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课堂中的绘本学习:从有意思到有深度

2020-10-20 03:30刘晓
广西教育·D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汉斯兔子绘本

刘晓

绘本书是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国际公认为“最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绘本书既可以传播知识,又可以讲述有趣、动听的故事,从中丰富儿童的生命成长,帮助儿童建构自身的精神世界。近年来,绘本阅读越来越受到国内低龄儿童和儿童家长的喜爱,许多学前和小学低年级的教师喜欢向儿童家长推荐一些优质的绘本读物,也有一些教师开始关注绘本阅读研究。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绘本阅读似乎成了低龄儿童的“专利”。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觉”转向多字文本阅读,嫌弃绘本阅读幼稚,读起来不够过瘾。更多家长和教师也偏重于向中高年级学生推荐一些多字的读本,如一些课标规定或名师推荐的多字读本。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绘本以图为主的风格可以带给儿童丰富的情感体验,给儿童观察、想象和表达自身感悟创造空间,因此,绘本学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一点也不过时,甚至可以说,非常有利于他们的精神成长。

引入课堂当中,高年级的绘本阅读将不再是简单的看图阅读,而应是将读文与读图有机结合、读出全新之“意”,发展学生的读图与释义能力。至于T型课堂中的绘本学习,仍然沿袭其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宗旨,为了打开学生绘本阅读的格局、体现绘本阅读的丰富性,将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精选核心内容,创设趣味学习环节,使学生在交替“读图”和“读文”的过程中,厘清图文之间的关系,把握绘本表达的主题,使绘本学习的过程可以从有意思走向有深度。下面笔者以《我想要不一样》为例,谈谈五年级绘本学习的课堂操作策略。

一、课堂实践:从有意思到有深度

绘本书《我想要不一样》讲的是一只名叫汉斯·嘎啦嘎啦的兔子的传奇故事。他是那样爱思考,那样希望自己卓尔不群!为了出名,他做出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倒立着吃胡萝卜,不出所料得到了同伴的关注;他宣布自己会游泳,虽因侥幸没有被淹死,但不出所料他开始得到兔子们的崇拜;他“又夸下海口”,说自己会飞,幸运的是他落到了一片苔藓上没有被摔死……兔子们简直要为他疯狂,许多兔子开始模仿他游泳、飞行,结果很多兔子走向了死亡。成名后的汉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一样,甚至把耳朵打了个结,结果却成了狐狸的晚餐。于是,兔子们给他立了一座纪念碑,上面写着“他会倒立、游泳,还会飞”。基于该绘本故事曲折离奇的特点,笔者决定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有意思”的方式展开阅读,逐步揭秘绘本书的核心内容,探秘主人公“想要不一样”的内心世界,链接生活抒发“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一)通过多重互动游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抵达绘本内容的核心

先读后教,给学生最宽适的阅读空间,这是T型课堂追寻的一种学习境界。绘本书《我想要不一样》中的故事主角是汉斯·嘎啦嘎啦,故事就是从他的胡思乱想开始的。他经常感叹:“兔子的耳朵那么长,为什么一辈子却那么短?”他想得最多的问题是,“到底怎么做才能出名”。他想出名,并下定决心要做一只不一样的兔子。很多学生在故事的开始会被汉斯想要与众不同的想法吸引,觉得这是一只有头脑的兔子。那么,汉斯·嘎啦嘎啦最终成名了吗?他是怎么成名的?他真的变得“不一样”了吗?为了帮助学生把握绘本的核心内容,笔者设计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绘本阅读方式,打开学生的好奇心。

师:同学们,为了出名,汉斯·嘎啦嘎啦都做了什么呢?我从书中截取了他做的三件事,马上分发给大家。你们每个人都会拿到其中的一个故事。请你读一读,用自己的话跟同桌说一说,等一会儿再用汉斯·嘎啦嘎啦的身份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生各自读手中拿到的故事,并练习讲故事)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啦!(师创设讲故事比赛的情境,邀请学生上台讲故事)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森林好故事”讲述现场!今天是汉斯·嘎啦嘎啦的主场,我们有请1号汉斯——他在哪里呢?

