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0-10-12 13:02孟范越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0期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化策略

孟范越

摘 要 在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信息化管理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图书资料,为管理者提供更加的便利,并大大提高图书管理效率,进而促进适应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信息化;图书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信息化进程加快,图书资源也由传统的纸质载体逐渐向电子载体演变,在图书馆发展中引入信息化手段,研究对互联网思维的应用,应对转变、着手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图书资源的整合共享,发挥图书文化资源的价值。

1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①信息化管理重视度高低不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发展的主流,但是仍有部分的学校并不重视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而导致学校的图书管理发展停滞不前,使老师和学生不能及时地了解最新的图书数据,甚至影响学生的培养及老师的教学及科研,并影响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②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图书馆若想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必须具备配套的管理机制。但是从目前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来看,现存的管理机制较为传统,并没有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与当前的信息化管理格格不入,也难以促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图书管理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分工模糊,信息化管理理念欠缺,各个图书数据库之间相对独立,不少图书资源被闲置等。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图书信息化管理机制,从而满足图书信息化建设的发展。③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相对较差。一些学校愿意发展信息技术化的图书管理,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是很高,并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而无法真正做到信息化管理。目前,一些学校的图书管理人员鲜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综合素质不均等;并且有些学校严重缺乏专业的系统维护人员,都是由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人员来代管,但是当信息化系统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进行修复,甚至容易造成资料丢失[1]。

2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①创新管理理念。创新图书馆管理理念有助于深化改革,增强图书馆活力,满足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能够为图书管理工作奠定一定基础。首先,需要强化特色建设工作。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宏观角度进行思考,加强资源的合作以及共享。其次,需要积极创新图书馆发展模式。为促进图书馆能够获得长效发展,就需要积极改变传统落后、封闭的经营方式,积极尝试跨区域协作,开放图书资源,与其他图书馆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最后,需要对图书馆的功能以及职能进行积极创新,利用创造性思维对图书进行管理,从而谋求更为适合的管理模式。②健全图书管理制度,有效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展开。制度在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方面具备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制定符合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需求的图书管理制度,图书馆能够切实有效地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根本保障与有力支撑。为此,图书馆管理层需要树立对于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认知,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图书管理信息化的规范流程,为图书管理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参考,确保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同時,图书馆还应制定与图书管理信息化相适应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机制,以此激励工作人员主动在图书管理实践中运用创新思维、探索应用计算机与互联网展开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进而增强其作为图书管理执行主体的能动性,进一步加快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2]。③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随着信息化优势的运用。图书管理能够提升质量,但是需要有一定的体制扶持。在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有意识地契合信息化特点,调整管理模式。如果仅仅有技术引入,却没有专业人员去应用,依旧很难获得大的改变。在传统的图书管理中,常储存大量的名著经典,用来启迪智慧和真知。但是实际上,随着我国步伐的加快,对于市场需求和生活需求相匹配的图书才更能受人欢迎,同时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因此,图书管理过程中应该转a变原有的管理模式,提前规划设计安排,根据人们的心理诉求,开发出具有价值的图书,可以规划管理目标,对不同价值的图书等级以及类别进行区分,标签化管理。将每一笔记录的图书信息进行登陆,然后对图书使用的效率、借阅的次数和归还结果等及时进行管理,促进图书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同时将传统的由人们查阅书籍转向更具有科技化水平的管理形式,通过书券和消费点的方式激励人们提高阅读频率,开展阅读心理调研活动,精准考量人们的心理,举办读书日活动等,让人们主动传播信息化图书功能。④做好信息化建设的资源配置工作。信息化建设工作离不开资源的支持,如果欠缺专业技术,欠缺技术人才、设备等,信息化建设工作也难以开展。因此,要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资源配置工作,及时进行新技术的引进更新,定期更新设备软件,做好人才的引入工作。管理的创新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离不开思维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实现图书馆里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必须竭力营造良好的资源条件,为信息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持。⑤增强管理人员能力,打造专业图书管理队伍。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信息素养和图书管理实践能力是影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唯有构建起一支专业化的图书管理信息化队伍,图书馆才能高质量地开展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为此,一方面,图书馆应面向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展开主题培训工作,增进其对于计算机基础操作以及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了解与掌握程度,提高其信息素养;另一方面,图书馆应优化人才招聘流程,力求引入兼具图书管理相应专业背景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此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注入全新活力[3]。

3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各行各业都充满了活力。在图书管理中,也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进而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正确认识技术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促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鳕琴.解析互联网时代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J].办公室业务,2019(1):39.

[2] 郑鹏超.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探析[J].卷宗,2018(12):87.

[3] 董志超.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3):30.

猜你喜欢
图书管理信息化策略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