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潜心创造角色

2020-10-15 15:01李明超
新疆艺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舞台动作情境

□ 李明超

表演艺术是在剧本的制约下,以我去创作出那一个人物形象的艺术,体现着演员自身的各种素养。演员能不能够潜心深入地研究和体验人物的内心和思想情感,是关系演员成与败的关键之一。所以潜心研究剧本体验角色,目的是为了创造更真实、更生动的人物。

表演艺术的特性之一是演员要把艺术虚构创造为令人信服的艺术真实。正如很多表演艺术家所说:“虚构为系”。表演里,无论是剧本的故事情节、规定情境、人物关系、还是布景道具,一般来说都是虚构的,电影、电视剧,也都是一种艺术的虚构。演员的任务就在于能够“以假当真”,“弄假成真”,目的把这种艺术虚构创造成为让观众相信的艺术真实。那么,这就必须要求演员在表演的创造中具有很强烈的信念感和真实感,以及将生活中真实的情感体验带入到角色内心世界之中。表演艺术是一门科学,必须潜心研究,潜心创作,才可达到艺术的真实。

一、潜心研究剧本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演员要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象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思考、希望、企求和动作。”[1]只有在透彻地了解了剧本所有的时代背景之后才能正真意义上的处于角色的生活环境里,有利于演员的对角色创造。

潜心研究剧本什么?就是要分析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作家的写作特点。这是十分重要的,当拿到剧本之后,剧本里的内容是独立的单一的,如果不了解时代背景,就不能更好详细地去理解剧本里的内容,如果不了解社会状况,就不能理解作者想要传达剧本的立意,了解作家的写作特点,能更准确地找到人物在剧本里的地位及作用。所以拿到一个剧本时除了熟读之外就是潜心研究规定情境。这一方面来自所读的剧本,另一方面则来自剧本对自身刺激唤起生活中所经历过的事情的情绪记忆。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内外规定情境来源。

什么是规定情境?“它是指作家在剧本中为人物活动所规定的具体环境和实际情况以及艺术家们在二度创作中对剧本和演出所作的大量内容补充。规定情境有外部的和内部的两个方面。外部的情境就是剧本的事实、事件,也就是剧本的情节、格调,剧中生活的外部结构和基础。这是演员创作所必须依据的一切客观条件的概括,也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各种外因的根据。内部情境是指内在的人的精神生活情境,包括人的生活目标、意向、欲望、资质、思想、情绪、情感特质、动机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等等,它包含了角色精神生活和心理状态的所有内容。”[2]想要更好地还原剧中人物,就必须要了解清楚作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风俗等。

例如在陈白尘的独幕剧《未婚夫妻》,是一个讽刺喜剧,讽刺喜剧通常以尖锐泼辣的讽刺和嘲笑揭露和抨击现实生活中的反面事物。喜剧中的人物随着戏剧冲突的展开而彻底暴露时,就会引起人们含有讽刺意味的笑。他在创作《未婚夫妻》时政治上国共两党一致对外,积极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经济方面国统区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而民族资本主义濒临崩溃乃至灭亡,日占区已经成为了日本的附庸经济,外国商品泛滥。作者陈白尘曾被反动派逮捕入狱,在狱中两年半的时间秘密写作小说和剧本。1935年出狱后,在上海做“亭子间作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转入重庆、成都等地从事抗战戏剧运动和革命文化工作。作者创作时有受到上海文化的影响,在剧本里想通过自己的文字来鼓励全民团结一致,反对内战、对外抗敌,另一个方面揭示旧中国虽然有尊重女性的主张,但只是口号,封建势力和传统道德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并没有正真得到重视和提高。一个女性想要在社会中一展抱负,争得男性平等的地位何其不易。因此全戏写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自由,离开家庭闯世界,但在男女平等的口号中,女人依然受歧视处处碰壁。追求自由与社会的腐败虚伪及封建意识的禁锢形成戏剧冲突。

如剧中的主任,是那个特定的时代里极其虚伪又卑鄙的人物,貌似关心实为调情,又是示爱又是威胁。如果没能潜心刻苦研究角色及规定情境,演员会用情绪在念台词在做状,而没能很好的创作出人物形象。所以在拿到剧本之后,一定要潜心分析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作家的写作风格等,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二、潜心研究角色

演员拿到剧本首先看到的是台词,一切创造要从潜心研究台词开始。台词规定了演员舞台行为不可缺少的一切,所以一接触角色首先接触剧本的台词。台词是戏剧文学的特点,在一句句的台词中产生出舞台上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要从台词的字里行间分析研究这个人物的思想行动,把台词变为有目的的人物行动线。有了这条不断奔赴一个最终目的行动线,才能在规定情境中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揭示出人物形象的生活本质。

