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语言技巧与鉴赏

2020-10-14 19:52詹玉梅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贾母贾府黛玉

詹玉梅

在给学生讲授《林黛玉进贾府》内容时,笔者觉得王熙凤这个人物的语言十分精妙,教学中分析、探讨、品味她的语言,会让人感悟到她善于调节气氛,参透对方心理;变换滴水不漏,左右浑圆完美;凸显热情个性,巧妙暗示身份等多方面的特点;领悟到这位心理学家、交际专家、语言高手的风采。本文笔者试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语言技巧,与同行共享。

善于调节气氛,参透对方心理

让我们一起品味王熙凤的出场语言。例如,贾母她们正在谈话,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闻其声才见其人。在贾府……贾母听了王熙凤的话,反而笑道:“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我们看到的难道仅仅是王熙凤的尊贵身份和泼辣性格吗?在贾府,太需要像她这样看似大大咧咧却能够调节气氛的人物了,她就是那颗往死水里投掷的小石子,激起的是层层美妙的涟漪,为贾府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也许便是贾母喜欢她的原因。如今,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上也需要一颗颗这样的小石子给人更多的惊喜,更美妙的感受。

再听王熙凤见林黛玉时说的话。“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以前还从来没见过这样标致的人物,或怀疑是不是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尤其是她用了两个很有分量的词:“真”“才”,这哪里是一般的赞美,是赞叹,是惊叹!不能不说王熙凤是一个出色的语言学家!因为她能参透对方心理。试问哪个女孩子不喜欢别人夸她漂亮?此时林黛玉内心必定是欢喜的。

变换滴水不漏,左右浑圆完美

王熙凤在赞叹林黛玉的美貌时,似乎也意识到会让在场的三春心里不高興,马上她就转换话题,补充说道:“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短短几句话,给三春留足了面子,言下之意就是你三春气派还是有的,而且大得很,气质和相貌虽然不能与黛玉相比。左右逢源,把她们的位置放在了合适的地方,彼此都十分满意。毫不夸张的说王熙凤就是心理学家兼人际关系专家!语言变换滴水不漏,左右浑圆完美之至,她能够掌握好人际关系的平衡。

王熙凤实在会做人,既赞了林黛玉,又安抚了三春。一番热情的寒暄后,王熙凤明白林黛玉此次来的主要目的,精明的她立刻转换话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一个“只”字,就将话题转向已经去世的姑妈,由喜转悲……用帕拭泪。贾母听了此话,不是“哭道”,而是“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还要她“快再休提前话”。因为她“来迟了”,不知道之前贾母已有一次“大哭”,一次“呜咽”,此时“方略略止住”。机警的她并不慌张,而是“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真是一个可爱的天才表演家!她不仅反应迅速,而且机智过人,语言技巧娴熟,交际能力老道,实在是让读者读后拍案叫绝,佩服不已。

凸显热情个性,巧妙暗示身份

最后,王熙凤是“忙携黛玉之手”,问她:“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细细琢磨这几句话,一是体现她热情,二是暗示她身份。我们知道,热情开朗的性格更容易被人接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这正是她的一大优点。统管荣国府上下大大小小的事情,作为大管家,王熙凤不仅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还是调控能力都很强,而且干事有计划,充满热情,坚持不懈,熟悉整个府上的各个方面的事务,个人业务能力十分熟练。所以她在黛玉面前炫耀自己的身份也好,在贾母面前向黛玉大献殷勤也罢,都不足为奇。她的这一番问话,不是心急等不了黛玉的回答,而是她根本不需要听到黛玉的回答,黛玉也没机会回答,因为根本就插不上嘴!这一席话,无非是想让贾母看到她对黛玉的热情,以及周到的处事能力,同时,也向黛玉暗示她在贾府里的特殊地位。

王熙凤这个人物善于与人交际,更善于使用语言工具和各种人物进行交往,在整部《红楼梦》中没有第二个人能与之匹敌。面对任何对象,她都能应付自如,表现得不卑不亢。她像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别人心理,做到集自信、果敢、威严、冷静、圆滑等优秀素质于一身。也许有人认为她圆滑世故,同时,这恰恰是体现出她极强的社交能力,能够穿行于各种场合之间。这也许正适合现代人的需要,在千变万化中应对自如,顺应时代需求,勇立潮头。有人认为王熙凤处处在炫耀她大管家的身份,这是传统的看法:才能不外露。在现今社会中,有才能就要体现出它的价值。这样说来,王熙凤的语言和交际是极不简单的。

王熙凤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力的动作、千姿万种的神态等,无一不突出了她的性格特征;她那形象而含蓄的哲理语言,无一不凸显了《红楼梦》的作品主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品味鉴赏小说中的人物语言,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贾母贾府黛玉
一代倾城逐浪花
品潇湘妃子
贾府的“吹哨人”
浅析焦大之骂
重识贾母
跟贾母学养生哲学
贾母并非真心喜欢鸳鸯
关于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探究
贾母为何不为黛玉做主
偷来梨蕊三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