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管理:大考之后 征程再启

2020-10-15 05:37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15期
关键词:院感医院管理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院感不是命题作文,而是学科建设,不但要有知识更新、信息掌控,还要有科学研究,如此方能应对未知风险。

7月中旬记者联系李六亿时,她正在乌鲁木齐。此前半年,她都在各地奔波。1月21日奔赴武汉,4月11日转战绥芬河,5月14日到达舒兰,6月4日回到北京继续抗疫。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和国内顶级感染管理专家,李六亿在前线的工作包括检查指导定点医院院感流程设计、改扩建及一线医务人员培训等,其中培训是占用她很大一部分精力的内容。很显然,只有做好医护人员自我感染防控、预防患者发生感染,疫情防控其他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这是根本。

事实上,过去半年对我国各级医疗机构来说是有史以来院感控制相关培训和考核最为密集、最为严格的阶段,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频频发文,各类检查、督导接二连三,显示出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一方面说明院感控制在疫情防控中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医疗机构在院感控制方面还存在短板和巨大改进空间。近年来屡见不鲜的院感事件及此次疫情早期发生在武汉的院内感染和后来黑龙江省数家医院暴发的院感,都证明了事态的严峻性。

6月疫情反弹后,针对医院感染防控不力的局面,北京市5日内集中约谈了20家医疗机构,其中不乏国内顶级老牌三甲医院。此后的一次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更是直言,现在可以明确地说是开卷考试,如果再出现院感事件,是不可以接受的,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一时间,紧张的气氛笼罩京城各大医疗机构,希望管理者重视院感、加强院感的声音此起披伏。但无论如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院感形态、意识和方式都已发生了巨变。

2003年SARS促进了院感管理各项制度、标准和规范的建立,此次疫情又将推动院感向何处去?

北京市连续5 天内先后5 次约谈20 家医疗机构

第一次约谈 6月18日

◆中日友好医院

◆北京世纪坛医院

◆北京市慧慈医院

◆北京永民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第一诊所

第二次约谈 6月19日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北京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

第三次约谈 6月20日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

◆北京迈基诺基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医学检验所

◆百世诺(北京)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第四次约谈 6月21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

◆房山区第一医院

◆怀柔区第二医院

第五次约谈 6月22日

◆通州运通中医医院

◆北京市仁和医院

◆密云区妇幼保健院

◆延庆区医院

从闭卷到开卷

如焦雅辉所言,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出现了医务人员感染,但那时毕竟是闭卷考试,出现院感可以理解。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院感防控专家组成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以下简称“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吴安华看来,这场闭卷考试是艰难的,也是幸运的。

作为湖南援鄂第一人,1月21日抵达武汉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参加《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以下简称《防控指南》)的制定,和李六亿等专家几番讨论修订后,稿子被发往北京,次日,该指南以国家卫生健康委文件的形式发布。此后诊疗方案几经更新,《防控指南》却一直沿用第一版,为医疗机构科学防控提供了坚实保障。

《防控指南》从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开展全员培训、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加强感染监测、加强患者就诊管理、加强感染暴发管理等方面为医院提出了详尽的标准和要求,无疑是这场闭卷考试异常重要的辅导和参考资料。

吴安华初到武汉时看到各医院发热门诊、留观病房人满为患,一床难求,身为感控人,他最担心的是暴发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鉴于此,他当即提出两个建议:第一,所有医疗队把院感人员作为标准配置,配备的院感人员在医疗队工作范围内开展院感管理;第二,医疗队抵鄂后先培训再上岗。两个建议很快被国家采纳。

“现在看来还是很有效的,院感管理一定要强调预防。”吴安华说。

大年初一那天他奔波在不同驻地,分别为6支医疗队培训,一天跑了270公里。此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为援鄂的120支医疗队做了102场培训,巡查指导了10家医院,共计培训医疗队员1.5万人,为“创造全国支援湖北医疗队员4.2万余人无一人感染”的奇迹作出了突出贡献。

谈起刚刚过去的那段经历,他不胜唏嘘,医院感染管理队伍本来就很薄弱,遇到这样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感控工作更加捉襟见肘。疫情暴发初期大量医务人员感染,除对病毒认识不足外,与院感意识淡薄、院感管理工作不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李六亿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她告诉记者,武汉各级医院平时院感工作做得好的,疫情早期医务人员感染就少,患者感染也少。“这种区分十分明显。”

