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再生:塔下土楼历史建筑的更新、改造与设计

2020-10-11 06:23杨昌新许为一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9期
关键词:土楼耦合空间

杨昌新,许为一

(1.福建工程学院,福州 350118;2.淡江大学,台湾 新北 25137;3.重庆大学,重庆 400045)

一、引文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活化的本质就是历史建筑与环境的再生,因为,历史建筑是构成传统村落整体风貌主体和存量空间的基本单元。无疑,乡村历史建筑不仅承载着传统社会时期的文化与生活,同时还是乡愁的寄寓之所,它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而作为非文物类的建筑遗产,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相较于文物建筑等级较低,体现在历史建筑使用功能的置换并没有严格的限定,反而倡导多元化功能的植入。因此,在存量规划中,历史建筑与环境的再生不仅是规划设计的一项核心任务,同时,也是促进传统村落空间活化的一条重要途径。纵观国内外历史建筑与环境再生的研究历程,总体上呈现三条较为清晰的脉络:历史建筑保护理论与保护方法、历史建筑改造经验与技术手段、历史建筑利用价值与再生策略。三条研究主线呈现出从保护、利用到活化循序递进的研究进展,但因研究视角过多地关注于历史建筑物质空间的本身,忽视了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思考,从而影响了传统村落活化的效果。

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对南靖塔下土楼青普文化行馆更新改造项目的介绍与分析,探讨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与环境再生的方法,提出一种以耦合理论为指导的福建传统村落活化路径:即以农民意愿调和为前提,以功能培植与空间利用为核心,以旅游市场的运营为动力,在当下时序中达成意愿耦合、功能耦合、风貌耦合、市场耦合、职业耦合,从而改善人居环境,恢复自然生态,实现社会、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演进模式。

二、耦合理论

(一)概念解析

> 图1 耦合过程(作者自绘)

《辞海》中“耦”的本义是“两人并肩而耕”,其隐含着“配合、协作”的深义;而“耦合”(coupling)一词源自于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达成了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其社会科学领域的引申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从概念内涵来看,耦合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即耦合体系中组分之间通过控制、约束、调整与适应,整体性从弱到强、体系内生机能和动力的过程,最终达到良性循环和健康运行的整体效果。耦合最理想的状态是体系的整体性提高和全局优化,组分要素之间相互匹配,并达到整体绩效的最优(图1)。耦合内涵包含如下几个层次:其一,耦合的物质前提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分,且具有相互作用的影响关系;其二,耦合通过要素重组使新的体系达到功能优化;其三,耦合是各个组分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新整体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

(二)耦合机理

所谓耦合机理是指耦合体系的构成模式、动力机制和运行方式。其中,耦合体系的构成模式为:组分A+动力+组分B,动力不仅是组分之间作用的纽带,同时,也是选择与控制组分要素的一股综合力量;耦合体系的动力机制是指影响耦合体系形成、发展与变化的驱动力量及其作用方式,它包括他组织力量与自组织力量的共同作用与相互影响;耦合体系的运行方式是指动力作用于组分要素的方式与过程,即耦合方式与步骤,通常情况下可采用抑制或鼓励的方式,调整组分要素之间的匹配度,使之达到更高的依存度、协调性和融合度,促使信息与能量传输顺畅;而耦合过程可以概括以下四个步骤:并置——作用——适应——协调。(图2)

(三)耦合体系

对于传统村落有机体而言,其物质空间系统与社会、文化、产业等系统融合度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当前,传统村落活力衰败的主要原因,来源于社会系统与物质空间系统的脱节。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大规模的扩张和劳动力的需求造成了乡村人口大量的流失,乡村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以低龄、老龄为主的哑铃状和人地关系的城乡两栖化,导致乡村社会发展出现规模收缩和动力枯竭的衰败趋势。而只有加强乡村产业的多元化、环境的宜居性及生活的便利性,才能吸引主体劳动力和优势人群回归,改善人地脱离的状态,引导乡村发展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无疑,对于特色保护类传统村落来说,历史建筑与环境的再生是达成村庄活力回归的重要途径。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驱动历史建筑与环境再生的力量包括引导乡村复兴的政策力、流入乡村地域的资本力、服务乡村建设的技术力等他组织力量,以及以乡村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现代美好生活追求的社会力为主导的自组织力量;历史建筑与环境再生的耦合机理,就是借助这些力量,选择耦合要素,重组耦合体系,最终达成历史建筑、传统村落活化的目标。那么,下面将从整合人、地、产业三者之间关系的角度,选择耦合要素,搭建塔下土楼历史建筑与环境再生的耦合体系。(图3)

