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发展趋势研究

2020-10-10 06:15周建兵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心智慧建设

周建兵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 概述

2020 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一场“全民防疫、全国动员”的保卫战悄然打响。在这严峻的疫情之下,对于各个已经实现智慧化管理的城市而言,是对其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也将通过这次事件对未来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提出新的思路。

“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是由中央网信办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于2015年提出。从这开始,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逐渐形成,即运行体系安全可靠、在线政府高效透明、城市治理精准精细、信息经济创新融合、惠民服务无处不在。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专家提出“城市运营指挥中心”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城市运营指挥中心的作用与政府各业务部门自行建设的数据中心和监控中心不同,它可以为政府提供一个集决策指挥、运行感知、信息资源统筹协调、决策指挥的综合应用空间,它的建设是采用各类先进成熟的大数据、网络技术,搭建展示交互平台,具备超高分辨率的图形展示能力、多源数据接入能力以及设备控制能力,实现一体化的城市日常运行管理与城市应急响应的综合处理、分析、研判并协调调度功能,全方位智慧化地管理运营城市,成为城市“智慧的大脑”和“智慧应用的策源地”[1]。

2 发展趋势分析

2.1 国内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分析

2012 年,住建部启动国家智慧城市首批试点工作,正式开启了我国智慧城市的规模化建设。2016年开始,新型智慧城市概念被提出,注重以数据为驱动力,强调统筹集约、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包含了众多新一代信息技术,例如包括物联网、AI、区块链、5G、智慧城市操作系统、大数据等等,信息系统逐渐向纵横联合大平台方向转变,信息共享的方式也由运动式向依附职能共享模式演变。而到了2019年,随着各个城市纷纷成立大数据管理局,5G的正式商用化,我国智慧城市进入了智能驱动发展的崭新阶段。不难预测,2020年至2021年,将会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各种新的转机和趋势将会陆续出现,特别是2020年初受到疫情的影响,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会产生质变。

2.2 城市运营指挥中心未来趋势研究

作为整个智慧城市运营指挥的核心监测和控制中心,城市运营指挥中心是智慧城市规划体系下的智慧大脑和信息枢纽。

城市运营指挥中心依托政府各部门信息资源,统筹互联网、政务专网等各类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资源,汇集智慧政务、智慧经济、智慧交通、智慧工业、智慧民生、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环保等信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构件完整的模型体系,对城市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分析、预警和指挥控制,便于政府部门高效率、精确化、科学化决策。

近年来,我国有包括100%副省级以上城市及90%左右地级市在内的近800个城市都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计划,已完成了多个重点智慧城市项目,产生和采集了大量数据资源。但现今城市信息资源缺乏统筹规划,软硬件平台分散、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凸显,各部门间信息不通形成了信息孤岛,跨部门数据无法融合。

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新型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应运而生。通过建设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利用各部门各行业已有的软硬件基础条件,通过数据汇集整理、共享交换和分析挖掘,以追求城市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利用,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更可靠、及时的数据支撑。通过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建设,打造城市的智慧大脑,进一步提升原有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是未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方向。

2.3 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市场规模预测

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在未来10年的时间里,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建设将会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每个智慧城市都将会有一个类似的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同时如公安、交警、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也将会建设本行业的城市运营指挥中心。

据表1可知,截止至2016年,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已达789个(其中有部分城市有重叠)。据IDC《全球半年度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18年、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规模分别为200.53亿美元和228.79亿美元,同比增长15.91%和14.09%,可以预见,未来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将不断扩大,预计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将接近400亿美元。

根据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规模预计,每个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建设造价约为3000万~5000万元,预计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的市场规模约为236.7亿~394.5亿元,同时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不断下沉到区县、公安、交通、电网、市场监管、物流等各行业和政府部门,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建设和后期软件平台也需不断更新迭代,未来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必然突破千亿规模。

3 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典型案例分析

3.1 智慧南京城市运营指挥中心

南京市于2011年开始“智慧南京城市运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并提出建设全国第一、世界领先的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标杆的建设目标。

2012年10 月智慧南京运营指挥中心一期建成,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发,智慧南京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已经成为南京的城市代表,致力于南京市的管理与服务,具备对智慧应用的整合与扩展,具有耦合性、模块化、开放式的城市运营管理平台。之后南京智慧运营指挥中心逐步扩展了智慧交通、GIS、物联感知、智能环保等应用平台,以系统融合、业务系统、数据汇集为主导,为南京市的各个业务部门提供需求支撑。同时,通过整合数据及应用系统,实现对城市态势的全面感知,从而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智慧联动调度及日常运营管理的能力。

表1 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通过“智慧南京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建设,对南京的空间地理信息进行了全方位统一标准化,并以此给予其他平台形象化、空间化的展示和运用平台,开发建设了汇聚全市各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的挖掘和过滤,并建立了融合多部门数据的信息共享、信息公开的交换机制。

3.2 深圳市城市运营指挥中心

为推动深圳市“十三五”规划落地实施,深圳市开启了深圳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建设,通过指挥中心建设支撑领导决策,提升各委办局、各区(新区)的业务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通过建设指挥中心城市大数据支撑平台、日常综合管理平台和应急协调指挥平台,汇聚政府各部门和社会的数据资源,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态势预测、事件预警和决策支撑,提高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指挥能力,形成“平战结合”的运行管理新模式。截止目前,深圳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已接入政府部门的60多个相关业务系统,覆盖了政务、交通、安全、生态、环保、金融等城市运行的重点领域。

3.3 智慧泉城运行指挥中心

一座城市的建设和运行,需要打下一片广阔而牢固的地基,而济南的“智慧地基”之一便是智慧泉城运行指挥中心。作为集城市运行管理、协调调度、城市预测仿真、应急指挥联动和重要活动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物理平台,智慧泉城运行指挥中心已完成交通、环保、卫计、城管等委办局的数据接入。现场大屏分别展现泉城联动指挥平台平时监控、智管中心综合情况及四五四专题等三部分。在指挥中心内,通过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实时监控交通状况、重点区域、12345热线、智慧经济、智慧旅游、智慧政务等各方面的详细情况;同时这一平台也能呈现宏观经济大数据以及各行业的详细数据,在此可以了解到济南城市运行中的方方面面。

4 结语

现代管理之父德卢克说过“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而城市运营指挥中心正是城市数据的中心站,是城市运营管理的“中枢神经”和“智慧大脑”,也是从“智慧城市”过渡到“新型智慧城市”的历程。随着大数据和AI等新技术的到来,城市运营指挥中心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对线下进行实时管控,更能通过大数据的预测性,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化水平,实现城市长治久安的愿景。

猜你喜欢
中心智慧建设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