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探究

2020-10-12 13:02王峰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0期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化

王峰

摘 要 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对此,需要积极研究采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以保证网络环境安全。

关键词 信息化;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近年来,网络已经逐步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人们借助网络能够完成饮食、购物、出行和工作等方方面面,但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存在使得人们的个人隐私信息和财产安全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这就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视程度,并对计算机系统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工作。

1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

1.1 网络病毒

通常情况下,网络病毒是以代码的形式存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是却具有不可估量的破坏性和复制能力,随时可能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坏。一旦网络病毒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就会破坏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并对其他程序造成传染。有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网络病毒破坏系统程序的同时,窃取到商业机密或者隐私信息[1]。同时,网络病毒还可以对系统中重要信息进行篡改和销毁,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1.2 黑客攻击

网络黑客自身掌握丰富的计算机设计和编程技术,但是其操作手段是极不正当的。网络黑客善于发现网络系统中所存在的漏洞问题,并以此为途径来盗取用户的数据信息或者对用户的网络程序进行干扰,使得计算机系统陷入瘫痪状态。网络黑客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但是其隐蔽性较强,技术手段高超。在计算机系统遭遇网络黑客攻击时,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遏制和制止。

1.3 系统漏洞

网络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较为复杂,再加上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使得计算机程序在设计的同时会存在不同性质的系统漏洞,这些主要是受编程人员的技术水平影响,也可能存在主观疏忽的因素。但是,如果这些系统漏洞被不法分子发现并用来攻击网络系统,就会对网络安全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威胁。尽管有些漏洞可以采用补丁的方式加以修复,但是修复技术和修复时机的不确定性很难保障系统漏洞被完全解决[2]。

1.4 开放性的网络

现阶段网络环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例如,有些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常常把共享网络设置成无密码的开放状态,这种方式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服务质量,而且一旦顾客的财产和隐私信息受到侵犯,还会引发不必要的网络安全纠纷[3]。同时,不法分子也可以利用无线网络环境对用户进行监听,以获取用户的网络地址进行恶意攻击,或者对用户的数据信息进行拦截。再加上有些网络系统缺乏身份实名认证,也对网络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2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2.1 网络安全保密技术

网路安全保密技术主要是指RSA、DES等保密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对用户的文件信息进行加密。而只有用户本身知道文件的设定密码,在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解密使用,以保障自身系统的安全性。网络安全保密技术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安全防护技术,但需要用户自身去对重要的文件信息进行加密。

2.2 网络安全入侵监控与检测技术

网络安全入侵监控与检测技术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采用误用检测技术对网络中的入侵行为进行检测,并将其与之前的入侵行为加以比较分析。如果其中存在与之前入侵行为相似的情况则自动视为非法入侵,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紧急防护;其次是异常检测技术,主要是对用户网络行为进行检测与分析,对于差异性的行为视为非法入侵,并启动必要的抵制和防御措施;最后是采用杀毒软件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资源库中的病毒和入侵行为进行比较,一旦被系统认定为是病毒就自动进行查杀。这种技术需要不断升级病毒的资源库和杀毒软件,以保证病毒查杀的准确性[4]。

2.3 漏洞扫描技术

漏洞掃描技术主要是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安全弱点进行检测分析,并通过非法入侵者的IP地址及时获取与其相关的信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针对性的保护。漏洞扫描技术是利用专业的扫描程序对系统代码进行扫描分析,以发现系统中所存在的弱点或者漏洞问题,并采用必要的修复技术对网络系统进行修补。

2.4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一种具有巨大开发价值的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该技术是根据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防火墙模式,并对计算机内外网络区域进行全面检查,以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防火墙技术的安全防护是面向各个不同网段的。防火墙技术不仅能够对用户的网站信息进行保护,还可以实时过滤网页中的不良信息内容,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同时,也加强了网页信息内容的健康性和安全性,实现全方位的网站安全控制。

2.5 信息补救以及找回技术

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经常存在信息丢失和被盗的现象。这些对于用户来说,不仅仅是信息财产安全的损失,而且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胁。尤其是国家政府部门的信息盗用,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和损失。现阶段常用的信息补救方法有备份和镜像,这些技术适用于个人和社会的各个部门,对于一些涉及个人、企业或者重要保密信息的文件需要重点备份保存,这样即使文件被盗,技术人员也可以利用备份信息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尽量降低文件被盗的损失程度。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时代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对象和应用范围不断被扩大。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增加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问题。对此,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就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不断创新技术,以全面科学的应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最大程度上保障用户的数据信息安全,为社会的发展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薛忠.探究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20(17):102-103.

[2] 张旭松.信息化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4):68-69.

[3] 赵永平,林森荷.信息化语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与技术措施分析[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16):31-32.

[4] 白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19,1(6):53-54.

猜你喜欢
计算机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随“声”随意 欧凡OA-G10 2.4G无线耳机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