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0-10-19 23:02徐明英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0期
关键词:重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心内科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实施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24.5±3.6)分、SDS(21.3±1.8)分、护理态度、操作及完善性护理质量评分分别(27.4±2.3)分、(36.4±3.4)分及(28.1±2.5)分,总计(94.5±3.3)分。对照组护理后SAS(43.9±3.0)分、SDS(32.5±2.5)分、护理态度、操作及完善性护理质量评分分别(20.1±2.1)分、(28.7±1.8)分及(20.6±3.0)分,总计(71.8±5.2)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心内科重症患者的心态,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碼】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177-02

前言

心内科重症患者常见疾病类型,以心肌梗死为主,患者病情危急,死亡率高,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严重。单独实施给药、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可有效控制病情,但难以改善患者的心态。长此以往,患者治疗依从性容易下降,病情好转将受到阻碍。有研究指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本文于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心内科重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样本,观察了心理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30)性别:男/女=17/13,年龄(60.2±20.0)岁。对照组(n=30)性别:男/女=18/12,年龄(61.2±18.7)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士需给予患者相应药物,并监督其服用。此外,还需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风险。

观察组联合实施心理护理:(1)沟通:护士需主动与心内科重症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该疾病发生的原因,使其了解疾病的治疗方法,主动与护士袒露心声,并在护士的帮助下,树立起治疗疾病的信心,改善心态。(2)听音乐:临床研究发现,轻柔、舒缓的音乐,有助于减轻焦虑情绪。而慷慨激昂的音乐,则有助于缓解抑郁。护士可根据患者的特点,为患者播放上述音乐,或嘱患者自行听音乐,达到改善心态的密度。(3)环境:嘈杂、脏乱差的环境,可加重不良情绪。护士应保证患者住院环境清洁、温暖、舒适、安静,达到减轻不良情绪的目的。(4)睡眠:焦虑情绪的存在,容易影响睡眠。而睡眠障碍的发生,同样会加重焦虑。护士应于夜间,嘱患者及早上床休息,睡前不得使用电子产品。针对焦虑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双心治疗”。另外,护士还可将玫瑰精油置于患者房间内,利用芳香促进睡眠。(5)放松:护士可指导患者平躺,自行听轻音乐,配合音乐,想象温馨、轻松的场景,并逐渐放松肢体肌肉,缓解不良情绪。(6)深呼吸:针对伴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者,护士可嘱其深呼吸,吸气5s,暂停2s,后缓慢呼气,逐渐放松心态,减轻压力。(7)态度: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护士应保证态度良好,语气温柔,应保持耐心,获得患者的信任,减轻其焦虑情绪。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SAS(24.5±3.6)分、SDS(21.3±1.8)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态度、操作及完善性护理质量评分分别(27.4±2.3)分、(36.4±3.4)分及(28.1±2.5)分,总计(94.5±3.3)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心内科重症患者的不良情绪,主要来自于对病情的不了解,以及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担心。针对患者实施的常规护理,强调通过给药治疗疾病,但未重视患者的心态,护理质量有待提升[1]。本组患者经护理后,SAS(43.9±3.0)分、SDS(32.5±2.5)分,提示心态欠佳。患者护理态度、操作及完善性护理质量评分分别(20.1±2.1)分、(28.7±1.8)分及(20.6±3.0)分,总计(71.8±5.2)分,提示护理质量低。

心理护理干预,指以帮助患者形成乐观、积极心态为目的,通过多种手段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干预的一种护理模式[2]。考虑到心内科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本院主要通过沟通、听音乐、放松、改善环境、深呼吸等手段,对心内科重症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各项措施的实施,能够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减轻,能够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与重视,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此外,各项措施同样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心态控制能力,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疾病,以积极的心态依从治疗疾病,减轻病情,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预后。针对焦虑严重者,遵医嘱给予黛力新等药物进行“双心治疗”,可显著减轻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心功能恢复。本文研究发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心内科重症患者SAS(24.5±3.6)分、SDS(21.3±1.8)分,与常规护理相比,心态更佳。本组患者护理态度、操作及完善性护理质量评分分别(27.4±2.3)分、(36.4±3.4)分及(28.1±2.5)分,总计(94.5±3.3)分,与常规护理相比,护理质量更高(P<0.05)。

综上所述,通过沟通、听音乐、放松训练等途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心内科重症患者的心态,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翠芹.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观察中标准化护理程序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9,18(10):2394-2395.

[2]黄宇英,黄晓铭,林耸.睡眠剥夺护理干预措施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08):1121-1122.

作者简介:徐明英(19720203)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学历:专科;毕业于山东省枣庄专科学校,现任职称:主管护师,专业:护理。

猜你喜欢
重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心内科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血糖变异性与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
因需施教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观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