三、项目概况

(一)土楼功能

塔下土楼青普文化行馆坐落于福建南靖土楼景区的太极塔下村的大坝自然村内。它是由五栋百年土楼改造而成的,它们分别是稻孙楼、文选楼、耀东楼、和源楼及会源楼。五栋土楼同属于大型集体式住宅,它们集聚在大坝自然村的西隅,分置于大坝溪的两岸,会源楼独坐于溪流的北岸与其他四座隔岸相望,光明桥联络两岸的交通。稻孙楼、文选楼、耀东楼合围成院,位于和源楼的东面。五栋土楼围合而成“一溪、一桥、一埕、一院”的外部空间。(图4)

稻孙楼、文选楼、耀东楼为方形土楼,同建于清末时期,约180年的历史;三栋土楼呈L型布局,与L型的护厝合围成院。稻孙楼乃三层通廊式方楼,坐南朝北,中轴对称合院式布局,一层共有15个房间和2个楼梯间,轴线北端布置大门,南端设置祖厅,其余的14个房间均为厨房与餐厅;二层共有17个房间沿回字形外廊分布,均为卧室与谷仓;稻孙楼后向横排随楼梯高起一层独成三楼,共有5间卧室。文选楼乃二层通廊式方楼,坐南朝北,中轴对称合院式布局,一层共有15间房间和2个楼梯间,轴线北端布置大门,南端设置祖厅,其余的14个房间均为厨房与餐厅;二层共有16间沿回字形外廊分布,除了中轴两端为杂物间之外,其他14间均为卧室。耀东楼乃二层通廊式方楼,坐东朝西,中轴对称合院式布局,一层共有17间房间和2个楼梯间,轴线西端布置大门,东端设置祖厅,其余的16个房间均为厨房与餐厅;二层共有18间沿回字形外廊分布,均为卧室。和源楼和会源楼同建于民国初期,约100年的历史。和源楼是一种变异形土楼,主楼2层呈U字形,U口处为一层门楼,整栋楼坐南朝北、前低后高,形似交椅;一层共有9个房间和1个楼梯间,除中间设置祖厅外,其他8个房间均为厨房与餐厅;二层共有9个卧室,由U字形外廊联络。会源楼是依溪流沿岸陡峭坡地建起的长条形3层通廊式土楼,共有11个开间,底层除中间设置祖厅、两侧设置楼梯间外,其余的房间均为厨房和餐厅;二层、三层均有9个卧室,沿一字形的外廊分布。(图5)

综上,五栋土楼的共同特点是:其一,同为居住功能;其二,同为大型集体式住宅,由外廊来组织内部的居住空间;其三,土木结构,灰瓦坡顶,风貌统一。以上的共性是适应文化行馆酒店服务功能的重要前提。

(二)建筑风貌

> 图2 耦合步骤(作者自绘)

从平面形态来看,五栋土楼有方形、U字形、长条形的变化,这是营建过程中土楼适应地形与周边环境的结果。方形土楼俗称“四角楼”,为规模巨大的合院式防御性住宅,从外观看,四周高墙耸立,四角规整,呈封闭状,防卫功能突出。方楼的屋顶组合也是灵活多变的,耀东楼前向与后向屋顶等高,比两侧屋顶略高半层,取悬山顶形式,文选楼和稻孙楼屋顶前低后高,与前向及两侧屋顶形成半层至一层高的错落,作九脊顶组合。三栋方楼一层向外开窗甚少,二层起逐步增多,多采用斗形窗,窗口内大外小,呈喇叭状,房间通风采光主要依赖于内院天井。会源楼、和源楼因建于后期,防御功能早已弱化,但屋顶形式与材料的选择依然承袭传统的做法,会源楼的青瓦屋面采用悬山顶的形式,而和源楼则采用悬山顶与歇山顶相结合的形式。从空间布局来看,土楼群体布局依山就势,背高面低,沿溪落成,注重向阳避风,忌讳正对山坳逆势而处;土楼规模与场地空间匹配得当,且与山体距离适宜,楼山配置和谐;土楼单体布局规整,中轴线鲜明,主次分明,空间组织既采用了整齐对称、严谨均衡的布局形式,同时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气候风向、日照雨量等自然条件以及风俗习惯等“因天材、就地利”进行灵活布局。

