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策略探究

2020-10-15 01:24鲁欣怡管西巧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3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老师

鲁欣怡 管西巧

【内容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意义重大。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必须要加强班级管理策略的探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学生们健康成长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班级管理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阶段中的过渡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事物和问题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班主任管理起来非常困难,但只要管理得当,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班级管理能力,掌握管理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接受班主任的管理,配合管理工作开展。

一、师生平等互动交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就是单纯的老师和学生关系,这种关系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进行,所以,我们要和学生平等互动交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学生学业上的解惑者,同时也是学生最信赖的伙伴和朋友,既要敬畏老师,又要敬爱老师,这样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传统教学的观念中,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除非有重要的事情一般不会和老师主动交流沟通,更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为此,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和学生聊学生喜欢的话题,借此机会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能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从而根据学情来制定接下来的管理策略。一开始学生可能不会主动和老师交流,一般都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听得多,但是随着交流的增进,时间一长学生就会逐步打开心扉,师生间会变得无话不谈,从而逐渐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创设良好教育环境,给予学生帮助关心

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时期,是一群具有特殊性质的群体,在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班主任应给予更多的帮助与关心。首先,班主任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深人了解每一位学生,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关心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心管理班级,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其次,班主任要懂得保护学生,指导学生掌握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中,所以良好的教学环境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成果,因此,班主任要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识,促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例如,在开展《孝敬父母》的主题班会时,为了营造真实生动的教育氛围,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时间都去哪了》这首歌,营造温情氛围,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父母之爱,打动学生心灵,再引导学生回味自己和父母之间点点滴滴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的共鸣。播放结束之后,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和父母之间发生的温情故事,由此感染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爱自己的父母,主动孝敬和回报父母。

三、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初中教育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集体意识。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很难会自己的班级拥有归属感,集体意识也无法建立起来。班主任下达任务指令,学生只能被动听从老师的安排,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而且还会压制学生个性发展,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破坏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降低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如果学生没有参与到集体建设中学生就会认为自已是班集体的外人,从而集体意识会越来越淡薄。因此,我们要“弱化”班主任管理力度,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工作中来,将班级当作自己的另一个家,将自己的利益和班级的利益绑在一起,把班级的荣誉看作自己的荣誉,从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会主动维护班集体的利益和荣誉,逐渐建立起集体精神和集体意识。另外,当学生有一天走出校园步人社会后会把社会和国家当作另一个集体,将集体主义放大成为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成为一名爱国爱民的人,这正是我们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

四、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有效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方式方法,只有有效的手段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首先,我们要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打造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优秀班集体。再这样的班级中学生们不会感到孤独,因为学生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无形之中就可以解决很多的心理问题。其次,教师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好坏而给学生划分层次,差别对待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自己也渴望进步,如果看到教师只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就会失望伤心,逐渐变得孤僻,不愿意和他人交流,封闭自己的内心,所以,我们教师要多关心成绩不好的学生,以鼓励教育为主,帮助学生重拾信心。例如,在期中考试后,学生们的表情和心态各不相同,靠的好的学生肯定是开心的、满足的,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会伤心失落,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激励那些没有考好的学生,主动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中是否遇到了困难,如果有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重拾自信心,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下阶段的学习任务中,争取获得理想的成绩。

五、家校加强交流沟通,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学生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部分,缺一不可,想要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们班主任老师要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争取家长的配合和帮助,争取家校教育思想理念的统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及时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同时也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掌握学生家庭情况,根据学生实情制定教育策略,针对学生的状况和家长交流沟通,对学生发展负责。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沟通技巧,避免沟通中产生不必要的矛盾,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形成统一教育战线,构建家校合作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此外,信息技术有助于家校联系合作。过去由于通讯技术的落后,班主任与家长联系不及时,错失了很多有效对话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的管理教育。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借助微信和QQ等通讯软件建立家校沟通渠道,班主任可以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第一时间反馈给学生家长,或者在家长群内发布学校的一些公告和活动内容,还可以在考试过后将学生的成绩单独发给家长,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实际情况。

总之,初中阶段我们班主任必须肩负起责任,承担教育学生的义务,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学生,教育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给学生更多的關心和爱护,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作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好地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婷.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研究【J】.甘肃教育,2018(24).

【2】段小霞.赤诚的爱是班主任必备的素养【J】.青海教育,2018(Z1).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老师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