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模板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020-10-10 06:15解中鑫姚兴树陈星酉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9期
关键词:墙板预埋螺母

解中鑫,姚兴树,陈星酉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相关标准越来越完善,各地相关政策也陆续出台并得以实施。该建筑形式得到国家及建筑行业的全面认可,主要是因为其具备以下优势:建筑业对劳动力依赖大,而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劳动力消耗低,可帮助建筑企业应对员工短缺现象;在传统建筑施工中,工作环境恶劣,施工人员健康和安全存在较多隐患,而装配式建筑则可有效避免;以往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处理难度大,且建筑质量存在诸多隐患,而装配式建筑对这些问题能够有效防止。工程实践表明,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铝合金模板的适用性广泛,其重复使用性良好,可减少由拆模所引起的表面缺陷,加之其成本低、可大幅减少环境污染,因而应用前景可观。

2 工程概况

某项目地下为1层、地上为17层结构,地下室和1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2层及以上部分为装配式结构。其中装配式构建部分为剪力墙、楼梯、叠合板和内隔墙等,装配率高达80%以上。装配式结构的节点及后浇部分使用铝合金模板进行支模施工,外墙使用三角形外挂架进行施工。

图1 预埋螺母安装示意图

图2 外墙挂板连接大样图

3 工程设计

预制柱设计时,应考虑吊装作业时如何对梁支撑,为此要在其侧面布置预埋螺母(该工程中为3个M24型)。叠合梁设计同样要考虑固定支撑要求,在其顶部预埋M12螺母(2个),以便在安装好铝合金模板后即作固定处理;在中部预埋M12螺母(1个),在叠合层现浇作业中,该螺母被用于对铝合金模板进行支撑,如图1所示。叠合板设计应基于叠合梁相关参数,若后者两侧板不存在高差,叠合板的两端均需搭入梁上15 mm;若后者两侧板存在高差,其中一侧搭入梁上15 mm,另一侧则保持平齐,并使用铝合金模板作现浇处理。对于预制外墙挂板,为了确保竖向连接的牢固性以及结构一体化,需要将对连接点的钢筋嵌入叠合梁,并使用铝合金模板进行封模,详细设计如图2所示。

竖向的铝合金支模设计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功能,该工程中选用M12螺母来满足这一需求;将其布置在连接部位,并将间隔距离均设计为50 cm。在后续优化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两个因素:一是基于工程情况选择背楞位置;二是对预留螺母点作开孔,一端为圆形孔,另一端则为槽形孔,其孔径为前者的2倍。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打孔位置务必精准,若在安装过程中临时打孔,很可能出现螺母点定位偏差。

4 关键施工技术

4.1 预制柱安装

预制柱安装工艺为:熟悉设计图纸、核对编号→吊装工具准备→弹线→测量标高→钢垫片调整标高→预埋插筋位置调整→预制柱吊装→安装位置调整→安装斜支撑→调整柱垂直度→安装就位→柱底砂浆封堵→套筒灌浆→拆除斜支撑→安装完毕。

①在吊装作业前,应在安装处根据设定进行弹线;吊装作业时,基于弹线来确保将预制柱安装于准确位置。构件的设计要点为:在基础部位放置一根超出其余外露钢筋的导向钢筋,超出长度严格控制在5 cm;在安装时,基于导向钢筋来调整其余外露钢筋。

②在起吊前,应固定好预制柱,避免出现松动摇晃。该工程选用可调节斜支撑。校对和调整套筒位置并确保其准确度后放下,即可连接预埋铁件与斜支撑;若预制柱的垂直位置不佳,可利用调节螺杆对其位置进行控制,直至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③工程实践表明,浇筑作业可能会改变预制柱底位置,使得高程产生偏差。针对这一问题,通过选用钢垫片(参数为 40 mm×40 mm,1 mm、3 mm、5 mm)来调节,确认无偏差后再进行吊装。

④在将预制柱吊装至预定位置后,需对其底部做密封处理。该工程中,对于底部缝隙使用砂浆进行密封,并对其是否达到严丝合缝进行多次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灌浆作业。灌浆作业顺序遵循“由下至上”的原则,套筒下端先行灌浆,并观察上端出浆是否均匀,若达到均匀则停止灌浆并即刻封堵。在灌浆作业结束后,待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拆除支撑设备。