看到不断有医务人员感染、牺牲,吴安华痛心,“现在到了必须要改变的关头了。”

如何改变尚未定论,黑龙江等地又发生了院感事件,北京的约谈更是让医疗机构再次绷紧了院感之弦。记者梳理北京约谈内容了解到,政府强调最多的是要从院感防控问题入手,从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培训教育等方面深挖问题根源,补齐短板。

也就是说,在开卷考试下,院感管理仍旧存在制度、流程、操作等层面的问题。很显然,这只是长期积累、浮在表面的弊病,要解决问题非从根本入手不可。而经此一疫,管理者也在思考更深层的问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院长孙万驹就表示,将来不一定是开卷,题目可能也没有,医院要具备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疫情的能力,发现的问题就是题目,以问题为导向启动预警,积极主动应对。

“也就是说,医院要将未知风险的防控提到议事日程,因此要加强院感管理及院感文化的培育。”孙万驹说,院感不是命题作文,而是学科建设,不但要有知识更新、信息掌控,还要有科学研究,如此才能针对未知风险进行团队建设和能力培养。

他强调,“若仍旧保持传统思维——院感就是将要退休的护士去执行常规的检查,那医院将远不能应对闭卷考试和未知风险。”

然而传统思维一旦建立,就很难被轻易打破。

感控三十而立

中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追溯到1986年,该年原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感染研讨会,并举办了第一期“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培训班,由此从国家层面开启了我国医院感染的宏观管理。这一年也被认为是医院感染管理元年。

在此背景下,国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医院感染的管理组织,配备相应的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工作。不少医院应时而变,顺势而为,就此奠定了行业地位。

如1985年湘雅医院率先设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在医务科下设立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组,配备2名专职人员和1名兼职人员,从事环境监测与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研究,并采取控制措施预防医院感染。1989年该院正式成立医院感染科并设置医院感染实验室,配备专职人员5人,同年,被原卫生部医政司确定为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也于1987年在国内较早成立健康教育-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的健康教育与感染管理工作。

进入20世纪90年代,院感管理逐步进入规范阶段。1993年,沈阳某医院发生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44名新生儿发病,15名死亡,在全国引起极大震动,这直接促使原卫生部于次年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医院感染规范性文件《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该文件明确了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及其职责、医院感染监测的实施与要求和医院感染具体的防控措施,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主要感染部位和感染高风险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医院感染工作的规范管理提供了法规依据。

2001年原卫生部印发了我国第一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很快,院感发展迎来了历史转折点。

2003年SARS的暴发导致医院感染大暴发,医务人员感染达到全SARS临床确诊病例的18%,医疗机构院感管理的薄弱暴露无遗,综合医院缺乏传染病诊治经验,医护人员甚至没见过隔离衣、防护服。这引起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者的重视,以此为契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入新的时期。

图1 我国院感发展历程

2004年原卫生部成立专家小组立项制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06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发布更是一个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渐步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部门规章的形式,从法制层面加强了对医院感染的防控,同时也明确了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责任义务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大监督管理的责任,如明确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学科建设,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制度。

此后,医院感染管理标准化建设一步步推进,仅2009年原卫生部就一次性发布了6项医院感染控制的行业标准。如《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医院应按每200~250张实际使用病床,配备1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

与此同时,从国家、省级到医疗机构层面,院感组织管理体系日臻完善。国家层面有政府部门以及各个学会和国家感染防控的标准委员会及国家级专家库;省级层面成立了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医疗机构内部则成立了院感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领导牵头,涉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各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参加。

随着法律法规、组织体系、标准规范的不断完善及院感队伍的壮大、医院条件的改善,医院感染管理取得巨大进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我国医院感染发病率由1986年的9.70%下降到了1999年的3.92%,医院感染现患率自2001年的5.22%下降到2014年的2.67%。至2016年我国有组织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30周年时,医院感染现患率基本维持在2.3%~2.7%。

2016年时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的郭燕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总结30年发展时表示,我国院感管理在法规政策、组织管理、队伍建设、院感管理工作和国际合作交流5个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院感取得的成就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虽然新冠肺炎病毒比SARS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性,但此次医务人员感染率比2003年低得多,早期有一定感染后,后期明显下降,援鄂医疗队更是零感染。”作为感控人,李六亿对此颇感自豪。

