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凤鸟意象探析

2020-10-12 06:08张应麟
关键词:王逸神鸟楚辞

张应麟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作为“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1]的楚地文化产物,楚辞中的众多意象都带有楚地文化的色彩。凤鸟在楚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楚人来说“凤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神鸟”[2]。楚辞中有大量的凤鸟意象,这一点也曾引起历代学者的注意。如王逸在对《离骚》进行解说时提到“虬龙鸾凤,以托君子”[3],看到了凤意象的象征意义。姜亮夫在《楚辞通故》中列有专门的“凤”词条[4],对楚辞作品中凤意象的出现次数进行了简单统计,并将这一意象的文本含义做了分类。但这些研究成果还未对楚辞中的凤鸟意象进行综合的文本分析,也没有把这一意象与具体的楚文化相联系,因此,对凤鸟意象进行梳理辨析,分析它的文本内涵以及文化背景,对楚辞研究有着一定的意义。

一、 凤鸟意象的梳理考辨

古代学者很早就关注到楚辞中的凤鸟意象,并对这一意象进行一定的研究。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他们往往不将“凤”提炼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意象,而是将“凤”与一些鸟类意象并举。王逸注《离骚》时将“鸾”与“凤”并提。朱骏声在《离骚补注》序中,对《离骚》中的意象进行统计时说“鸾皇、凤皇,凤鸟四见”[5]。朱骏声在列举其他意象时所采用的形式,多为单个意象加次数,如“灵修三见”“众芳二见”,而鸾皇、凤皇、凤鸟三者是并列在一起加上次数,在朱骏声看来,这三者可以归为同一种意象。在许多古代楚辞研究者眼中,“凤”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意象,是一个包含不同神鸟的意象体系。

许多现代学者也不将“凤”简单地理解为凤凰。姜亮夫《楚辞通故》第三辑在“凤”字词条下说:“亦或曰鸾鸟、鷖鸟、曰朱雀,曰玄鸟”[6],将这几种不同的名称看作同一种神鸟。张正明在《楚文化史》中通过引用《文选》注来说明“鸷鸟”就是“凤”。[7]赵辉在《楚辞文化背景研究》中将“鸾”与“凤”等同[8]。

结合相关的文献考证,属于这一意象体系的有“凤”“皇”“鸾”“鷖”[9],它们或许是一种一物异名的文本存在。

“凤”指凤凰,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姜亮夫在《楚辞通故》中对“凤”字的第一种解释便是“古传说之灵禽”[10],“凤”字在楚辞作品中的出现频率很高,在文本表现形态上,既有单字出现的时候,如“众鸟皆有所登楼兮,凤独逞逞而无所集”(《九辩》)。又有与其他鸟类意象相组合出现的情况,如:“独不见鸾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惜誓》)

“皇”,据姜亮夫《楚辞通故》的解释,也有“凤凰”的含义。王逸《楚辞章句》在《离骚》中“鸾皇为余先戒兮”一句的下面解释道“皇,雌凤也”[11]。可见“皇”也可以归入凤鸟之中。“皇”作为神鸟意象时通常与其他意象一起连用,尤其是“凤”与“鸾”,如“鸾皇为余先戒兮”(《离骚》),“凤皇翼其承旂兮”(《九章·远游》)。

“鸾”,根据王逸《楚辞章句》对《离骚》中“鸾皇为余先戒兮”的解释,“鸾,俊鸟也”[11],可以看出“鸾”也是一种不平凡的鸟类。考之其他的文献记载可以说明这一点。《说文解字·鸟部》:“鸾,亦神灵之精也。赤色五采,鸡形,鸣中五音,颂声作则至。”[12]鸾鸟在这里被看做是神灵之鸟,它的外形与凤的“五色备举”相似,也带有“颂声作则至”的吉祥政治寓意。在《山海经》中,鸾鸟与凤凰被看做同一种鸟,《山海经· 大荒西经》:“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 一曰凤鸟。”[13]在楚辞作品中,“鸾”也常常与“凤”“皇”连用,如“鸾鸟凤凰,日以远兮”(《九章·涉江》),“孔雀盈园,畜鸾皇只”(《大招》),这也说明这几者之间存在着关联。因此,鸾鸟也可以被归入凤鸟意象之中。

“鷖”,也是属于凤鸟一类的神鸟。王逸《楚辞章句》在《离骚》中“驷玉虬以乘鷖兮”一句的下面解释道:“鷖,凤皇别名也”[11],并引用《山海经》中的一段记载“鷖身有五采,而文如凤”来进行佐证。 根据上面的论述,现将楚辞中出现的凤鸟意象按照作品罗列在下:

篇名具体文句《离骚》“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凤皇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驷玉虬以乘鷖兮”《九章·涉江》“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九章·怀沙》“凤皇在奴箕兮,鸡鹜翔飞”《远游》“凤皇翼其承旂兮,遇摩收乎西皇”“腾告鸾鸟迎宓妃”“鸾鸟轩翥而翔飞”《大招》“孔雀盈园,畜鸾皇只”“魂乎归来,凤皇翔只”《九辨》“凫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众鸟皆有所登棲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骐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谓凤皇兮安棲”“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餧而妄食”《惜誓》“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七谏·怨思》“枭鸮并进而俱鸣兮,凤皇飞而高翔”《七谏·缪谏》“众鸟皆有行列兮,凤独翔翔而无所薄”“鸾皇孔凤日以远兮,畜凫架鹅”《哀时命》“为凤皇作鹑笼兮,虽翕翅其不容”“鸾凤翔于苍云兮,故矰缴而不能加”《九怀·株昭》“凤皇不翔兮,鹑鴳飞翔”《九怀·通路》“痛凤兮远逝,畜鴳兮近处”《九叹·远游》“驾鸾凤以上游兮,从玄鹤与鹪明”《九思·守志》“实孔鸾兮所居,今其集兮惟鸮”

二、凤鸟意象的文本意义与特征

作为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相交融的产物,意象在文本中有着深刻的意蕴,并在文本结构上承担着独特的功能。梳理楚辞作品中的凤鸟意象,大致可分为三方面:代表祥瑞的神鸟;翱翔天际的使者;高贵人格的象征。而通过与《尚书》《诗经》等其他先秦典籍中的凤鸟意象进行对比,楚辞中的凤鸟意象呈现出政治色彩减弱、浪漫气息浓郁的特征。

(一)代表祥瑞的神鸟

凤鸟在传统文化中是一种祥瑞的神鸟,从众多古籍来看,凤凰出现于天下承平之际,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味。《尚书·益稷》有言:“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在舜治理下的太平盛世中,凤凰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诗经·卷阿》有“凤皇于飞,翙翙其羽”的重章叠唱,以表现“蔼蔼王多吉士”的清明政治景象。《说文解字》对“凤”的解说有“出于东方君子之国……见则天下大安宁”[12]之语,则更直接地表明凤的吉祥含义与政治意味。凤凰的这种吉祥寓意也被楚辞作品所吸收,在部分作品中,凤以吉祥神鸟的面目出现。

《大招》中有两处提及到凤鸟意象:“孔雀盈园,畜鸾皇只”“魂乎归来,凤皇翔只”。王逸对前者的注释是:“言园中之禽,则有孔雀群聚,盈满其中,又养鸾鸟凤皇,皆神智之鸟,可珍重也。”对后者的解释是:“言所居园圃,皆多俊大之鸟,咸有智谟,魂宜来归。”[11]可见这两处旨在说明荆楚的园圃里多珍稀禽鸟,进而证明“自恣荆楚,安以定只”的祥乐景象以进行招魂。《远游》中也有一处以吉祥神鸟面貌出现的凤鸟意象“鸾鸟轩翥而翔飞”,鸾鸟在宓妃演奏的乐曲、娥皇女英的歌唱、湘灵的鼓瑟中展翅起舞,营造一片祥和的景象。

若与《尚书》《诗经》等其他先秦典籍中的凤鸟意象进行比较,楚辞中这些含有吉祥意味的凤鸟意象的政治色彩有所减弱。《大招》中的凤鸟与孔雀、鹍鹄、鸿鹄、鷫鹴等珍贵鸟类并列,意在说明园圃内有着众多珍贵的鸟类。联系这一部分上文对美食杂陈、美女服侍、房屋高大的描写,下文对“曼泽怡面,血气盛只”的饱满精神描绘,这一部分实是显示楚地的富丽吉祥,天下承平的政治意味并不明显。《远游》中的鸾鸟起舞,实是抒情主人公在排解离国忧愁的一种娱乐努力,只希望在这一片祥和的场景中让自己的紧张思绪得到缓解,并不涉及太平治世的政治内涵。因此,楚辞中的凤鸟意象虽有代表祥瑞的含义,但也有自身的一些特征,最为明显的便是政治意味的减弱。