从文化内涵上看,土楼承载着祖先崇拜、家族聚居、集体防御等文化内涵。其中,祖先崇拜体现在土楼空间组织以祖堂与天井为核心,即祖先的祭拜空间作为控制土楼中轴线的重要节点,祖堂与天井结合创造了土楼空间的向心性和对称性;家族聚居表现为土楼多是同族代际成员共同营建的,并且祖祖辈辈在此生息繁衍,土楼不仅以天井、祖堂等共享空间加强血缘的观念,同时,也创造了小家庭私密的生活空间;集体防御体现在土楼“重防卫、轻等级”的空间布局理念,土楼除了大门对外开放之外,其他空间均向内均衡地分布在天井的四围,并且突出外墙的封闭性,追根溯源,土楼是客家祖先南迁之时,因抵御山林野兽、倭寇强盗而营建的家族居所,体现了客家人民与恶劣环境斗争的生存文化,以及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住户变迁

据人口资料统计,1970年代,在知青返城之前,是五栋土楼居住人口最繁盛的时期,最高峰住户达32户,总人口达到了139人;1990年代,经过了近十年的包产到户,农民获得了增收,有10户人家在大坝村东面盖起了新房,迁出了土楼;200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五栋土楼仅剩11个住户,户籍人口约43人;2010年代,依然根植于土地的农民,仍留守在五栋土楼中,按户籍人口计算共7户,约30人,但实际居住人口不足10人。(表1)

> 表1 五栋土楼住户的变迁(资料来源:人口统计资料)

五栋土楼住户与人口的变迁,可以说是农村社会与传统物质空间关系变异的一种写照,其变异的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人与居所关系的断裂。土楼作为防御性、家族集体式大型住宅,无论是空间的私密性、环境的舒适性、设施的完备性等方面,都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现代理想生活的向往,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与居所的逐步分离;其二,人地依存关系的改变。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发展对乡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吸引,使农村固有人地依存的良性关系转变为一种向外谋取发展的全新模式。根据塔下村流动人口年龄结构的分析,流动人口比重最大的是20~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其次是学龄阶段3~15岁的儿童和少年,而绝大部分留守的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四、耦合再生

(一)意愿耦合

意愿耦合,就是通过调整农户意愿与市场行为之间的偏差,使之相契合。这一过程需借助政府的组织力量,组建乡村新经济联合体,调和个体意愿、集体计划及项目生成的关系,使项目既符合市场运作的规律,又能充分融入农户的家庭计划。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政府的力量重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保护规划等手段,发挥着限制与引导的作用,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历史建筑的权属人、使用者往往才是影响具体决策的基本单元。作为经济和社会理性人的土楼住户而言,其房屋产权和使用权的处治决策,是基于综合家庭或个体的生存需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维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由于每个农户生计方式与需求层次的不同,由此分化出不同特征的住户类型和差异化的家庭计划,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着土楼保护与利用的决策行为。