李六亿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疫情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疾病控制处处长

虽然新冠肺炎病毒比SARS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性,但此次医务人员感染率比2003年低得多,早期有一定感染后,后期明显下降,援鄂医疗队更是零感染。

“帽子工程”的分量

自豪之外,李六亿也看到了短板和弱项。她直言,武汉大部分综合医院的建筑布局、工作流程达不到应对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要求,医院内也看不到分级防护的相关举措,工作人员防护意识不到位。

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意识不到位、达不到要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院感在公立医院发展不受重视。

焦雅辉也直言,疫情高峰期过去后个别省份仍出现院内感染表明,虽然感染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领域,但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吴安华认为,根因还是感控意识,当前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都存在感控意识不够的问题。卫生行政部门发布了不少行业指南、标准、规范,但落实得如何却很少有人关注。吴安华表示,按要求每1000张病床至少要配置4名感染控制人员,但现在不少2000张床位的医院也只配置了4个人左右,他们可能还要承担其他工作。

事实的确如此。记者了解到,不少千张左右床位的县级医院院感办通常仅有1~2名专职人员。“为什么大家觉得还行呢?评审时医院会借调其他部门人员过去补充人数,评审结束再以各种名义调走。”吴安华透露。

医院层面,管理者不重视院感的现象更是广泛存在。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索瑶分析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自1994年以来对我国发生的院感事件的通报发现,院感暴发事件原因分析中百分之百提到了“医院管理者对医院感染不重视、法律意识淡漠”。

一位不愿具名的感控人员告诉记者,一把手院长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院感在医院的地位和发展,但凡院长重视的,感控工作就容易开展。“但让院长重视很难,原因很简单,院感是纯成本中心,不但不能‘创收’,工作成效也很难量化和直观呈现。”

众所周知,院长是院感的第一责任人,院感属于一票否决项,一旦发生院感事件,院长将面临被免职等处罚,因此院感工作也被称为“帽子工程”。既然院感关系重大,为何仍不能引起院长足够重视呢?

“一方面,院感是低概率事件,管理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太可能在自己任期内发生;另一方面,很多管理者并不了解院感工作的内涵和重要性,因此从骨子里就不太可能重视。”上述院感人士表示。

一把手不够重视,分管院长也不一定重视。一位院感科职员在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发帖谈到,他所在的医院分管院长并不了解感控,因此不知道如何支持感控工作。为此,他向分管院长提出建议,希望其参加每半年举行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对会议讨论的问题、方案进行拍板;对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总结、问题、整改等,给予指导性建议;赋予感控科对医院改扩建和新建等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的权力;适当参加感控科组织的培训,以了解感控新进展,同时敦促临床人员参与感控培训。

论坛中,抱怨临床不重视院感的言论亦随处可见,某种程度上讲,这是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者不重视院感的必然结果。

在医院内部,ICU、传染病诊治、药剂科(抗生素)、检验科(微生物)、手术室、内镜室、口腔科、导管室、换药室、抽血窗口甚至膳食科、基建科、洗衣房、医疗废物处置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院感的科室或部门,这些工作显然不是院感科几位人员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全员参与。

“哈尔滨等地暴发的院感事件说到底还是医务人员意识问题,但能力和意识不够原因也不全在医务人员。”吴安华话锋一转,医务人员要得到这方面的知识,一靠自学二靠院内培训。医院培训师资很重要,感控队伍不稳定影响了培训效果。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曾表示,临床医生三基培训中很多试题所涉及的感染防控内容存在过时、不严谨、不准确甚至明显错误等问题,无法起到指导、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感染防控知识与技能的目的。与国家相关感染防控标准不一致,导致临床医生掌握的三基知识与技能与临床实际工作形成“两张皮”。

吴安华国家卫生健康委院感防控专家组成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

当前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都存在感控意识不够的问题。卫生行政部门发布了不少行业指南、标准、规范,但落实得如何却很少有人关注。

行政or 业务科室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公立医院院感科(院感办)承担着制定院感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计划、制定重点部门和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并督导执行及相关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等职责。但以院感科有限的人力和能力,要完成这些工作,困难重重。

仅就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及监督、评价而言,以护理人员为主的院感部门很难在与临床的沟通、协调中树立起权威性。

