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学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2020-10-12 14:15陈国栋胡守林何良荣翟云龙吴全忠罗新宁李玲万素梅
农业与技术 2020年17期
关键词:农学专业问题与建议调查问卷

陈国栋 胡守林 何良荣 翟云龙 吴全忠 罗新宁 李玲 万素梅

摘 要:为了解实践教学实施情况、掌握最新教学实践反馈意见,对2016级农学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专业实践教学问卷调查。发现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专业实践不能反映学科前沿、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对实践方式和实践效果不满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实践教学;农学专业;调查问卷;问题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915061

收稿日期:2020-08-11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农学特色品牌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20101510);塔里木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TDGJYB1905,TDGJZD1804);塔里木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农业推广学)(项目编号:22/2201029035)

作者简介:陈国栋,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的教学和科研;通讯作者万素梅,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的教学和科研。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设有课堂实验实习、集中教学实习、校外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实习4个主要环节。近年来,学校对实践教学质量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与不断改进,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新时期、新发展的前提下,实践教学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实习与教师科研活动间的矛盾、生产实习与学生就业间的矛盾、毕业生实践技能与用人单位需求间的矛盾、完成毕业论文与单位实习间的矛盾、农学科学研究周期长与实践实习时间有限间的矛盾等。鉴于此,农学系组织长期在实践教学一线的教师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时间、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职责等方面,拟定了28道题目进行问卷调查,对实习情况进行调研,旨在了解实践教学具体实施情况、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看法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掌握最新教学实践反馈意见,及时对实践教学内容做出对应、合理地调整,以便今后更合理地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

1 对象与方法

此次问卷调查对象为2016级农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地点分为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是结合学生各自指导教师的科研活动进行;调查对象有男生有女生,有汉族学生有少数民族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8份,回收问卷108份,其中有效问卷105份。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大体能够反映本学科前沿

在参加此次调研的对象中,认为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大体能够反映本学科前沿的占到73%,其中,认为部分能够反映学科前沿的占56%,能够反映学科前沿的占17%;对实践教学内容是否反映学科前沿问题没有感觉的占15%;而觉得实践教学内容陈旧、不能够很好反映学科前沿的占12%。以上数据表明,农学实践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一定新知识,但是在有些内容上仍需要做出调整,以此来适应学科的发展以及满足新时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另外,教师需要在理论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学科前沿的认识和感知,让学生在实践教学开始前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储备。

2.2 实践教学中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调查结果显示,仅41%的调查者认为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能紧扣科技和社会发展前沿,教学内容更新及时;25%的调查者认为教师对实践教学内容更新不够及时;18%的调查者认为实践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而16%的调查者认为实践教学中教师沿用几年前的内容。这说明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理论不能够很好地与实际(实践)相结合,部分教师在教学理论内容上没有做到及时更新及调整,内容陈旧,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對实践教学没能起到指导作用。

2.3 现场考核结合撰写实践报告考核方式较为合理

对学生满意的实践教学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现场考核结合撰写实践报告、考核各占50%,单独记成绩的占43%;选择现场考核、单独记成绩和撰写实践报告考核、单独记成绩的各占16%;而选择不用考核,根据平时表现、考勤记成绩的占25%。以上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践教学课程成绩评定需要考核,而现场考核结合撰写实践报告考核作为课程成绩评定方式最为合理。

2.4 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参加问卷调查者中,9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通过实践教学过程能够提高其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就提高程度而言,13%认为提高较快,60%认为有所提高,而22%认为提高不明显。此外,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其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分析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实践教学总体上是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但提高程度与学生期望值存在一定程度偏差,甚至存在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没有帮助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对部分实践内容及实践实习基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2.5 农学专业实习时间安排基本合理