根据群体座谈与个体访谈的现状调查资料分析,按照农户收入构成与劳动力投入占比等指标,塔下五栋土楼权属农户的生计方式可划分为五类:非农业型、非农主导型、农工兼具型、农业主导型、纯农业型,其对应的农户意愿分别为:组织运作型、乡土情结型、客栈经营型、尚无计划型、固守农耕型等五类(表2)。意愿耦合就是通过联合体的介入与调和,达成项目投资方的妥协,让不同类型住户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各得其所。1.组织运作型。占比3.1%,代表人物张少良,男,38岁,中学教师返乡创业,他是村委会重要成员,也是土楼经济联合体的代表,凭借自身的人脉资源和社会地位,成为了青浦文化行馆项目的发起者、运作者、协调者。2.乡土情结型。占比6.3%,代表人物张观吾,男,49岁,书洋镇中学教师,妻子在家务农,拥有土楼房产,周末回村享受恬静的田园生活,其耦合方式是置换居所;3.客栈经营型。占比10%,代表人物张承才,男,70岁,一名退休的小学教师,在大学生子女的帮助下,利用自己居所经营土楼客栈十年,由于客栈环境与设备滞后,生意清淡,其耦合方式是资产入股;4.尚无计划型。占比65%,其特点是农户已搬离土楼,腾出的居所仍处于空置的状态,其耦合方式是使用权流转;5.固守农耕型。占比15.6%,属于纯农业型,仍留守于土楼中,无其他房产,其耦合方式是提供就业岗位。

> 图3 土楼历史建筑与环境再生的耦合体系(作者自绘)

> 图4 项目区位图(作者根据谷歌地图改绘)

> 表2 塔下五栋土楼住户的意愿类型与耦合方式(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二)功能耦合

功能耦合是历史建筑再生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它是新业态选择与植入的前提,该环节应借助乡村建筑设计团队的技术力量,调整历史建筑空间的适应性,加强老建筑与新功能的融合度。塔下青普文化行馆的改造项目,就是从专业设计的视角,挖掘了土楼与酒店服务功能的契合度,使功能耦合得以达成。

耦合前提条件:土楼建筑集体性聚居的特征,奠定了与酒店服务功能天然的亲和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适应性:场地适应性、布局适应性和结构适应性。1.场地适应性。表现为土楼拥有大型的开放与半开放的空间,院与天井是组织土楼群体和个体空间的主要形式,三栋土楼与护厝合围而成的庭院,以及每一栋土楼的天井内院,均可转化为酒店服务功能的公共场所;2.布局适应性。体现在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在竖向上的分离,土楼底层往往是会客、就餐、活动、祭拜的场所,二楼为私密的卧室单元,每个单元由外廊串联而成;卧室单元空间往往是先围合后分割而成的,易于整合或重新划分;3.结构适应性。夯土外墙与内置木构件共同组成了土楼的结构体系,并在一定部位通过梁架与墙体拉结,称之为套装结构,其适应性体现在:维护体系和承重体系相对独立、彼此分离,易于构件替换、空间整合和内部装饰的改良。

功能耦合方法:根据酒店服务功能需要,在保护好土楼的维护体系、木构桁架和空间格局的前提下,通过空间重组、设施植入、内饰美化等手段可实现土楼建筑空间与酒店服务功能的融合。1.空间重组。鉴于木桁架的承重结构,空间重组有了更大的冗余度。在土楼的改造过程中,将底层厨房与餐厅的隔墙与庭院板墙拆除,形成半开敞的空间,植入了阅读吧、茶艺居、手作室、彩绘屋等功能;将祖厅两侧的封板拆除,创造文化行馆的艺术空间、休闲空间和心灵空间;重组L型的护厝空间和合院空间,改造为行馆大堂、多功能厅、美食餐厅、吧台厨房和露天影院;将二层以上的居室整合成家庭式大型客房,如吾乡山景房、睡乡山景房、醉乡山景房等系列房型;2.设施植入。土楼原始住户的用水来自打井取水,生活污水排放依靠明沟暗道,土楼内无卫生间、淋浴房,旱厕建于土楼之外,设施缺乏是历史建筑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了创造舒适的居所条件,青普文化行馆结合土楼空间的特点加装了地暖、配备了卫生间、增设了智能设备及完善了基础设施;3.内饰美化。瓦屋顶、夯土墙、木构架、三合土、鹅卵石展现了土楼古朴、粗犷的空间质感,为了提高舒适度,在人体接触的部位,青普文化行馆加饰了木地板、纸面石膏板、竹木饰面墙板等细腻质感的现代材料,并添置了“梵几”品牌家具,提高了内饰品位和现代感。

