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数学审题之法,筑精彩成功之路

2020-10-09 10:36吴桑
新一代 2020年20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小学数学

吴桑

摘 要:要让低年级的小学生准确对题目进行解答,就得让学生学会审题.不论解答哪一种类型的题目,都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养成读题与审题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问题加以重视.本论文从抓关键期、圈画关键字词、读画想说、对比训练四个方面阐述对小学生正确审题这一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的一些想法与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正确审题;学习习惯;培养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新课程改革之下,教师上完一堂新授课后,会发现学生在平时的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的反馈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简单的错误,我们往往把它归结于两种情况:一、学生上课没有认真听,或者知识迷糊,所以做作业的时候不会做,乱做,因而出现错误;二、粗心大意,没有看清楚,不读题就下笔,所以出现了错误。而反观这两点,审题出错就是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解题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我认为审题之所以会出现错误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没有把题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假思索,按“老印象”办事。产生这类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二是还有同学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关键词,这是小学生在观察时只注意了整体,不注意细小的地方,看错了题目,造成了感知的错误;三是审题时注意到了问题的关键词,但是在做的时候却又忘记了。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读题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做对题的基础。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一)更新观念,强化审题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更新观念,进行教学改革,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强化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解题时认真审题,审题要口到,眼到,心到,对学生做错的题目进行全面分析,加强学生对审题重要性的认识,在错误中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吸取教训,设置专门的审题训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题意识,重视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意识到每个字中都含着重要的信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审题意识,仔细审题。

(二)教会学生科学审题的方法,培养审题能力

不同的题目和学习内容,其审题方法也不同,要教会学生看,想,算,查和读,敲,述,拟的审题方法。看,指做题时要看清题意,杜绝粗枝大叶,粗心大意和思维定式;想,指想清楚解题顺序,解题规则,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算,指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养成细心的解题习惯;查,指解题时要反复计算,认真检查的习惯;读,指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审题方式,在读中认真,全面,仔细,快速,准确的收集和提取信息;敲,就是对题目中的关键字和词要仔细推敲,让学生将关键字圈出;述,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拟,指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画图等方法来表达题意,形成解题思路。

人们常说,好习惯的养成难,坏习惯的养成很简单,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很难改过来。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于学生正确审题习惯的培养不是很重视,可能提过之后就没有再强调,或者没有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这一方面也就不太重视,往往题目看个大概或者看了一半就以为自己可以下笔了。而这一习惯的培养放置于一二年级是最好的时期,刚入小学的孩子,他们的小学生活一切都还是零,低年级的教师所教学的东西正是他们最初接受的知识。人类总是有这样的心理:最初接触的东西一旦被个体接受,个体便会不自觉的排斥后接触的事物。此后除非个体有非常大的意愿去改变,否则很难用后来接触的事物去替代初接受的事物。因此,教师需要在学生初入学之际,便重视对学生正确审题习惯的培养。只有教师提高自身对真确审题习惯的培养意识和重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和加强对习惯的培养。

(三)加强学生对正确审题重要性的认识

现在的孩子总是心浮气躁,没有耐心去仔细读题、看清楚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一个题目文字较多,很多学生快速地扫一下题目就开始动笔做题了,倘若他错了,你让他再读读题目,不难发现有些学生会发出“哎呀,看错了”“啊,应该是这样的”之类的话语;还有像题目要求划去不正确的,学生划去正确的或者将正确的答案打钩等等,这些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做题时没有认真审题的习惯。

