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景德镇煤窑烧瓷技术发展史

2020-10-16 08:03詹伟鸿
中国陶瓷工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瓷业煤窑瓷厂

詹伟鸿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0 引 言

瓷都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近代以前皆是手工制瓷,其瓷器生产成本很高。近代以后,尤其是甲午战争后,随着国外瓷器输入和国内其他产瓷区瓷厂的逐步投产,景瓷国内外市场的逐渐承压,下滑严重。在瓷业有识之士引领下,遂开始学习西方,尤其是日本新式制瓷技术,逐步开始机械制瓷。

不同于传统作坊生产及手手相传、口口相授的生产模式,瓷业生产现代化本身是一套生产制度、资本和技术的全面革新过程。本文仅就瓷业窑炉技术革新的煤窑发展史进行梳理,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对景德镇近代瓷业生产方式发展历史研究有所裨益。

煤窑技术发展史属于科学技术史范畴,相关史料欠缺。为弥补史料不足,本文采用了部分近代窑工相关口述史料,以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相互验证方式,对近代景德镇煤窑烧瓷技术发展史进行概述。

1 初步学习阶段:清末民初对西方煤窑烧瓷技术的学习模仿(1908-1927)

景德镇最早尝试筑造煤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5 月开工的江西瓷业公司。江西瓷业公司是晚清政府扶持传统瓷业工业化的重要体现,虽名为“商办江西瓷业公司”,但从公司股东、股本、《章程并缘起》等角度看,其实质是官商合办,且赋予了类似御窑厂的地方社会管理职能[1]。按照瓷业公司首任经理康达①计划,“[公司]系一面发扬国产,期竞争于国外市场;一面抵塞漏厄,以挽回国内权利。故设总厂于景德镇珠山之上,注重恢复康乾古制……设分厂于饶州鄱湖之滨,专仿东西新法”[2]。为仿制西方(主要是日本)的机械制瓷技术,康达在鄱阳江西瓷业公司分厂,创设中国陶业学堂,派遣学生去日本学习制瓷新法。为学习和教授西方煤炭窑炉技术需要,“花七千多元,聘请日本芝田、黑田两窑业技师参与设计,多次试验,安设新式德国倒焰式迴环炭窑一座,配有从德国进口的火表”。按照康达之子后任江西瓷业公司经理康国镇的讲述,此窑“系我国近代新式煤窑鼻祖,后北洋时期北平农商部工业试验所及各产瓷区所筑新窑,皆取法于此”②。

图1 1920 年张浩《拟设新式瓷器工厂计划书》及倒焰式二层窑图纸Fig.1 Zhang Hao's Plan for a New porcelain Factory and drawings of inverted Flame two-layer Kiln in 1920

清末民初,政局动荡,作为研究煤窑烧瓷技术重要载体的中国陶业学堂,虽学校名称、学校位置、办学性质不断变迁,但始终努力学习模仿西方的煤窑烧瓷技术。辛亥革命以后,清廷垮台,江西瓷业公司经费难以为继。1912 年,江西瓷业公司附属中国陶业学堂被收归官办,更名为“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校长改由张浩③担任。1915年,“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再次更名为“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16 年,“为实地练习,便于观感起见,向官厅请得前清御窑厂内房屋一部,添设乙种分校”。资料显示,1913 年,邹如圭④受聘到“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任教后,曾同校长张浩在校内设计筑造一座八个火门的倒焰式煤窑[3]。经多次试烧,掌握了大量数据,初步摸索出煤窑烧瓷的基本规律,并培养出王成照、程宗瑜、余玉田等烧窑助手。张浩后人张骏则回忆道:“每逢烧窑之日,[张浩]必亲临坐镇指挥,三十余小时不眠不休地督导工作……盖新式窑用煤炭……由煤之含硫量与发热量及所烧成品之陶土成分,而决定烧成之温度及氧化焰与还原焰之转换点等因素。对烧成瓷质之优劣有紧密关系。因而每次烧窑必需亲自了解这些复杂因素,而决定烧成之条件”[4]。1916 年,位于前清御窑厂西南部的“江西省立乙种工业学校”成立之初,校方再次筹划在校内新建一方形倒焰式煤窑。但因窑烟道需延伸至御窑厂内地下,警察局当时在此处办公,故受到百般阻扰。几经磋商无效,不得不修改原来设计方案。该窑筑成试烧时,因烟道受阻,而以失败告终[5]。1919 年10 月,地处前清御窑厂的江西瓷业公司本厂失火,“火龙果将窑蓬烧化掀开一大洞,火从洞出,延及窑楼材料,而其时守护工人又不施以灌救,直至水龙趋至事已不可为”[6]。

