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对诏令奏议类的学术批评

2020-10-15 02:53马志林
图书馆界 2020年4期

马志林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参考《新唐书·艺文志》在起居注类附列诏令一门的做法,于史部十五个类目中列入“诏令奏议”,批评《千顷堂书目》将制诰移于集部的做法,矫正《文献通考》将奏议居于集末的做法,认为诏令奏议类文献极具镜鉴统治之价值:“涣号明堂,义无虚发,治乱得失,于是可稽,此政事之枢机,非仅文章类也,抑居辞赋,于理为亵。”[1]763《总目》将诏令奏议载于史部,既于经有明征,又于史有据,还可使之与“纪传互考”。《总目》对诏令奏议类御制及官撰专集、历代总集、历代专集的批评角度各有侧重,形成了相互补益的批评体系。

1 对御制及官撰专集的批评

关于《四库全书》的编次,乾隆曾降旨要求,“《四库全书》内惟集部应以本朝御制诗文集冠首,至经史子集三部,仍照例编次,不必全以本朝官书为首”[1]8,又曰“经史子集各部内,尚有前代帝王论著,以本朝钦定各书冠之,亦有未合”[1]8,但诏令奏议类在实际编次中还是将本朝御制及官撰专集放在最前面。《总目》著录本朝御制诏令奏议类专集及官撰诏令奏议类专集情况见表1、表2。

从表1、表2可知,自顺治时起,清朝形成了编纂前代圣训集的传统。雍正时命亲王编纂本朝圣谕;乾隆践祚伊始,不仅御编前代圣谕,还命亲王续编前朝圣训,且御制序言并刊布。无论是御制还是官撰,其编纂者都是帝王或亲王,诚《总目》所谓“家法渊源有所自来也”[1]766。而这种在乾隆初期便达到高峰的自觉官修活动,较编纂《四库全书》要早三十余年,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后者产生了影响。尽管乾隆一再强调,除特殊情况以外,不宜将本朝钦定各书冠前,但《总目》在诏令奏议类的编次中突出了高度的政治意识,曰:“惟诏令奏议一门,例以专集居前,总集居后。而所录汉唐诏令,皆总集之属,不应在专集之前。是以恭录圣训圣谕,弁冕此门,而前代诏令列后焉。”[1]766这实际上与乾隆本人对诏令奏议类专集采集的重视有很大关系。《总目》卷首所录乾隆圣谕共二十一篇次,其中,在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四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的上谕中专门论及历代奏疏的选编问题。

表1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本朝御制诏令奏议类专集情况

表2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本朝官撰诏令奏议类专集情况

《总目》在批评御制圣训集时,极尽溢美之词,将清初帝王比况黄帝、尧舜、成汤、周公等圣王,以为清运之兴如“黄帝七十战而铭著于巾机,成汤十一征而义彰于誓诰。以今方古,厥道同符”[1]764,甚而至于超迈尧舜。《太宗文皇帝圣训》提要称“惟我太宗文皇帝缵承前绪,益拓鸿基。因垒崇墉,观兵坶野。威棱震耀,既远迈成周。至于敦叙群伦,正名百物,礼乐大备,书契肇兴,则与轩帝膺图,外奋涿野之威,而内肃合宫之典者,后先同揆。诚以守成而兼创业,奋武而并揆文”[1]764。雍正编成《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十三卷、《上谕旗务议覆》十二卷、《谕行旗务奏议》十三卷,《总目》颂美八旗制曰:“三代以下,时异势殊,虽尧、舜、禹、汤亦不能复行古法。维我国家八旗之制,则古法犹存。”这些涉及八旗事务的圣谕与奏议正是当朝“筹度周详,咨询周密”[1]765,“谋及卿士,而议覆积而成帙。询于刍荛,而奏议亦积而成帙”[1]765。《总目》将清初口传于故老旧臣之圣谕比之《尚书》中的典谟训诰誓命等,明言“凡一时指授开陈,皇极敷言,罔非彝训”[1]764,用的正是《尚书·周书·洪范》“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2]之语。雍正编成《圣祖仁皇帝圣训》六十卷,《总目》称康熙“命自天申。景祚延洪,卜年久远”[1]764其“神功圣德,史不胜书。实录数盈千卷,而贻留大训,亦纪载独繁”[1]764,谆谆如“周公告诫成王,历举太戊、武丁、祖甲、文王之寿考而归本于无逸”[1]765,即比之《尚书·周书·无逸》。先王的聪明睿智超乎万类,制作精神周乎万年,其“丰功伟烈,史臣珥笔,已恭纪琅函”[1]764,正史既以记载先王的功业为主,而其音容笑貌,则更生动直接地体现在身前的圣训之中,“圣德所形,声律身度,一举一动,效法乎乾坤,一话一言,表里乎典诰者,则恭传天语,具载斯编”[1]764。因此,在《总目》看来,帝王之圣训恰是与正史相表里,构成了不同层次的记录。而这些圣训的意义在于“上彰祖德,下启孙谋”[1]764。这就如周人在《大雅》里颂美他们的先祖“诒厥孙谋,以燕翼子”那样。圣人之典谟亦在于“昭千古之帝图,垂万年之家法”[1]764,比之三代,也就是“圣人之心,固异世而同符[1]765。

