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2020-10-20 06:16王超楠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媒体营销思政职业

王超楠

“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中职思政教育研究的热点,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建设迫在眉睫。本文以《新媒体营销》课程为例进行教学实践,根据教学内容找到思政融入点并设计出实现路径,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探讨在新媒体时代下,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媒体营销人员。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全民居家隔离,很多企业受到疫情影响,尝试探索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成为最流行的营销媒介,新媒体营销模式、新媒体营销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等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新媒体营销》作为营销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堂成为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开展中职《新媒体营销》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融入教学环节,以一种间接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是新时期的綜合教育思想,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系统地设计和整合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实现全课程的育人格局。

(二)开展中职《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的作用

1.中职《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课程思政提出了“要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新时代要求。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只局限在思想政治课堂,而应贯穿各个学科课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营销模式逐步取代传统营销模式,行业环境日趋复杂,人们对价值观的判断、行为认知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职学校的学生更为年轻化,面对复杂的社会背景,抵抗诱惑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新媒体营销》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中职《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意义

《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融入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市场营销专业对为企业输出的人才不仅要注重营销技能的培养,更应注重人格的培养以及职业操守的塑造。坚守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核心价值观,在多维度满足顾客需要的同时,尊重客户的隐私和利益,不只考虑眼前的利益,更需要立足未来,树立可持续营销意识。顺应市场所需,将“以德为先、以德育人”作为首要职责,建立“厚商德、明规范、强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达到德行素养与技术技能相统一。新媒体营销也应与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将营销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并进。

二、中职《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一)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新媒体营销》教学的课程设计

首先,在课程的目标、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全面融入思政元素,根据社会、行业、专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剖析新媒体营销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就业形势的认知,在对岗位需求的要求上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引导,坚定他们的职业理想,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家国情怀以及职业荣誉感。

其次,从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结合知识的来源与发展、产业与市场以及与社会的关系,挖掘知识内涵的价值观、哲学、思想、思维、情感等。

《新媒体营销》主要有四大板块的内容,第一板块为新媒体营销的概述;第二板块为新媒体的各类平台的介绍及使用;第三板块依托第一、第二板块的理论知识对新媒体营销的内容进行编辑和设计,属于实操应用部分,将第一和第二板块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作品进行输出;第四板块是新媒体网络舆情管理以及一些新媒体的经典案例分析。

第一板块从了解我国新媒体营销现状入手,使学生勇于面对市场变化,接受挑战并学会站在他人角度分析问题,提升共情能力。第二板块主要学习各个新媒体平台各自的特点,并通过各个平台的案例让学生清楚各个平台的自律公约,自觉遵守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等。第三板块主要使学生依据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并输出相关实践作品,其中涉及学生自行运营新媒体某平台(如经营抖音号、开店直播、公众号的推广等)。面对日益复杂的营销模式,很多学生对从网络获取的大量信息缺乏思考判断能力,良莠不齐的营销理念会左右他们的认知甚至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融入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第四板块让学生对网络强国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为主的互联网建设,防范网络思潮风险,同时通过一些经典的新媒体案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将新媒体营销课程根据项目整合,将价值模块进行重组,由一个“知识-思政”点扩充为多个“知识-思政”点,由点及面,与专业理论知识融为一体。将思政元素通过社会热点、流行趋势融入进课堂,通过发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元素,通过讲故事、案例分析、热点事件导入、实验课程等方式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启发和建立,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以新媒体营销内容定位、平台定位为例,进行课程思政融入实践

1.课程内容

(1)什么样的内容才是有价值的?

(2)如何确定自己的内容定位和选题?

(3)自选内容运营自己的一个公众号。

(4)学习运营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长视频平台、音频平台)。

(5)学习运营社交平台(微信平台、新浪微博平台、问答平台)。

(6)学习运营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百家号、大鱼号、企鹅媒体平台、简书、论坛、贴吧等)。

2.思政元素/目标/映射融入点

(1)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

(2)尊重知识产权。

(3)培养学生对热点的敏锐嗅觉,培养学生的网感。

(4)使学生养成不断学习的能力。

3.实现路径及预期成效

(1)案例探讨之卓伟微博账号关闭事件。

(2)咪蒙的道歉折射出自媒体内容定位的乱象。

(3)“写评论赚钱”兼职招聘,你是否应该去应聘?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告诫學生不要为了所谓吸引眼球而放弃职业操守,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规范、有序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要有正确的金钱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养成不断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精神世界丰富才能让输出的内容深入人心,得到关注。

三、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及反思

首先,由于《新媒体营销》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新颖度高等特点,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将思政落在实处,将思政融入每一个新媒体营销的实战案例中,让学生在企业和产品成败的真实案例中体会到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思政因素在从事新媒体营销这个行业中的重要性。若教师由于自身思政水平有限,对思政要素的挖掘还不够深入,以至于很多思政元素并没能很自然恰当地融入课堂中,则应多与德育教师进行学习研究,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明确思政的内涵和要求,共同探讨思政体系在《新媒体营销》这门课程的定位,充分挖掘新媒体营销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将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法律、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课堂中。

其次,应该转变教学模式,转变师生定位。学生对新媒体营销事件热点的敏感度远超教师,他们对新事物更愿意尝试和探索。相比于学生,教师对新事物的发现相对滞后,很多最新流行的APP以及新媒体传播方式都是学生最先发现并尝试的。学生多为00后,他们本身就是伴随着新媒体长大的一代,其学习方式、交流方式、生活习惯都深深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他们更愿意追求新事物、新方式、新热点,注重自我价值和自我感知。新媒体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充满风险和挑战,但学生对营销背后的分析只停留在表面。因此,要让学生提供他们发现的新媒体营销,以生为主,从学生的主观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了解的热点营销实践为抓手,培养学生对问题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纷繁的网络时代坚守自己的原则底线和道德准则。

最后,思政融入虽然结合营销热点运用到了课堂中,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很难进行量化和评价,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教师亦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政水平,真正无愧于“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使命。

四、结语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背景下,新媒体营销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营销模式。随着社会对新媒体营销人员需求量的增大,以及一些网络营销乱象的出现,对新媒体营销课程进行思政融入迫在眉睫。教师要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建立正确的职业操守和职业荣誉感等。本文以新媒体营销课程为例,在新媒体营销课程教学设计中依托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贯穿于整个课程,剖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最终实现教学与育人的有效结合。

实习编辑 吴沚洋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新媒体营销思政职业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我爱的职业
传媒变局中的人口电视栏目困境与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保险营销工作分析
永兴冰糖橙品牌网络推广策略探析
浅析新媒体营销策略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