曾经听到一则这样的故事:某大公司要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经过认真挑选,50个人有幸进入笔试。考官把试卷发给每一位考生,试卷上的题目是这样的:综合测试题(限时3分钟)第一题:请把试卷认真读完;第二题:请在試卷的左上角写上你的姓名;第三题:在你的姓名下面写上汉语拼音:第四题:请写出五种动物的名称;第五题:请写出五种植物的名称……共有20题,不少考生匆匆扫了扫试卷,就拿起笔,“沙沙沙”地在试卷上写了起来。时间很快就到了,除了有两三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卷外,其他人还忙着在试卷上答写。考官宣布考试结束,未按时上交的试卷,一律作废时,未交卷的考生纷纷抱怨:“时间这么短,题目又那么多,怎么可能按时交卷呢?”“对!题目又很偏!”只见考官面带微笑:“很遗憾!虽然各位不能进入本公司的下一轮考试,但不妨都把自己手上的试卷带走。做个纪念。再认真看看.或许会对你们今后有所帮助。”说完,他很有礼貌地告辞了。听完考官的话,不少人拿起手中的试卷继续往下看,只见后面的题目是这样的:第十九题:请写出五个“认真”的同义词:第二十题:如果你已经看完了题目.请只做第二题。

在教学中,我们不妨也让学生感受一下认真审题的好处,体会正确审题的重要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这种思想的培养尤其重要。随着年级的升高,一些好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我想,只有学生自己端正了态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吧。

二、重视语言文字,圈画关键字词

在数学的文字表述题中,往往由于一字之差,题意、解法和结果都迥然不同,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寻找关键词的能力。关键词,即区别于同一类型题目的某个或某几个主要的字词。从而正确审题,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得结果。

例如:把左边5朵花涂上你自已喜欢的颜色,把右边第五朵花圈起来。

在做这题时,要注意两个重点,第一是方向,第二是基数和序数的区别,若读错任何一个条件结果都是截然不同的。

(一)学会找关键字词

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做题之前会先读题,但他们的读题只是读字,将题目读一遍就算是读过题了,可我们所说的读题是读懂题意,读清楚其中关键的字。这就是一个细节。

例如:(1)20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20里面有()个十或()个一

这个题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第一题是“和”,是两个合起来,而第二题是“或”,是两者分开理解。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决定了两个题目的区别。因此,在审题时要抓题中的关键字,从关键字入手理解題意,判别它与其他题的不同之处,从而正确解决问题。

(二)用圈画的方法突出关键字词

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虽然一字不漏的将题目读了几遍,但还是不能理解题意,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题中的关键字。这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关,他们关注了整体,而忽视了关键字眼。所以,要让学生养成抓题目关键字词来正确审题的习惯,还应该让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养成圈圈画画的习惯,圈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字词。这对于正确解决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在审题过程中,用自己习惯的符号来圈画重点字词,像画横线、画圈、三角形等都可以提醒自己注意,使其参与认知活动。如:有这样两题(1)3个5相加的和十多少?(2)3和5相加的和是多少?有部分学生感觉这两道题是一样的,所以都用乘法计算。他们忽视了两个关键字“和”“个”,让学生圈出重点字“和,个”,帮助区分和理解题意。再比如,一瓶牛奶5元,小军的钱正好买了3瓶,他最多有()张10元。小军总共花了15元,那么最多有1张10元的。但有的小朋友却写成2张10元,因为他们忽视了关键字“正好”。让学生圈画出关键的地方后,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理解题意,正确解答此类题目。这就好像贾岛的推敲,只有学生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习惯,才能正确审题。

三、优化审题的方法:读,看,画,想,说

如果认为数学题都是数字,或者就是加减乘除运算,那便想当然了。数学题中一大部分题目都是文字题,从文字之间辨析出题意,明确方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文字题的审题是成功的第一步,为了正确审题,必须克服粗心大意、麻痹随意的毛病,要做到细心与细致,具体可以从读、画、想、说四步入手。

(一)读,看

读准题目,读题时不添字不漏字,标点符号处要停顿,关键字词要读重音。这是最基本的一个要求。而低年级习题大多是用图文来出示的,这就要求学生能仔仔细细地看,看懂题意。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如:

这两道题既要求学生能读懂问题,也要求学生能看清图意,从图中找已知信息,又要读懂问题是什么。教师在引导时要有针对性,尽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价值的信息中去,例如上面的右边题,开始就会有学生去关注母鸡,要通过教师引导,慢慢地,学生就能学会从数学角度来观察画面,寻找有用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画