《总目》对御制专集的批评完全不同于一般提要对版本的考订,文风的批评,更多的是对帝王功业的颂美,阐明圣贤之理蕴,讲贯帝王之法治。《总目》的官学意识,自然免不了在颂美清代皇帝谨持魁柄,励精宵旰之精神的同时,借题发挥,批评前朝旧政。《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提要曰“伏考国家旧制,始置内三院,后乃改置内阁,以出纳纶音,恭逢列圣膺图,乾纲独握。自增用奏折以后,皆高居紫极,亲御丹毫,在廷之臣,一词莫赞,即朱批谕旨是也。其题本由内阁票拟者,遇事涉两歧,辄恭缮双签以请,无敢擅专。至于训诰特颁,则指授内直诸臣于禁廷具草。有纤微未达圣意者,必御笔涂乙添注,亦罔敢以私意参其间。鉴定之后,降付内阁,宣布中外而已。更无由如前代宰辅假批答以窃威福者”[1]766。《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提要突出清代帝王励精无逸,登七帙而弥勤的家法渊源,批评秦汉以后帝王批阅奏章时多见的“凤尾诺”,唐宋以后内制代为批答,或皇帝“偶然涉笔,不过数言”[1]766的现象。表彰清帝“句栉字比,标注甲乙,无几微之不到”[1]766的御批习惯。《总目》通过对御制及官撰专集的经典化批评,客观上塑造了理繁治剧、日旰忘食的圣王形象,又格外强调清帝在御批时“循名责实,斥伪求真”[1]766或“委而知源,或见微而识著”[1]766,“不可欺以重轻”[1]766,“不可炫以妍丑”[1]766的鉴别能力,凸显了清代考据学风。

2 对历代总集的批评

《四库全书》于诏令奏议类总集中著录了宋人宋敏求编的《唐大诏令集》和林虙所编的《两汉诏令》,而宋绶子孙所编“载宋九朝典制,足补史缺者甚多,考宋代掌故者之资粮”[3]的《宋大诏令集》不仅未被著录,亦未列入存目,去取的标准耐人寻味。《总目》在诏令奏议总集类后的案语中说:“诏令之美,无过汉唐。《唐大诏令》为宋敏求搜辑而成,多足以裨史事。《两汉诏令》虽取之于三史,然汇而聚之,以资循览,亦足以观文章尔雅、训词深厚之遗。两宋以后,国政得失,多见于奏议,内外制亦多散见于诸集,故所录从略焉。”[1]767这一原则突出了两个方面,即裨补史事和文章尔雅,也就是主要从史学和文章学两个角度去取。例如,《唐大诏令集》提要称“唐有天下三百年,号令文章,粲然明备”[1]766。编撰者宋敏求预修《唐书》私撰唐武宗以下实录而深谙唐代史事。《宋大诏令集》既未被著录,亦未被列入存目,除了在案语中提到的原因,另一原因恐怕就是不能观文章尔雅和训词之深厚。《唐大诏令集》提要认为,敏求父子复为裒辑编类的功绩正在于“使一代高文典册,眉列掌示,颇足以资考据”[1]766,但也因“辗转抄传,讹误颇甚”[1]766。因此,《总目》依据《旧唐书》《敬宗本纪》对“其中不尽可解者”“疑亦有所佚脱”或“亦有遗落未载者”进行了辨正或辑补,并重申“以敏求博洽,不应疏于搜采。或即在散佚之中,亦未可定也”[1]767。《总目》高度评价《唐大诏令集》曰“其诏诰命令之得以考见者,实藉有是书,亦可称典故之渊海矣”[1]767。对于《两汉诏令》二十三卷,《总目》认为“两汉诏令,最为近古”[1]767。可见,《总目》在以史家的眼光评价总集的编纂时注重采辑详备,博雅可观,足资参考。

