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练习题(二)

2020-10-10 02:50李林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0年8期

李林

1.贞观之治时期,《起居注》中描写的唐太宗完全是一代明君的形象,而对玄武门之变的情况则轻描淡写;同时,魏征负责编写的《隋书》中详细记载了隋炀帝的暴政以及隋末的动乱。据此可以推断(  )

A.官修史书不能准确反映历史事实

B.唐朝君臣全面否定了隋朝的制度

C.谏言政治无法有效制约君主专制

D.唐太宗有意塑造理想的君主政治

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可见,钱穆强调(  )

A.专制统治的必要性B.唐代政治的合理性

C.地方政府的独立性D.中央集权的重要性

3.“选举专重门第,不重才能;中正徇私舞弊,趋炎附势,贪图贿赂,定品不实……使得选举腐败,世风颓毁。”材料中描述的制度是(  )

A.世袭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4.“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材料认为科举制(  )

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抑制了士族门阀势力

5.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2%。这反映出当时(  )

A.科举制与察举制的选官方式相同

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6.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此处的机构应是(  )

A.中书省和门下省B.尚书省和中书省

C.尚书省和门下省D.礼部和吏部

7.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起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

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C.有效地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

8.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唐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与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完善科举取士

B.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制约平衡,提高行政效率

D.整顿吏治,扩大统治基础

9.西汉“田虽三十……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农夫悉其所得,或假贷而益之。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这说明汉代(  )

A.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田赋之外的负担使农民生活困苦

C.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饥寒交迫

D.高利贷导致大量农民濒临破产

10.下面是有关两税法的记载:“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税法没有(  )

A.改变征税标准B.扩大纳税面

C.增加政府收入D.取消丁税

11.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兩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

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2.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较多,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郡县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设置

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D.中央集权的加强

13.下面是对中国古代某一制度的评论:“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此制度(  )

A.由秦始皇最早创立

B.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

14.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

A.分科考试B.以德治国

C.公平竞争D.学而优则仕

15.诗人左思写道:“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实行(  )

A.征辟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6.魏晋时期寺庙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里的依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不准随意离开。“佛图户”的大量存在导致(  )

A.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响

B.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

C.农副产品逐渐商品化

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17.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量出制入;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但丁额不废;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两税户以户等纳钱,以田亩纳米粟。此改革(  )

A.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适应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

C.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18.从9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文化兴盛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

B.当时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

C.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

D.扬州、越州是当时的文化中心

19.《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

A.因时因地制宜B.多种经营

C.商品生产D.重农抑商

20.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这有利于改善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局面。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1.贞观年间,唐太宗指定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参议得失”等名号参与政事堂会议。以后又出现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这种做法(  )

A.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

B.加强了三省长官的职权

C.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D.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

22.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盛行,贵族士流竞习老庄。晋殷仲堪说“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这话在当时是有代表性的。由此推断出(  )

A.“三教合归儒”现象出现

B.儒家思想遭到冲击

C.信仰多元化倾向严重

D.道家思想成为正统

23.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執《小品》《法华经》”。这主要反映了(  )

A.南朝人热衷于研究中外文化典籍

B.进士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

C.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和之势

D.佛教已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

24.史载,东晋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6.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27.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8.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29.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30.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提高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

31.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32.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33.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天下共主”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交纳贡赋。这表明(  )

A.西周时期已经是官僚政治

B.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

C.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

D.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

34.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长官为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设有乡、里两级基层行政机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能世袭。由此可见,郡县制与周代“封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  )

A.形成了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监察体系

B.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C.确立了以贵族世袭为特征的地方机构

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35.周初,周公之子伯禽被封于鲁,要求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秦朝时,殷通被朝廷任命为会稽郡郡守,警告他恪守尽忠,拱卫中央。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

A.职位世袭B.建立武装的职权

C.行政管理的职权D.设置官员的职权

36.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批评。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  )

A.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

B.延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

C.對待思想流派态度变化莫测

D.法家成为主流思想

37.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不断升级,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为后世立法的神。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家思想的官学化B.儒家思想的神学化

C.“仁政”观念深入人心D.经学之士积极推动

38.三国时期,家庭教育兴盛。王昶要求子孙“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  )

A.儒家思想日益衰落

B.主张“贵儒”又“尊道”

C.传统文化走向断裂

D.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39.《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这反映了商朝末期(  )