代表1号汉斯的学生上台讲故事。(过程略)

师:哪位导师来点评一下1号汉斯的表现?

生点评1号汉斯的表现。(过程略)

师:原来,想要把故事讲好,我们需要交代清楚人物和故事情节。讲述的时候要做到有条理,使故事更生动,还需要投入感情。这语音、语调、语气,都是有讲究的……有的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讲的故事更吸引人,还会使用一些道具(师取出准备好的兔子面具),还可以加上一些动作……2号汉斯,你在哪里?敢不敢来挑战一下?

代表2号汉斯的学生戴上兔子面具,开始进行角色扮演讲故事。(过程略)

师:2号汉斯不仅故事讲得好,演得也不错。还剩下最后一个故事,我们还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呈现呢?(师拿出准备好的兔子手偶)3号汉斯在哪呢?(做出寻找样)好了,就是你(指学生)!

代表3号汉斯的学生戴上兔子手偶,开始生动地讲述她所拿到的故事。(过程略)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给每一个学生随机发放了一个汉斯成名的故事,把容易枯燥的讲故事环节设计成富于变化的互动游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汉斯的成名史,并随着不同风格的故事讲述激发读图、释义的兴趣,拓展思维的空间,加深阅读体验,最终慢慢聚焦到故事的核心。

(二)分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绘本的理解

这是一本特别不一样的绘本,同样,这也是一本有内涵的绘本。汉斯为了成名而做的事,一件比一件疯狂,一件比一件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又一次一次地侥幸成功了。如何让学生读懂故事间的内在关联呢?打开绘本,从故事中来——阅读一个又一个故事;再回到故事中去——让零散的故事回归绘本主线,这后者尤其需要学生动足脑筋。

师:三个故事讲完了,你觉得,在绘本中,汉斯·嘎啦嘎啦是先说自己会游泳的?还是先倒立着吃胡萝卜的?还是先说自己会飞的?请你推测一下,给故事内容排排序。

生:我觉得汉斯是先倒立着吃胡萝卜的,然后说自己会游泳,最后说自己会飞,因为想要成名的汉斯,做的事情应该是一次比一次难度大,越来越不可思议。

学生只有抓住了文本的核心内容——汉斯想要成名,再依著这个核心内容去思考汉斯为了和别人不一样,他的行为会有怎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变化,便可达到拓展思维的目的。

(三)抒发感受,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要理解故事的结尾,除了勾连前面的故事,还必须把绘本内容和生活实际勾连起来。

师:(出示结尾)狐狸把汉斯·嘎啦嘎啦吃掉了,吃起来的味道和其他兔子一样。大家帮汉斯·嘎啦嘎啦立了一座纪念碑,上面写着“他会倒立,游泳,还会飞”。看来,直到汉斯死的时候,兔子们还都不知道他“成功”的秘诀是侥幸啊!故事读到这里,我们再来回味一下故事的开头,起初他立志要做一只不一样的兔子。那么现在,这真的是他想要的不一样吗?(四人小组讨论)

生1:我觉得不是,因为他想要活得长,结果这么早就死了。他也不希望因为自己想成功而害死别的兔子。

生2:我觉得不是,因为他的成功经不起推敲。

……

师小结。(可根据学生表达的观点小结,不限制学生思维,能扣住绘本核心,讲得有道理即可)

师:关于汉斯的成名史,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联系生活,写一句话。

生1:做真实的自己。

生2:不要盲目地追求不一样。

……

在上面的教学环节,笔者扣住汉斯想变得不一样这个核心,问了一个极具矛盾性的问题。学生在整理思绪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整理他们接收到的绘本内容信息,更重要的是,他们要结合生活实际提炼出自己对整本书的看法。这本不一样的绘本,不是要告诉读者一个什么道理什么答案,重点是要激发读者思考,让每一个儿童结合自己的生活有不一样的思考和感悟。因此,学生在各抒己见表达感受时,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二、教学设计的深度考量