有一部分演员在得知饰演的角色之后,只是在网络搜索相关的资料,好让自己知道一个大概的时代背景,读了几遍剧本之后,开始强行死记台词,以此来完成一个角色的创造。其效果是不佳的,有时候在说台词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很僵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动作来协调。记得在刚开始接触表演的时候,老师一直强调舞台动作的重要性,什么是舞台行动?“它是指在规定情境中,人物按着角色的逻辑,执行角色有目的,有意识的,有特殊方式的行动。”[3]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在舞台上需要动作。这就是戏剧艺术,演员艺术的艺术基础。”[3]那么只有通过舞台行动才能创造人物形象,才能够较好地完成演员的二度创造。所以许多导演一直用小品进行元素训练使演员寻找舞台动作,来更有效地创造人物,更多的舞台动作是需要从自己的台词和对手的研究台词来寻找。也就是要研究角色必须从台词的字里行间开始,在字里行间分析台词寻找动作。

例如在排演独幕剧《未婚夫妻》时,首先是要牢牢地把握住人物的行动,在明确人物的内心意向后,还要明确在这讽刺喜剧中,这个人物所站的位置及他讽刺了什么?主任,在剧中就是要想要通过讽刺这类阶级的人利用手中权力要挟下属,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伪君子的人。

所以潜心分析自己和对手的台词,从中分析人物分析动作掌握了人的思想脉络是十分有必要的,会对创造角色有很大的收获。

三、潜心体验与再现角色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结合俄罗斯现实主义表演传统创立了自己的表演体系,自称体验派。他的体验艺术的特征是演员“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下意识的创作”。他要求演员“在舞台上,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4]他称此为体验角色。

演员在表演时对于角色内心生活和思想情感的体验应该起主导作用,在人物的创作上具决定性的意义。真实的体验是要求演员在特定的规定情境中真听真看真感受。

例如印度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会让人深深地体会到潜心的体验创造再现角色的快乐。演员在得知自己将要饰演的是印度的一个神的时候,是又惊又喜,随之而来的是疑惑。在拿到剧本之前,就已经开始想象,在印度神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好的演员,是需要充分的调动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在平时的生活里,所接触的来关于印度的元素真的是少之又少,在拿到剧本之后收集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开始抽象地对神有了概念,想要塑造创造好这个角色,真需要研究体验,体会理解印度的那个时代背景,剧本中神话的意境及导演解释人即是神,神即是人,同时要求外部动作言必舞之蹈之。开场的四个神是十分关键,他们四个将给整场戏定基调,是重中之重。四个神的开场如果没有开好,直接影响女主人公齐德拉的交流。为了扮演好这个角色,除了翻阅了很多资料,帮助演员体验角色之外,需要用大量的时间练习舞蹈。

戏开场的5分钟左右,剧中四个神像雕塑一样,巍然不动,背景音乐响起,大幕慢慢拉开,在环境烘托和营造下,感受自己就仿佛在神庙里,如果是衣食之神,看到台下的观众就仿佛看到普天下的人民来祭拜自己,演员的内心可以适当的添加潜台词:你吃饱了吗?穿的还暖吗?

有时大幕拉开时观众会送上热情的掌声,演员的心底油然产生一种神到了人间受到人民欢迎的欣喜,虽然剧中神的戏份和台词不是特别多,但是依旧是重要的角色,第一场大幕拉开之后,随着齐德拉的上场就会有一大段的独白,而其间神并没有台词,该怎样去饰演?真诚善意从对手的台词里寻找自己的动作。齐德拉的独白有一段是讲述她第一次见到阿顺那害羞,为了吸引他齐德拉穿上女人的服饰带上首饰等的一段为例:

在粗排阶段演员没有找到人物感觉,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表现,后来反复琢磨,在齐德拉的台词中找自己的动作,她说带上耳环纱巾腰带以及各种首饰,走路不小心被纱巾绊倒,演员就依据台词也做出相对应的动作。在剧中有四个神,怎样才能让观众区分出并且记住是衣食之神,需要对神的性格下功夫,第一场,有一句台词是介绍自己的,由于是在齐德拉和生命之神的对白之后,演员抢着介绍自己并且大步往前一跳,自报家门的感觉,幽默诙谐的台词的处理,使得观众哄堂大笑,表现出这个神的开朗,使演员迅速找到神的人物感觉。在齐德拉的台词中寻找自己的舞台动作,当她说到害羞之处时,演员偷偷地和其他神议论并且为她害羞而偷笑,又怕偷笑声太大让她听见,又做出制止的一系列动作。所以潜心研究体验角色之后,充实丰满人物之后,会再现许多出彩的舞台动作。

研究表演艺术中角色创作的方法,必须潜心研究剧本潜心研究角色,在研究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戏剧是动作的艺术,要分析剧中人的心路过程,研究寻找外在表现的动作,才能从自我出发奔向角色。

猜你喜欢
舞台动作情境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我们的舞台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