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县村镇规划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10-10 02:53李维娜程文亮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李维娜 程文亮

摘 要: 分析柘城县村镇规划的现状,发现存在组织机构不完善、指导思想缺乏科学性、土地规划使用不合理和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坚持因地制宜,实现村镇规划科学化;扩宽村镇建设资金来源,发展特色经济;村镇规划与土地管理紧密结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村镇规划 乡村振兴 柘城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村镇规划建设也在逐步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的问题仍然是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建设现代化强国,最沉重最繁重的社会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社会基础也在农村,最大的发展潜力和最大的后劲仍在农村,乡村的繁荣与衰落见证了新农村社会的兴盛与衰败0。

一、村镇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村镇规划是为了实现村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村镇建设的性质、发展方向和规模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整体规划以及部署安排的行为,包括对村庄发展的规模、性质、发展方向以及村庄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土地、交通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划,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村镇的规划应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社区性、实用性和地域性。乡村是一个综合体,村镇的规划不仅意味着要解决农村用地、建设、生态文明这些基本问题,还要始终秉持正确基本原则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以村镇规划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村镇的规划往往是为了给老百姓营造一个良好的日常居住生活环境,是集体的共同意愿,所以村镇规划具有一定的社区性;村镇规划往往是为了解决 村民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难题,与村民日常实际的工作和生活关系密切,所以村镇规划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而同样每个国家和地区区域的文化、发展状况、土壤气候各有所不同,所以村镇规划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二、柘城县村镇规划建设状况

(一)柘城县基本情况

柘城县位于中国河南省商丘平原的中部地区,在商丘市西南部。柘城县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有“上拱汴洛,下附荆淮,襟带京毫,盘桓睢陈”之说。柘城地处我国中西部商丘平原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交界和结合部,一直是河南省商丘市实施东引西进发展战略的重要桥头堡。柘城县目前下辖21个民族鄉镇,共有回族、壮族、苗族,满族等少数民族24个。其中城镇人口约为147938人,占柘城县总人口的15%。柘城县2019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同比增长91%,增速一直居于全市第二位;全社会公共财政用电量累计完成696亿度,同比增长151%,其中一般工业公共财政用电量累计完成162亿度,同比增长168%,居于全市第一,一般工业公共财政用电量的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88亿元,同比增长39%;税收收入累计完成404亿元,同比增长42%。

(二)柘城县村镇规划基本现状

1基层政府村镇规划意识增强。近年来中共柘城县委、县政府一直紧紧围绕国家政策规划去统筹谋划整个县城的发展,高水平地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推进城镇标准化规划建设的相关规范性政策文件,加大了宣传的力度,有效地增强了广大城市农村居民的城市安全意识、卫生意识以及法律意识0。此外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两城”创建指挥部,两城创办的成立既加强了对于城市的管理,也反映了村镇规划意识的增强。

2城市绿化已初见成效,市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围绕2019年柘城县发展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该县精心争取项目,立足打基础、管当前、利长远,做好环境保护、城市提质、民计民生这些重点工作。今年柘城县 前期安排了开发项目118个,项目总投资预计576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768亿元。进一步加强城市造林、造园、农田的绿化,全年累计完成造林193万亩,森林抚育152万亩,加快改造和建设美丽的生态乡村。

3特色化小镇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柘城县依托享誉全国的辣椒产业,将建设特色小镇计划列入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辣椒小镇建设工作稳步推进。辣椒小镇总规划用地面积228平方公里,项目选址位于牛城乡境内。辣椒小镇建设的总体定位,主要是立足于柘城县的辣椒、一二三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牛城乡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势,以“椒展、椒研、椒节、椒宴、椒游”为建设主题0。在总体规划上紧紧围绕“建哪里、建什么、怎么建”的工作思路,突出了柘城县辣椒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交叉融合及其发展的优势和现状。在辣椒小镇建设中进行统筹规划,充分发掘和体现当地的辣椒文化特色,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富有青春活力的柘城县特色辣椒小镇0。

三、现阶段柘城县村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村镇规划建设组织机构不够完善

在目前的农村当中,领导班子的设置非常重要,它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某些管理机构没有完全适应农村生产关系的实际。例如,某些城镇的小村落甚至已经出现了缺乏管理者或管理者一人独大等现象,这种情况势必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村镇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0;其次,一些城镇村干部的素质参差不齐或经验不足,没有深入基层民众当中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对一些方针政策、法律等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不全面;最后,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造成了管理人员的缺失。例如,某些村镇没有合理完善的行政执法部门,缺乏相应的执法人员,执法程序、相关职责与范围不够清晰。

(二)地方村镇规划指导思想缺乏科学性,与客观实际相脱离

村镇规划经常会出现过分文本化的问题,对大部分村庄只停留在粗浅的表面认识上。例如城镇马路旁的绿化带,政策建议如何改造,并不是一定要按照图形设计,对规模、植物等进行完全的复制。对于某些村镇,基础设施比重应当增加,而不是一味地在绿化上持续进行修饰,要灵活结合当地的情况,因地制宜规划村镇。另外,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缺乏与群众之间的互动,没有重视群众意愿,流程化问题比较严重。