对总集的批评,《总目》亦关注其采编体例是否精醇,去取是否得当,分类是否合理。宋赵汝愚《诸臣奏议》,虽“屡经简汰,乃成是编”[1]776但“因事为目,以类为次”[1]776,称“其去取颇不苟”[1]776,提要引《朱子语录》中关于是编体例的争议(1)见《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82页):“赵子直要分门编奏议。先生曰:只是逐人编好。因论旧编精义,逐人编自始终有意。今一齐节去,更拆散了,不见其全意矣。”,认为赵氏坚持以门分类的方法“盖以人而分,可以综括生平,尽其人之是非得失,为论世者计也。以事而分,可以参考古今,尽其事之沿革利弊,为经世者计也。平心而论,汝愚所见者大矣。”[1]776《总目》兼顾诏令奏议经世致用的功能,这与乾隆“有裨实政者,亦不可以人废言”[1]9的旨意相合。提要认为,黄淮、杨士奇所编《历代名臣奏议》“名目未免太繁,区分往往失当”[1]777,在文体上将文王、周公、太公等一时答问之语目为奏议,“则《尚书》飏言,何一不可采入?亦殊踳驳失伦”[1]777,“溥所去取,颇乏鉴裁,至唐宋以后之文,尽遭割裂,几于续凫断鹤,全失其真”[1]777,“虽义例芜杂,而采摭赅备,固亦古今奏议之渊海也”[1]777,诋訾重于褒扬;又认为,明人黄训编《名臣经济录》在选编时有兼纪言行、并录时事、采及杂文,甚至节取所注之书,“不纯为奏议之体”[1]777且“间有滥收”,以其“颇足以资考镜”[1]777,因此附之奏议类中。这种批评标准也与《总目》对文人专集的批评相印证。例如,宋赵善括《应斋杂著六卷》提要曰:“宋人奏议多浮文妨要,动至万言,往往晦蚀其本意。善括所上诸札,率简洁切当,得论事之要,如论纷更之弊,纠赏罚之失,皆深中时弊。而永乐中修《历代名臣奏议》,乃不载其一字,未何故。”[1]2141而与御制及官撰专集的编次方式不同,《钦定明臣奏议》虽为乾隆四十六年奉敕编,但仍然编于诏令奏议类最后。提要称是书“敷陈之得失,足昭法戒[1]777,“将推溯胜国之所以亡,与昭代指所以兴者,以垂训于无穷”[1]777,《总目》借题发挥,极力批评有明一代“一札动辄千言”[1]778的空疏文风和“台谏哄于朝,道学哗于野”[1]778的士风,同样批评“宋人之弊,犹不过议论多而成功少;明人之弊,则直以议论亡国而已矣”[1]778。由于是编为乾隆圣裁,因此,《总目》评为“辨别瑕瑜,芟薙浮文,简存伟议,研求史传,以后效验其前言”[1]778,“譬诸童谣妇唱,一经尼山之删定,而列在六经。一代得失之林,即千古政治之鉴也”[1]778,是书虽“人非而言是,不废蒐罗,论正而词乖,但为删润”[1]778,力求不遗一善,大公无我,体现了《四库全书》理想的总集类编纂态度。

