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合并手法治疗效果

2020-10-19 08:43朱庆辉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0期
关键词:牵引VAS评分腰椎间盘突出症

【摘 要】目的:研究牵引合并手法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为48例实验组患者进行机械牵引联合手法治疗,为48例参照患者仅予以腰椎牵引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评分以及腰椎功能障礙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1.25%),实验组患者VAS评估值、ODI评估值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牵引合并手法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对减轻患者腰椎疼痛与功能障碍具有显著帮助,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手法;VAS评分;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236-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因腰椎间盘的髓核、软骨板、纤维环等部分出现退行性改变之后,在外力作用下所导致的腰椎功能障碍疾病,病变组织会对相邻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使患者出现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这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质量[1]。西医临床中,主要是通过药物和手术进行治疗,但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够理想,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较大;为此我院主张为该类患者采取中医疗法,此次研究对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以研讨牵引与手法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现就治疗过程及结果作如下阐述:

1 基线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数据

将我科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小组,共计96例,入院后均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并被确诊,西医诊断依据为《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2],中医诊断依据为《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患者均有腰部活动受限、下冷痛等表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48例实验组患者是由27例男性与21例女性所组成;年龄分布在34--60岁范围内,中位值为(48.6±5.6)岁;病程在3个月--6.5年之间不等,平均(2.5±0.5)年。48例参照组患者是由26例男性与22例女性所组成;年龄分布在33--62岁范围内,中位值为(48.2±5.8)岁;病程在3个月--6.8年之间不等,平均(2.3±0.5)年。对二组患者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呈现出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排除标准:将肿瘤患者、合并脊椎结核患者、精神疾病者、伴有严重心脑肺等脏器疾病者予以排除。入组患者对于此次研究均有知情权,并自愿参与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本组患者予以腰椎牵引治疗方案,所用仪器为三维电脑腰椎牵引床,先引导患者取仰卧位,微屈双膝,并在膝下垫上小枕或毛巾卷,将患者胸部与骨盆固定于胸腰板与臀腿板之上,之后对胸腰板、臀腿板间隙进行调整,使其在病变节段之上,设置牵引力,通常以280--350N为宜,应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身高、体征、体重等因素决定牵引力量。控制好胸腰板的旋转角度,让右侧突出向右侧旋转15°,让左侧突出向左侧旋转15°,无倾角,每次牵引时间为5min,之后休息1min,共5次,总时间为30min;在牵引治疗之后,将固定捆绑解除,让患者平卧休息5min后再起床离开,10天为一个疗程。

实验组:本组患者予以牵引结合手法治疗,牵引疗法操作与参照组相同。手法治疗如下,(1)先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调整好四肢,术者用两个拇指指腹,以患者大椎穴为起点,由上而下沿着脊椎方向推两侧的骶棘肌,重复4--6遍,之后选取肾俞穴、腰阳关、大肠腧、承山、委中、环跳、阿是穴等穴位进行点按。(2)引导患者改为侧卧位,保持健肢在下并伸直,患肢在上并保持屈髋屈膝位,术者利用肘部自患者肩部前侧向后推压,并利用另一肘部自患者臀部外侧向前推压,双肘同时活动,进行前后摆动,放松腰部肌肉,保持肘部力度适中,3--5min后,再以短暂、有控制的突发巧力让患者脊柱旋转,当听到有连串的弹响声时便可将手松开。(3)引导患者再变回仰卧位,术者利用双手,抓住患侧的腿部、膝部,缓缓按压至腹部,促使患者腰部屈曲,最后加大力度拉伸患肢。

以上治疗方案每周休息1天,两组患者的疗效均为2个月,之后对比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4]

疗程结束后,患者的腰痛、腿痛、麻木等症状基本消失,直脚可抬高程度在70°及以上,对日常生活及工作均无影响,则为治疗显效;患者的腰痛、腿痛、麻木等症状有所减轻,腰部活动好转,则为治疗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腰部活动未见好转,或加重,则为治疗无效。

以“(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统计治疗总有效率。

1.4 评价指标

(1)VAS评估值:在治疗前、治疗后,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对患者的疼痛度进行评估,疼痛度与评估值呈正相关,最低分为0分表示患者无痛感,最高分为10分表示患者有剧烈痛感。

(2)ODI评估值:在治疗前、治疗后,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法[6]对患者的腰关节功能进行评估,评估项目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坐、提物、步行等,共计9项,每项评分范围为0--5分,总评分范围为0--45分,ODI评估值越高表示患者功能障碍越显著。

1.5 数据统计

将此次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检,计量资料(x±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x2值验证,并以P<0.05为组间数据比较差异的检验标准。

2 研究结果

2.1 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性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1.25%,组间数据对比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 二组患者VAS评估值、ODI评估值的差异性对比 治疗前,二组患者的VAS评估值、ODI评估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估值、ODI評估值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腰椎间盘病变、外伤有直接关联,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的机械、化学及自身免疫性刺激是其主要病机[7]。在该类患者中,中医疗法因创伤小、耗费少等优势较受欢迎。中医角度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卫外不固、腠理空虚,风寒湿邪乘虚入侵,致使经络阻滞、腰部气血运行不畅,久而久之不能濡养筋肉,逐渐形成腰椎病变;主张其治疗当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为主。牵引治疗是一种应用广泛法疗法,通过持续的牵引力,帮助患者放松腰臀肌肉,在牵引过程中通过合理扩大椎间间隙,这样可以促使髓核还原剂归纳[8]。手法治疗是通过对穴位、肌肉、关节的按摩,进行疏通经络、舒筋活血,进而起到松懈肌肉痉挛与神经根粘连的目的。将牵引与手法治疗联合应用时,可有效松解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炎症吸收与肿痛消退,并可起到较好的镇痛解热之效,这对患者的髓核回纳、复位具有重要帮助,同时能够对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进行改善,以减轻或解除神经根挤压,这样有助于椎内平衡状态的恢复。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VAS评估值、ODI评估值均低于参照组,二组数据比较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凸显出了将牵引与手法联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价值。

总结以上结果得出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牵引合并手法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可使患者疗效得到有效提升,并可缓解腰椎疼痛与功能障碍,故该联合方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法。

参考文献

[1]穆秀萍.针灸牵引手法配合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养生保健指南,2019(29):262.

[2]陆保坤,缪景波.小重量牵引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9,9(19):211.

[3]马积和.推拿手法配合骨盆牵引治疗高海拔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0):350.

[4]曹林忠,秦大平,郭成龙, 等."三步三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8,31(12):121-124.

[5]马绍来.手法结合电动牵引床药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3):1768-1769.

[6]游上国,张泳斌,王茂国, 等.腰椎整脊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1):111-112.

[7]李国强,刘春红.小针刀结合牵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9):30-32.

[8]诸葛军,汪国宏,李秀琴.牵引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11):808.

作者简介:朱庆辉,1977年3月出生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吉林省榆树市。学历本科学历:职称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骨伤、中医骨病。

猜你喜欢
牵引VAS评分腰椎间盘突出症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分析
红花如意丸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效果观察
针灸、牵引、拔罐、直流电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技术在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中的应用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