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探讨

2020-10-19 08:43路慧敏王凯王新波仇晓岩朱虹曲碧霄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0期
关键词:CT诊断鉴别诊断

路慧敏 王凯 王新波 仇晓岩 朱虹 曲碧霄

【摘 要】目的:该文通过对APEA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从而提高对本病的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到医院进行诊断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病历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周围情况。结果:有12例为乙状结肠区,有8例为回盲部区,升结肠区和降结肠区各为4例,剩余的2例为结肠肝区;肿块为圆形或者是椭圆形,肿块大小在1.0cm×1.1cm~2.8cm×3.2cm之间,平均肿块大小为2.1cm×2.4cm;其中有6例为早期,15例为进展期,9例为恢复期;在周围系膜条索状增厚15例,7例附近肠壁轻度增厚,4例小肠袢受压,6例淋巴结肿大。结论:经临床应用有效的CT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对治疗急性复发性肠脂垂炎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诊治效果。

【关键词】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CT诊断;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246-01

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APEA)在任何年龄阶段都会发生,其中也包含儿童,该病的发病高峰期集中在40岁左右,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易肥胖体质的患者居多。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具有突发性,疼痛的固定位置为腹部,其疼痛位置具有明显性,患者表现为不间断剧烈疼痛,患者在进行腹部伸展时会使疼痛感加重[1]。随着CT被广泛的应用,CT逐渐成为了治疗APEA最为有效的方式,平扫或增强CT发现结肠四周椭圆形或火焰形脂肪密度肿块,其外周有一高密度囊壁并与四周的脂肪混合在一起,邻近肠壁无增厚;肠脂垂中心密度可以增高,代表壞死或可能有血栓形成。该文方便选取了2017年6月-2019年3月30例患者进行CT诊断和鉴别诊断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到医院进行诊断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均在26-61岁,平均年龄为(41±2.5)岁。在30例患者中,左下腹痛12例,右下腹痛8例,出现左、右中腹痛的患者各为4例,右上腹痛2例,患者从出现APEA时到医院就诊的时间均在1-9d之间。经过身体检查,腹部平坦,未发现肿块,触诊时30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无一例患者出现显著的反跳痛。对30例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其中有19例患者出现了白细胞轻度升高的情况,有18例患者出现了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

1.2 方法

使用16层全身多排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范围为从膈肌到耻骨联合。在进行扫描前,患者依照检查者的嘱咐将腹部体表的金属异物去除掉,并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要求患者在吸气后屏住呼吸确保一次性完成扫描检查。扫描参数如下:管电压120~140kv之间,管电流保持在200~50mA之间,螺距为1.75:1,确保层厚和层距为2.5mm。增强常规都使用高压注射器。先对患者进行平扫,随后在患者的肘静脉处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其剂量控制在90~100mL之间,注射速率控制在2.5-3.0mL/s,在对比剂注射完毕后的25s和60s后对患者行动脉期扫描和实质期扫描。由专业的影像医师对30例APEA图像进行分析,包括: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增强后表现和周围情况等。

2 结果

参与该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经过临床诊断后其中有6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有3例患者诊断为憩室炎,有2例患者为胆囊炎,剩余的19例患者腹痛待查。CT影像表现:在30例中有12例为乙状结肠区,有8例为回盲部区,升结肠区和降结肠区各为4例,剩余的2例为结肠肝区;肿块的位置均在结肠旁,其形状为圆形或者是椭圆形,肿块大小在1.0cm×1.1cm~2.8cm×3.2cm之间,平均肿块大小为2.1cm×2.4cm;其中有6例为早期,表现为:肿块呈低密度脂肪组织,在其内部呈现为高密度的云絮状,在其边缘呈现出了较薄环壁,经过增强处理后,环壁轻度和内部絮状及条索状均得到有效的增强。

3 讨论

3.1 影像学表现

对于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很难只通过症状进行诊断,该病大部分都是借助影像学进行确诊的,其中主要使用的影像学为超声检查和CT检查进行确认。在该次研究中,有12例为乙状结肠区,有8例为回盲部区,升结肠区和降结肠区各为4例,剩余的2例为结肠肝区.这就表明当前诊断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特别是多排螺旋CT,不仅具备高空间分辨率,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后处理性能,通过薄层重建和多平面重组的结合,能够将病变的状态、范围和结构等异常情况更加直观和全面的呈现出来。

3.2 鉴别诊断

在该次研究中,在进行急性复发性肠脂垂炎和其它疾病的鉴别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急性阑尾炎:通常有明显的转移性下腹疼痛,同时出现了发热和白细胞升高的情况,CT可以看到阑尾扩大且在阑尾四周有积液和渗漏等情况,部分可以是局部的肿胀的形成或穿洞。②急性憩室炎:急性憩室炎的发病率通常比APEP大很多,80岁的患者人群可达80%,多见于憩室颈部梗阻继发的局部炎症。CT显示出结肠憩室囊的感染或膜板复杂,附近肠壁发生了增厚变化,感染的脂肪条索,外板肿出现等[2]。③肠系膜脂膜炎:该疾病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急性发作,具有固定的发病位置,CT显示在肠系膜根部的脂肪密度稍高,这可以被看作是肿瘤的假包膜,形成脂肪环的标志。④大网膜扭转:网膜的扭转属于比较少见的外科急腹症,根据其病因可以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发病率低,没有特定的临床表现和腹部症状,CT表现可以有大网膜纵向条状高密度影,周围可见逆时针方向分布“漩涡”,同时大网膜血管扩张,这种疾病诊断是困难的,一般情况下需要行腹腔镜进行诊断[3]。

综上所述,急性复发性肠脂垂炎作为诊断急性腹部的罕见病例,在临床治疗中,不能对疾病进行忽视,避免不必要的干预和过度使用抗生素。应尽早的采取相应的检查,特别是B型超声和腹部增强CT检查。原发性肠脂垂炎具有特征性CT表现,增强后周围环壁呈轻中度强化,与临床表现结合容易作出诊断,对原发性肠脂垂炎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并指导临床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使患者减轻了不负担。

参考文献

[1]韩凯. 原发性肠脂垂炎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J]. 吉林医学,2018,39(11):2144-2145.

[2]侯珺,包陈坚. 原发性肠脂垂炎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J]. 医疗装备,2018,31(08):27-28.

[3]何淑玲,梁晓超,冯晓源. 原发性肠脂垂炎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03):410-413.

猜你喜欢
CT诊断鉴别诊断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CT及MRI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价值观察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小实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胰腺癌患者术后腹部感染的CT诊断及鉴别
肺部癌性空洞与其他空洞的CT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