了一个共同出发点,这就是“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者,大也。“容”者,有二解,一曰内容,一曰容貌。究竟作何解,以对“孔德”的理解不同而不同。认为“孔德”是大的品德,则“容”为大的品德的内容;认为“孔德”是大德之人,则“容”为大德之人的容貌。笔者从内容解。第一句“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应理解为:宏大品德的内容,唯有遵从着大道。说明德与道的关系,可用三个字简述:德从道。

这一章除第一句讲德与道的关系外,以下均论述道,论述道与物质不可分离,所以有人认为老子是朴素唯物主义者,是有依据的。

七十七章言“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可见唯有“德从道”,才有诸多优秀品德。如退让之德、慈爱之德、勤俭之德、“为腹不为目”(十二章),“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宠辱若惊”(十三章)、“披褐怀玉”(七十章),“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即“惟道是从”,一切都是应然性的“圣人之道”。

3.结语:老子推崇的道是应然性的道

老子《道德经》七十七章言“道”有三类,“天之道”具备必然性,“人之道”具备偶然性,“圣人之道”具备应然性。应然是应该的样子,即人们所希望的,所以老子推崇的就是应然性的道——“圣人之道”,即“德”。

古人喜讲“天”,认为天是自然的,而人只有顺应“天之道”,克服不自然的“人之道”,并由有德之人创建“圣人之道”,顺天应人,才能天人合一。

“啬”,就是节俭,就是不争,无为,守中,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无私,就要德从道。如此就能根深蒂固、长生久视,就能治人事天、天人合一。

几千年来,老子所言已经深入人心。常见老年人在年轻人出门时,总要叮嘱幾句,说:“不要乱搞(无为)”“不要逞强(不争)”“要守规矩(守中)”“要做老实人(做愚人)”,都是在强调这个应然性的道。

2020-7-28  于汉阳玫瑰苑

作者简介:卢其旺,湖北退休工程师,75岁。退休后从事哲学研究,现为陕西省太极城哲学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院刊《哲学创新通讯》主编。发表论文多篇,分别获得一等、三等、优秀论文奖,2018年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入选论文4篇。

猜你喜欢
之德偶然性不争
张之洞的“三不争”
艾草
不争与争
常修“四为”之德
道德经
良知与责任: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浅谈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偶然性
不 争
长幼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