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围填海区万顷沙围有机污染指数的时间分异特征

2020-10-14 11:54谢力煦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4期
关键词:空间分布

谢力煦

摘 要:目前,对自然形成的流向清晰、结构简单的树枝状水系的时空分异研究比较多,涉及的方法相对成熟。当今水质监测多以水道为单位划分,缺乏面状、岛屿状整体为空间基本单元的水环境时空研究。本文选取珠江下游万顷沙围为空间载体,对周边水道的有机污染指数进行时间变化研究。该区域是较典型的围填海地区,污染负荷严重。围垦以农业围垦为主,发生时间较为久远,主要在1995年以前。随着珠江三角洲流域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深,区域景观格局亦随之发生改变。本研究旨在揭示典型围填海区水质随时间差异发生变化的特征,希望为河网区水环境及珠江三角洲流域景观时空格局的分布规律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堤围;有机污染;海水环境;时间分异;空间分布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万顷沙围又名万顷沙联围,位于珠江流域江海衔接处的感潮河网区,呈西北—东南近似狭长矩形的空间结构。下横沥水道的起屹点为区域的西北、东北角,区域西边为洪奇沥水道,东边为龙穴南水道,洪奇沥水道、龙穴南水道注入南边的伶仃洋。河道潮汐日不等现象明显,普遍存在咸潮。

1.2 样点概况

在西侧的洪奇沥水道上布置3个水质调查样点,由北向南分别为A1(区域西北角,与黄沙沥水道交汇处)、A2(河心洲屎船沙尾)、A3(洪奇门)。在东侧龙穴南水道上也布置了3个水质调查样点,由北向南分别为B1(区域东北角,下横沥水道汇入蕉门水道处)、B2(十一涌水闸外)、B3(十六涌水闸外)。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秋季样品采集于2017年9月,春季样品采集于2018年3月,对样品的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石油类、无机氮、非离子氨、活性磷酸盐等污染指标进行分析。水质分析方法分别为碘量法、碱性高锰酸钾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可见分光光度法。

1.4 水质评价方法

水质评价方法采用内梅罗指数法综合测出研究区域的污染指数。

首先将检测值换算成等标污染指数,再求出各指数的平均值,去其中最大指数和平均值进行计算:

2 检测结果

根据《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该区域属于狮子洋、伶仃洋咸淡水综合功能区,水质目标为《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第三类标准。

3 检测结果分析

样品的等标污染指数显示,万顷沙围周边水域水体污染严重,所有样点的水质均能列入劣Ⅳ类海水,超标物主要为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DIP。其中,无机氮为最大超标项目,秋季超标2.60~3.17倍,春季超标5.72~8.68倍;秋季B3样点活性磷酸盐超标,倍数为1.17倍,春季所有样点活性磷酸盐均不达标,超标倍数为1.07~1.80倍;春季B3样点化学需氧量超标1.02倍。

内梅罗指数显示,万顷沙围周边水域水体污染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春季污染程度加剧。各样点春秋季内梅罗指数差值由1.52至2.37不等。污染物浓度变化率在洪奇沥水道中自上游向下游递增,在龙穴南水道中自下游向上游递减。

參考文献

[1] 余新晓,等. 水文与水资源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6.6.

基金项目:本文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术基金校级一般项目“珠江三角洲堤围的分布与其历史形成的关系探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空间分布
基于模糊评价模型的南水北调中线冰害风险空间分布
中国旅游扶贫地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
基于SWAT的滇池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白龟山湿地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江苏省臭氧污染变化特征
基于Kriging插值的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与分布
大寨海绵田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评价与空间分布
云南鲁甸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