北洋政府皖系军阀统治时期,曾有筑造新式煤窑计划,但未付诸实施。1920 年初,张浩应北京政府振兴景德镇瓷业要求,曾递交《拟设新式瓷器工厂计划书》[7],计划书中的新式瓷厂有详细倒焰式煤窑筑造计划和图纸(见图1)。随后直皖战争爆发,皖系军阀下台,创设新式瓷厂计划落空。

2 曲折探索阶段:民国时期对煤窑烧瓷技术的接力探索(1928-1949)

民国成立后,景德镇瓷业日趋衰落,民国政府主导景市瓷业改良,开始对煤窑烧瓷技术的接力探索。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政府开始着力于经济领域改革,作为“中华固有之美利”和地方重要财政来源的景市瓷业亦在改良之列。

1928 年,民国江西省建设厅厅长周贯虹提议设立瓷业管理机构,指导瓷业改良。在多方力量推动下,1929 年1 月,民国江西省政府同意在景德镇设立陶务局,任命张浩为陶务局局长。设立陶务局之目的在于通过改良示范作用推进景德镇瓷业发展。正因如此,张浩上任之初,就提出要对景德镇窑业进行改良,用“洋窑”代替柴窑,随即在莲花塘五龙庵南侧局址内建筑了一座8 m3燃烧室的倒焰式方形煤窑,进行煤窑烧瓷实验。为确保煤窑试烧的成功,张浩受命去日本考察窑业发展情况,订购新式制瓷机械,并聘请日本陶瓷热工师中原燎之助为技师,教授烧窑技术。此窑是陶务局改良景德镇窑业烧造技术的一次实践,亦是景德镇瓷业学徒学习和掌握煤窑烧制技术的开端。但因陶务局“经费有限、设备不周”,加之此后国内政局动荡,江西行政长官更迭频繁,尤其是景德镇成为赣东北红军与国民党角力的重要区域,民国政府已无暇于景德镇瓷业改良,运行不到一年的陶务局便名存实亡。作为陶务局局长的张浩虽多次向景德镇窑户们宣传“洋窑”的优越性,但窑户们并不为其所动,仍坚持烧柴窑。因而陶务局雄心勃勃的窑业改良计划对整个景德镇瓷业烧制市场并未带来真正意义的影响。

1934 年下半年,江西局势相对稳定下来。民国江西省主席熊式辉重将景德镇瓷业改良提上议程,邀请杜重远④到景德镇考察,指导景德镇瓷业改良。杜重远在景德镇瓷业调查报告中分析了景德镇瓷业衰落的原因,认为“其原因固由于客观环境所造成、而更当归咎于工人之墨守成规、罔知改进、派别分峙、未能融洽、复昩于世界大势……各项陋习中、尤以窑禁为改良陶业的最大障碍”。提出“政府首当设一陶政管理机关、隆其职位、大其事权……同时再设一模范瓷厂、示以制瓷方式、合作利益、改烧煤窑、减轻成本、铲除窑禁之弊”[8]。1934 年12 月,民国江西省政府在景德镇设立陶业管理局,进行瓷业改良。“任命杜重远为陶业管理局局长”[9]。杜重远上任伊始,废止了近代景德镇“四十年来陶业最大障碍——窑禁”,为设立新式模范瓷厂奔走,并赴上海募资。不幸的是,杜重远受“新生事件”和“西安事变”影响,其本人一直未能在景德镇从事瓷业改良。新式模范瓷厂——光大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股本100 万国币、建设工厂完毕,正欲进行实验性生产时,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工厂被迫内迁。其中耗资40 万国币修建的窑炉(内含方形倒焰式煤窑(本烧用)4 座、长方形素烧窑2 座、电热窑(釉上彩用,向日本定购)2 座、烟囱2 座)也被迫停烧[10]。

抗战后期,国民政府亦曾有筹集经费15 亿元,设立国窑厂,复兴景德镇瓷业的计划。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曾一度召见时任江西陶业学校校长汪潘,以示支持[11]。但因内战爆发,瓷业改良的计划未付诸于实施并夭折。

总体来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曾有三次大的支持景德镇瓷业改良的计划。窑业的改革亦曾付诸于实践,但受到内外环境多方面影响,窑业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效果。相反,景德镇窑业一落千丈、大有一蹶不振之势。“1948 年长江被封锁时,偌大的景德镇只有18 家窑厂开工。仅占当时窑厂的十五分之一”“有的资本家甚至把料板当柴烧,将坯厂改住宅,洗手不干了”[12]。

