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0-10-12 14:15丁钊
农业与技术 2020年17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茶叶属于人们日常消费品中的重要部分,无公害茶叶由于其对人体的伤害较小、安全级别较高,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对无公害茶叶进行栽培,同时有效预防病虫害是当下茶农应当重视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915033

收稿日期:2020-08-18

作者简介:丁钊(1988-),男,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植物营养。

我国对于茶叶的种植极为重视,这是因为茶叶是我国人民的日常消费品和生活用品之一,同时其市场销量相对较大。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社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茶叶的饮用安全,并对其安全程度有了具体的要求。因此,无公害茶叶应运而生,此类茶叶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被控制在一定标准范围之内,而且对于人体的益处相当多。为了培养出更多的无公害茶叶,必须提升茶农的种植技术和水平,同时还要预防病虫害,尽可能提升无公害茶叶的质量和安全等级,保障茶叶生产绿色、可持续化和健康化发展。

1 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

1.1 选择无公害茶叶的生产基地

想要培育出高质量的无公害茶叶,必须选择适当的无公害茶叶种植基地。这类种植基地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强、酸性或弱酸性沙土质为主、透水性强的土地;无公害茶叶种植基地中要严格把控病原菌的含量,保证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一般无公害茶叶种植基地中的病原菌数量在104~105个·g-1,寄生虫的卵数应当不高于10个·g-1,且随着无公害茶叶公害等级的数量增加,病原菌和虫卵的含量会更低;重金属含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一般无公害茶叶种植基地中的汞和镉含量不超过0.3mg·kg-1,铅的含量则是不高于250mg·kg-1,且茶叶的无公害等级越高其中的重金属含量则越低。相比普通的无公害茶叶,AA级别和A级别的茶叶对此控制得更加严格;减少茶叶污染是创造无公害茶叶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无公害茶叶在种植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周围的尘土、水源以及空气能达到极高的标准,避免污染水源在无公害种植茶叶基地的上游,同时尽可能避免引进污染企业。周边的环境中不应当有重工业企业,定期对茶叶种植基地周边的水源、温度、湿度等进行检测,确保周围的环境适合无公害茶叶种植和生长。

1.2 选择优良的无公害茶叶品种

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其品种的实际质量的影响,因此在种植无公害茶叶的过程中应当选择优质、抗病性高、高产量以及高适应能力的茶叶品种。为了有效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应当将不同的茶叶品种进行搭配,这样既能保证茶叶的产量,又能有效保证无公害茶叶在生产过后满足市场的供应。一般搭配品种的具体方法是根据茶叶的发芽时间,茶叶中特早生和早生占据总比的20%,而中生和晚生的品种占据总比的30%,这样的搭配比例符合无公害茶叶种植的原则,同时也能最大化无公害茶叶的种植利益。

1.3 田间管理

茶叶种植与一般的农作物有着较大区别,其种植技术相对比较精细,同时这也是无公害茶叶高质量生产的重要保证。

1.3.1 土壤管理

在茶叶种植时,应当保证土壤长期稳定在相同水平的质量上,避免土壤出现板结的情况,时常进行疏松土壤,及时清理杂草。另外,还要覆盖秸秆和草料,以提升土壤中的有机养料比例和含量,进一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活性。如,可以在种植一至三年生幼茶的土壤中增添部分绿肥,或引入蚯蚓,促使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土壤结构得到较大改善。

1.3.2 施肥管理

无公害茶叶与普通茶叶相比,对于农肥残留物的检测严格程度更高,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施肥控制在标准的范围之内,且施肥总量也应控制在一定标准范围内。另外,还要根据茶叶的不同生长状况和土壤的不同阶段,按照所需营养补充程度进行针对性施肥,在保证营养供给的前提下,降低无公害茶叶的农肥残留。无公害茶叶的种植需要较厚和较深的基肥,可以利用动物尸体、农家肥、绿肥进行堆放,时间以1~6个月为宜。