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审题时,也需要这支“烂笔头”帮助我们记忆与分析。根据题意画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1)3个5相加的和十多少?(2)3和5相加的和是多少?在审题时,对题目进行勾画,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数与数的关系。同时,像应用题的审题过程中,通过读题需要掌握关键性语句和概念上容易混淆的词句,如果对其进行勾画,为解答题目做出准备,必要时可画出示意图及线段图,呈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帮助理解题意。

(三)想

学而不思则罔,说的是学习却不思考会感到迷茫,运用在审题上,则可以说只是看而不去思考题意则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在审题过程中要想一想求的是什么问题,有几个层次,怎样列式,要用哪些运算符号,找一找能否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运算等等。

(四)说

说题意可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题意。对学生说题意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审题的良好习惯,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力,记忆力。例如:小红说:我剪了8个窗花,小军说:我剪的和你同样多。一共剪了多少个窗花?这里学生对第二句话的意思说清了,那么这题也就没难度了。再如:一张课桌和2把椅子配成一套。(1)8张桌子需要配几把椅子?(2)8把椅子需要配多少张桌子?这题不仅要让学生一字一字地读题目,还要引导他们反复地说题目意思,理解这两个问题都要用到第一句话,第一问是根据桌子张数配椅子,8张配8个2把;第二问是根据椅子的把数配桌子,也就是8里面有几个2?完全不同的题意,学生们从反复地说中慢慢体会和理解,从而给出正确的解答方法。“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学生对题目意思的理解如何,若不通过自己语言的表述,教师难以及时得到输出的反馈情况。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时候,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如何,需要学生通过说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学生通过说的方式加深印象,建立数学模型。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用说题的方法让学生多多参与进来,易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也符合低年级学生模仿与比较的年龄特征。

四、加强理解,对比训练

(一)加强学生对表示数量关系的名词和数学术语的理解

学科与学科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但作为一门学科,它总是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定的一些地方,例如科学的概念、英语的语法、数学的术语等等。学科特定的一些东西是本学科所特有的,因此,理解数学中表示数量关系的名词和数学术语对学生正确审题,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大有裨益。如“一共”“还剩”“比……多(少)”等这类名词由于本身是表示总数或部分数的,因而一些学生看到“一共”和“比……多”就加,看到“还剩”“比……少”就减,形成思维定势。其实,它们在不同的题目中所表示的意思是不同的。在指导学生读题时,既要讲清这类词语的本意,还要讲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

例如:①西瓜、梨和苹果一共有25个,其中西瓜有5个,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②有16个桃子,每4个装一盘,一共能装多少盘?

上面的两题,虽然问题都是求一共,却都不是用加法来计算。

另外,在数学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正确地理解一些数学术语,比如什么是“效率”、“速度”、“单价”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能审清题意,正确分析数量关系。

(二)对比试题训练,突破思维定势

有一些题目看似差别不大,但一个字一个词的差别,往往就完全改变了题目的解题思路。在平时的练习中。可以通过相似题目的对比练习,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比如:(1)一张20元的纸币可以换()张10元和( )张5元

(2)一张20元的纸币可以换()张10元或( )张5元

同样两道题目,不仔细看没有差别,但是读题之后会发现“和”“或”有差别,第一题表示两部分合起来,而第二题是把两部分分开来考虑,像这样的对比练习,可以促使学生仔细读题,分辨题目中的细微差别,从而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

又如计算题:(2+6)÷4和4÷(2+6)

这两道题运算符号和数字完全一样.唯独不一样的就是数字的顺序不一样。就因为顺序不同,这两题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把这样的两道题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训练.学生在以后计算此类题目时就会多加小心。

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从低年级开始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提醒他们仔细读题,认真审题,再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从而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提高教学的效果,增强独立作业的能力。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培养小学数学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