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管理效果

2020-10-19 08:07柴萍伍振娟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自护能力溃疡性结肠炎

柴萍 伍振娟

【摘 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价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对比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用药、自我监测、运动锻炼、饮食控制人数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水平,提升护理效果。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全程健康教育;自护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消化科常见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等,其病因尚未明确,但有研究显示,其与感染、机体免疫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免疫抑制剂、类固醇激素等进行治疗,虽然疗效较佳,但因该病程较长,长期应用药物,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副作用,影响治疗效果。现将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探讨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消化内科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2~64(50.45±6.31)岁;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UC-DAI)包括轻度活动期26例、中度活动期20例。观察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21~65(50.36±6.19)岁;UC-DAI包括轻度活动期28例、中度活动期1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饮食指导、用药方法指导、告知患者服药注意事项、出院后电话随访等常规护理内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1.2.1 活动与休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根据患者现有的症状,要去适当的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增强免疫力。叮嘱患者戒烟、戒酒,注重休息,合理安排睡眠时间。

1.2.2 心理

多数患者因长期病情不能好转,极易产生负性情绪,影响治疗效果。故而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多交流,在进行交流时需有足够的耐心,鼓励患者倾诉,在进行交谈的过程中,积极引导患者,减輕患者的负性情绪,向患者讲解情绪对疾病治疗的影响,鼓励患者发泄不良情绪,减轻其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增加患者的社会责任感,家属陪伴、鼓励患者,给予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从而尽量消除其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2.3 饮食

起初患者食用高热量及富营养的食物,但要保证纤维含量少、消化容易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生、冷食物及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忌食牛乳和乳制品。在患者病情得到好转后,病人应进食无渣流质或半流质富含营养的饮食,病情严重者应禁食,并给以胃肠外营养,使肠道得以休息。通过在医学教育网进行食品搜集整理,推荐食物有利于减轻炎症,控制其症状。

1.2.4 治疗

①灌肠时患者极易因担忧等情绪排斥灌肠,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的讲解灌肠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增加患者对灌肠的了解,主动配合治疗。

②药物应用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适当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症状缓解后需逐渐减少药物剂量,不可直接停用药物,避免造成症状反复。对于治疗中应用到的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氨基水杨酸类制剂),长期应用可能会出现多毛、骨质疏松、皮疹等副作用,引发患者的担忧,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停药后会停止。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价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水平,评价项目包括健康知识水平(17项)、自护责任感(6项)、自我概念(8项)、自我护理技能(12项),各条目按照非常不像我(0分)、有一些不像我(1分)、没有意见(2分)、有一些像我(3分)、非常像我(4分)5项评分,满分172分,转换成百分制,评分越高代表自我护理能力越高。

②根据患者干预后健康行为评价自我管理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

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自我管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自我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为了帮助患者正确了解疾病,增加其对疾病的认识,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减少疾病的复发。有研究显示,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式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实践证实,观察组遵医用药、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自我监测患者占比与对照组相比较显然更高,充分表明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管理效果更具优势,有助于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用药、锻炼习惯。综上所述,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使患者形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预后良好,因此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甘艳军,宴洁影.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4):3548-3550.

刘坤,于晏,王英杰,等.协同护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和住院次数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50-52.

张红芳,卢芹.自我管理教育在10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2):262-263.

猜你喜欢
自护能力溃疡性结肠炎
研究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有效性
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肠炎清对ICUC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TLR4mRNA的影响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围术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