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调研报告

2020-10-20 07:18曾霞孙环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15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调研

曾霞 孙环

摘 要:近年来,汽车沿着高科技产品路线转变并大量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各种先进维修技术和检测设备也应运而生,对汽车维修提出了“诊断靠仪器、拆装靠设备、检查靠资料、维修靠人才”等一系列新要求。为具体分析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需求状况,构建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展针对性的企业调研并合理分析调研结果将至关重要。

关键词:汽车电子技术;人才需求;调研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20)15-224-0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the route of high-tech products, automobiles have changed and adopted a large number of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ies. Various advanced maintenance technologies and testing equipment have emerged, which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new requirements for automobile maintenance, such as "diagnosis depends on instruments, disassembly depends on equipment, inspection depends on data, maintenance depends on talent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chool running orientation and talent demand of automotive electronic technology specialt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build a result 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carry out targeted enterprise research and reasonably analyze the research results.

Keywords: Automotive electronic technology; Talent demand; Research

CLC NO.: G710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20)15-224-04

引言

汽車发展经历了基础技术层和电控系统层。目前,汽车电子技术主要集中在动力控制、底盘控制及车身电子控制这几种相对成熟的系统中。随着智能控制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安全舒适需求的不断提高,汽车电子技术将向着人车环境交互层拓展,该层面集电子控制、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汽车技术于一体。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和汽车新能源技术是汽车未来发展的两大趋势,这给汽车电子乃至整个汽车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挑战。随着汽车电子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智能化、数字网络化、总线化以及节能环保将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1 调研目的

1.1 全球汽车电子技术发展预测

越来越多的车用电子设备和系统,成为汽车功能创新的驱动力,例如驾驶员信息和通信系统、车内娱乐电子设备、车身电子控制设备及汽车安全舒适系统等。伴随着汽车产业发展,汽车电子技术价值份额不断攀升,预计2020年后占比超过整车的50%。在电动化程度较高的车型中,汽车电子技术占比更高,如纯电动汽车电子产品占比高达65%。

1.2 中国汽车电子技术业的发展

我国汽车电子技术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特别是从2010年到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70%。目前主要依赖于前装市场且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汽车产业发展空间巨大。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稳步发展,汽车电子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发展,预计后期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12.65%(高于全球市场)。

目前,我国汽车电子技术占比为以:动力控制系统占30%;底盘和安全控制系统占27%;车载电子系统占比20%;车身电子系统占比23%。

1.3 陕西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陕西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我省汽车产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我省在国内具有优势的产品主要包括大中型货车、轿车、多种农业用车及各类改装汽车等,涌现出沃尔沃客车、比亚迪、陕汽奥龙、汉德车桥等一批名优企业,初步形成了轿车、客车、商用车、专用车、关键零部件、汽车后市场等几大方面的完整体系框架。虽然我省汽车工业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相对良好,但仍需充分认识到与国内汽车大省和发达地区存在的差距,特别是汽车产业总量小的问题。

(2)陕西省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提出:“为了打造我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和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建设,到2025年将西安汽车产业发展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基地”。①“三个突破”包括:第一,总量突破:到2021年全市产能突破200万辆、产量突破110万辆以上,到2025年汽车产值突破6000亿元;第二,协作突破:到2021年培育一家销售过1000亿元的汽车企业、2025年培育2-3家销售过亿元的汽车企业;第三,创新企业突破:推动新能源汽车产能占比提升,打造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基地和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②三个基地包括:形成“一走廊两区一园”发展格局,进一步推进宝鸡、高陵等市区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轿车、乘用等车生产基地建设。

2 调研对象

2.1 职业院校交流

利用节假日,与其他职业院校的专家同行进行座谈交流,讨论学习行业发展、专业建设规划等问题。吸取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探讨汽车“1+X”1-3模块认证培训考试中的注意事项和存在问题。

2.2 企业调研

走访或问卷调查相关企业的电子电器专家及管理人员,包括:陕汽集团公司、西安昆仑汽车电子厂、西安比亚迪汽车电子公司、广汽丰田4S店、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西安唐都(大众)4S店、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特种汽车事业部等。

2.3 学生调研

主要针对西安地区及其周边的高陵、鄠邑、宝鸡地区等就业较为集中的往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研及走访调研。

3 调研内容

3.1 交流学习、专家研讨

参加黑龙江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教学成果导向实操培训,听取知名专家的讲座,学习高职教育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高职教育的核心--能力,高职教育的宗旨--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服务地方经济,通过工学结合,开展基于能力(成果)导向的课程建设,实现成果导向推进的课程体系建设,深刻认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紧迫性。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成了基于成果导向的汽电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19年11月,参加了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汽车“1+X”1-3模块認证培训考试交流会,通过与行、企业专家交流,明确职业院校资格认证体系的认证标准、知识能力需求及认证考试规则。组织人才培养论证会,听取任春晖教授和陕汽梅晓波高工的相关指导意见,一致认同应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在控制器开发、系统测试验证、信号采集及分析处理等方面重点培养,同时加强传感器课程的学习,以便学生向汽车智能控制技术、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方面发展。会上明确指出:设置专业的首要原则是以发展地区经济需求为目标,通过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9年12月,团队教师参加关于汽车“1+X”职业资格认证的学习、师资培训、学生培训以及资格认证考试等活动,均为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了有力保证。

3.2 企业、行业调研内容

(1)公司企业类型;

(2)公司对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类型;

(3)公司对汽车电子技术领域人才的综合技能方面要求;

(4)从工作性质考虑,公司认为汽车电子人才应具备素质能力;

(5)公司招收汽车电子领域相关专业毕业生,主要安排的工作岗位;