A.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

B.王位继承遵循长幼有序

C.宗法制已经正式确立

D.地位尊卑影响王位继承

40.《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但据考古发现,在长江流域春秋晚期吴国墓葬中发现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洛阳王城、郑州碧沙岗和山西侯马等地春秋中晚期以至战国之际的遗址中,还普遍存在石、骨、蚌等材质的生产工具。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

A.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中原地区

B.中国经济重心仍在关中平原

C.中原地区的战乱严重影响了该地经济发展

D.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

41.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些现象反映了(  )

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B.统一成为诸子共识

C.儒学地位逐步提升D.诸子认同民本思想

42.“秦始皇称皇帝,同时又称‘天子。‘皇帝观中有神性,但突出的是理性、创造性和社会的至上性;‘天子称号无疑更多的是神性。”对秦朝皇帝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

A.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

B.对西周政治观念的彻底舍弃

C.皇帝家族垄断国家政治权力

D.强调民本思想

43.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家学说作为察举的内容,二是规定以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作为取士的标准。这表明察举制(  )

A.促进了汉朝教育制度的发展

B.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

C.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

D.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

44.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  )

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45.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时,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33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

A.“大一统”的主张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天人感应”学说

D.“三纲五常”学说

46.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田庄的方式实行综合经营,以宗族为生产组织形式,修建坞壁营堡,用部曲家兵护卫田庄。这反映出东汉时期的田庄(  )

A.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

B.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C.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D.是王国问题的延续

47.南朝人名常有寓意。如文学家任昉,字彦昇,小字阿堆。其中“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堆”比喻他为南方阜上的鸟,一飞冲天。任昉的名字主要反映了(  )

A.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

B.标榜其世居齐鲁具有的文化优越性

C.南迁士族融合南北文化的心态

D.南迁士族融入南方文化的强烈意愿

48.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来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造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此时期(  )

A.科学研究注重总结

B.科学研究重心南移

C.科学研究指导农业生产

D.科学研究有非实用的趋向

49.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这些地方主要居住着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商胡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

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50.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以此为鉴,唐太宗采取了(  )

A.互利互惠的对外政策

B.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C.为国理财的经济政策

D.求贤纳谏的人才政策

51.贞观年间的乡贡须先经过当地尊长和州县官批准,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这一要求(  )

A.凸显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

B.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C.说明唐朝科举资格审查严格

D.其目的是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

52.在唐代,政务裁决机制出现了由以奏抄为主向以奏状为主的转变。一般政务多由宰相汇总以中书门下的名义直接向皇帝申奏,而后以“敕旨:依奏”的形式批准实施。门下省属官给事中的职掌也随之从以审读奏抄为主转变为以封还制敕为主。这一转变(  )

A.导致了三省合作体制名存实亡

B.有利于避免政务决策严重失误

C.强化了谏官纠正宰相过失的权力

D.增加了权臣专政乱政的风险

5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统治者实行“上本除末”的政策,正式把商人及商人活动贬为末等之民和末业。秦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家为了加强对商人的监管,将城市商人户口进行专项登记,列入“市籍”,以区别一般编户齐民的“户籍”。秦朝多次命令六国的大手工业主迁徙到边远地区。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政策,目的在于彻底摧毁六国的经济,使反抗者失去经济基础。同时又命令许多私营工商业主迁徙到秦朝统治地区成阳、巴蜀一带,允许他们继续经营手工业,也有加强秦朝经济的目的。这与摧毁六国的经济并不矛盾。另外,商人被抑制还表现在徭役征发上。此目的也在于摧毁六国的经济。由于秦朝短祚,富商们只是受到暂时的压制,很快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迅速复兴。

材料二 汉武帝时,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来削弱高赀、富商大贾的势力,使抑商政策达到极端:實行盐铁酒专卖,迫使大商贾退出商业活动的主要阵地,起到了压制商人的目的;改币制,也在于打击“不佐国家之急”的商人;均输、平准的实行更是以官办贩运货易排除私商,并由政府垄断物价,征收财产税及算缗、告缗几乎使全国所有富商大贾陷于破产。同时朝廷任用商贾子弟东郭成阳、孔仅、桑弘羊等,相继“以赀”入朝为官,就是利用其固有经验,从商贾发财致富的经济活动中获取财政收入,以支持对外用兵。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与民争利的措施,但到昭帝时,文学言:“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惠茗《论秦汉时期的抑商政策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秦、汉两朝抑商的手段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两朝实施抑商政策的结果。