(三)土地缺乏合理规划,住宅布局分散零乱

土地管理是村镇规划的关键。土地不仅关乎粮食生产,而且也是人们房屋居住的保障。随着农村务工人员外出的增多,村镇常住人员减少,土地资源闲置,甚至一户居民同时拥有不止一座宅基地,造成了土地的严重浪费。而且住宅布局不集中,分散在四处,未能发挥土地原有的价值,这给居民的管理以及村镇规划增加了难度0。同时,部分居民法制意识淡薄,乱搭乱建民宅或其他违章建筑,而这些违章建筑尚不具备合法的土地使用证以及施工许可证等正规手续,更有甚者将违章建筑房屋直接建在了可耕地上。这些都会对村镇规划方案的落实带来较大阻力。

(四)村镇规划中生态保护问题不够重视

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村镇规划中对生态保护问题不够重视。虽然柘城地区近些年来一直在对环境问题进行整治,但是效果不太理想,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最初的村镇规划中没有足够重视该问题。例如规划中垃圾中转站与收捡点的缺乏或布局不合理,造成村庄中人们环保意识的欠缺。同时,因为缺乏管理人员,村民随手乱扔垃圾已成常态。垃圾中转站未普及到每一个村镇,大部分居民会把垃圾扔在小路上或臭水沟处,导致夏天异味刺鼻。另外,一些工厂为了节省资金,随意地把污水排放到河流當中。

四、柘城县深化村镇规划建设的建议

(一)坚持因地制宜,实现村镇规划科学化

首先基层领导者指导思想要科学化,要紧跟党的指导方针,因地制宜做出规划,切不可为了争先进争做表面功夫,搞形式主义,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在规划方面应结合当地土地、天气、人口、生产等因素和当地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对待规划不能统一用一个标准来对待,切忌“一刀切”;对一些实际上难以解决的村镇规划问题,要认真询问当地规划技术人员,听取当地规划专家以及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

(二)扩宽村镇建设资金来源,发展特色经济

鉴于柘城县政府财力的实际水平,村镇规划与建设如果仅仅依靠地方政府的拨款可能进展缓慢。因此,首先,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村镇特色经济,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培育和壮大自己的主导产业,例如三樱椒以及金刚石等产业,经济高效地进行村镇规划。其次,对于那些闲置的土地,政府可以合理进行利用,进行辣椒的集体种植或作为厂房租赁,这样既能解决就业问题也能合理利用土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最后,积极调动当地企业以及村民参与村镇规划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对于一些有特色的村镇,村民可以单独或合资进行开发,例如种植园、生态园、采摘棚区等。根据每个村镇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其进行规划。

(三)村镇规划与土地管理紧密结合

土地的管理工作与国家新型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密不可分。在村镇规划中,要避免盲目追求大、高、新、洋等,避免出现小别墅、大洋房、大广场、宽马路,因为它们容易导致建造的房屋布局不合理、分散零乱、不利于对村镇格局的合理规划。地方管理机构应当时刻加强对村镇的执法和管理工作,对村镇土地使用量情况及时进行统计和测量,合理进行规划,禁止村民非法滥用大量耕地造成村镇土地资源的浪费。开垦未经综合利用的村镇土地,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以及评估,在村镇土地规划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经上级政府的批准方可依法执行。

(四)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环境整治工作是实施乡村经济振兴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是推进村镇环境规划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步骤。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村镇规划改善了人民的日常生活条件和环境。良好的日常生活条件和环境可以让人民享受幸福的生活,呼吸干净的空气和使用清洁的水源。村镇规划进程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首先,对于生态环境问题,政府要有效地加强对管理部门的监督,提高政府和村民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定期向村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宣传,派发宣传页,在村镇的相关网站、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相关讯息,增强群众对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意识。其次,政府要通过科学的措施和完善的治理工作去实施方案。对于政府和村镇的污水、厕所,以及农村垃圾等治理,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贯彻落实,取得良好成效。最后,对所执行的方案进行有效的监督,执法监督人员定期、定点对村镇进行督查、指导,对于发现的环境问题要及时督促有关乡镇进行整改。严令禁止工厂排放污水到河中,一经发现必须进行处罚或责令停业。明令禁止向河道投放垃圾,焚烧秸秆等类似污染环境的行为。打好环境整治的攻坚战,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村镇规划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关重要。所以要因地制宜做好村镇规划,找出适合柘城县发展的路子,使当地特色产业、特色文化融入村镇建设中,营造出一个和谐美丽的村镇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德良,李坤新美丽乡村视野下梅州特色小镇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2019,37(06).

[2]何希旺浅谈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治办法[J].江西建材,2016(23).

[3]王荪琳柘城县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农家参谋,2019(08).

[4]王艳玲柘城:红火小辣椒 脱贫大产业[J].河南农业,2019(28).

[5]王歌村镇规划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家参谋,2019(08).

[6]周燕香城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J].建材与装饰,2017(44).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城乡产业融合与空间融合互动研究”(项目编号:2020-ZZJH-324)阶段性成果〕

〔李维娜、程文亮(通讯作者),南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