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观点

2020-10-09 11:37李风谊
家庭·育儿 2020年3期
关键词:咨询师心理

李风谊

【摘  要】在心理咨询师的成长过程中,还有存在两个严重的误区。一是很多人会混淆心理咨询和心理学。其实两者是不同的,很多人追随理论孜孜不倦,可惜理论很难落地。心理咨询主要是研究人,人的思想是怎么来的,很多时候理论并没有人重要,重视理论而忽视人,研究理论而放弃研究人,这样的颠倒让很多咨询师走了很多弯路,甚至把理论仅仅当成了理论来学习,而没有办法落地,没有办法把理论转换成战斗力。

【关键词】心理;咨询师;心理学观

一、心理咨询师发展前景现状

心理咨询看似是金饭碗,实际又可有可无,这样的两种极端让人的心理极度混乱。有的时候,感觉市场很大,社会很需要,有的时候又感觉一无是处,令人无所适从,很多心理咨询师都在这种冰与火的体验中无限期冲突下去。甚至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其次,你在学习之初就会感到心理咨询师的培训非常混乱,姑且不说目前国内的培训机构众多,即使在培训过程中你也会发现心理咨询各种流派亦非常庞杂,很多人在开始学习的时候都期望自己能多学一点,多了解一点,特别是人性中那种贪婪在这个时候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会把自己能力无限放大,就感觉所有的理论都可以学会一些,各种流派都接触,都去学习,其实往往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没有学会,仅仅是了解。还有一个问题是各种流派之间还会存在很大的矛盾、彼此攻击。比如精神分析认为人本主义只对来访者进行表面化的关怀,无法解决实质问题;而人本主义觉得精神分析类似于天马行空的空谈,缺乏明确的评估标准。最可怕的是,没有任何一个流派可以告诉我们心理咨询该怎么做,往往只是一些零散的技术和理论,然后根据我们每个人对此的不同理解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方式和方法。这种方式亦优,因为可以开发每个人的潜能;亦劣,因为入门困难,造成很多人很多年,参加了很多培训都没有办法学会咨询实技。

待到你好不容易经过考试取得证书之后,又会看到在自己发展之路上如果没有名师的指点,往往就会出现随波逐流的情况,听说哪个理论好就去学。很多人在入门以后,都喜欢跟随很多教师或者说各种各样的教师,期待在不同的教师身上学到不同的理论和知识,这本无可厚非,可惜人的精力太有限,而人的感情又很特别,往往是那些经常走动的人,人际关系才会亲近,换而言之那些频繁换教师的人,跟所有教师的关系也最一般。不是教师不愿意教授,而是没有办法教授,教师多了,理念也会不同。

人社部只负责考试发证,不管理继续教育和注册管理,导致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仅仅是形式而已,培训市场也很混乱,为了追求通过率,最近几年出现了跨省跨市的咨询师报名考试的乱象。其次,无论政府还是行业协会、专业组织都意识到急迫需要规范化管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规范化管理成为必然。因此,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可以说是对过去人社部的职业资格鉴定的否定,也是政府简政放权的体现。

二、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观点

(一)心理学观点理论研究

行为主义理论

认为能面对环境的压力与挑战,有健康的行为模式的人是心理健康的。

认知心理学理论

贝克:心理卫生的重点在于防止人们产生负面的思考与不适当的信念。

埃利斯:合理的信念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适度的情绪反应。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马斯洛: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关键,一个人学会调整自己,使两者形成合理的统一,心理就能保持健康。

(二)心理咨询师对心理学观点的阐述

很多人觉得心理学适用面很广,想全面,希望自己能解决所有人所有种类的心理问题。故此在练习或者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指向性,不把理论和人结合起来,造成做任何咨询都人浮于事,看似博文多学,实则毫无价值。最后,当你真正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后,你又会发现你不知道该怎么向世人表达自己是一个好的咨询师,这是心理咨询师的一个硬伤。那就是我们没有办法用数据的方式评估咨询的效果。很多时候,只能用只能意會不能言传的方式来交代,当然也有咨询效果很明显的,可惜当事人未必会认为是咨询师的功劳。因此没有一个有效的评估系统,这就是限制了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最大的拦路虎。