(二)翱翔天际的使者

《尚书》《诗经》等先秦文献中的凤鸟是与人保持着相当距离的吉祥神鸟,楚辞作品中的凤鸟不是高不可及的政治祥瑞之物,它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楚辞作品中,凤鸟为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所驱使,成为翱翔天际的使者,并深得人们的信任。这在《离骚》与《远游》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在《离骚》里,当出生高贵、怀抱理想的抒情主人公不为黑暗的世道所容而理想不断破灭时,他乘“鷖”来到天上寻求光明。但天上的道路并不比人间容易,抒情主人公需要不断前行,此时凤鸟起到了重要的向导作用,“鸾皇为余先戒兮”,凤鸟在前方戒严开道。主人公求道心切,便令凤鸟“继之以日夜”地不断飞行,可见他对凤鸟的信任与依赖。这种信赖在求女时表现得更加突出,在被鸩鸟欺骗,厌恶斑鸠的奸诈轻佻,而自己又碍于礼法不敢去亲自求女的窘迫之时,他想到了凤,于是“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且不论他的担忧,从他最终的选择便可以看到凤鸟是最可靠的媒使。在《远游》中,悲叹时俗困窘的抒情主人公“愿轻举而远游”,当他留下枯槁的形体而在天地遨游时,凤鸟仍是他忠诚的向导,“凤凰翼其承旂兮,遇蓐收乎西皇”,凤鸟陪伴着抒情主人公,与他一起在西皇那里遇见蓐收神。当抒情主人公在返回故国与浪游天地间矛盾踌躇时,他让凤鸟作为使者去邀请尊贵的宓妃。

这种将凤鸟作为与抒情主人公共同翱翔天际使者的的用法,打破了人与凤鸟之间的界限,使得楚辞作品极具浪漫色彩。一方面抒情主人公可以驱使凤鸟这一尊贵的神鸟,让它为自己开辟道路,使得人物形象高大而充满神奇性。另一方面通过凤鸟这一媒介而上天入地,改变作品的时空架构,整部作品显得瑰丽奇绝。

(三)高贵人格的象征

楚辞中的凤鸟意象常被拟人化,用来指代品格高洁的贤良之人或者作者自己。这在《尚书》《诗经》中是没有的。

凤鸟在楚辞作品中可以用来象征贤良之士。如“鸾皇为余先戒兮”(《离骚》),王逸对此处凤鸟意象的解释是:“鸾,俊鸟也,皇,雌凤也,以喻仁智之士。”洪兴祖也说:“上言鸾皇,鸾皇之佐也……以喻贤人之同类者。”[11]“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王逸的解释是“言我使凤鸟明智之士,飞行天下,以求同志,续以日夜,冀相逢遇也。”[11]在《离骚》之外的大多数楚辞作品中,凤鸟有时与燕雀等其他鸟类意象相对立,此时的贤人含义具有了比较的意味。如《九章·涉江》:“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王逸认为此处的鸾凤意象“兴贤臣难进易退也”[11]。又《九章·怀沙》:“凤凰在奴箕兮,鸡鹜翔飞”,王逸的解释是:“言圣人困厄,小人得志也。”[11]

凤鸟在楚辞中还被用来自喻。《九章·怀沙》有言:“凤凰在奴箕兮,鸡鹜翔飞”中的“凤皇”可以指处于“变白以为黑兮”这一颠倒社会里的被群小排斥,遭到放逐的诗人。又如“谓凤皇兮按棲”(《九辩》)王逸注为:“自喻时无知己也。”[11]“凤凰不翔兮,鹑鴳飞翔”(《九怀·株昭》)。诗人有时也会通过凤鸟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其他思想,如《惜誓》有言:“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据王逸的解释,诗人认为要像凤鸟那样等到天下清平之时再出来入仕,暗含“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寓意。《哀时命》云:“鸾凤翔苍云兮,故雉缴而不加”,认为凤鸟翱翔于苍云之间,不会受到矰缴的伤害,含有远世避害的思想。

这种将凤作为高洁人格象征的写法,较之将凤作为与抒情主人公共同遨游天地间使者的用法,更进一步地拉近人与凤的距离,最终凤与人合为一体,使楚辞更具“其思甚幻,其文甚丽”的文本色彩。这也是文学手法的运用,姜亮夫认为这种将凤比作贤智之士的手法便是“文艺设喻之一手法”[14],楚辞中广泛运用这一表现,尤其在《离骚》之后,表明人们对这一手法的注重与自觉。因此,这种具有高度象征意味的意象营造,加速了中国文学审美特性的发展。

作为作品中的重要意象,凤鸟在楚辞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有时是以祥瑞神鸟的面目而出现,营造和谐的氛围,并呈现出政治色彩减弱的特点。有时是与抒情主人公一起遨游天际的使者,拉近人与神鸟之间的关系,使得作品充满浪漫色彩。有时则是贤良之士的象征乃至诗人自我的影射,人凤融合,体现出奇特的想象,推动文学审美色彩的发展。

三、凤鸟意象的文化背景

楚辞中的凤鸟意象内涵如此丰富,这与楚地的文化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浪漫色彩,凤鸟崇拜。

