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护理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效果

2020-10-19 23:02孙贺郭红敏景雪霏魏艳丽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临终关怀满意度效果

孙贺 郭红敏 景雪霏 魏艳丽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8例肿瘤临终患者,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终关怀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多元文化护理理念指导下的临床关怀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滿意度为97.44%,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4.62%,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肿瘤临终患者开展多元文化护理理念下的临终关怀服务效果良好, 患者满意度高, 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肿瘤;临终关怀;多元文化护理理念;效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8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138-01

目前, 临床上对于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最大威胁的便是癌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多元化表现在多方面, 在社会中可以是经济方面也可以是文化方面, 在临床上可以是服务对象。患者之间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 所处地区不同, 拥有的文化内涵、传统等均不同[1], 这促使了护理环境不断往多元化发展。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针对多元化背景的患者和家属采取多元化的护理理念在临床上为患者实施关怀。本次研究分析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治疗的78例肿瘤临终患者,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9例, 女20例, 年齡45~65岁, 平均年龄(56.37±5.4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 女18例, 年龄43~68岁, 平均年龄(54.15±5.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终关怀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多元文化护理理念指导下的临床关怀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

1.2.1 症状护理 ①在护理患者过程中深刻融入人文关怀的理论, 尊重患者的隐私, 充分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和信任。在对肿瘤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时, 最为关键的一个内容便是镇痛。由于生理病症原因, 再加上普遍人对于肿瘤所产生的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造成了疼痛感, 不同患者所产生的疼痛感程度不一, 对于疼痛的忍耐力也不同, 其中文化背景也是影响疼痛感的其中因素。有些具有宗教信仰的患者会采取祷告仪式缓解病痛, 部分患者忍耐力较强可以自我忍受, 有的患者则会明确表达出疼痛感寻求护理人员的帮助。因此要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 并从多方面如心理、药物等适合患者的手段进行干预, 以此缓解疼痛症状。②呼吸困难。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并对呼吸困难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积极采取治疗方式并处理合并症状, 若呼吸情况过于严重则给予患者机械通气、吸氧以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 保持房间通风, 温度及湿度适宜, 让患者采取端坐卧位的姿势,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让患者处于舒适放松的状态, 给予情感护理等。③厌食和恶液质。评估患者厌食的严重程度及体重下降速度, 重视患者的自身意愿及设定目标, 咨询营养师为患者配备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餐, 确保有饱腹感。④便秘。对患者便秘情况要给予高度重视, 针对发生的可能性给予预防性的治疗和护理, 指导患者自我管理肠道。一旦出现便秘的症状则评估便秘的严重程度及发生原因, 合理给予药物使用, 必要时采取灌肠, 在处理时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形象, 使用屏风进行遮挡。

1.2.2 心理护理 即使现代的医疗技术已经处于很先进的状态, 并且逐年发展逐年进步, 但对于一些疾病仍旧没有研发出最好的治疗办法, 因此患者在面临生命严重威胁时会出现绝望、沮丧等负性心理, 与患者多加沟通交流, 运用心理沟通的技巧去了解患者内心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疏导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慰藉、支持和鼓励, 尊重患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不同患者之间不同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其中宗教也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护理方式能够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在临床上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一些国家中已经将宗教视为肿瘤患者的精神支柱, 采取宗教作为辅助治疗部分晚期患者。因此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针对具有宗教信仰的患者, 首先需要对其信仰给予尊重, 其次尽量满足其对于宗教的需求, 为患者尽量提供场地和条件, 保证患者通过有益的宗教教育能够在临终前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信仰的关怀。

1.2.3 教育护理 对患者开展具有针对性和个体化的死亡教育之前先要充分尊重并了解患者的不同信仰及不同的死亡认知, 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死亡教育方案, 该方案要具备循序渐进的特点, 让患者和家属能够正确认知死亡。根据相关调查报告表明, 有92%的患者希望能够如实得知自己的病情, 大部分患者在得知病情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得到下降,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大部分患者会处于一种珍惜为数不多时间的心理[2]。

1.2.4 居家护理 部分患者认为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段要按照个人的信仰和习俗走完, 且对于身后事的习俗安排也各有不同, 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进行临终护理。有50%以上患者表示生命最后阶段不愿意在医院中渡过, 希望能够回家与亲人陪伴, 大部分患者选择在家中接受临终护理。居家护理的优点在于能够与亲人待在一起, 所处的环境是自己熟悉的, 有安全感和舒适感, 同时通过家庭和社区服务能够使患者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减缓患者家属的情绪和压力。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调查量表进行评估, 满分100分, 分值与满意情况呈正比, 评分越高表示越满意。<60分为不满意, 60~80分一般满意, >8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44%,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4.62%,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终关怀是一种针对已经确定临床治疗无效的患者, 给予其全面性和人文性的护理, 来帮助临终患者能够平静、安宁愉快地渡过生命最后阶段, 维护患者的尊严, 尊重患者的文化信仰、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等[3-5]。由于其极高的临床意义, 因此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医学护理研究工作中成为一项研究热点, 在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工作中, 由于护理对象本身经济水平、性格、文化背景、成长经历等具有较大的特异性及多样性, 因此在护理服务时则需要由多种不同学科及不同从业人员所组成临终护理小组开展多层次的护理, 进而达到对患者开展高质量护理服务的目标。正是考虑到患者的背景、文化等多元性, 因此結合患者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世界观等给予患者多元化的护理, 以此满足患者对于护理的需求。让患者能够感受到被尊重和心理上的舒适, 最大程度地减缓各个方面带来的痛苦;能够让患者在最后的生命旅程中学会更加珍惜生命, 走出悲哀, 最终帮助患者完成生命的最后阶段, 是一种高度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模式,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6-8]。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44%,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4.62%,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临床上针对肿瘤临终患者开展多元文化护理理念下的临终关怀服务效果良好, 患者满意度高, 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董丽丽, 曹仲茹, 王梅. 积极心理干预在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9):1197-1200.

[2]張春晓, 赵世娣, 任国琴, 等. 积极心理干预在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 贵州医药, 2018(1):117-118.

[3]苏学会, 杨蕾. 循证护理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10):1261-1264.

[4]左敏. 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1):2057-2059.

[5]王怡君, 陈静, 马丽莉, 等. 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11):1346-1348.

[6]吴兰. 优质护理理念在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中的应用. 医学信息, 2015(5):161.

[7]王艳书, 赵媛, 孟红丽.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临终关怀护理. 教育教学论坛, 2015(23):200-201.

[8]孙娟芬, 赫军. 心理护理在老年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 实用医药杂志, 2006, 23(10):1237-1238.

猜你喜欢
临终关怀满意度效果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