4.2 叠合梁安装

叠合梁安装流程为:熟悉设计图纸、核对编号→吊装工具准备→支撑牛腿安装→标高调整→梁支撑标高复核→叠合梁吊装→安装位置调整→安装完毕。

①在吊装作业之前,务必认真查看图纸,熟悉吊装操作流程,否则一旦出现钢筋错位,会直接影响工程进度,甚至引发施工事故。在该工程中,由于叠合梁长度为8m,为确保吊装精度,需借助吊点可灵活调节的钢扁担。

②为确保牛腿水平安装符合设计要求,需在其上部打孔并配置螺栓。该工程中,将叠合板与梁的连接孔深度设计为15mm,并基于相关标准来调控叠合梁的水平高差。可避免接缝产生,保证灌浆密实。

4.3 叠合板安装

叠合板安装流程为:熟悉设计图纸、核对编号→吊装工具准备→测量放线→独立支撑安装→独立支撑端部方木安装调整→叠合板吊装→安装位置调整→安装完毕。

①该工程中,所使用叠合板为超大型,其参数为 3780 mm×7360 mm。为了确保安装过程符合设计要求,需使用专用平衡架,其滑轮可基于受力分布情况来自动调节水平位置。

②在出厂之前,对叠合板、梁的搭接参数进行检查,一方面是测量搭入深度是否为15 mm,另一方面则是检测其平整度,如果存在偏差,需再次打磨处理。

③混凝土、叠合板都具有一定质量,对独立支撑设备构成一定的压力。因此,要确保独立支撑的安装牢固且可承受上部压力。该工程中,设置有两道临时支撑:在轴跨L<480 mm范围内,设置第1道;在 4.8 m<L<6.0 m 范围内,设置第 2 道。两道支撑的安装要同时进行,拆除时间要求较为严格,切不可在上层混凝土强度不够时即拆除,否则叠合楼板会出现变形;同时两道支撑不可出现错位,要严格设计为一条线,避免出现冲切现象。

4.4 外挂墙板的安装

外挂墙板安装流程为:熟悉设计图纸、核对编号→吊装工具准备→测量放线→外挂板吊装→斜支撑安装→安装位置调整→安装完毕。

①在安装作业前,要精确测量放线。弹线要求清晰连续,以便墙板安装能够准确控制,否则会出现安装缝隙弯曲且宽窄难以控制等问题,对最后一块墙板的铺设构成障碍,不仅影响结构美观,而且也不利于工程防水。

②在吊装作业过程中,高空状态控制是难点,一旦与墙体出现碰撞,就会转圈,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下落点也难以掌控。为此,要对其进行控制,让其开口箍筋平稳地与叠合梁箍筋进行对接。对于墙板水平标高,在安装时可以借助钢垫片进行微调,安装结束后可借助水准仪进行测量,确保其与标准线完全吻合。

③在初步安装后,要进一步对缝隙等进行调整。这一作业结束,接着在上下分别搭设2根固定斜支撑,利用其拉杆对垂直度进行微调,并利用尺杆对微调结果进行复核。复核工作不仅局限于单个墙板吊装,在楼层吊装作业结束后,同样需进行复核。

4.5 后浇混凝土施工

在下料作业、水暖电管铺设作业结束后,实施钢筋绑扎。绑扎环节要严格遵守工程隐蔽标准要求,通过验收后,方可实施铝模安装。在安装过程中,须预埋铝模固定螺栓,并对各部分铝模按图纸编号,以确保后续作业能够有序进行。对于缝隙、洞口等应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抗裂砂浆密封,避免在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

对工程连接部位,需先行湿润、浇筑,待密封效果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作业由专人操作,仔细观察是否存在漏浆隐患;浇筑作业结束,按照工程标准予以复核,如果出现偏差要及时弥补,避免形成上层吊装质量隐患。

5 结语

随着装配式建筑推广工作的不断推进,装配式构件和施工标准的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发展的未来方向。铝合金模板以其重复使用性好,表面缺陷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为了更好地将铝合金模板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分别探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制柱、叠合梁、叠合板及外挂墙板相关安装流程及操作要点,以期为相应的施工和应用提供相应的参考。

猜你喜欢
墙板预埋螺母
新型自锁、防松螺母的制作与应用*
相变蓄能墙板基本构造的热工分析
石材反打外挂墙板应用技术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浅议装配式建筑轻质墙板的应用现状
“永不松动”的螺母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梁侧幕墙预埋板定位筋精准预埋施工
杯沿“叠罗汉”
刚性光伏组件螺栓批量预埋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