1.3.3 水分管理

无公害茶叶对于水分的要求相对较高,要求深层次的土壤保水量在75%~90%。为了能够达到标准和要求,可以在土壤上覆盖薄膜,或通过建立蓄水池和节水灌溉的方式进一步保证土壤中的保水量。在气候相对比较干旱时,土壤的保水量容易低于70%,因此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引水灌溉,灌溉水源必须清洁、无污染,其水质必须达到国家的地表水质量标准。此外,在温度较低的气候中,为避免茶叶冻伤冻坏应当运用塑料大棚的方式对茶叶进行保护。

2 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措施

茶树在健康生长的过程中离不开病虫害的防治,同时这也是保障无公害茶叶能够高质量、高产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及时对无公害茶叶开展化学、生物、物理防治以及修剪树枝等措施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

2.1 修整树枝

茶树与其它树种相比,对于光热的敏感程度更高,且茶叶的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热量、水分以及光照的影响。对茶树树枝进行修整主要是为了形成良好的树冠,并对光热进行有效调节,有效预防病虫害的侵袭。

2.1.1 修剪原则

必须要基于茶树的生长规律和分枝习性来对茶树枝进行修剪和整形,促使茶树朝着密集化、矮壮化和整齐化的方向不断生长。而且茶树本身的生长需要较高的营养,通过修剪幼龄茶树的树冠可以促使其树冠定型,加速茶树的快速生长。在修剪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高低不齊的情况,留下的枝条必须要粗壮,且具有较强的顶端生长优势。

2.1.2 修剪方法

轻修剪。该方法是对茶树的茶芽数量进行调节,将过多的茶芽进行修剪,可以对树冠产生较高的刺激性,保证茶树的愈合能力大大提升;轻修平。通过应用该方法使茶树的树冠保持相对平整的状态,修剪后的茶树发芽率也会相对较高;深修剪。该方法主要是对茶树的枯枝、老枝进行剪除。同时需要注意,在修剪茶树的过程中发现病虫害枝叶时,要将枝叶剪除,并及时进行清理,避免造成茶树出现大面积染病的情况。

2.2 加强种植基地内部的环境清洁度

无公害茶叶的种植对于周边的环境要求相对较高。因此,种植时禁止在茶林的内部投放任何垃圾,在清理杂草和落叶后,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对化肥的应用数量应当控制在一定的标准范围之内,减少因使用化肥过量而导致病虫害的出现。

2.3 物理方法

除了对树枝进行修剪,提高基地内部的环境清洁程度之外,针对防治病虫害还可以应用物理方法。如,通过在茶树上挂置黑灯来对害虫进行诱杀,或应用害虫无法忍受的超声装置来进行驱赶。这些方法的见效程度相对较快,且成本较低,对于茶树和人体的健康危害程度相对较小,种植无公害茶叶的面积相对较大时,可以利用此类防治方式。

2.4 化学方法

在对无公害茶叶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时,化学方法的使用应当更加科学化,而且要作为物理方法的辅助性方法使用,杜绝乱用和滥用化学药剂。在茶叶的采摘季节,绝对不能应用农药,期间还应积极检测和稳定茶叶中的铜含量。在茶叶季节结束后,为了降低下一年的病虫害发生概率,可以使用石硫合剂进行喷施。但要注意的是,使用前必须进行科学化地调配和检测,避免茶叶中残留的农药含量超标。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进步以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无公害食品应运而生。茶叶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饮品之一,因此对于茶叶的安全性人们的需求也不断提升,无公害茶叶的出现受到人们极大地青睐。无公害茶叶的栽培需要具备精密的栽培技术,而且病虫害防治也是无公害茶叶提升自身质量和产量的重要保障。鉴于此,本文提出合理选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田间管理、选择优良品种的方式来栽培无公害茶叶;而在病虫害防治技术上,主要提出修剪枝叶、保证环境的清洁程度、运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等方式。最终可以为种植无公害茶叶和促进无公害茶叶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林杰.无公害茶叶的高效种植技术要点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04):130-131.

[2]王李萍.山东日照岚山区无公害茶叶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1):77.

[3]郭顺平.安徽海阳镇无公害茶叶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08):77.

[4]雷晓艳.探究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J].农家参谋,2020(04):15.

[5]蒋蓉,纳美仙.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河南农业,2019(05):19-20.

[6]许建新.原生态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03):29-30.

(責任编辑 周康)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