尽管随着越来越多医生和高学历人才的加入,院感队伍相比以前结构更趋合理,院感作为退休前岗位的状况得到改善,但院感科作为一个行政科室的尴尬地位和定位却并未得到根本改观。

行政科室的一大特点是轮岗,对院感这一具备高度专业性的科室而言,无疑是灾难性的。院感人员前期需要大量的学习和培训,不少人员经三四年历练刚掌握了院感知识和技能就要退休或轮岗到其他岗位。

吴安华说:“轮转的结果是不熟悉院感的人员转过来了,刚熟悉的转走了。真正在本科室兢兢业业工作、有业务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提拔,形成恶性循环。”

为解决这个问题,不少地方10年前就出台政策提出“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相对固定,连续任职不少于5年,不宜轮岗或频繁变动”。但这些软性约束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作用呢?

在行政职能科室定位下,院感人员还面临职称晋升、薪酬待遇等难题。

由于目前医院感染非独立专业,院感专职人员没有独立的技术职称晋升途径,人员晋升职称只能走原专业(护理、医技、临床等)渠道,但原专业晋升往往需要科研、病历数量、夜班(护理)数量等要求,对院感人员而言这无疑是难以完成的指标。鉴于此,不少医院直接将院感人员视为行政人员,不谈晋升。

没有技术职称晋升途径最终影响的是人才培养、引聘、分配机制。

2020年2月18日,吴安华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培训。

“院感拿的绩效是全院职能科室中最低的,院感是得到重视了吗?”“我们在整个行政科室中排名倒数第三,就病案室和保卫科比我们低。”“我们属于一级科室,跟医务科、护理部一样,但绩效比这些科室都低,和机关其他科室一样。”“院感科护士为什么不能再享受护士10%的待遇?”

在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这样的“吐槽”并不鲜见。

“晋升不畅,待遇不好,学习内容不少,工作强度不低,由于部分医务人员意识不强,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院感人员流动性很大,很难留住人才。”吴安华总结。

面对困境,行业多年来一直呼吁把院感科作为业务科室来发展。把院感科作为一个具有管理和业务双重职能的交叉学科,持续发展,已是行业共识。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刘冠贤就表示,应明确感控科在医院的定位,使其成为有专业性质的职能科室,既能为院领导做决策提供专业意见,又能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监督、指导各科室落实各项感控措施。他建议应该探索感控科和感染科合并发展。

然而从管理到业务,最需要的显然是人才,而人才正是制约院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回到起点,仍旧是专业问题。近年来,在医学院校设置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的呼声越来越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儿童医院院长周崇臣在今年两会期间就表示,在新发传染病日益频繁、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愈加严峻与复杂的形势下,医院感染控制人员需要具备感染预防监控的能力、突发院内感染事件的处理能力、培训教育的能力、科学研究等综合能力。

目前国际上已逐步形成独立、系统的科学管理模式。美国医学类院校中设有感染控制专业,德国的医学院可授予感染控制专业博士学位,日本的感染控制教育是医师、医学生、研修生的必修课程。而我国的传统医学相关专业本科培养体系中,较少有涉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内容,更没有专门的专业学习教育。

为此,周崇臣建议高等医学院校独立开设医院感染管理专业,把相关课程纳入医学生必修课,开展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加快高水平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才和科研人才培养。

事实上,个别高校已经迈出了探索步伐。如2017年山东大学设置了医院感染管理本科学历教育(网络)专业,2019年四川大学博士招生尝试开设医院感染方向。

设置独立的专业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吴安华认为,当务之急是应在所有医学本科教育中加入感染控制课程。他分析,医务人员、绝大多数医院管理人员甚至卫生行政部门人员都是学医出身,学历教育中加入感染控制,将在日后的工作中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是提高行业意识的根本办法。”

除从教育层面入手外,院感管理更需要政府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规划中给予更高的地位。吴安华表示,疫情暴发后政府在强调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其实院感是公卫重要的一部分,国家在加强公卫体系建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院内院感防控的公共卫生问题。这需要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政策层面要有措施。

近年来国内重大医院感染事件

2013年

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院血透患者感染丙肝,74 名透析患者中,新增丙肝患者12 人,抗体阳性22 人,被认定为是一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