(三)风貌耦合

风貌耦合,重在历史建筑风貌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又能展现新功能的文化内涵。该环节可借助规划设计团队的技术力量,在充分解读《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基础上,梳理土楼历史建筑与环境的保护要素,并借助政府力的引导,在保护好历史风貌的同时,使之融入青普文化行馆的文化内涵与现代元素。维欧勒·勒·迪克认为,建筑风貌包括其结构与装饰都是根据某种法则对特定的基础原型进行逻辑发展的结果,换言之,“风貌是基于某种原则之上的理想图示,……总是从最初的概念出发,将真实贯彻到建筑上每个最终可触及的部分”,它是建筑外在形式与内在生成逻辑的高度统一。在塔下村保护规划中将五栋土楼纳入核心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土楼群的整体风貌,其保护要素包含土楼的外在形式和文化内涵(即内在逻辑),其中外在形式包括山水格局、空间肌理、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建筑材料、装饰细节和环境要素等,文化内涵包括适应逻辑、建构逻辑和功能逻辑等,内外要素的综合才能完美地反映土楼的建造逻辑及其建造时代的文化追求。

> 图5 土楼群一、二层平面图(作者自绘)

风貌耦合方法,就是在固有的土楼文化中融入新的审美观念和生成逻辑,即社会内在逻辑、历史内在逻辑和建筑内在逻辑的综合。1.社会内在逻辑。就是满足当下人们对土楼历史建筑风貌完美状态的渴望与追求。在项目更新的过程中,遵循保护规划的要求,秉承人与自然融合、人与人聚合的客家人居住观,注重保留客家人的生活元素,重视与山水田林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协调,保存河流、巷弄、场地、庭院与土楼的整体空间格局,完善土楼群的整体风貌(图6);2.历史内在逻辑。即强调土楼文化遗产应与当代生活及其价值取向密切关联的历史观。青普文化行馆旨在推行“回到原初”的当代生活理念,借助山水形胜、自然人文俱佳的土楼风貌,提供身心宁静、美善合一的度假生活的服务产品,把传统文化与休闲旅游串联起来,让参与者深耕于在地文化,体验地方的民俗风情,在舒适的度假生活中,感受不一样的人文之旅;3.建筑内在逻辑。就是对土楼进行物理性的修复和技术性的改良,以及对新功能的调适。土楼在长期的营建、整修和改造的过程中,无论是结构还是功能上都存在着不合理或不完善之处。在尊重原有风貌特色和结构体系的基础上,一要对土楼物质机体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功能或当代生活的需求,另外也要对不完美的低技术加以改良,实现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四)市场耦合

市场耦合,就是借助于资本力以及市场运营团队的经验,整合乡村的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满足其乡土文化情怀的系列旅游产品。塔下地处闽南南靖与闽西永定的交界地带,是世界遗产——福建土楼的分布区域,世界遗产游是塔下村历史建筑与环境再生的源动力。塔下青普文化行馆,就是通过挖掘土楼区域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以山野乡居为主题,创造一种新型的人文度假的生活方式,这种乡村特有的生活方式承载着乡村社会的人文思想、乡约民俗、民间艺术、民族风情,寄寓着数代人的情感依托,以及城市居民对“山水乡愁”的眷念和向往。

