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的,就是最美的

2020-10-20 07:14许丽卿
西部论丛 2020年7期

许丽卿

摘 要: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很有学问。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还处于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能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出现的问题的实际情况,及时而灵活地采取有效的方法而施教。我们作为班主任如果能做到原则适度,防微杜渐;时机适度,事半功倍;表扬适度,心灵启迪;处理适度,因材施教;目标适度,尊重个性。

关键词:原则适度;时机适度;表扬适度;处理适度;目标适度

我们做任何事情,如果恰到好处,必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个恰到好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就是善于根据质和量的关系把握最佳适度。那么,班主任应如何把握这个度,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本文就此谈点体会:

一、原则要适度——防微杜渐

一个事物要发生质变,必须经过一定量变积累,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善不积不足成名,恶不积不足灭身”。可见,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变化,作为班主任,就要善于运用质量互变的规律把握度,从细微处入手,以防微杜渐。教师必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不仅在课内,还要在课余等随时对学生进行观察。要善于从学生日常行为的细微表现中,发现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本质能力、表现情况和发展趋势,预见可能发生的结果,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诱导。

记得这学期刚开学不久,班干部就向我反映:最近小明和小陈不知什么原因互不理睬,相处不和,谁知这一情况还没来得及进一步了解,新的情况又出现了。一天下午,我在教室的走廊隐约听到小明说:“他居然在校服后画上图案,我肯定也要在他的校服后面画上更大的图案。”我边走边思索:“是不是准备报复呢?”覺得事态严重,心里不安,便急忙找来一位与小明要好的同学了解情况:原来小明和小陈因一小事闹了矛盾。结果小陈趁上课不注意,在他的背后乱画了一些图案。气得小明火冒三丈,准备以乱画相向。眼看平时积聚起的不和即将演变成一场乱涂乱画的战争,量变即将引起质变,在这个节骨眼上,必须尽快做好劝阻工作,防止事态扩大。我立刻找来小明,与他足膝谈心,进行劝阻疏导;又找小陈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艰苦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两人化解了矛盾,消除了隔阂,避免了不良后果的产生。

二、时机要适度——事半功倍

俗话说:“不失良机,趁铁打热”。就是讲做事要注意选择时机和火候。抓住了时机和火候,就能达到好的效果,错过了这个时机就会带来麻烦。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也离不开对最佳时机的选择,某项教育何时进行,某人的思想工作何时去做,都大有学问。时机抓得准,工作做得好,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反之,优柔寡断,贻误时机,会费力不讨好;急于求成,盲目批评,会好心办坏事。

例如,有一次,在课堂上我让小蔡来回答问题,小张却毫无反应,既不起立也不回答问题,怎么办?强制,可能出现对抗局势,也会影响全班教学,迁就吗?有损教师威信。在这种情况下,我理智地想了想,觉得小蔡原不是这样的,今天一反常态肯定有其它原因。于是平静地对全班同学说:“小张以往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是很积极的,今天不回答可能是有其它原因。”接着就转请其他同学回答问题。课后,我立即找他谈心,得知单元考试老师少给了他两分,我核实后认为这是老师粗心造成的,于是就主动向他道歉并将分数更正;老师的行为教育了他,对课堂上的不礼貌行为他也向老师表示了真诚的歉意,请求原谅。从这以后,他在课堂上比从前更踊跃、更积极地回答问题了。事实证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一要抓准时机,二要以心交心,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表扬要适度——心灵启迪

在通常情况下,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喜欢老师或他人的表扬,因为被表扬者可以从他

人的激励的言辞中能够使自己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进而发挥出受教育者的心理潜能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不是所有的表扬都能达到激励的目的,在这里不仅要看教育者采用表扬的方式方法、时间和场合,同时还要看表扬的是否适度,如果表扬不到位或表扬过分,则不但没有发挥激励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反而可能会产生其他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如在我刚开始参加教育工作的时候,就收获到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现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调动中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常常采用了授予小红花、聪明之星、小科学家等各种明星名誉称号,这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想教育上的确起到了一定的鼓励作用,但对于处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再运用这些表扬的方式就显得效果不够明显了。因为随着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和综合素养的提高,需要表扬的形式开始由初步外显逐步转向于较高层次的心灵启迪。

实践告诉我们,表扬学生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艺术。作为一名思想管理者,只有掌握了恰当的方式方法、优美的语言艺术、适当的表扬力度,就一定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表扬功能与价值的最大化。

四、处理要适度 ——因材施教

在处理事件、惩处学生上要灵活。这是因为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心理、生理等都存在个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学生,由于环境与自身条件的变化,也不会“不变速”前进。所以班主任在工作方法上要灵活变通,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真心诚意地爱学生,就必然会对他们的错误进行合理的批评。一味地宽松、放纵,只会造成管理的随意和松散。我们对学生身上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应该适时地提出批评,有时甚至应该进行合理的惩处,切切不可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激起他们的羞耻、内疚、痛苦的情感,教育他们从所犯过失中吸取教训,纠正缺点和错误,进而形成良好的品德。但是, 作为班主任,如果把握不住尺度,通过高压手段来让学生害怕、屈服自己,扮演了一个居高临下、威风凛凛的角色: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不论任何场合都扳出一副严酷面孔。那种冷淡的威严、简单的训斥、粗暴的惩罚,只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或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必须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帮助和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学生犯了常见的小错误,教师有时可进行“含糊的批评”,不点名地指出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即便是犯了较严重的错误,教师也应当以理晓之,以情动之,以行导之;让学生“明其理”,“感其情”,“信其道”,“改其行”。

五、目标要适度——尊重个性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班主任易出现强求学生得高分,争第一,为此不惜采取各种措施,可是,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班主任如果按单一的目标去努力,最终事与愿违。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完全忽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别,强求学生接受老师过高的期望,则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所以对学生目标期望的高低,一定要适度。若目标期望过低,不经努力便可轻易达到,会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达不到激励的目的;若目标期望过高,经过辛勤努力却经常达不到,则会使学生兴趣全无,感到难以接受和承受,以致对立逆反。因此,无论是对优等生,还是对一般学生,或是对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提出的改进意见或是奋斗目标,都要符合实际。所抱期望都不能過高或过低,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胜利的果子,给他们一个向上“跳”的刺激。

再次,适度的宽容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管理。自我教育是指被教育者根据社会和集体对于思想行为的要求,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独立思考,然后作出积极的评价,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从而进一步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班主任一定要给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创造条件和机会,根据每位同学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个人要求,分别让其承担班级职责。如:学习、两操、卫生、纪律、出勤和板报等,让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各司其责,自己管理自己,从而在自我管理的实践中达到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并不断增长工作和社会实践能力。在实行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应注意给予学生适度的宽容,就是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如果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班级工作中事事过问、事事干涉,长期以往就会使学生在无形中产生一种压抑感和旁观感,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对于班级的各项工作都要与学生一起经过认真讨论后再做决定,就学生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可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完成,只需要给予相应的指导,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关心集体的积极思想而且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完成自我教育和班级建设水平的提高。久而久之,使其形成一种习惯,凝练成一种素质,最终达到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完善自我的目的。

小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各方面还不成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甚至犯错误,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能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出现的问题的实际情况,及时而灵活地采取有效的方法而施教。

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们要心怀宽容和期待,在那样的时间,那样的空间,悉心营造一个相互接纳、健康和谐的教育场景,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适度教育,在那样的情境中,我们真的能听到学生智慧拔节、思想抽穗的声音。

适度的,就是最美的。

参考文献

[1] 《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第06期

[2] 《新课程.小学》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