2017年2月

浙江省中医院技术人员违反操作规则,在操作中重复使用吸管造成交叉污染,造成重大医疗事故,5 人确诊感染艾滋病。

2017年2月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发生一起违反操作规程导致的严重感染事件,9 名患者在血液透析室感染乙肝。

2019年5月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5名新生儿在医院死亡,该新生儿感染事件是一起由肠道病毒引起、因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医疗事故。

变革已在路上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不少医院痛定思痛,重塑院感控制流程、改造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增建负压病房和负压手术室等陆续展开。吴安华认为,流程和硬件建设很重要,但比硬件更重要的是软件,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都要从骨子里加强认识,保持可持续发展,包括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

实际上,当前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都已在软硬件方面发力,院感管理呈现新的风尚。

多年来,湘雅医院一直以学科建设的方向打造院感管理部门。目前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共有在岗人员2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副主任护师2人,医师3人,主管护师6人,护士1人,主管技师4人,技师1人,专职编辑3人,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梯队稳定。

在党支部的划分上,感控中心属于内科制,除积极和医务、护理等部门配合,参与临床的督查和检查外,中心的一大亮点是积极参与临床科室会诊。

吴安华介绍,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各级医师每年参加医院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性会诊3000次左右,2019年会诊总量达到5000余次,部分为全院性大会诊,少量为省内会诊与省外电话咨询会诊。中心每年讨论医院感染病例约150例,并开设多重耐药菌感染门诊、抗菌药物咨询门诊,在全院感染性疾病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会诊,湘雅医院感控中心实现了与临床医护的紧密沟通与合作,使自身管理和业务深度融合,保证了医院感染率始终处在较低水平。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院感科目前有5名专职人

2019年5月

江苏东台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对在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61 名患者筛查,发现共有69 人感染了丙肝。专家组调查认定,此次事件是一起因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院内感染事件。员,主任是呼吸科高级职称医生,此外还有1名公卫医师和3名护士,其中有3人具有副高级职称。医院以学科建设方向培养人才,院感科科长为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培养的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院感染管理十佳先进个人。

1 孙万驹认为,将来不一定是开卷,题目可能也没有,医院要具备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疫情的能力。

2 微山县人民医院院长李玉亭在基层坐诊。

孙万驹介绍,近年来医院大力支持院感工作,包括选拔优秀人员加入专兼职感控队伍;每年表彰奖励优秀感控专兼职人员;增加感控培训和活动方面的经费支持;物力上只要是感控需求,绝不吝惜;各种布局流程、改建新建工程充分听取感控的意见;信息上配备专业的感控软件,考核配套。

在孙万驹的理念中,院感管理人员不能只是运动员身份,把其作为教练员和裁判员,带动全员参与感控工作,才是最终目标。为此,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实行院科两级考核,医院层面对院感科进行考核,考核其教练员和裁判员工作是否到位;院感考核涉及院感的医技部门和后勤部门,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2019年,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建成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病原真菌医学检验重点实验室。除高致病性真菌的监控外,该实验室还纳入微生物、病毒、细菌监测和实验能力建设。“我们把其作为临床前哨检测能力来建设,这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平台,有平台才有项目,才有具体的实践,真正碰到特殊病例时才有能力去应对。”孙万驹说。

孙万驹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院长

院感管理人员不能只是运动员身份,把其作为教练员和裁判员,带动全员参与感控工作,才是最终目标。

与高校附属医院和省部级医院相比,县级医院没有那么大的手笔,但同样可以做实做细院感工作。

微山县人民医院院感办仅有2名专职人员,却在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2018年医院大力落实感染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印发了《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启动“精准院感年”“院长讲感控”系列活动,培训1000余人次,加强急诊科、新生儿科、产科、重症医学科等高风险科室管理。2020年医院启动“院感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年”,使各项工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微山县人民医院院长李玉亭表示,院感工作在院长心目中的地位决定了其是否为医院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一环。他对院感的认识是要把其放在政治性高度,不以绩效和收入来衡量其价值;像抓消防一样抓院感,防患于未然。

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面对院感专职人员不足的情况,微山县人民医院启动联合工作机制,院长、业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等核心部门都全力协助院感办开展工作,包括全员培训、考核等。

“院感越是小概率事件越要当成大事来抓,因为成败皆系于此。”李玉亭说。

猜你喜欢
院感医院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预警效果及评价研究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萌萌兔医院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