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化螟田间防治药剂筛选与比较

2020-10-12 14:15杨进李朝晖陆明星
农业与技术 2020年17期
关键词:筛选比较药剂

杨进 李朝晖 陆明星

摘 要:本研究对比分析了7种环境友好型农药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旨在筛选出用于二化螟防治的高效环境友好型农药。结果表明:在施药14d和21d后,8000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处理小区的枯心数最低,而在施药42d后100亿·μL-1短稳杆菌悬浮剂处理小区的枯穗数最低,为8.00个;在施药14d后,8000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的防效最高可达96.17%;施药42d后调查发现,25%杀虫双水剂200g·667m-2处理小区的二化螟残留活虫数为76.67头。7种农药的综合控制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8000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亿·μL-1短稳杆菌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0%三唑磷>200g·L-1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甲维盐乳油>25%杀虫双水剂。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田间防治;药剂;筛选;比较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915016

收稿日期:2020-07-20

作者简介:杨进(1982-),男,硕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通讯作者陆明星(1984-),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害虫防治。

二化螟是我国水稻种植中重要的害虫之一,曾在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为害严重,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后除了东北地区,全国其它稻区水稻二化螟的田间种群数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生产防治策略中一般都是在防治其它害虫时进行兼治。但是,近年来水稻二化螟在我国局部地区又暴发成灾,尤其是我国的南方地区,给当地的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威胁[1,2]。同时,据田间调查发现,二化螟从南到北有逐渐加重为害的趋势。在我国水稻安全生产过程中长期依赖化学农药防治手段来防治二化螟,导致市场上部分常用农药对二化螟产生了严重的抗性,加之用药时间不正确、用药量过度等都进一步加重了二化螟的抗性[3,4]。目前在南方地区二化螟暴发成灾之时,市面上用于防治二化螟的农药效果普通不佳,给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带来了巨大困难。江苏是重要的水稻生产大省,同时近年来江苏省对水稻的绿色生产问题也非常重视,率先实现了农药的零增长。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江苏省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治的实际需求,评价和筛选了用于二化螟防治的高效环境友好型农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择在扬州仪征市夏家营进行统一水肥管理的水稻田进行相关实验,水稻品种为“两优688”。在试验期间不施用任何其它农药,并且在开展试验前对水稻田中二化螟的为害和龄期进行调查。

试验中的供试药剂如下。

100亿·μL-1短稳杆菌,悬浮剂,600mL·667m-2;镇江市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8000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25mL·667m-2;山东鲁抗生物农药有限责任公司。

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0mL·667m-2;美国杜邦公司。

200g·L-1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667m-2;美国杜邦公司。

25%杀虫双,水剂,200g·667m-2;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

5%甲维盐,乳油,4g·667m-2;南宁市瑞邦农化有限公司。

20%三唑磷,乳油,100mL·667m-2;江苏东宝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在第2代水稻二化螟3龄幼虫之前进行施药,施药前后天气晴朗,平均气温30℃左右,无明显降雨。每处理重复4次,每小区面积36.6m2。每个施药小区之间都用空白小区间隔开,以清水作为对照。使用手动喷雾器进行喷雾,用水量为45kg·667m-2。施药后每隔7d调查1次,采用小区全查法在调查前期调查水稻的枯心数,在调查后期调查水稻白穗数和枯孕穗数。最后1次调查后,将所有处理区水稻白穗株和枯孕穗株带回室内剥查检查二化螟活虫数。

2 数据分析

使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One-way ANOVA方差分析。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误来表示,相关数据处理公式如下:

防治效果(%)=对照螟害株数-处理螟害株数对照螟害株数×100

相对杀虫效果(%)=对照残活虫数-处理残活虫数对照残活虫数×100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农药对二化螟防效比较与评价

施药7d、14d、21d、28d、35d和42d后经过调查发现,在施药7d后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处理小区的枯心数最低,为36.67个;在施药14d和21d后,8000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处理小区的枯心数最低,分别为1.67和5.67个;施药28d后,8000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处理小区的枯穗数最低,为2.00个;施药35d后,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处理小区的枯穗数最低,为2.33个;施药42d后,100亿·μL-1短稳杆菌悬浮剂处理小区的枯穗数最低,为8.00个。

不同的农药其防效有显著差异,并且持效期也有所不同。如,100亿·μL-1短稳杆菌悬浮剂600mL·667m-2在施药7d后,其防效为46.44%;在施药14d后具有最高防效,为70.88%;并且,在施药42d后其防效仍然达到64.44%,與其它6种农药的防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尽管8000IU·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25mL·667m-2在施药后7d的防效仅为2.56%,但在施药14d后,其防效达到最高,为96.17%;但在施药42d后,其防效仅为27.41%。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0mL·667m-2在速效性和持效性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施药14d后其防效达到最大值,为69.35%,但在施药42d后其防效仅为27.41%。5%甲维盐乳油4g·667m-2、200g·L-1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667m-2和25%杀虫双水剂200g·667m-2最高防效均超过50%,但药效持效期都较短。而20%三唑磷100mL·667m-2在施药7d后对二化螟没有防治效果,但在施药14d防治效果达到最大值,为82.38%,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防治效果逐渐下降(表1)。

猜你喜欢
筛选比较药剂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AF-701药剂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
晋北豇豆新品种鉴定筛选与评价
不同西瓜嫁接砧木的筛选与研究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