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户社会资本的消极影响研究以阜阳市S村低保户研究为例

2020-10-12 14:15许娟马伶俐田中正
农业与技术 2020年17期
关键词:低保户资本资源

许娟 马伶俐 田中正

摘 要:本文以农村低保户收入、网络关系以及社会资源为切入点,探讨社会资本对农村低保户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对S村低保户的定性访谈,了解到社会资本不但影响低保户的生活且束缚低保户的发展,导致该群体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调查结果表明,低保户的社会资本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局限,这种社会资本上的局限和狭窄,直接影响低保户的收入,社会资本影响收入差距的作用过程是致贫的关键原因,因此,社会资本是维持和固化低保户贫困的微观机制。针对这一重要原因,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關键词:农村低保户;社会资本;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915059

收稿日期:2020-08-05

作者简介:许娟(1996-),女,硕士。研究方向:农村发展;马伶俐(1995-),女,硕士。研究方向:农村发展;田中正(1997-),男,硕士。研究方向:农村发展,农村现代化教育。

1 问题的提出

继1997年国务院下发的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相关规定,到2004年十六大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目标,再到2018年党中央将脱贫攻坚纳入“四位一体”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格局,将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位置。这一系列党政方针上的变化,均表明“低保户”这一类群体是整个社会备受关注的焦点。相关数据显示,2010—2019年,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到551万人,累计减少9348万人,贫困率从10.2%下降到0.6%,累计下降9.6%。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村为2.6万个[1]。从数据中得知,尽管这几年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但全面脱贫工作刻不容缓,“贫困”、“低保”一类词仍为社会关键词,而农村低保户社会资本研究这一命题符合当今时代发展主题。翻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社会资本理论诠释、社会资本在企业管理发挥的作用等内容,以“农村低保户”为对象,分析社会资本的反向作用的研究文献少有。从社会资本角度分析低保户,可明确低保户在其它资本方面的短板,发展农村低保户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从而帮助低保户摆脱贫困的处境。且这一论题的分析可为后面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在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该论题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2 相关概念厘定

2.1 农村低保户

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相关通知中提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指因病致贫、残疾,无行动能力或年纪过大无依无靠以及不可逆因素导致家庭突发变故等原因造成家庭贫困的农村居民”[2]。即指共同开支的具有血缘关系或亲属关系的成员生活在一起,拥有当地户籍且年人均收入不高于该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本地长期居住,并向当地民政局申请低保资格,领取低保金的农村居民。“输血式”的救济成为一张“安全网”,发挥着社会兜底的作用。

2.2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最早被应用于社会学学科中,社会学科中对社会资本的最早阐述者是皮埃尔·布迪厄和詹姆士·科尔曼。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资源有关,每个社会个体都会利用这个网络去实现自己的利益。这些拥有的资源与一种持久性的网络占有状态有关,这个网络或多或少是彼此熟悉和赏识的制度化关系。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不是某个独立的实体,这种资本包涵多种不同的实体,这些实体是由社会结构某些层面组成的,其便利了这个结构中的个人或团体的特定行为。国内代表性学者林南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嵌入社会结构中,动员社会中的个体采取有目的行动去摄取,这种资源分为2类,即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边燕杰从社会网络关系、社会网络结构、社会资源3个方面解释了社会资本,其认可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网络关系的观点,认为这种关系被人们所熟悉;也是一种社会网络结构,这种结构规范和约束了人的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资源,可提供在这个社会结构中的人员使用社会网络中嵌入的资源[3]。

概括而言,社会资本更多的与社会网络中的资源有关,社会资本是表面存在或是潜在资源的积累,其镶嵌于社会交际网络和社会关系之中,同时社会资本也是一种个人属性,用来追逐人的利益。

3 农村低保户现状描述及发展困境分析

进入S村调查当地的低保户,与其进行当面访谈,了解其家庭收入来源,以及家庭社会资源和家庭交往关系。在获得的一手资料中,选取了2则低保户的案例对其进行社会资本分析。

3.1 S村低保户生活现状描述

3.1.1 案例1老人独居,现年77岁,高龄五保户,未婚,无子女,由于患有脑血栓,听力处于半失聪状态,精神有问题,生活无法自理,身边没有其他亲人。有一哥哥,哥哥已去世,现和嫂子住一起,现由嫂子抚养,2人住在1间较小的房子里,生活来源主要靠该老人五保补助每月460元以及老人的退伍军人抚恤金。嫂子现年80岁有三儿两女。女儿和儿子生活条件也不太好,对老人也不孝顺,平常就两老人住一起,逢年过节也不买东西看望老人,邻居有时看不过去会给其送旧衣服和吃的。