(三)心理咨询相关观点

1.心理咨询的传统意义的“坐诊”,应提倡“走诊”

心理咨询师流动性服务。在社区、学校、私人医院、药房、健身中心、婚姻登记处等,均可以设定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的涉及面很广,但在对应的场所可以发挥它的某一方面;比如:在私人医院、药店可以辅助中医进行心理躯体化疾病的诊断;在学校、幼儿园、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可以作专项人群服务;在婚姻登记处、婚检机构可以作婚姻方面的情感弥合;在健身中心可以作心理健康测查和团体心理活动,诸如此类等。

2.咨询机构的曝光率,要维持在一定水平

做咨询公司大致分两类,一个是把咨询做生意,认为咨询公司是挣钱的行当之一,创业者经商者多,好造势和满世界请专家和咨询师,膨胀的速度很快,见光率不低。但内部架构不够坚实。再一个把咨询作为职业,这部分人大多是“咨询优而开业”,以前是资深的咨询师,论学识人品,个人敬仰。但老一辈咨询师,大多更精于做人,不着急将公司扩大化,有时候可能也忽略了公司宣传。但从内部培养咨询师,通过三年五载,自己的咨询师总用起来放心、有感情、有良心。

3.明确心理咨询主体

首先,专业心理咨询的设置决定了咨询必须有一个咨询主体。在这个求助信息里,发布信息的人,并没有走进咨询室的意愿。她的意图是要帮助她的闺蜜摆脱困扰。而她的闺蜜也没有走进咨询室的想法,闺蜜的困扰是如何帮助她的学生从消极的状态中走出来,过上阳光自信快乐的生活。可是,这个学生并不打算做咨询。于是,没有咨询主体,这个咨询就做不成。其次,无论结果如何,主动帮助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优越感。这个优越感包括道德优越感和心理优越感两个层面。所谓道德优越感,就是说在道德层面,体现出救助者与被助者之间的不平等。从施助者的角度看,会觉得自己是出手相助的人,在道德上,我是施与方,因此我是好的、高尚的、强大的。而作为被助的一方,则是接受帮助的、可怜的、弱小的、卑微的。可是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是要建立在人性平等的基础上的,因此,如果一开始就存在这样的道德不平等,就算受助者走进了心理咨询室,也势必会导致受助者对咨询师的愤怒攻击,反而会给受助者带来无谓的伤害。

三、培养心理咨询师沟通能力

共情(解释)的尴尬:在第一次进行解释时,咨询师常常会觉得尴尬,他们感到好像是在对很明显的事情进行重复。他们往往只是以一种生硬、死板、不合时宜的方式对来访者说的内容有所回应。这是非常不幸的,因为恰当地运用解释,是用一种灵活的创造性的技术来加强和谐与移情。如果你密切关注你的来访者用以描述他经验的词汇,你会发现一些来访者主要依赖于视觉定向的词语(如“我看见”,“看上去”),另一些依赖于听觉词语(如“我听见”,“听上去”),还有一些则依赖于运动觉词语(如“我感到”,“它靠近我”)。按照NLP理论,如果咨询师能用来访者常用的表征系统来反应,那么他就能与来访者建立非常亲善与信任的关系。事实上,一些研究显示,当咨询师采用来访者的表征系统表达时,移情、信任、以及再见到咨询师的期望都会得到加强。很多时候在与来访者的沟通中,咨询师可以运用比喻或是类比获得其谈话的中心内容。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8.

[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咨询师心理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心理小测试
心理小测试
无法逃离的原生家庭
心理感受
心理求助指南你了解多少?
The Psychology of the Suitcase
老师说我是“垃圾”,我不想上学了……
心理小测试
同感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