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分析及对策刍议

2020-10-12 13:02朱晔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0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对策

朱晔

摘 要 在我国环保事业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规划环评受到了各城市建设者的重视,但规划环评工作中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而就其改进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分析;对策

引言

规划环评工作的效果影响着规划工作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的环保要求,也影响着后期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在当前我国各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规划工作必须以严谨的环境影响评价成果作为依据,积极提升建设规划的环境保护效力,为区域建设更好地发展提供保障。

1当前规划环评工作开展中的常见问题

虽然我国各地建设发展中逐渐重视环境评价的作用,但是各地规划环评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分析、解决。

1.1 环境影响评价模式存在问题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是借鉴了国际上的良好模式,当前规划环评工作主要借鉴了建筑环境影响评价的现有模式,采用第三方评价方式,这主要是因为第三方评价模式下规划环评工作的客观性较高,能够对环境影响问题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但是第三方环境影响评价后的环境影响优化措施就无法在規划方案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区域环境保护措施也就无法落实到位[1]。

1.2 当前部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存在问题

很多地区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推进中还使用建筑环评的方式,但是建筑环评的很多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毕竟建筑环评工作的主要依据就是区域内环境监测成果,而规划环评工作则需要结合区域规划及发展战略等进行综合环境影响分析,其难度更大,综合性更强。

1.3 环境影响评价主体存在制约性

在规划环评工作落实过程中,其主要评价对象是政府及相应部门的规划,环评探讨的主体是政府部门,但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及监督体系对于政府部门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督体系。环境评价体系中虽然主导者是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执行者是环境分析专家,但是环境影响评价针对规划工作则是由当地政府编制与主导的,环保部门毕竟只是地方政府的附属单位,其在项目审批过程中的主导控制权力不强,环境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就无法保证[2]。

2规划环评工作的优化发展对策探讨

2.1 积极发展规划环评技术、拓展环评方法

虽然我国各地城市建设中对规划环评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但是毕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还有不成熟之处,且过去的评价工作只重分析与结论,对于改进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研究没有深入进行,也就导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效性不强。当前各地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为保证规划环评的实际效益,应将环评工作的技术优化提上日程。各地应积极结合国外的优良技术,根据区域发展及市场需求进行规划环评工作方法优化研究及创新,还要积极纳入公众意见,由地方群众参与区域规划环评工作,尽量丰富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提升环评成果的客观性。

2.2 加强区域技术交流与合作

规划环评工作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各区域规划环评人员都有自身的优势,也一定有其不足,我国应积极推动与发达技术国家的合作,进行环评技术及方法优化的技术交流。而从国家层面也应完善规划环评管理制度,提升规划环评的实际地位,将环评成果作为政府规划及城市发展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区域发展规划符合环保需求的基础上为区域发展绘制科学、有效的蓝图[3]。

2.3 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建立健全的保证体系

规划环评针对的对象是区域规划编制成果,为了保证规划环评工作能够发挥作用,应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针对区域规划环评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积极整改才能够保证环评工作未来开展的科学性。为了确保环评的独立性,政府应通过组织调整给环评单位更大的自主性,还要设置相应补贴为环评单位提供资金支持,保证环评单位在规划环评实施中能够实现主导地位。此外,还可以借助市场第三方力量,将规划环评工作当作一个产业看待,加强环评工作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进入到市场体制当中,从而吸引更多的市场资金,保证规划环评工作有序进行。在技术层面上,借鉴国际先进的、新的规划环评体系,并对现行的规划环评适应性进行分析,灵活地做出调整。环评机构方面,要积极加强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敢于尝试和改革,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提高规划环评工作能力[4]。

2.4 加强监督,扩大试点范围

为了避免在规划环评工作中“一家独大”现象,要构建多元化监督、辅助机制,保证各个部门的独立性,明确法律标准,如果出现问题,对规划环评中各个主体追责、承担法律后果,加强惩罚力度。与此同时,建议采用多方评价方案,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主观性评价,让主观性评价和客观评价结合。如针对出台的环境保护方案无法执行的问题,可以借助群众力量,通过官方网站介绍环评方法和细则,并让群众投票是否执行环境保护方案,这样就实现了政府、市场第三方、群众的三方监督,而且主导权为群众。在此基础上,还要扩大环评试点工作,加强宣传和影响范围,帮助群众树立环保思想,更好地起到监督作用[5]。

3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断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强化监管,同时还应提升城市建设者对环境评价的重视程度,优化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保障环境影响评价成果的实效性,为城市发展中更有针对性地保护环境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娜.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3):144,146.

[2] 强迎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环球市场,2019(24):218,324.

[3] 王轶铮,孙跃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4):4170.

[4] 马静.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8):1466-1467.

[5] 张远峰.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17,27.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短波同相水平天线幕的维护调整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