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谑与狂欢:视频自媒体受众反馈过程中信息的裂变

2020-10-20 02:23封文璇
广告大观 2020年4期
关键词:弹幕短视频自媒体

摘要:最早只是为了借助于网络平台而销售自家竹鼠的华农兄弟,在2018年夏天,因每天“强行找各种理由吃竹鼠”而火爆于网站各种新闻和广告纷至沓来。受众对于华农兄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传播的效果发生了偏向?文章将从受众反馈角度分析华农兄弟火爆的过程,并以期对自媒体的运营方式产生一定启示。

关键词:短视频;弹幕;受众反馈;B站;自媒体

1.前言

华农兄弟原本是江西农村的竹鼠养殖户,最早只是借助网络宣传销售竹鼠,后来,视频内容扩展到农村美食、风景、人文、生活等方面,并最终因視频中主角每天“强行找各种理由吃竹鼠”而火爆于B站和微博。视频最早发布于“西瓜视频”,2018年8月进驻B站,后又相继进入微博、抖音平台。其B站账号已经拥有几百万粉丝,有十几条视频超过300万播放量。为什么受众的反应脱离了它制作者的目的和预期?体现了受众对于自媒体怎样的诉求?本文将主要从受众角度,分析其在反馈过程中的行为,以期对自媒体的自我革新产生启示。

2.受众反馈方式

2.1弹幕

弹幕作为一种实时发表看法的评论方式,是短视频自媒体中受众一种主要的反馈手段。以华农兄弟在2018年8月23日在B站上传的 “这只竹鼠打架受内伤,农村小伙只能把它煮了,味道鲜嫩可口”视频为例,其播放量截至2019年1月8日已经达到331.7万,弹幕数量1.4万。1全片没有精美的摄像、剪辑与文案,只是平淡的拍摄,展现了华农兄弟的生活场景。但就是普通的视频,由于其弹幕内容的裂变,而在B站乃至全网火爆。

2.2多平台裂变传播

除了B站弹幕池中的狂欢,受众作为一种“积极的粉丝”,还将华农兄弟搬上了各大社交平台,借助于微博微信及各类自媒体平台快速传播,在促进原作热度升温的同时,也高调地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文化立场,主动介入文化构建中。

以微博为例,就出现了“漂亮警告”段子和一系列竹鼠表情包等。原本对此知之甚少的网友,因这些衍生品的出现开始自发制作、传播内容,甚至反哺B站,这都说明多平台裂变对于原始视频的传播有着巨大的影响。

2.3 B站恶搞视频

随着华农兄弟的火爆,“Up主”开始自发制作、上传许多恶搞视频。如将烤竹鼠的视频用剪辑软件倒放播出,使原来一个烤制竹鼠的过程变成熟竹鼠变生的过程,被冠以“复活竹鼠”的名义,并由弹幕假装字幕,完成配合,形成剧情。这些恶趣味视频在与源视频产生互动的同时,又与本视频的弹幕产生互动,从而在固有情节上衍生出更多含义。

3.受众的心理机制诉求

3.1 质朴的认同

华农兄弟视频中,展现了许多农村生产生活的真实场景。山野清泉、野果竹林、自给自足的生活,满足了现代大都市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幻想,对“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种中国传统乡村生活的向往更是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人们越来越向往古诗词中所描述的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闲适生活,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巨大落差,使人们不得不从媒体视频中寻找慰藉这种受众狂欢也是出于人们对于这种质朴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3.2 娱乐与狂欢

前苏联著名文艺学家巴赫金提出了狂欢理论。在其中,他描述了这样一种场景:在狂欢节的广场上,人们头戴假面面具,肆意地毁坏一切、更新一切,在一种自由、平等的嬉笑怒骂中,消解了等级壁垒,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观看视频的网友通过弹幕实时分享自己的感受,通过传播表情包和自制视频寻求认同和对话,他们打破原有的话语壁垒、叙事结构和思维方式,用戏谑的语气和搞怪的言行激起网民的娱乐和狂欢。在华农兄弟的视频中,主人公用油盐酱醋制作调味料时,常常出现 “没有生抽可以用死抽代替”这种带着戏谑口吻模的表达,是对这些节目的一种无恶意的揶揄,也是对我们思维和叙述方式的一次更替。

4.对视频自媒体内容的启示

4.1贴近生活,展现质朴和真实

视频几乎都是由二人进行的选题、拍摄和剪辑,只用了一架摄影机,摄影角度也都是进行现场选取,视频中人物也衣着随便,环境、道具都毫无修饰痕迹。华农兄弟的这种真实、带有烟火味的视频风格不仅增加了其视频中展现的农村风貌的可信度,更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4.2着力进行正向引导

视频中,凡是涉及到在生火、烧炭的内容,其拍摄地点一定会选择在河边,而且最后一定会留一个用河水泼灭炭火的镜头。这无疑对观看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引导作用。每当有类似镜头出现时,弹幕中立刻会出现的“上午山中一把火,下午牢里你和我”也体现出网民对华农兄弟做法的认可。

5.结语

我们对媒体效果的研究始终无法脱离受众与技术语境独立存在。在自媒体时代,受众通过弹幕、评论、以及自发制作的内容与原始视频和作者产生联结与互动,而在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远远脱离了源内容本身的意义与导向。由于受众固有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等的不同,其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想要寻求的满足都不一样,因此衍生出了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解读。他们或是为了追求狂欢的娱乐刺激,或是喜爱自媒体所展现的质朴生活,在表达情感、进行反馈的过程中,消解着规则,更新着界限,追求着更加平等的权利,更加自由、开放的情绪交流和表达。

参考文献:

[1]  曲春景,张天一.网络时代文化的断裂性和连续性:“B站”传统题材作品的“爆款”现象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9):86-92.

[2]  周允惠,陈卓琼.青少年在弹幕视频中的互动研究——以动画《食戟之灵》弹幕为例[J].视听,2016(11):120-121.

[3]  吴劲昭.土味视频的制作心理和受众心理简析——以灵寒子和华农兄弟为例[J/OL].新媒体研究,2018(23):128-129[2019-01-07].

[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1991665

[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0087657

注释:

①  数据来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0087657该网站2019年1月8日的数据统计。

作者简介:封文璇(1996.04.16——),女,山东省青岛人,北京市大兴区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生。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猜你喜欢
弹幕短视频自媒体
脑内弹幕
搞笑弹幕一箩筐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