3 成熟推广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煤窑烧瓷技术的快速推进(1949-1965)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作为全国重要产瓷区,承担着为全国市场生产瓷器的任务。随着国家下达的产瓷计划指标逐年增加,景德镇各大瓷厂开足马力生产,但却遭遇窑柴紧缺这一问题。20 世纪60 年代曾任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局领导,后任景德镇市委书记的杨永峰回忆道:“景德镇市解放之初,当时全市有柴窑81 座,槎窑12 座。……柴窑的致命缺陷就是烧松材。窑柴规格要求直径1市尺以上的松树,砍倒削去枝桠,将树干锯成7.2寸的木段,再劈成约5 cm 厚的柴片。两竹夹篮为一担,一座柴窑1 年要烧1 万多担,全市1 年要烧掉近40 万m3的松材。为供应数量巨大的窑柴,在本省5 个县、外省2 个县设窑柴站负责收购和运送窑柴。一年烧掉这么多松材,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同时柴源越来越少,难以为继”[13]。曾任景德镇陶瓷厂烧炼车间党支部书记的董世柏则回忆道:“新中国成立后,计划性加强了,出口量增加了,整个生产呈快速增长趋势。而客观存在的是,窑柴在前几百年的时间里已逐步消耗(松柴本身有生长期),而生产又不能停止。所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瓶颈的方法只有另辟蹊径——用煤窑代替柴窑”[14]。

窑柴短缺造成的窑炉生产能力不足现象,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生产大幅度提升后表现尤为明显,已直接威胁到景德镇瓷业生产。

为了解决窑柴紧缺问题,景市政府组织热工专家,在以往煤窑技术探索基础上,开始了以煤窑代替柴窑的集体攻关,终于成功实现了“以煤代柴”,并推动煤窑烧瓷技术日益趋向成熟。1952 年,陶瓷专科学校开始煤烧阶级窑实验,但未能成功。1954 年,景市市委正式提出“以煤代柴”号召,市委书记赵渊、副书记吉福润对窑炉改革十分重视,亲临一线,同工人、科技人员一同参加试验。工程师邹如圭设计方形倒焰式煤窑,经多次试烧,四角温度上不去,没有成功。1955 年,政府在红旗瓷厂进行煤柴合烧试验。“在柴窑窑门两侧各修建一个宽800 cm、长1210 cm 的烧煤燃烧室。操作时先用松柴将窑前烧到800 ℃以上再烧煤。但窑前温度太低,大量冷空气进入窑内。同时大量煤烟流向窑的后部,加上坯体干燥水分不断排出,匣钵外围形成一层“绝热保温”屏障。每次试烧都是前上部倒窑,后下部生烧,试验半年无果而终。”

历经多次研讨、试验并吸取兄弟省市煤窑筑造经验,景市第一座煤窑终于在1957 年试烧成功。20 世纪50 年代初,萍乡瓷厂在江西首建三座方形倒焰煤窑,焙烧电瓷、日用瓷获得成功。1955 年,为学习掌握新型技术,景市组织10 名烧窑技工到萍乡瓷厂学习。1956 年,由工程师邹如圭设计,景市投入13 万元,在宇宙瓷厂建成一组(2 座窑1 根烟囱)圆形倒焰式煤窑。1956 年5 月,该组圆形煤窑开始试烧,历时近一年,经多次燃料、瓷器釉料、窑炉结构、操作方法调试,最终取得成功。曾亲身参与窑炉试烧,后任宇宙瓷厂窑炉长的胡文华讲述道:“在试烧过程中遇到好多困难。首先是燃料问题,当时是用董家山煤,这种煤火焰长,但是动不动就结炉。一结炉就要用很粗的撬棍敲炉渣,人累得够呛是小事。关键是撬炉时要打开窑门,一开窑门有冷空气进去,窑炉就降温,烧出的瓷器不是爽,就是黄,有时还倒窑;二是窑炉结构不合理,熄火孔太大,一加煤火就跑到烟道烟囱里去了,存不住火;三是烧制的产品质量不高,吸烟吸火,烧出的瓷器白不白,黑不黑。对于这三个问题,我们摸索了近一年才慢慢克服。一是采用仙搓煤,虽然热值低,但它不结炉;二是改结构,烟道垫两层,不要那么深,把熄火孔减少一些,面积缩小一些;三是掌握好压力、气氛和温度的关系,改进操作方法;四是改进了泥巴、釉料的配方,终于使倒焰煤窑基本烧制成功”[15]。