3.1.2 案例2一家4口人,丈夫英年早逝,户主一人带3个孩子,经家里亲戚介绍找份工作,在外打工挣钱将孩子拉扯大,户主现年65岁,前几年患乳腺癌,一直吃药,家中因病致贫,家中3个孩子早早辍学,2个儿子已成家并在外地打工,女儿未嫁,村干部曾帮忙介绍工作,但女孩拒绝村里介绍的工作,自己在餐馆找了份工作,月收入2000多。2个儿子家庭条件不好,很少给老人赡养费和生活补贴,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靠政府给的田地补贴和低保。家里养的2只羊也是村里所给,平时待在家里,现住在小儿子家帮忙带孙子。

3.2 S村低保户发展困境的社会资本分析

社会资本类型主要分为2种,制度型资本和关系型资本。制度型资本在处理某领域的问题时会有明确的规则和步骤,以交易作为集体行动的基础,以完成任务、规则和步骤为动机;关系型资本以关系作为集体行动的基础,信念和价值是动机来源,与家庭、伦理、宗教领域关系最为密切[4]。从上述案例中,低保户的社会资本主要涉及的是家庭伦理方面,因此主要从关系型资本角度去分析上述案例中低保户的社会资本。案例1中的老人无子女,身体残疾,血缘关系淡薄,朋友少,与村里人缺少交流,只有转移性收入。案例2中户主一人抚养子女,靠亲戚帮助找到工作,后身患疾病,女儿拒绝村里帮助,儿子家庭条件不好,整个家庭自身发展能力差。这2个低保户共同点就是关系型社会资本存量较少,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主要就是实际能够使用的社会资本,包括基于血缘亲缘的家庭资源,基于地缘的乡邻关系,基于业缘的朋友网络。而这些关系型资本自身也存在缺陷,低保户在遇到困难时,首先会想到从这3方面的关系资本寻求帮助,局限的关系社会资本限制了其交往范围,只能在生活和精神上得到一些短暂支持,不能从本质上帮助其脱离贫困处境。

4 社会资本对低保户的反向作用分析

与富人相比,穷人拥有更低的时间机会成本和物质资本存量,因而穷人比富人更加依赖社会资本。但低保户的社会资本有限,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在家庭或成员内在发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部分内容理论基础主要是波茨提出的社会资本4个消极后果:排挤圈外人;对团体成员要求苛刻;限制个人自由;用规范消除异己。以下结合波茨提出的理论分析农村低保户的社会资本带来的消极影响[5]。

4.1 社会资本的排斥性,致使低保户融不进强社会关系网络获取资源

波茨提到社会资本排斥外圈人,为团体成员带来强大的利益关系的同时也能够阻止他人获取圈内利益。当一群共性的人组成一个团体,这个团体想从自身群体中获取资源或利益,那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利益就会受损,其他成员要想获取社会资源就需付出更多代价[6]。农村低保户群体,社会资本较一般户匮乏,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无法支持其去付出更多的代价获得社会资源,因此低保户的发展会迟滞于已获得资源群体的发展。获得资源的群体,其联系密切,组成了一个社会网络,这个网络的封闭性导致了社会资本的消极结果,社会资本为社会网络内的成员带来强大的利益,但是限制了网络外成员的进入并获得社会资本。低保户这一群体就被遗忘在这个网络之外,圈外的低保户无法获得社会资源,也进不去圈内,社会资本的排斥性使其成为一种“外圈人”,无法在社会资本中获益。

4.2 关系社会资本中强弱关系网,阻碍低保户潜在发展

波茨在社会资本消极影响中有提到,通过强关系网协助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获得收益,通常也会妨碍这个群体之外的其他人取得这个群体所拥有的特定资源[7]。低保户自身的关系资本也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在强关系中,由于前文有提到低保户因为人力、财力的限制接触不到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所以其所接触的强关系也只是同质性群体。低保户强关系网中,主要包括邻居、频繁走访的亲戚、联系密切的朋友。但是这些交往的人中大都是同质类群体,从其身上所获得资源十分有限。在走访S村低保户的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男性劳动力都在外地建筑工地上班,村里女性会聚集在一起做手工活,打零工补贴家用。访谈一家低保户时,其提到因为父母年纪大,家里孩子上学,不能出远门做苦力,本打算跟亲戚朋友借钱搞养殖业,但亲戚朋友自己生活也艰难,没有余钱可供出借,后来还是被迫出门打工,且亲戚朋友介绍的工作一般工作累、报酬低。从这些谈话中可以得知,低保户有限的强关系网络也因为资金、资源的限制无法摆脱贫困的处境。而且,在这些强关系交往中,低保户一般会处于劣势地位,所获得资源也是别人挑剩下的。低保户的强关系资本因有限的资源、选择的劣势地位导致其无法激发自己的发展潜力去获得财富。

低保户的弱关系网主要涉及的是政府、村干部基层人员。由于数量和质量上的限制,政府无法为每个低保户提供就业。政府在帮助低保户摆脱生活困境时,主要靠的还是政策上的救助,低保、五保、健康扶贫等。村干部在对低保户进行扶贫时,靠的是人文上的关怀,逢年过节的问候、国家低保户政策的告知或者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如案例2中提到村干部为户主女儿提供就业机会,由于户主女儿对村干部提供的工作不满意,选择了自己就业。这些提供的物质帮助和人文关怀的短暂支持,无法使低保户争取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弱关系社会资本在为低保户提供帮助时,更无法激发低保户自身动力的发展。因此强弱关系社会资本的限制,导致低保户无法突破自身困境的束缚,发挥自己的潜力。