3 对历代专集的批评

《四库全书》著录宋代诏令奏议类专集五种,明代十七种,清代仅三种,宋代存目三种,明代七十一种,清代十六种。《总目》将诏令奏议类附于史部,既是遵从古义,也是为了方便其与纪传互考。《总目》将编撰者见于正史者多用“事迹具《某史》”的互见法,以节省笔墨。无论是著录还是存目,《四库全书》所收诏令奏议类作者不外宋、明和清,尤以前二者为多。《总目》对《宋史》和《明史》的态度也在相关提要中得以体现。《总目》对《宋史》颇有微词,表现为一定的矛盾性。例如,对于范仲淹《政府奏议》,提要一方面称作者“事迹具《宋史》本传”[1]767,又言“史称方仲淹执政时,仁宗锐意治平,数问以当世要务,尝开天章阁,手诏咨询。仲淹退而上十事,仁宗悉采用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1]768云云,所据正是《宋史·范仲淹传》所谓“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语人曰,上用我至矣。事有先后久安之弊,非朝夕可革也。帝再赐手诏,又为之开天章阁,召二府条对。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着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4]10273—10274。《总目》又曰“盖仲淹方以天下为己任,意在裁削倖滥,考核官吏,而论者多不以为然。……观于是集,其条制规画,犹略可考见”[1]768,并将这种评价与《宋史·范仲淹传》论赞称范仲淹有“宏毅之器,足任斯责”[4]10295的评价相印证,称“史赞所称弘毅之器,足任斯责者,亦庶几乎无愧矣”[1]768。但另一方面《总目》指斥“《宋志》荒谬”。斥其荒谬,是指《宋史·艺文志》载范仲淹《奏议》十五卷,与韩琦序称范氏《奏议》十七卷不合,误七为五。《包孝肃奏议》提要在考证《宋志》载包拯《奏议》十五卷,而田《序》称十卷,不相符合时,称“《宋志》颠倒悖谬,为自来史家所未有,不可援以为据,贻误衍‘五’字欤”[1]768。可见,《总目》以《宋史》人物传记为依据,所批评的正是《宋史·艺文志》。

就诏令奏议类专集与正史的关系而言,《总目》以诏令奏议裨补史阙。如《商文毅疏稿略》提要称“其言尤深中明代之弊。史削而不载,亦删除过当。是集所载,乃其全文,尤足以补史阙也”[1]770。《马端肃奏议》称“凡史传所载直言谠论,全文皆具在《集》中”[1]771,“其《请正北岳祀典于浑源州》一疏,则本传不载而见于《礼志》。其为左都御史时所言《振肃风纪》十五章,本传不详其目,今亦独见此书”[1]771,正是奏议对正史的补苴。明孙懋《孙毅庵奏议》提要称“所奏湖广之管解绵花绒,及严考察各条,皆足补《明史》《食货》《选举》各志所未备”[1]773,“弹劾权贵,奋不顾身者矣。集中诸疏,史但摘其大端,不能备载。今备录存之,以与本传相参考,犹可想见其遗直也”[1]773。《总目》知人论世,想见其为人,不惜为贤者回护。如对《包孝肃奏议》田《序》所云“如劾罢张方平、宋祁三司使,而《奏议》不载。岂包氏子孙所不欲以示人者耶”[1]768,《提要》称:“案史称拯攻去张方平、宋祁,朝廷遂以拯代祁为三司使。欧阳修有《蹊田夺牛》之奏,拯家居避命者久之。应辰所云,盖指此事。然拯之刚正,岂逐人而觊其位者。修虽有此奏,特宋人好为议论之习。拯之心迹,天下后世皆可谅之。遽讳而削其稿,反若拯实有此短者。此张田编次之无识,非拯志也。”[1]768提要为贤者讳,归咎于宋人好为议论的积习,指出“应辰以为其子孙讳之,非其实矣”[1]769,几乎是一种没有事实依据的推论。这种推论显然与史家秉笔直书的精神和四库官臣重视考据的学风相左,而与史家寓褒贬于笔端的春秋笔法相契合。史家为历史人物立传,不纯粹是历史的客观记述,往往倾注了史家作史的主观精神,在朝廷命运的末期,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善恶邪正的对立较为突出,而统治者能否择善而从直接关系朝廷的命运,这对作为旁观者的后代尤具借鉴意义。乾隆多次以前人如宋人王雪山、明人刘宗周、黄道周、熊廷弼等人为例,称其奏议“词旨剀切,颇当事理,竟宜付之剞劂”[1]4,“其奏议慷慨极言,忠荩溢于简牍,卒之以身殉国,不愧一代完人”[1]5,“材优干济,所上封事,语多剀切”[1]5,认为这些都是“丧乱所关,足资考镜”[1]5,要求除了改变个别违碍字句之外,其书毋庸销毁。与之相对,乾隆特别提及贰臣钱谦益、遁迹缁流的金堡、屈大均等,“均以不能死节,腼颜苟活,乃托名胜国,妄肆狂妄狺,其人实不足齿,其书岂可复存。自应逐细查明,概行毁弃,以励臣节,而正人心”[1]5。显然,乾隆以政治道德为第一标准的去取原则,在《总目》中得以贯彻。例如,《尽言集》提要称道刘安世“忠孝正直似司马光,而刚劲则过之。故弹击权贵,尽言不讳,当时有‘殿上虎’之称”[1]769,赞“其于朝廷得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严气正性,凛凛如生。其精神自足以千古,固非人力所能磨灭也”[1]769。这种精神正是《总目》从人臣的角度出发,所极力颂扬的“风力”或“风节”。忠臣的此类奏议专集,不仅能与史传相得益彰,还能通过批评《总目》生动形象地塑造恪尽职守、立超守正的忠臣形象,这与批评本朝圣训集时塑造的君王形象相为影响,理想的君臣形象呼之欲出。