54.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个人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晋书》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据材料一,指出与之相符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

(2)据材料二,指出两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的角度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5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既不是中国人兴建的,也不是中国人推行的,而是境外对中国的丝绸有需要,才形成了丝绸之路。所以查中国的古籍,是找不到“丝绸之路”这个词的。1860年前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到中亚考察,提出“丝绸之路”概念。他结合考察情况,又对照中国历史,提出约在公元前2世纪,存在着这样一条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不是为了贸易。当时汉武帝为了打败匈奴,他想派张骞去现在的阿富汗一带去跟大月氏联系,大月氏本来是在燕山这一带的,后来是被匈奴赶过去的,跟匈奴有世仇,因此汉武帝希望能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但张骞被匈奴扣住了,后来逃脱,来到大夏,找到了大月氏。但大月氏已熟悉了这里的生活,不想再打仗了。这时,汉朝已经打败了匈奴。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带了很多人,浩浩荡荡,也带上了中国的丝绸、金银财宝,沿途散给这些小国,巩固汉朝对这些小国的影响。后来中亚、西亚的人发现丝绸是好东西,然后把丝绸带到了罗马帝国。罗马那边有钱,但没有丝绸,所以有非常强大的需求。因为丝绸适合长途贩运,并且利润高,所以李希霍芬把这条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为了贸易和利润开辟过这条路。

之后,每当有战乱,或者西方的需求变小了时,这条路也就不通了。因此从有了这条路后,往往是通的时间短,断的时间长。因为当时的自然条件恶劣,而运输代价是很高的。到了安史之乱,唐朝从中亚节节败退,一直退到长安附近,丝绸之路基本上不存在了,变成了中亚内部的一条路。而这时,阿拉伯人掌握了航海技术,到了广州、宁波这些地方。海运一通,丝绸之路的价值就没有了,因为海上运输量大,除了丝绸,还增加了茶叶、陶瓷等日用品。所以丝绸之路并不始终都有那么多的价值。

概括丝绸之路兴起和衰败的原因,并为搞好“一带一路”建设献策。

56.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班固《汉书·儒林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分别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D 6.A 7.B 8.B 9.B 10.D 11.C 12.C

13.C 14.C 15.C 16.A 17.B 18.B 19.A 20.B 21.A 22.B 23.C

24.B 25.D 26.D 27.C 28.D 29.D 30.D 31.C 32.C 33.B 34.D

35.C 36.A 37.A 38.B 39.D 40.D 41.B 42.A 43.D 44.A 45.C

46.A 47.C 48.D 49.C 50.B 51.C 52.B

53.(1)手段:秦朝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加强监管、人口迁徙、征发徭役等措施抑制商业;汉朝则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抑商,主要表现为改革币制、政府垄断经营、任用商人为官等。

目的:秦朝的目的是摧毁六国的经济基础,增强秦朝的经济实力,维护秦朝的统治;汉朝的目的则是打击商人势力的膨胀,增强政府财政收入,支持对外用兵。

(2)富商们在秦朝受到暂时的压制后,随着秦朝的灭亡迅速复兴;汉朝政府虽进行垄断经营,但社会上仍然是务农者少而经商者多。

54.(1)制度:察举制。

标准:德行、才学、明法、意志谋略、孝悌。

(2)制度:九品中正制。

弊端:中正官独揽人才的选拔与评判权;世家大族垄断高级官职;寒门才俊遭到埋没。

(3)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公平公正;逐步放宽录取标准,扩大了统治基础。

(4)选拔标准从重品行、重门第到重才学;选拔方式从地方举荐、官员个人评定到国家统一考试选拔。

55.興起原因:境外尤其是罗马对中国丝绸的需求;汉朝打败匈奴,张骞通西域,保障了交通安全;丝绸利润高,适合长途贩运。

衰败原因: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西北交通受阻;阿拉伯人掌握航海技术,东南海运畅通。

献策:坚持国家之间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加强国际协作,建立和谐、互信的合作伙伴关系。

56.(1)民本思潮:儒家。专制主义:法家。

(2)原因: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大一统时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学;国家将学与仕相结合。

影响: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