实习时间安排是依照教学进程并结合学生实践需求而制定的,每个实习环节时间安排根据教学目的而存在差异,且在特殊情况下,教学实习起止时间可做适当调整。但就不同的学生而言,对实习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存在不同的看法,在参加此次调查问卷的人员中,认可农学专业实习时间安排的占到79%,其中,认为基本合理的占45%,认为合理的占34%,而认为时间安排不合理的占21%。以上结果表明,大部分调查者还是比较认可农学专业的时间安排,对于持否定态度的调查者,需要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原因,根据具体的意见做出相应调整,争取制定出让学生比较满意的实习时间安排。

2.6 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满意度较高

关于学生对实践教学基地安排的实习内容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达到78%,其中,很满意的占11%,满意的占38%,基本满意的占29%,而对教学内容不满意的占22%。考虑到教学基地选择的随机性以及被调查者个人的喜好,可以认为实践教学安排的实习内容还是比较合理的,对于不满意的同学的要求应及时了解,对应地与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协调,做出最利于学生成长需求的调整。

2.7 农学专业课教学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侧重实践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是贯穿高等教育专业教学全过程的基本矛盾关系。正确把握两者关系,是有效开展专业教学的关键。农学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不同于其它学科。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更看重于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比例达到91%),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掌握本学科知识。

2.8 实践中学生缺少自学、操作和设计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认为自己能力欠缺的探查中发现,认为缺少自学能力的占30%;认为缺少敢于动手操作勇气的占29%;认为缺少设计合理操作步骤的占28%;认为缺少抗挫折能力的占13%。分析不同选项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比较看重自学能力、操作和设计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在培养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多鼓励学生动手,在试验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去设计试验步骤,逐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9 实践教学中实习设备有限且对学生关心不足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习设备有限以及对学生关心不足的各占27%;准备不充分的占24%;缺乏激励措施的占22%。以上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教学实践中给予重视。

2.10 学生希望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

和以往不同的是,在参加此次调查问卷的人员中,选择校外实习基地的占68%;倾向于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做试验的占22%;倾向于校内以及选择无所谓的各占5%,可见选择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是学生们最为青睐的实习方式。

3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3.1 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深化实践教学内容

农业生产是以实践为起始,通过不断地经验累积而总结为理论知识的,其是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创新方法去总结理论的、不断提高农业实践质量的循环过程[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农学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深化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让学生掌握农学实践教学的目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语言表达等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3.2 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改善学生实习场所

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基本條件,是学生实习的重要场所[2]。应重视对实习场所条件的改善,通过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建立校地双赢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在现代化农业生产单位实习过程中,能全面了解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现代化农业技术应用的特点;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下,切实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开阔学生眼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为企业创造了利益,可以从企业处获得一定的效益利润[3]。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效果[4]。实习指导教师应由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并对生产实际较为熟悉、了解实习单位基本情况的骨干教师担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重视程度,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鼓励实习教师参与农业科学研究,以科研能力促进实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应用型较强的内容,强调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将科研项目和生产实践中的新成果、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本专业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传授给学生。

3.4 加强安全防范措施,融入人文关怀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安全教育,认识安全责任,制定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积极性,扎实开展安全实践的宣传和安全教育活动,把安全教育纳入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相关课程。改变教师教学理念,倡导“以爱为先,以人为本”的理念[5],把人文关怀融入到实践课教学中去。具体体现为,在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中心,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人文关怀用语言实实在在地、随时随地地表现出来。

4 结语

关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完善工作才刚刚开始,在运行过程中难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使其日趋完善。相信通过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必将闯出一条新路,为培养面向现代化、大农业及服务边疆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唐鑫华,邹德堂,王敬国,宁海龙.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09):106-109.

[2]戴克林,龚兵丽.应用技术型人才视野下新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199-202,270.

[3]齐幼菊,卢方,厉毅.开放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远程实验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应用探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06):56-64.

[4]林健.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1):1-14.

[5]袁佳.以人为本,以爱为先—人性化护理服务[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1):329-330.

(责任编辑 李媛媛)

猜你喜欢
农学专业问题与建议调查问卷
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