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时代“双建设双提升”内涵的中职共青团组织力提升的有效尝试

2020-10-12 14:40安世浩
职业·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组织力新时代

安世浩

摘 要:通过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影响力提升、组织覆盖能力提升等改革措施来建设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与凝聚力的中职共青团组织,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借鉴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有利于学校深化共青团改革和贯彻“从严治校”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本文以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共青团组织力提升为例,对以上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时代 中职共青团改革 组织力

近年来,绍兴中职生团干部与团员数量和素质有所下降,加上部分团支部组织工作不规范,导致出现部分团员组织意识淡薄、团活动缺乏吸引力等问题。因此,中职学校应结合学校与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改革传统的团工作模式。

一、中职团组织改革的切入点

(一)传统团组织工作组织活动落实不到位

部分中职团学生干部综合素质不高、思想意识和参与意识不强,导致部分团支部“三会两制一课”落实不到位,团的基础团务知识学习活动开展得不好,即使组织了也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

(二)传统团干部团员先进性不足

近几年,中职新生团员规模不断萎缩,质量不断下降,再加上个别团组织在团员发展方面还存在不规范现象,且对已入团的团员缺乏继续教育,导致其团员意识淡薄,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个别团组织对团学生干部培训不系统、不到位,导致团学生干部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工作能力不强。

(三)传统团活动影响力不够

目前,部分中职基层团组织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因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根据现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开展活动,容易出现形式化、娱乐化倾向,共青团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降低。

(四)团组织覆盖面逐年减小

中职团员数量的减少,传统团组织覆盖面的缩小,再加上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的冲击,导致主流思想在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

二、改革举措

(一)新时代共青团组织力“双建设双提升”内涵

新时代共青团组织力“双建设双提升”内涵即共青团组织工作应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加强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做好活动影响力提升、组织覆盖能力提升工作。

(二)“智慧团建”系统

“智慧团建”系统立足于打造团内管理和工作的基础性平台,目标是逐步实现团内基本信息动态采集、基础团务网上管理、工作部署网上推进。

(三)一学一做

“一学一做”是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是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举措。

三、尝试利用新时代共青团组织力“双建设双提升”内涵进行改革

共青团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团……要抓住团干部这个关键和团员队伍这个基础,把组织生活严起来……严出先进性和纯洁性,严出组织力和战斗力”。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一直积极响应“从严治党”和“从严治团”的号召。随着团中央“力争到2022年建团100周年时,团的基层薄弱状况得到基本扭转,团的组织力得到明显提升”号角的吹响,以落实绍兴市团市委《绍兴共青团组织力大提升3年行动计划》为契机,笔者所在学校共青团根据新时代要求改变传统工作模式,以政治建设为核心,加强组织建设,扩大组织覆盖,增强组织活力。

(一)从严治团,推进共青团组织建设

校团委把规范团组织基础团务工作作为从严治团的首要工作来抓,对所有在校团支部统一发放“团员管理档案盒”,并对团员入团志愿书和入团申请书、团员证的有效性和规范性等内容进行了逐一核查,对不合规的团员档案要求限期补充整改,督促各团支部逐步规范团员建档工作。加强团员信息化管理,依托团中央“智慧团建”系统平台,完成了全校91个团支部和1 141名团员的注册与信息维护,进一步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

为严肃团内组织生活,校团委召开了全校团支部书记参加的“‘从严治团暨基层团组织力大提升工作推进会”,会上下发了《团支部组织生活记录本》,要求各支部如实做好记录工作并进行每月检查。校团委还在各教室设立“团旗飘飘”一角,要求支部各项工作和记录上墙,进一步让团干部和团员铭记职责,提高学习和工作积极性,为团建工作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和精神支持。

(二)强基固本,推进团组织队伍建设

校团委在推进共青团组织力提升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双一流”队伍建设目标,从严管好用好团干部和团员这两支队伍。一方面从严每月团干部考核,锤炼党性,构建理想信念教育培训体系,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高素质铁军;另一方面从严发展团员,控制入团比例,并上好“青苗工程”党团课,深入开展“一学一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了团员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活动育人,推进团活动影响力提升

作为绍兴市青年文明号的教工团支部,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学校团组织积极转变传统工作方式,以“服务青年,构建和谐校园”为宗旨,先后组织开展了“5·25心理健康日”活动、“奔跑吧,teacher!”撕铭牌活动、“青年教师专业技能交流展”等一系列活动,加强了教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得到学校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

校团委在开展学生主题月活动时,牢牢把握中职生的时代特点,确定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年年有体系”的活动原则,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如2019年5月,校团委围绕“五四运动”100周年,开展“五月颂歌”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了校园文化艺术节暨社团成果展示、高二学生大合唱比赛和五月示范性入团仪式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增强了团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了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锻炼了学生的技能和才艺,使团组织活动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四)开放办团,推进组织覆盖能力提升

校团委通过建立“我搭台,你唱戏”的青年覆盖机制,重点打造学生社团和“青年之家”这两个校内平台,不断扩大团组织在校内的覆盖面。同时,完善团建共建工作机制,先后与稽山街道团委、文理学院法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4个二级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开办公益讲座,开展联谊和志愿结对活动,使基层团组织覆盖率明显提升。

四、新时代共青团组织力“双建设双提升”内涵改革成效

本文针对传统中职共青团组织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双建设双提升”内涵改革来推动中职共青团组织力的提升。结果表明,改革创新使团干部更像团干部,团员更像团员,团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充满活力。学校涌现出“全国最美中职生”“浙江省优秀团员”“绍兴市先进团支部”团支书、“绍兴市十佳社团”负责人、“绍兴市优秀团干部”“绍兴市优秀团员”“绍兴市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一批优秀典型,成为青年学生价值引领的楷模。同时,学校共青团组织力的有效提升,有利于尽快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晶,委华,徐鹏等.关于增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凝聚力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2013(23).

[2]付婧.改革背景下中学团组织加强学生思想引领的路径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7(03).

[3]李青山.中學共青团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沈阳市于洪区中学团建工作调研思考[J].湘潮(理论版),2011(10).

[4]李倩.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凝聚力提升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8(18).

猜你喜欢
组织力新时代
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路径探究
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作用
抓“四力”提升油企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如何提升二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力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