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外用有良效

2020-10-14 02:06
养生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调匀凡士林外涂

栀子又名黄栀子、黄果树、山栀子、红枝子等,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是传统中药,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泻火药,亦为卫生部颁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秋季果实成熟显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柄及杂质,晒干或烘干。亦可将果实放入沸水中烫,或置于蒸笼内蒸半小时,取出晒干。

中医学认为,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外用消肿止痛。常用于肝胆湿热郁蒸所致的黄疸、面目皮肤发黄、疲倦、饮食减少、小便短赤;下焦湿热所致的血淋涩痛或热淋证,以及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鼻出血、尿血、崩漏等出血证;温病热郁心胸、心烦、郁闷、躁扰不宁、睡眠不安,以及火毒疮疡、目赤肿痛、红肿热痛、跌打损伤、烫伤、烧伤等。《药性论》云其“杀䗪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药类法象》言其“治心烦懊憹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临床用量6~10 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掺或调敷。因本品苦寒伤胃,不宜久服,脾胃虚寒便溏者不宜用或慎服。

现代研究证实,栀子含栀子苷、都桷子苷、栀子酮苷、山栀苷、芸香苷、槲皮素、异槲皮苷、去羟栀子苷和藏红花素、藏红花酸、熊果酸等成分。栀子煎剂及醇提取液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并能降低血中胆红素,可促进血液中胆红素迅速排泄,是治湿热黄疸及出血证的良药;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多种皮肤致病癣菌有抑制作用;有解热、镇痛、镇静、降压及止血作用。

以栀子为主,外治某些外科、伤科、皮肤科的常见病,疗效较好,现将一些临床外用验方枚举如下。请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选用。

1.软组织挫伤:关节附近软组织挫伤后,局部红肿疼痛,或肤色青紫。取栀子粉适量,用食醋或凉茶调成糊状,外涂患处,干后即换。

2.暑疖:夏季好发于小儿头皮颜面。取栀子粉适量,入新鲜马齿苋中捣烂调匀,敷于患处,干后即换,不拘次数。

3.毛囊炎:取栀子粉、穿心莲粉各15 克,冰片2 克,凡士林100 克,调匀外涂,每日两次。

4.带状疱疹:取栀子粉20克,延胡索粉10 克,冰片2 克,凡士林100 克,调匀外涂,每日两次。

5.结节性红斑:小腿处起散在樱桃大鲜红色结节,灼热疼痛。取栀子粉20 克,赤芍粉10克,凡士林100 克,调匀外涂,每日两次。

6.关节肿痛:取栀子粉60克,小麦粉40 克混匀,用水调和成稠糊状外涂,干后即换。可起到祛湿热、消肿止痛的效果。

7.丹毒:取栀子(研碎)100克,煎水1000 毫升待凉,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5 分钟更换1 次。敷后取栀子粉与凡士林调成30%软膏外涂,有清热、解毒、消炎之效。

猜你喜欢
调匀凡士林外涂
佟云霞
板蓝根注射液新功用
微波联合局部注射干扰素和外涂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
马应龙痔疮膏外用新功效
气管炎
凡士林10个意想不到的妙用
好用不过凡士林
凡士林 全身都能用
一个中医MM的保养经
凡士林,凡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