5 促进低保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从社会资本视角角度分析低保户,研究发现低保户只能从自己仅有的关系社会资本去寻求帮助和获得资源。因此,要想使低保户摆脱现有贫困,只能通过增加低保户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源等方法丰富和扩大低保户的社会资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资本对低保户的反向作用。

5.1 重视教育脱贫工程,保证低保户子女教育资源

党十三大会议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优先发展思想是社会进步的指南。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下,政府单位应该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保障低保户子女获得教育资助的资格和途径,确保每一位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因贫困失学。农村的教育资源欠缺,没有优质的教资力量、前卫的多媒体网络、完善的运动场所。另外,在走访中得知很多低保户的子女都是留守儿童,放学后无人輔导功课。面对这些资源的限制,政府应建设良好的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实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学校,保证低保户子女在受教育阶段能够发挥自身的潜力,突破原生家庭带来的社会资本限制,发展超越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加以信任、合作为基础的人力资本,使其不会陷入与自己父母同样的困境,因为人力、财力的因素被排斥社会网络外,接触不到优质资源。

5.2 增加农村基层人员,鼓励发展民间独立帮扶组织

低保户家庭情况的动态评估需要通过县乡村三级干部、扶贫专干力量亲自走访调查才能知晓[8]。走访需要大量的人员,但就目前整体形式来说,由于人员数量的限制,基层人员仍无法做到全方位了解农村低保户的家庭情况,导致低保户不知扶贫政策,遇到困难无法解决。应增加农村基层力量,并将这种力量逐渐年轻化,即能符合现代农村的社区化趋势,能做到精准到户,通过运用基层力量,帮助低保户获取应有的社会资源,并关注低保户就业问题,解决其社会资本匮乏难题;村基层人员可以鼓励村民发展独立帮扶组织,增加低保户的帮扶力量。村干部可以动员村里的教师、家庭医生以及村里家庭发展较好的村民等,使其组成一个帮扶组织,每个帮扶人都分配定额的低保户,定期去低保户家中走访,了解低保户家庭近期发展、子女学习情况、就业状况等。并为低保户宣传扶贫政策,帮助查看政策福利是否齐全。“扶贫先扶智”,可向低保户宣传“劳动创造财富的意识”,让贫困户认识到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这也避免了出现“养懒汉”的消极结果。走访时,低保户有表示,村干部平常工作繁忙,有些小事不好意思去麻煩。面对这种问题,民间帮扶组织的力量就显得极其重要,这也是低保户人力资本的一种积累。如果说村基层组织的帮助是政策性帮助,那么帮扶组织则是一种人性关怀,两者结合才能优化农村低保户的社会资本,增加低保户的人力资本。

5.3 发展产业扶贫工程,拓宽低保户获得社会资源渠道

走访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低保户都是以转移性收入为主,一旦脱离这种收入,低保户的家庭就无法维护自身的发展。这种外在发展的推动力治标不治本,对低保户处境并没有多大改变,低保户脱离贫困处境,还需要自身内在动力发展。只有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养业、林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让低保户通过入股投资的方式参与产业扶贫获得收益,扩大其收入来源,才能为其提供可持续性的,足够富裕的生活[9]。另外,还可以创建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明确帮扶人到户的帮扶和指导措施,低保户家庭在发展扶贫产业项目过程中,如遇到种养殖业等技术和经营生产的问题,指导员制度可以帮助低保户协调解决产业经营生产的困难。县、乡镇单位以及村干部在利用政府拨款的扶贫资金时,应该从低保户长远发展出发,引进一些可持续发挥效益的产业,指导每个村发展长期具有稳定收益的扶贫产业项目,以低保户的内在发展为目标,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 丛芳瑶.2019年全国农村贫困减少1109万人[N].光明日报,2020-01-24(03).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知[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5-06/13/content_2878972.htm.2008-03-28.

[3]夏敏.当代中国农村地区社会资本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4]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萨拉格尔丁.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5]C.格鲁特尔特,T.范·贝斯特纳尔.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6]李保平.社会资本消极功能的社会排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02):32-34.

[7]洪姗姗.探析农村低保户社会资本的消极影响——以厦门市翔安区低保户研究为个案[J].管理观察,2009(13):60-62.

[8]李洋.庄河市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9]高琪.农村低保户与扶贫开发衔接背景下甘南藏区贫困户可持续性生计水平评价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8.

(责任编辑 周康)

猜你喜欢
低保户资本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美国“低保户”约翰逊
“抓阄”评低保,荒唐!
“抓阄”评低保,荒唐!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对策──以五保户、低保户为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