(一)浪漫色彩

文化的产生以及文化品格的形成与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处于长江流域的楚地,“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史记·货殖列传》),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相对容易。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楚人自然会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他们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艺术的创作中去。并且楚地山清水秀,优美的自然风光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感,触发人们的审美意识,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所言:“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因此,在优越而又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楚人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艺术思维不断发展,形成充满想象的浪漫性格。

这种充满想象的浪漫性格体现在楚地的文化之中。在民俗上,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他们的祭祀以歌乐鼓舞来娱乐诸神。《九歌》是被这些民间祭祀所用乐歌所影响的作品,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当时楚人的祭祀特点,作品中有大量的人神交往描写,情感缠绵悱恻,众神的形象也十分具体,这里充满了想象,充满了浪漫色彩。在绘画上,楚地绘画光怪瑰奇,据《楚辞章句》中《天问》小序,在屈原的时代,楚地的先王庙宇,公卿祠堂中,“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11]在文学上,楚地文学充满了想象,如《庄子》中的鲲鹏之大,蜩与学鸠之小;乘风御行的仙人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这种浪漫色彩渗透在楚文化的方方面面。

具体到凤鸟这一具体意象的创造、使用,楚地的浪漫色彩功不可没。“凤凰”这一形象的创造,必定要借助于充满想象的浪漫精神。《说文解字》对凤凰形象的描述是:“凤之象也,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鹳顙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雞喙, 五色备举。”[12]可见凤这一形象是综合了现实生活中多种动物形象。在楚辞作品中,凤鸟既能成为与抒情主人公共同遨游天地的使者,又能够与抒情主人公融为一体,成为高洁品格的象征,都无不体现出浓郁的浪漫色彩。

(二)凤鸟崇拜

《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重黎为帝喾高辛火正,甚有功,能光荣天下,帝喾命曰祝融。”[15]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楚人是祝融的后裔, 并且祝融是高辛的火正。高辛与祝融之间的是君臣关系,这说明高辛部落集团与祝融部落集团存在着主从关系。因此,古代东方高辛部落集团以凤为图腾的崇拜观念也无疑会对楚人的文化产生影响。

凤鸟在楚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楚人的丧葬中灵魂需要凤的引导。这在出土文物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湖南省博物馆藏的楚帛画《人物龙凤图》是一幅魂幡,用来引导墓主人的灵魂进入天府。帛画上凤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并且被着重刻画,双足腾跃,毛羽飞动。可见在楚人的心目中,凤是引领亡魂进入天赋世界的一个重要向导。江陵战国楚墓出土的凤鸟漆木雕像,展翅欲飞的凤立在虎座上,高大威武,按照相关学者的解释,这种造型的雕像是为了让亡灵快速到达天界。[16]此外,楚地的墓葬中有许多凤纹棺饰,这些纹饰也起着引神导魂的作用。这种文化因素与楚辞中将凤作为与抒情主人公一同遨游天地使者的艺术表现应该有一定的关联。

另一方面楚人有以凤喻人的文化传统。如《论语·微子》中楚狂接舆将孔子比作凤凰,高唱“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庄子·秋水》中庄子在讥讽追名逐利而心胸狭窄的惠子时所用的寓言中以凤[17]代表品格高贵的人。《史记·楚世家》中,进隐者以鸟喻楚庄王,楚庄王的回答也以鸟自喻,这鸟便是凤鸟。因此,楚辞中用凤鸟意象来象征着高洁的品格是自然而然的文学现象。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楚地优越又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楚人形成了充满想象的浪漫性格,这种气质渗透于楚文化的方方面面。而楚地盛行的凤鸟崇拜传统也对楚文化的塑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楚辞作品中充满了内涵深刻的凤鸟意象。

结语

凤是楚辞中常见的重要意象,楚辞中的凤鸟意象是一个宏大的体系,它包括作品中的“凤”“皇”“鸾”“鷖”。这些凤鸟意象在楚辞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并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或是代表祥瑞的神鸟,营造和谐的氛围,而政治色彩有所减弱。或是与作品中抒情主人公共同遨游天地的使者,为作品增添浪漫色彩。或是贤良之士乃至作者自身的隐喻,寄托深厚的情感,推动文学审美特征的发展。凤鸟意象的背后是楚地文化的博大精深,楚文化的浪漫色彩,楚人的凤鸟崇拜都对凤鸟意象的创造、运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对楚辞凤鸟意象的综合考察,可以对楚辞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更好地了解楚辞与楚地文化的一些具体关联。

猜你喜欢
王逸神鸟楚辞
神鸟加赫加
跳起欢快的神鸟舞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李铁环作品
屈原和楚辞
神鸟节旅行
神鸟
金龟记
醇厚隽永 洒落天成
——王逸书法艺术
以《诗》释《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