市场耦合方式,就是将土楼区域内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转化为旅游服务产品,提供给参与者多维度的艺文体验:1.画境土楼。即在樟木画上创作一幅自己的土楼印象作品。青普将邀请在地画家带领游客,以艺术创作的视角观察土楼、了解土楼,将土楼展现于樟木之上;2.客家酸柑茶。流传千年的客家健康养生茶,茶汤清澈殷红,茶之清新与柑之鲜甜沁人心脾。青普的专业制茶师傅将亲自教游客制作一份酸柑茶,让游客品味自己亲手制作的小茶饮;3.陶艺制作。以“土”为主题的手作创作,体验拉胚、釉下青花、釉上彩绘的全过程,让游客尽享陶艺的乐趣;4.塔下漫谈。寻访族老,倾听“塔下”源自于“踏下”的由来,了解张氏家族踏下择居、生息繁衍的脉络,以及“太极图式、龙形构架”空间肌理之形意;5.走访田螺坑。领略动画电影中《大鱼海棠》绝美的土楼实景,鸟瞰田螺坑土楼群“四菜一汤”组合的天作之美;6.制作客家点心。由当地村民好手带领游客体验制作客家风味点心和食品的全息细节,品尝色形香味俱佳的美食佳肴;7.心灵瑜伽。滋养身心、提升能量,是当下人们最渴求的养生境界,青普创建了心灵空间,由瑜伽老师带领游客进行修行指引;8.行摄云水谣。幽长古道、百年老榕树、灵山碧水让人回想《云水谣》的场景,独坐于榕树下,看淳朴乡民的劳作,一种亲近自然、回归乡土的眷念之意油然而生;9.漳州木偶戏。近距离领略首批国家级非遗的高超技艺、精美造型和独特风格,感受在地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怀。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艺文体验,土楼文化的深度探幽,让游客从点滴的生活气息中,接受客家文化的濡染。

(五)职业耦合

职业耦合,就是借助于历史建筑与环境的再生,促使部分原住民生存技能的进化和职业身份的转化。该环节在考察原住民基本技能和意愿的基础上,借助于职业培训团队的技术指导,实现岗位认定,为依然留守于历史建筑内的农户提供一个重新就业的机会。塔下青普文化行馆为了确保项目的推进,必须解决两个难点:其一,安置留守住户。将乡土情结型的2户和固守农耕型的5户进行迁居,集中安置于和源楼中,腾出的四栋土楼作为纯粹的行馆空间;其二,提供就业岗位。培育固守农耕型的劳动力户主,使之由农民身份向酒店服务身份转化。

> 表3 土楼农户的岗位导向与技能耦合(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职业耦合途径:就是通过挖掘农民基本技能,结合岗位意向,向职业化或半职业化的导向培育。从职业的角度出发,农民的基本技能可以分为两类:生产技能和生活技能,两项技能男女之间由于性别特征的差异而各有所长,男性往往长于生产技能,女性则侧重生活技能。其中,生产技能包含使用农具技术、种植养殖技术、体力劳作等基本素质,而生活技能则包含卫生打理、饮食照料、料理家务等基本能力。不同的技能与酒店服务不同岗位的耦合度也有差异,擅长于生产技能的男性经过职业技能的培训,可以就职于采购员、园丁、保安员等岗位;专于生活技能的女性经过职业技能的培训,倾向于保洁员、后厨工、服务员等岗位的就职(表3)。青普文化行馆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帮助五位留守农户主要劳动力实现了身份转化和职业耦合。(表4)

> 图6 土楼群风貌耦合(作者利用自摄及网络图片改绘)

> 表4 青普文化行馆项目留守农户的身份转型(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五、结语

“形式追随功能”,这是功能主义的信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伴随着建筑生命历程的延展,功能成了最善变的要素,形式却得到了延续与传承。功能如此易变源自于其动态的特性及其与使用者密切的关联性,它的更变往往因人的使用意图及其人与空间关系的改变而引起的。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的衰败,无疑是人去楼空、固有功能丧失而导致的结果,因此,人的因素是影响其活力存续的根本原因。引介耦合理论的目的在于,引导我们从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物质空间系统与社会、文化、产业的关系性,而非仅仅物质空间本身,由此才能认知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活力衰败的根源,即社会系统与物质空间系统的脱节。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政策力、资本力、技术力和社会力构成了传统村落活力回归、历史建筑与环境再生的动力,倘若我们从调和人与空间、功能关系性的角度着手,去选择耦合要素,重组耦合体系,即以农民意愿为基础,以资本运营为动力,以功能培植为手段,以耦合市场行为与人的需求为目标,尝试着探索历史建筑与环境再生的路径,也许才能真正发掘传统村落活力再造之路。■

猜你喜欢
土楼耦合空间
神话般的南靖土楼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永定客家土楼
走近永定土楼
多星座GNSS/INS 紧耦合方法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
走进福建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