(6)公司的汽车电子技术领域人员,更应注重掌握和强化的专业知识;

A.科学基础理论B.行业法规分析和管理C.经济服务D. 汽车电子技术产品研发E.市场营销和管控 F.计算机软硬G.网络操作和管理 H.风险评估

I. 计算机应用J. 外语K. 其他,如____。

(7)高职大专汽车电子相关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如下,需要重点掌握的课程;还应该了解的课程;1)现代传感器技术;2)物联网技术;3)汽车智能控制技术;4)机动车保险与理赔;5)汽车通信技术;6)汽车服务工程基础;7)汽车新技术概论;8)汽车营销与策划;9)消费心理学;10)汽车通信理论;11)汽车检测技术;12)汽车维护与技术使用。

(8)汽车电子专业大专毕业生在实际岗位中的突出问题有;

(9)对于国内高校专业实习(企业见习)的安排,公司建议实习的实习的阶段;

(10)公司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

(11)从事汽车电子技术相关岗位,公司需要哪些专业知识模块;

(12)公司认为应该加强学生哪些从业能力;

(13) 当前高职的汽车电子人才培养在哪方面需要提高和改进?

3.3 学生调研内容

(1)从事工作的单位性质;

(2)工作单位的主体类型;

(3)从事的工作岗位;

(4)目前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对口程度;

(5)工作后你经过多长时间能够胜任工作;

(6)工作过程中最困扰的问题;

(7)就业过程中与其它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我们学校有什么优势;

(8)经过顶岗实习,认为最需要加强哪些课程的学习;

(9)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具备的素质;

(10)你觉得自己在择业中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11)你认为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或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12)您认为我们的毕业生在学校应重点加强;

(13)你认为学校实践课程或实践环节的安排;

(14)你对我校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感受;

(15)从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出发,你认为我们设置的课程重要性如何;

(16)目前的工作岗位对你有哪些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17)你认为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应做哪些改革?

4 调研结果分析

要求依据调研情况具体分析本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需求状况。

4.1 汽车产业人才需求结构分析

基于企业设置的技工岗位调研结果为:机电维修、钣金涂漆等岗位占80.1%,其上岗人员数占总数的81.8%以上,构成现代汽车维修的主体生产岗位。而旧零件和机械加工岗位,仅占5.8%和4.1%,已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地位,因此汽车维修行业呈现出岗位归并重组的趋势。与此同时,现代汽车发展,催生出新的智能复合型岗位,例如:机电一体化维修岗位已出现迅速的发展趋势,该岗位主要针对入厂的故障车辆进行检测诊断,确定维修作业项目,检查修复竣工出厂的车辆,最终确认故障排除情况或鉴定维修质量。随着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壮大,汽车营销相关岗位人才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针对人才需求趋势的变化呈现由单一技术型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就业对应岗位有:机电维修、整车性能检测、服务顾问、销售顾问、保险员、汽车线路测试、二手车销售员、汽车智能(车载网、CAN总线)检修等岗位。

4.2 关于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改革的几点校企共识与建议

(1)專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定位于行业,服务于地区

专业建设目标定位于地区行业发展,使更多的学生服务于地区经济,既有利于促进西安乃至陕西汽车电子制造业和汽车维修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地区的人口素质,实现西安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高职院校及我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力。

(2)积极推行“基于工作过程、双结合”的“321”人才培养模式

在调研和与企业人员的座谈中发现,企业对“基于工作过程”、突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十分肯定,很多企业表明十分希望积极与学院合作,逐步形成“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深入讨论中,以下几点校企双方达成共识:1)以就业为导向;2)“理实一体”结合要以“实”为中心,以“理”为根本;3)可采用校内生产性实习和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工作相结合的模式;4)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核心课程和教学计划。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

高职培养的人才主要在生产或服务第一线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他们工作情况复杂、内容繁多,因而这类人才应当具有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除了要会做事还要会学习新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如何与他人共事,非智力因素对他们来讲特别重要。在调研和座谈中,诸多企业都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如踏实稳重、诚信执著、文化素质、文明礼仪等。

(4)企业对职业技能证书十分认可

社会与人才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讲究“适用”和“效益”,要求应聘人员综合职业能力强、上岗快、不需培训就能独立从事某一职业岗位工作。毕业生除具有学历证书外,还需具有证明能从事某一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证书,使其能在人才招聘中具有一定的选择余地,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如:汽车维修工证书、汽车电工证书、汽车驾驶证等。

(5)基于工作过程开发和建设课程体系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课程观,选派骨干教师完成课程体系建设的学习和培训,实行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行动导向课程体系。遵循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规律,紧密结合企业用人需求,以需求确定岗位、以岗位确定能力、以能力确定课,同时吸收行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参与课程体系开发和建设。制定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案,编写配套教材和实训模块,创新考核评价方法。

4.3 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为了配合汽车“1+X”职业资格考核认证需求,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针对性的课程内容调整、行业标准“课证融合”建设步伐有待加快;

(2)胜任“1+X”认证考核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及掌握新技术的兼职教师数量有待增加,教师职业教育能力有待增强;

(3)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条件与示范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4)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不够;

(5)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和就业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5 总结

调研交流结果一致认为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团队精诚协作、敬岗爱业的精神。同时提出学校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培养,更需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做人做事能力的培养。该结果为具体分析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需求状况,构建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胜,刘文军.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机械类专业技术技能培养课程设计研究[J].河北农机,2019(12):37-38.

[2] 张健.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育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 (12):26.

[3] 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汽车专业领域—汽车维修职业技能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 1 +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师资培训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9.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调研
基于小麦全产业链发展的人才需求分析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数读
AI需求集中于一线城市,七成从业者月薪过万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文秘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