因倒焰式煤窑造价太高和财政资金不到位,宇宙瓷厂煤窑试验成功后并没有在全市推广,而是迅速上马了简易版倒焰式煤窑。为解决“十大瓷厂”窑材供应的燃眉之急,市委召集技术专家开座谈会,就建设低成本倒焰式煤窑进行集体攻关。在热工专家和建窑工人的共同努力下,在马鞍山脚下先行试建一座外围不用扁钢加固、用柴窑“响砖”代替耐火砖,将窑墙加厚的简易版倒焰式煤窑。其造价成本大幅减少,每组造价3 万元,且试烧结果比较理想。随后在全市推广,从1957 年9 月至1958 年底,景市建成166 座简易版倒焰式煤窑,占当时全市烧炼能力一半。简易版倒焰式煤窑实质是应对当时生产大幅提升而窑材紧缺的应急性措施。虽投资少,见效快,但不耐用。随着景市财政逐步好转,自1963 年至1965 年,简易版倒焰式煤窑逐步被正规煤窑所取代。全部瓷厂都烧煤窑,结束了景德镇千百年来瓷窑烧柴的历史。

当然,技术创新无止境。随着煤窑热工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倒焰式煤窑烧瓷技术由于其自身的不足,逐步被更为洁净的燃油、煤气和液化石油气能源所代替。窑炉形式上则经历了从间歇式倒焰圆窑—煤烧隧道窑—油烧隧道窑—气煤隧道窑—小型梭式窑等五次大的变革。

4 结 论

近代景德镇瓷业生产之所以要以煤代柴,根本原因在于瓷业生产者力图破除窑柴紧缺这一日益严重的行业困境。其本质在于将西方尤其是日本相对成熟的煤窑热工技术移植到景德镇。但是,何以在产业发展有需求,技术升级有可能的条件下,明清时期中国最著名产瓷区的景德镇“以煤代柴”的技术升级却要耗费近50 年之久呢?何以晚清民国耗费40 年,瓷业先进人士学习、模仿、实践西方煤窑热工技术的种种努力都未能成功,新中国成立短短10 年内,却成功实现了“以煤代柴”,并将其普及推广?景德镇近代煤窑烧瓷技术的升级之路充分验证的一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传统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技术升级则是传统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但产业技术的改良与推广却并非人们想象的“从实验室到工厂”那么简单。产业技术的改良与推广除了必须具备更新换代的成熟技术之外,还与国家宏观政策、产业资本、行业传统、工人素养紧密相关,甚至是缺一不可。

注释:

①康达(1877-1946 年),字特璋,祁门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拔贡,因关注新学被任命为内阁中书。戊戌变法失败后被贬,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参与创建中国茶瓷赛会公司,运送景瓷到国外博览会参展。光绪三十年(1904 年)赴日本学习新式制瓷技术。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被推选为江西瓷业公司首任经理。

②康国镇,《康国镇为瓷窑被拆损失不资恳请华县长前许分两层办法合并赔偿以恤商艰而维实业由》。1936 年,鄱阳县档案馆馆藏波阳县国民政府档案,卷宗号:1002-934。该窑在抗战时期被鄱阳县长华洸拆毁,当时奉令在鄱阳城建筑碉堡,因为缺乏砖料,拆卸瓷窑,用来建碉堡。

③张浩,1876 年生,字犀候,江西新建人。1901 年留学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窑业系,1906 年学成回国,1908年任中国陶业学堂教师。

④邹如圭(1879—1962 年),字洁珊,江西宜丰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入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窑业科深造。1913 年学成回国,在饶州省立陶业学校任教。

⑤杜重远(1898—1943),吉林省公主岭市人。1916年考入东京藏前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陶瓷制造专业。1923年,学成回国,在沈阳北门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机器制陶工厂――肇新窑业公司。1927 年,将肇新窑业公司改建为瓷器厂,逐渐发展成中国民族资本经营规模最大的一家瓷器工厂,并进行新型瓷业生产和实验,取得优良成绩。

猜你喜欢
瓷业煤窑瓷厂
小窑破坏区巷道掘进防灭火技术研究
景德镇“十大瓷厂”产品特色研究
近代景德镇瓷业改良路径与实践困境
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
余效开藏品精选
五六七瓷 时代的印记
近代醴陵瓷业自适应发展及其产教融合模式建构
大国工匠与历史的“对话”
——走进景德镇 “皇家瓷厂”
明清瓷业宗教信仰下的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借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