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助产专业《助产技术》教学改革的探讨

2020-10-20 11:26尹文清
青年生活 2020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摘要:《助产技术》是属于高职助产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较强职业能力,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助产、护理、孕产妇保健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助产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从教材建设、师资培养、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改革。

关键词:高职助产;助产技术;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提高,助产工作的技术含量大大提高,对助产士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在这种形势下,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提高助产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能够胜任临床助产工作的应用型专科人才。

1. 加强教材建设 突出专业特色

目前,各院校所用的教材比较混乱,为了更好地突出专业特色,急需编写适合助产专业使用的教材。教材编写的思路应该从医学基础知识的联系出发,以整体护理为知识背景,助产特色的教材应该强化和以后助产工作关系密切的内容,弱化或者删除理论性很强只是为以后科研工作打基础的内容,做到“基本、必需、够用”的原则。

2. 增强师资力量 适应专业教育

从事助产专业的教师多数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没有系统学习过助产护理知识或者从事过助产工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和内容难免与临床医学专业有些雷同,没有体现出助产专业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另外,如果采用分段教学,容易出现内容之间的不衔接和学生的不适应,如果由其中一个专业的教师完整讲授,必然会出现教师侧重于本专业的内容而造成另一部分内容的浅化。为了弥补这些问题,教师必须意识到肩上的重担,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仅仅只精通本专业,还必须精通相关医学专业。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适应现代助产学的发展趋势,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到临床第一线,了解助产工作最需要的知识是什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缺陷,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顺应临床助产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培养有坚实的理论知识、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熟练技术的高层次助产人才。近年来,我院要求教师在平时没有课的时间和寒暑假期间去医院进行实践锻炼,这种方式对加强师资力量大有裨益,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兼顾专业特点,满足助产教育的需求。

3. 调整教学内容 体现专业特点

随着现代助产专业的发展,在助产专业的教学内容上一定要做适当调整,体现出专业特点。我们的原则是“精选、精讲、精学”,根据临床工作过程及国家卫生部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和助产技术服务考试的内容要求,我们把本课程分为六项典型工作任务:正常妊娠期保健与指导、正常分娩技术、正常产褥期护理、异常妊娠期护理、异常分娩技术、异常产褥期护理。课程内容从正常孕产妇保健与护理到异常孕产妇护理,学习难度逐步增加。并由孕产妇保健与护理工作任务导出职业能力和技能训练项目,把理论知识、技能训练与临床助产技术融为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4. 改革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本课程采用“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方案是PBL教学法[2],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基本含义是课程的设计通过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利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辅导制的学习方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鉴于高职生基础比较差以及教学条件有限,完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但也不能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我们尝试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重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理论课讲授多以教师为主,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专业特点,对课件中各种媒体的运用进行认真设计,精心准备,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样改革的结果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课程内容。实验课中,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实验教学,让学生先看操作录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操作训练,教师巡视指导、最后考查讲评。坚持教中学、做中学、做中教。使学生学得快,做得好、掌握牢。在学生操作中,教师放手不放眼,加强巡回指导、提问。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方法,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独立自学是有好处的,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5. 完善教学评价 及时查漏补缺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时进行查漏补缺。目前,助产专业《助产技术》的教学评价主要就是将实验考核与期末理论考核相结合,这种方式不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學习现状。为了更好的完善教学评价,必须确立一个有效的、全面的评估考核体系。这就要求进行多种形式的考核,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考核,一是在理论课教学中上课前针对上次课内容有目的性的提问检测,课堂中也随机抽查提问,以反映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和努力程度。二是实验课结束前半小时分小组考核,可以了解实验效果和技能培养的情况。三是一个章节或几个章节结束后的阶段考核,测试形式有笔试、口试,检测学生阶段学习情况。四是期末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的程度。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助产专业学生能够更好的学好《助产技术》这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以后从事临床助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尚,林乃祥. 高职护理医学基础课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9):95-96.

[2]杨丽芳,史燮奇.学习国外经验在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PBL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 2006,24(10):21-22.

作者简介:尹文清(1969-),女,湖北襄阳,副教授,主要从事护理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