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五灵片联合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0-10-19 16:45徐晓磊郭锐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治疗

徐晓磊 郭锐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六味五灵片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六味五灵片联合治疗。结果:疗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六味五灵片与恩替卡韦联合对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采用中药六味五灵片联合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其在保肝、改善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联合用药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六味五灵片;恩替卡韦

【中图分类号】R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严重威胁公共健康,目前我国约有1亿多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一部分可进展为慢性乙肝、肝硬化、甚至肝癌。持续的高病毒复制是慢性乙肝进展至肝硬化或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慢性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者估计年发生率为2%~10%,而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地阻断或者延缓进展到肝硬化这个过程。恩替卡韦作为高基因屏障、强效抗病毒,而低耐药率的核苷类似物,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近年来随着中医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在治疗慢性乙肝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对我院传染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6例慢性乙肝患者在口服恩替卡韦基础上联合中药六味五灵片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21~66岁,平均(49.2±2.3)岁, 对照组患者病程1 个月~17 个月,平均(6.1±0.7)个月;患者体重40~73 kg,平均(53.2±8.6)kg。治療组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2~67岁,平均(50.1±2.2)岁, 治疗组患者乙肝病程1 个月 ~14 个月,平均(6.5±0.9)个月;患者体重43~71 kg,平均(53.6±8.3)kg。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无机体器官功能性障碍患者;无合并心脑血管病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伴有认知障碍患者;伴有严重精神病症患者;哺乳期或者妊娠期患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恩替卡韦口服治疗,剂量为每次0.5mg,每天1次,连续用药6个月;治疗组:口服恩替卡韦,每次0.5mg,每天1次,口服六味五灵片,每次10g,每天2次,治疗6个月。

1.3 效果评价

显效:乙型肝炎症状消失,肝功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有效:乙型肝炎症状明显减轻,肝功能检查结果有显著改善;无效:乙型肝炎症状没有减轻,肝功能指标仍存在明显异常。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来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者共计4例,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有1例不良反应出现,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值为4.17,P值为0.00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控制总有效率为69.56%;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控制总有效率为91.3%,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62,P<0.05)。见表1。

2 讨论

慢性乙肝具有较高发病率。有临床研究显示,在患病个体中,HBV感染可持续存在,是造成病情进展的高危因素,临床治疗中降低终末期肝病发生、阻止疾病进展及抑制病毒复制为治疗的主要任务。干扰素与核苷酸类药物是治疗慢性HBV感染的常用药物,因核苷酸类药物既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操作方便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恩替卡韦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并可降低耐药发生率,深受医护人员青睐。

中药制剂六味五灵片的主要成分包括:五味子、女贞子、连翘、莪术、灵芝孢子粉等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护肝理脾、降转氨酶的治疗功效,在临床上目前主要被用于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病毒性肝炎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肝脏损伤疾病实施治疗。其可对病毒的复制过程产生有效抑制作用,使患者的肝纤维化治疗目标能够尽快达到。采用六味五灵片与恩替卡韦两种药物联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对病毒的复制过程进行控制,使肝细胞的蛋白合成及分泌速度明显加快,而且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逆转肝脏纤维化病理过程,使炎症的活动度水平得到有效改善。

六味五灵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显著,能使患者的肝纤维化得到有效改善,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曾婷,谢逸欣,马丽.恩替卡韦的药理毒理学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10):1421-142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 年版)[J].胃肠病学,2011,19(6):355-366.

刘小明,邱春艳,丁新华,等.七五灵散调理慢性乙肝后40 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4):33.

唐茂华,陈积,饶丽萍.恩替卡韦、阿德福韦、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2):156-158

猜你喜欢
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治疗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患者常见易患因素分析
安络化纤丸对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评价
注射用核糖核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30例
老年乙肝及HBV相关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IL—17、α—SMA及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