T型课堂的教学主张,运用到绘本阅讀教学中,须横向找准解读绘本的核心,纵向关注学法的迁移,着力于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的认知结构重建,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最后,还要从文本走向生活,触发学生细腻的情感,使其思维和感悟走向深刻。

(一)聚焦核心,探索不一样的想法

T型课堂中,“T”型那一横指向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工具人文……阅读教学需要这个宽度,没有这一横,教学就缺失了视野、格局。在绘本阅读的常态化教学中,很多教师拘泥于绘本中的图文阅读,从理解内容,到诠释故事,再发现图画,最后揣摩含义,学习内容极其丰富,经常是课上完了,学生的理解还停留在故事上。我们团队认为,绘本阅读教学需要有不一样的视角,比如可以聚焦绘本核心进行深度挖掘。

在绘本书《我想要不一样》中,汉斯经常想:“为什么兔子的耳朵那么长,一辈子却那么短?”开篇就凸显了他和其他兔子不一样,教师如果能抓住汉斯众多不一样的想法,带着学生进行探索,就能成功激发五年级学生的绘本阅读兴趣,将学生引入对绘本核心内容的探究中。聚焦核心就是扣住汉斯“想要不一样”,从猜读到精读,从精读到表演,帮学生打破绘本阅读内容的局限,把握核心,想进去、走出来,沉浸于作者的匠心设计。因此,笔者在选择“T”上一横的内容宽度时,紧扣文本核心,打破固有阅读思维,结合文本特点,逐层深入,引导学生走向文本内容的核心地带,以有意思的方式开启了学生的探索历程。

(二)迁移思维,经历不一样的疯狂

T型课堂中,“T”型那一竖,要求入乎其内得其意,品词析句,解读内容;出乎其外得其言,迁移表达。否则语文核心素养就会被“泛化”。常规绘本阅读课,读到最后,教师都会引导学生进行迁移表达,表达的方式基本拘泥于故事续写、段落仿写、看图写话……其实表达的形式,不只有写(书面表达),说也是一种表达,而所有的表达其实都是为了训练思维。在本课中,笔者牢记阅读主线,紧紧围绕核心问题,用适合儿童的方式去设计教学,让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思考,经历了一层又一层思维的挑战:从不同方式阅读,到互动游戏、内容排序,学生在思维的迁移历练中,和汉斯一起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不一样”的疯狂,个体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将“T”型中的这一竖展开,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表达,多种方式结合,多重思维历练,是教学设计从有意思走向有深度的关键一步。

(三)链接生活,直抒不一样的感受

T型课堂需要学习视野,它基于某一节课的内容,又绝不禁锢在这节课当中。绘本阅读更需要学生把绘本内容和生活空间链接起来,把静态的故事激活,和生活经历对接、碰撞,从中激荡出个体思维的火花,生发出个体独到的感悟。

很多绘本故事类似寓言,可以让人从中收获人生的哲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紧扣核心,设计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就能水到渠成地促发学生的阅读感悟。《我想要不一样》是个很特别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更加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悉心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看似矛盾的结尾处,发现“不一样”的真谛,进而抒发自我对“不一样”的生活感悟,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真实发生。

“绘本是成人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它所具有的教育价值正如方卫平先生所说:绘本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儿童教育理念,是教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T型课堂的绘本学习,更好地诠释了绘本阅读的趣味性、丰富性,通过横向打开和纵向深入,绘本学习从有意思走向了有深度,宽度深度两相和。

(责编 白聪敏)

猜你喜欢
汉斯兔子绘本
魔鬼与天使
你是我的天使
绘本
绘本
绘本
兔子
守株待兔
想飞的兔子
你是我的天使
可爱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