在对宋明诸专集的批评中,《总目》往往与《宋史》《明史》《江南通志》相参考,同时也以史料笔记、书前序言等相佐证,形成了由主次结合的史料体系。《总目》将诏令奏议的文学价值居于史学价值之后。例如,明人杨廷和《杨文忠三录》提要称“其奏疏有过于朴率之病。然告君以达意为主,不以修词为工。如正德中《请慎重郊庙疏》《请还宫疏》,嘉靖中《请停斋醮疏》,皆指陈时弊,在当日可谓谠言。其他亦多切直中理,言虽质直而义资启沃、固与春华自炫者异矣”[1]772。这种评价也见于《总目》对文人专集中关于奏议的评价,如宋曹彦约《昌谷集》提要曰:“其间奏议大都通达政体,可见施行。所论兵事利害,尤确凿有识,不同摭拾游谈。其应诏陈言二封事,乃庆元、宝庆间先后所上,于当日苟且玩愒之弊反覆致意,切中窽要,亦可征其鲠直之概。惟俪语韵语,稍伤质朴,然不事修饰,而自能词达理明,要非学有本原者不能也。”[1]2150体现了《总目》评价奏议但以“达意为主,不以修词为工”[1]2150,当“指陈时弊”“切直中理”的实用价值观。这与同时期姚鼐《古文辞类纂》称奏议类“列国臣子为国谋者,谊忠而辞美”[5]4,诏令类“汉至文、景,意与辞俱美矣,后世无以逮之。光武以降,而辞气何其衰薄也”[5]10,即将辞、意、气等作为选文的标准,各异其趣。

4 结 语

综上所述,《总目》中对诏令奏议类的批评是其总体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诏令奏议类的学术批评建立在精心的选编基础之上。《总目》对诏令奏议类御制及官撰专集、历代总集、历代专集的学术批评角度各有侧重,形成了相互补益的批评体系。其对御制圣训集的评价,将清初帝王比况圣王,比附经典,通过批评塑造了理繁治剧、日旰忘食的圣王形象;对历代总集的评价则以史家的眼光注重采辑详备、博雅可观,注重采编体例是否精醇、去取是否得当、分类是否合理;对历代专集的评价,既注重其与正史的互补性,又着重从人臣的角度出发,极力颂扬著者的“风力”或“风节”,并通过学术批评塑造了恪尽职守、立超守正的忠臣形象,与批评本朝圣训集时塑造的君王形象相呼应,从而形成了《总目》对诏令奏议类相互补益的批评体系,这也是《总目》总体学术批评的重要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